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鑫 杨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为我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工作方向。区域通过产业互补实现协调发展,而产业通过区域协调实现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二者之间底层逻辑相通,问题导向相近,其重点都在于通过破除区域间要素流动壁垒,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为此,必须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构建区域分工协作体系,持续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
推动要素高效流动
目前,我国产业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虽已日益频繁,但制约产业和市场一体化的隐形壁垒依然存在,阻碍了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实现劳动力、资本、土地、数据等要素在区域内实现自由流动、灵活配置。
在劳动力要素方面,加快建设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推动劳动力在区域间的双向流动。一方面,建立区域交流合作机制,地方政府根据自身产业优势,坚持需求导向,以协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劳动力要素在区域范围内畅通流动。另一方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突出保基本、保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资本要素方面,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推动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抓住全面注册制这个“牛鼻子”工程,不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以互联互通、高效衔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畅通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同时,为资本设置行为边界和“红绿灯”,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让其服务于生产力发展,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
在土地要素方面,通过建立统一的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通过统筹增量建设用地与存量建设用地,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和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和土地使用集约化程度。另一方面,推动工业产业用地适度市场化,构建弹性供地机制,推动跨地区用地指标协调,减少行政干预,减少土地供给在空间上的扭曲。
在数据要素方面,通过培育统一的数据市场,消弭区域间的数据鸿沟,共享数字经济红利。一方面,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制度体系,培育数据交易平台,构建数据交易规则,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另一方面,加强经济薄弱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能培训,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动脉”,夯实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构建区域分工协作体系
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
近年来,各区域立足自身比较优势,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发展均衡性显著增强,但区域间仍存在产业同质、资源利用低效等问题,产业发展的战略纵深优势尚未充分发挥。通过建立区域分工体系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可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既释放了发达地区的要素空间,提供了产业升级的物质支撑,也推动了就业机会向落后地区扩散。
建立区域分工协作体系,减少产业同质化竞争。推动区域间的产业协作,构建合理、高效、有序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成错位发展、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格局。一方面,发掘和利用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推动各地区合理分工、优化发展。从区域自身的要素禀赋出发,加快整合各地区内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打造基于比较优势的差异化生产体系。另一方面,打破地方保护和行政壁垒,构建地区利益共享机制,打造产业有效衔接、有序协调的产业网络组织体系,实现细分行业在地区内部的高效集聚。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创新区域间产业转移合作模式,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构建点线面高效组合的大国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从转移的角度看,结合不同行业的特性和发展阶段,聚焦增强产业链根植性和完整性,引导不同类型产业向满足其发展条件的地区转移。同时,各地要统筹资源环境、要素禀赋、产业发展基础、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从承接的角度看,致力于为转移产业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减少产业转移的市场阻力。通过培育减少各级政府在生产要素上的价格干预,减轻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税费负担,破除产业转移的隐形行政壁垒,实现产业转移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规律下自由流动。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科技协同创新是区域产业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是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核心,依托区域重大战略,完善区域创新空间布局,将有助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一方面,健全区域重大战略统筹机制,加强重大战略间的对接联动,深化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之间的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推进重点区域与周边毗邻地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深度融合。在区域发展重大规划、产业发展、制度创新方面加强沟通,明确差别化发展定位,立足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布局生产空间,促进相互间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要鼓励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加强交通、产业、科技、环保、民生政策协同对接,增强重点区域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总结并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通过区域间合作交流,将可复制的好经验和做法推广出去,鼓励引导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等合作平台。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科技创新。一方面,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功能,形成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创新增长极。另一方面,加强多边科技合作,构建协同科技创新共同体,以技术辐射、共建联盟、创立标准等方式加强资源共享,加快科技成果向其他区域转化,推动产业链条向高端环节延伸。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坚持由点及线,进行产业有序转移,打造一批产业集中承载地,还要坚持由线带面,带动周边区域形成产业集群,引领推动各大板块的科技创新,促进各区域板块协调发展,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