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政策保障。2019年召开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会议以来,四川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医药发展纳入全省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相继出台了《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21—2030年)》等扶持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二是强化资金投入。2019年以来累计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7.7亿元支持民族地区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着力夯实基础条件。持续推进省级民族医医院能力提升,按照三级民族医医院标准,推进甘孜州、阿坝州藏医医院和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打造省级民族医药服务龙头医院等。推进诊疗模式创新发展,已建成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2个、国家重点专科6个、省级重点专科64个。
三是强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推广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科研能力。支持民族地区67个县全覆盖建设县级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培训民族地区中医药骨干人员近1000余人次。
四是强化完善机制。支持县级中医(民族医)医院能力建设,对民族地区69个县级中医(民族医)医院实施全覆盖建设,加强诊疗设施设备配备、临床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建设,提升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诊治能力。加快推进中医(民族医)馆内涵建设和服务网点建设,全覆盖支持民族地区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逐步遴选部分基础较好的中心镇乡镇卫生院,实施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建设。加大对口支援帮扶力度,继续实施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向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111个对口帮扶县(市区)开展各类对口支援工作,率先实现全国“三区三州”对口支援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