发布日期: |
信息来源:四川司法 | 【字体:大 中 小】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
分享到: |
作为巴渠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渠县应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招引外来投资、留住四方客商?面对这样一道考题,渠县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通过建设运行“宕渠法治园区”,全要素整合法治资源、全方位伴随精准服务、全链条贯穿高效保障,树立了“渠水留商”法治化营商环境新典范。
法治资源“全要素整合”,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一家科技企业因技术合作纠纷陷入了法律困境,合同执行受阻,项目进度停滞。正当企业一筹莫展之际,渠县法院的巡回审判庭迅速介入,在法治园区内设立临时法庭,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案件审理。这场“家门口”的审判,不仅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事后,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法治园区的建立让我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有了更快速的解决途径,真正感受到了法治的温暖。”
“我们全面整合资源,在经开区打造‘宕渠法治园区’,构建起包含经开区巡回审判法庭、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等在内的‘一庭两中心三站四室’运行架构,更好服务企业发展。”渠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及时给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渠县还组成法治园区建设专班,遴选法治素养高的精兵入驻或轮驻,并统筹法律工作者‘一对一’担任64家企业法律顾问,实现第一时间联动响应、上门服务。
法治服务“全方位伴随”,为企业法治建设强基固本
打造一个法治文化广场、组建一个帮企法律顾问团、开展一场法治大体检……法治园区以“八个一”活动为载体,全维度对接企业法治需求,切实保护企业和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
要想精准施策,就要精准掌握企业法治建设需求。为此,渠县多部门深入园区开展“企业大走访、法治促发展”和“法治大体检”活动,通过发放法治宣传资料、提供法律政策咨询、走进企业“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法治建设需求,分门别类汇总梳理企业诉求并提出良策,针对性推出包括审查劳动用工合同、经营合同、管理制度等在内的涉企法律服务项目清单,不仅有效增强了工人依法维权意识,更为企业提供实质性法律帮助。
同时,渠县还以企业和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确保执法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推行涉企行政执法“一目录五清单”制度。据了解,目前渠县创新设立89名营商环境观察、体验、护航员,并在园区轻纺服饰产业联盟等地建立31个监测站点,通过结合“全程跟进”与“事后问效”,“驻点监督”与“多方联动”,发现并立行立改问题,多维度护航企业发展。
法治保障“全链条贯穿”,为企业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5月15日,渠县召开依法治企工作会暨法治大讲堂,选树11家“诚信守法企业”和11名“企业法治带头人”,示范率带园区企业、高管、产业工人把法治素养提升贯穿生产经营始终。为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渠县精心打造依法治企“法治大讲堂”。大讲堂后,企业代表纷纷表示,通过宣讲进一步拓宽了法治视野、提升了法治素养,深刻认识到“依法治企”、“以法护企”的重要性。
为打造园区“法治矩阵”,渠县还通过组建“賨善普法团”,编印“法律进企业”口袋书等方式持续提升企业依法经营、合规发展能力。如何将单纯的事后法治服务向配套服务、延伸服务、跟踪服务拓展?渠县协调行政审批、税收等部门靠前“配菜”,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同时出台“工业16条”、“轻纺服饰10条”,落实稳商优商政策,实施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绿色通道等保障企业敢干“八项行动”等,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法治活力。
“我们将当好外来投资企业的‘娘家人’,竭尽全力为企业在渠投资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6月14日,在渠县“双招双引”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渠县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侯勇如此表示。截至目前,渠县已成功助力西部国际服饰产业城引进服饰项目48个,入驻森马、安踏等规上企业32家,形成服饰品牌120个,产品出口31个国家和地区。
版权所有:四川省司法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司法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上翔街24号 邮编:610015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51000000828313XE
备案序号:蜀ICP备20021399号-3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