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 2022年09月28日 22时10分
  •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8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制定了具体“路线图”。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我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情况,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对《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并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我们今天的访谈将联合四川观察、川观新闻、四川发布、封面新闻、四川IPTV熊猫新闻频道等平台同步直播,欢迎大家在收看访谈的过程当中积极提出您的问题。那么首先李局长您好!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主持人好!

    主持人:

    请您给我们的广大网友们打个招呼吧。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道丕,很高兴来到省政府网站与广大网友交流互动,解读分享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首先,我谨代表省中医药局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

    好的,我们也再一次欢迎李局长做客今天的直播间。那么接下来就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谢谢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发展中医药确定为国家战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引领中医药取得历史性成就。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规划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川坚持下好“先手棋”,提出举全省之力创建示范区,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上都强调要积极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省政府先后出台《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医药强省建设十大行动”细化方案,先期对中医药综合改革作出了部署安排。2021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五部委联合批复,同意四川、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七个省(市)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我们四川是西部唯一的获批省份。

    我省中医药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存在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及医保支付机制不利于特色优势发挥,中医药产业发展大品种、大企业、大品牌缺乏,中医药领军人才匮乏等问题,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有利于推动改革制约我省中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为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破难题、探新路、作示范”。

    为此,我们省中医药局成立了示范区建设工作专班,根据示范区建设的相关要求,充分借鉴全国兄弟省份的经验做法,结合四川中医药发展现状,特别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规划,牵头拟制了《实施方案》。省政府印发《实施方案》,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对文件出台背景的详细解读。那么《实施方案》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具体通过哪些办法来推动推进呢?有关这个问题还是有请李局长来给大家做一个解读,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谢谢主持人!《实施方案》包括构建四大格局、建成三个高地、实施两大特色工程,共9项重点任务。

    一、构建“四个格局”

    一是构建坚强有力的管理格局。强化中医药管理部门统筹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发展的职能。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的投入责任,鼓励社会资本设立中医药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中医药特色发展。

    二是构建契合规律的保障格局。遴选和发布中医优势病种,建立中医药临床应用激励机制。在省科技成果奖励申报评审单独设立“中医药”组。建立政府支持中医医院特色优势发挥的财政投入、医保支持、人才培养、薪酬分配等考核机制。建立地方中医药发展成效的评价机制。

    三是构建均衡可及的服务格局。我们将建成一批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县级区域中医医疗次中心,开办传统中医惠民诊所7500家。建设20—30个省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中医经典传承中心,中医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糖尿病及并发症、肿瘤、艾滋病、肺纤维化等达全国的领先水平。鼓励将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改建为相应层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依托现有资源建成四川省藏医医院、藏羌医医院和彝医医院。到2025年,全省中医药年诊疗量上升40%,达2.1亿人次,中医药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四是构建链条健全的产业格局。培育全产业链年产值超50亿元的中药材大品种2个、达20亿元的3个以上,力争中药材综合产值达150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20个,力争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0%以上。围绕竞技体育开展中医药治疗、康复及研发中医药抗疲劳等功能饮料、保健品,培养一大批中医运动技师指导全民科学健身。

    二、建成“三个高地”

    一是建成科技创新高地。将中医药领域基础研究纳入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重要支持领域。用活中医药研发风险分担基金。实施高水平中医药循证研究。主导制定一批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参与国外植物、草药药典标准研究。研发花椒、川芎、麦冬、乌梅、川明参、川贝母等为原料的一批大健康产品,同时我们要努力推动获批入市。

    二是建成人才高地。选拔培养一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重点培育院士后备人才、省级岐黄学者,培养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医和中药重点学科带头人。到2025年,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增加40%以上,达15000名。推进成都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发展高等院校本科-硕士-博士师承教育,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推进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升格本科院校,创建四川中医药职业学院。到2025年,全省年培养中医药全日制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人才超过6000名,年培养学术经验、中药工艺等传承人才5000名以上。

    三是建成文化高地。推出《天回医简》等研究重大成果。开展《中医百部经典》整理研究,建立中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强化川派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整理、“川帮"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实施数字化、影像化记录的保存。建成60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立“五侨”部门联合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机制,建设四川省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开展中医药海外惠侨和中医药“健康旅游+国际医疗”行动,建立海外远程惠侨医疗站。

    三、实施特色发展“两大工程”

    一是实施中医药区域协调发展工程。推动全省中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构建“一轴两区两带”中医药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推动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川渝共建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与滇、黔、桂、琼等地共享医疗、人才、科研、产业、文化资源,强化乌蒙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联盟建设。深化川港澳中医药合作与交流,开展中医药科技联合攻关,推动川产中药材和产品在港澳注册,在港澳销售。

    二是实施中医中药协同发展工程。吸纳医院、高校、科研院所、中医药企业、行业学(协)会等,形成上下左右协同作战、产研用管同向发力、中医中药并举的统筹推进机制。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持续推进中药材溯源试点县建设,鼓励建立从田间地头到使用的全程追溯体系。大力研发“川药”健康饮品、化妆品、保健品以及中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推进川药与川茶、川果、川酒等融合发展,培育四川特色的中医药养生大产业。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的详细解答。从李局长的回答当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医药的发展之路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相信在文件的指导下,发展能够取得更好的进步。那么接下来我省中医药目前示范区建设推进情况怎样呢?有关这个问题还是有请李局长来做一个详细的解答,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谢谢主持人!去年底,四川获批建设党中央、国务院规划的首批之一、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今年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王晓晖明确要求:“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黄强省长亲自担任省推进国家中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黄强省长要求中医药改革要“大胆闯、大胆试”“找准小切口、实现大突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余艳红书记、于文明局长对四川中医药四川示范区建设高度关心支持,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我们四川完成好示范区建设的7道“必答题”,特别是交给四川的2张“特色卷”,进一步地激发和释放中医药的多元价值功能,为维护人民健康、助力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更大的中医药力量。省委省政府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对市(州)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评和政务督查的重点工作,24个成员单位纷纷出政策,积极地想办法、定措施,合力地推进中医药工作。大部分市(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领导小组的“双组长”,强力推动中医药强市、中医药强县建设,全省上下形成了竞相发展、全局全域推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是全力争取重大项目支持。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成功争取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项目3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7个、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项目储备库1个,每一个项目中央财政安排资金都是1亿元以上,推动国家在广元布局省级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建设6个省级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2个省级三级中医特色康复医院、8个区域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20个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推进3个省级民族医医院、6个省级中医经典传承中心、14个省级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的建设。

    二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省包县、市包乡、县包村”,组建100个省级、1000个市级、10000个县级中医医疗团队下沉帮扶,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的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在村里就能够看上中医,就有好中医大中医为他们服务。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了全覆盖,并实施1500个基层中医馆提升内涵建设。持续地实施传统中医诊所惠民行动,目前我们备案诊所已经达到3806个。

    三是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2021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中药企业236家,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11.49%。目前,我们四川已培育好医生、康弘、新绿色等超10亿元企业7家,10亿元以上的重磅单品康复新液。三台县麦冬现代农业产业园、彭州天府中药城等中医药特色产业园区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新培育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省级中药材林业园区5个。印发《四川省中医药研发风险分担基金管理实施细则》,鼓励中医药企业创新发展。

    四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新增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3名,岐黄学者1名,国家中医药创新团队3个,获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5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8个。

    五是部分市(州)先行先试、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比如,宜宾市成立中医药管理局,为市政府33个工作部门之一。同时成立了宜宾市中医药科学研究所,宜宾的10个县(区)统一增挂中医药管理局牌子,并新增独立设置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宜宾出台医保专项措施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惠及近500万参保群众。达州市在全省率先设立独立的市级中医药管理局,并先后印发《达州市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十四条措施》《达州市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时达州每年由财政预算安排总额1000万元的中医药专项资金,用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推进达州中医药强市建设。内江市在全市符合条件的二甲及以上医疗机构中,实施中医8类骨科优势病种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医保政策;成都市遴选了176种、资阳市遴选了19种、甘孜州遴选了370种中藏药院内制剂,在全市(州)范围内调剂使用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巴中市成立了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内江、自贡、广安、泸州、南充等地成立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全省上下同心、竞相发展,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中医药改革创新带来的“红利”。

    主持人:

    好的,通过刚才李局长的详细介绍,以及这么多数据的支撑下,我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近年来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也相信中医药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好。那么接下来《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将如何保障有效落地落实?有关这个问题还是有请李局长来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答,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在保障《实施方案》有效落地上,我们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推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今年初,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黄强省长任组长的四川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下一步我们就是要充分发挥好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领导小组会议机制、部门联动协调机制、专家咨询机制、年度目标考评机制,形成多部门、多层次、全方位推动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各部门(单位)要根据任务制定相关政策相应措施,并有力组织实施,同时优先在具备相应基础和条件的市(州)、县(市、区)先行先试,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是强化评估考核。用好省委省政府将中医药工作对市(州)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评、政务督查这两个指挥棒,研究制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评估考核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动态监测、跟踪分析,同时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监督检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在示范区建设的不同阶段,组织开展评估分析。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非常详细的解读。那么今天我们的整个直播过程也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关注,接下来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网友山中清泉提问,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川有什么特色和优势?

    主持人:

    有关这个问题我们有请李局长来给这位网友解答一下,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四川是中医药大省,享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中医底蕴深厚,从汉代至明清,有文献记载的四川中医名家就达1000余人,建国初期,蒲辅周等近20位四川中医名家大家奉调进京,为新中国中医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毛主席、周恩来的表扬。1987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单独成立四川省中医管理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建立健全”中医药的要求,不断完善和加强中医药的管理体系,充分激发中医药“五种资源”的活力,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把中医药真正融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四川建设大局。

    省委省政府成立了黄强省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省中医药局机关设立了8个处室,新成立了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四川省中医药医学转化中心,目前我们省直属单位达到了11个。县(市、区)卫健局承担中医药的发展职能,均有专人从事中医药管理工作。

    我们四川颁布了《四川省中医药条例》(第五版),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重大政策文件40余份,为中医药创新改革提供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全省现有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数、中医医院数、开放床位数、中医药年诊疗量、中药材资源蕴藏量、常用中药材品种数、大宗中药材数、道地药材品种数均居全国第一。率先设立中医药研发风险分担基金、成立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集团公司,发布24项省级行业标准、出台了15条医保支持中医药的政策、确定198种中药制剂全省调剂,目前正在准备出台第二批院内制剂全省调剂使用。打造驻蓉领事官员走进中医药品牌系列活动,我们建成了6个海外中医药中心。我们实施“十百千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成覆盖城乡的服务体系。在全省农业“10+3”、工业“5+1”、服务业“4+6”体系建设中,培育中医药8个重点企业、13个重点品种、24个重点基地、3个示范市、14个示范县、3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狠抓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讲好“巴蜀杏林”故事,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氛围空前浓厚,为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彰显了独特优势。

    主持人:

    好的,我们也感谢上一位网友的提问,也谢谢李局长对这个问题的详细解答。我们来看下一位网友的问题。

    网友春暖花开问道: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计划?

    主持人:

    有关具体内容我们还是有请李局长来给这位网友做一个解答,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第一资源,中医药强省强,人才首先要强。下一步,我们四中医药局将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四川省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四川省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地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将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同时加强对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进一步地稳定和壮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到2025年,培育省十大名中医、中医药院士后备人才、中医药岐黄学者等领军人才1000名,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增加40%以上,全省要达到15000名。

    启动省级岐黄学者、名中医、岐黄菁英人才计划。推进成都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发展高等院校本科—硕士—博士师承教育,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西学中人才培养,遴选建设西学中培训基地。加强中医规培基地、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到2025年,全省年培养中医药全日制专科、本科、研究生等等人才突破6000名,年培养学术经验、中药工艺等传承人才5000名,建成一支能满足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为我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的坚强的人才保障。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的解答,我们接着来看问题。

    网友可心问道:中药材从种植到药店,是否有溯源?

    主持人:

    有关这位网友的问题我们有请李局长来给这位网友做一个详细的解答,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中药材质量事关中医药疗效,事关中药材产业,我们省中医药局始终作为重点工作、重大工程强力推进。

    2020年,我们安排了省级专项经费1600万元,支持三台、彭州、筠连等16个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县开展中药材溯源试点县建设,同期开展省级中药材溯源平台建设。

    目前,省级溯源平台已经建成,已有119家企业、89个基地参与使用省级溯源平台。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省级平台功能升级优化,扩大省级平台应用,持续地推进县级溯源工作,完成与省级和国家平台对接。开展医疗机构端溯源平台建设,推动中药材从种植源头到用户使用终端的全过程追溯,逐步实现中药重点品种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的解答。是的,通过溯源平台以及一系列的检测手段,我们对中药材质量和安全也能更加放心了。我们接着来看问题。

    网友花非花问道:中医药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方面,有相关的文化节,提升青少年、市民对中医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主持人:

    有关这些问题我们还是有请李局长来给这位网友做一个解答,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这位网友对我们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的关心关注。近年来,我们省中医药局联合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工作方案》,联合省文物局开展全国首个中医药文物展,举办川渝中医药传播人才培训高研班。成立了四川省非遗协会传统医药专委会、全国首个以研究老官山汉墓医简为主的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整理出版《中医百部经典》、《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建成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小学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34个。每年常态化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名中医大讲堂、名中医川渝行等中医药文化普及活动1000余场,向群众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疗效作用。比如今年端午节前夕,我们组织全省100余所中小学开展“端午艾草香关注眼健康”活动,通过听讲座、识草药、做香囊,从一株小小的艾草,让青少年让小朋友体验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受到小朋友们的热烈欢迎,也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我们还通过省政府网站平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医药系列的专家在线访谈,在线观看人数突破5000万。各位网友,国庆期间来临,在这里我祝各位网友国庆佳节快乐,全家幸福安康!

    主持人:

    好的,那么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再次感谢李局长做客我们今天的直播间,带来耐心的解答。也感谢各位关心关注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的网友们积极参与。最后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

    责任编辑: 刘晨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 2022年09月28日 22时10分
  •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8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制定了具体“路线图”。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我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情况,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对《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并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我们今天的访谈将联合四川观察、川观新闻、四川发布、封面新闻、四川IPTV熊猫新闻频道等平台同步直播,欢迎大家在收看访谈的过程当中积极提出您的问题。那么首先李局长您好!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主持人好!

    主持人:

    请您给我们的广大网友们打个招呼吧。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道丕,很高兴来到省政府网站与广大网友交流互动,解读分享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首先,我谨代表省中医药局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

    好的,我们也再一次欢迎李局长做客今天的直播间。那么接下来就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谢谢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发展中医药确定为国家战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引领中医药取得历史性成就。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规划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川坚持下好“先手棋”,提出举全省之力创建示范区,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上都强调要积极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省政府先后出台《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医药强省建设十大行动”细化方案,先期对中医药综合改革作出了部署安排。2021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五部委联合批复,同意四川、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七个省(市)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我们四川是西部唯一的获批省份。

    我省中医药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存在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及医保支付机制不利于特色优势发挥,中医药产业发展大品种、大企业、大品牌缺乏,中医药领军人才匮乏等问题,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有利于推动改革制约我省中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为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破难题、探新路、作示范”。

    为此,我们省中医药局成立了示范区建设工作专班,根据示范区建设的相关要求,充分借鉴全国兄弟省份的经验做法,结合四川中医药发展现状,特别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规划,牵头拟制了《实施方案》。省政府印发《实施方案》,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对文件出台背景的详细解读。那么《实施方案》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具体通过哪些办法来推动推进呢?有关这个问题还是有请李局长来给大家做一个解读,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谢谢主持人!《实施方案》包括构建四大格局、建成三个高地、实施两大特色工程,共9项重点任务。

    一、构建“四个格局”

    一是构建坚强有力的管理格局。强化中医药管理部门统筹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发展的职能。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的投入责任,鼓励社会资本设立中医药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中医药特色发展。

    二是构建契合规律的保障格局。遴选和发布中医优势病种,建立中医药临床应用激励机制。在省科技成果奖励申报评审单独设立“中医药”组。建立政府支持中医医院特色优势发挥的财政投入、医保支持、人才培养、薪酬分配等考核机制。建立地方中医药发展成效的评价机制。

    三是构建均衡可及的服务格局。我们将建成一批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县级区域中医医疗次中心,开办传统中医惠民诊所7500家。建设20—30个省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中医经典传承中心,中医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糖尿病及并发症、肿瘤、艾滋病、肺纤维化等达全国的领先水平。鼓励将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改建为相应层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依托现有资源建成四川省藏医医院、藏羌医医院和彝医医院。到2025年,全省中医药年诊疗量上升40%,达2.1亿人次,中医药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四是构建链条健全的产业格局。培育全产业链年产值超50亿元的中药材大品种2个、达20亿元的3个以上,力争中药材综合产值达150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20个,力争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0%以上。围绕竞技体育开展中医药治疗、康复及研发中医药抗疲劳等功能饮料、保健品,培养一大批中医运动技师指导全民科学健身。

    二、建成“三个高地”

    一是建成科技创新高地。将中医药领域基础研究纳入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重要支持领域。用活中医药研发风险分担基金。实施高水平中医药循证研究。主导制定一批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参与国外植物、草药药典标准研究。研发花椒、川芎、麦冬、乌梅、川明参、川贝母等为原料的一批大健康产品,同时我们要努力推动获批入市。

    二是建成人才高地。选拔培养一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重点培育院士后备人才、省级岐黄学者,培养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医和中药重点学科带头人。到2025年,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增加40%以上,达15000名。推进成都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发展高等院校本科-硕士-博士师承教育,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推进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升格本科院校,创建四川中医药职业学院。到2025年,全省年培养中医药全日制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人才超过6000名,年培养学术经验、中药工艺等传承人才5000名以上。

    三是建成文化高地。推出《天回医简》等研究重大成果。开展《中医百部经典》整理研究,建立中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强化川派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整理、“川帮"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实施数字化、影像化记录的保存。建成60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立“五侨”部门联合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机制,建设四川省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开展中医药海外惠侨和中医药“健康旅游+国际医疗”行动,建立海外远程惠侨医疗站。

    三、实施特色发展“两大工程”

    一是实施中医药区域协调发展工程。推动全省中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构建“一轴两区两带”中医药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推动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川渝共建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与滇、黔、桂、琼等地共享医疗、人才、科研、产业、文化资源,强化乌蒙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联盟建设。深化川港澳中医药合作与交流,开展中医药科技联合攻关,推动川产中药材和产品在港澳注册,在港澳销售。

    二是实施中医中药协同发展工程。吸纳医院、高校、科研院所、中医药企业、行业学(协)会等,形成上下左右协同作战、产研用管同向发力、中医中药并举的统筹推进机制。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持续推进中药材溯源试点县建设,鼓励建立从田间地头到使用的全程追溯体系。大力研发“川药”健康饮品、化妆品、保健品以及中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推进川药与川茶、川果、川酒等融合发展,培育四川特色的中医药养生大产业。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的详细解答。从李局长的回答当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医药的发展之路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相信在文件的指导下,发展能够取得更好的进步。那么接下来我省中医药目前示范区建设推进情况怎样呢?有关这个问题还是有请李局长来做一个详细的解答,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谢谢主持人!去年底,四川获批建设党中央、国务院规划的首批之一、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今年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王晓晖明确要求:“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黄强省长亲自担任省推进国家中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黄强省长要求中医药改革要“大胆闯、大胆试”“找准小切口、实现大突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余艳红书记、于文明局长对四川中医药四川示范区建设高度关心支持,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我们四川完成好示范区建设的7道“必答题”,特别是交给四川的2张“特色卷”,进一步地激发和释放中医药的多元价值功能,为维护人民健康、助力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更大的中医药力量。省委省政府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对市(州)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评和政务督查的重点工作,24个成员单位纷纷出政策,积极地想办法、定措施,合力地推进中医药工作。大部分市(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领导小组的“双组长”,强力推动中医药强市、中医药强县建设,全省上下形成了竞相发展、全局全域推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是全力争取重大项目支持。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成功争取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项目3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7个、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项目储备库1个,每一个项目中央财政安排资金都是1亿元以上,推动国家在广元布局省级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建设6个省级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2个省级三级中医特色康复医院、8个区域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20个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推进3个省级民族医医院、6个省级中医经典传承中心、14个省级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的建设。

    二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省包县、市包乡、县包村”,组建100个省级、1000个市级、10000个县级中医医疗团队下沉帮扶,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的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在村里就能够看上中医,就有好中医大中医为他们服务。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了全覆盖,并实施1500个基层中医馆提升内涵建设。持续地实施传统中医诊所惠民行动,目前我们备案诊所已经达到3806个。

    三是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2021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中药企业236家,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11.49%。目前,我们四川已培育好医生、康弘、新绿色等超10亿元企业7家,10亿元以上的重磅单品康复新液。三台县麦冬现代农业产业园、彭州天府中药城等中医药特色产业园区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新培育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省级中药材林业园区5个。印发《四川省中医药研发风险分担基金管理实施细则》,鼓励中医药企业创新发展。

    四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新增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3名,岐黄学者1名,国家中医药创新团队3个,获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5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8个。

    五是部分市(州)先行先试、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比如,宜宾市成立中医药管理局,为市政府33个工作部门之一。同时成立了宜宾市中医药科学研究所,宜宾的10个县(区)统一增挂中医药管理局牌子,并新增独立设置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宜宾出台医保专项措施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惠及近500万参保群众。达州市在全省率先设立独立的市级中医药管理局,并先后印发《达州市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十四条措施》《达州市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时达州每年由财政预算安排总额1000万元的中医药专项资金,用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推进达州中医药强市建设。内江市在全市符合条件的二甲及以上医疗机构中,实施中医8类骨科优势病种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医保政策;成都市遴选了176种、资阳市遴选了19种、甘孜州遴选了370种中藏药院内制剂,在全市(州)范围内调剂使用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巴中市成立了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内江、自贡、广安、泸州、南充等地成立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全省上下同心、竞相发展,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中医药改革创新带来的“红利”。

    主持人:

    好的,通过刚才李局长的详细介绍,以及这么多数据的支撑下,我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近年来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也相信中医药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好。那么接下来《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将如何保障有效落地落实?有关这个问题还是有请李局长来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答,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在保障《实施方案》有效落地上,我们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推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今年初,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黄强省长任组长的四川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下一步我们就是要充分发挥好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领导小组会议机制、部门联动协调机制、专家咨询机制、年度目标考评机制,形成多部门、多层次、全方位推动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各部门(单位)要根据任务制定相关政策相应措施,并有力组织实施,同时优先在具备相应基础和条件的市(州)、县(市、区)先行先试,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是强化评估考核。用好省委省政府将中医药工作对市(州)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评、政务督查这两个指挥棒,研究制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评估考核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动态监测、跟踪分析,同时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监督检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在示范区建设的不同阶段,组织开展评估分析。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非常详细的解读。那么今天我们的整个直播过程也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关注,接下来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网友山中清泉提问,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川有什么特色和优势?

    主持人:

    有关这个问题我们有请李局长来给这位网友解答一下,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好的。四川是中医药大省,享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中医底蕴深厚,从汉代至明清,有文献记载的四川中医名家就达1000余人,建国初期,蒲辅周等近20位四川中医名家大家奉调进京,为新中国中医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毛主席、周恩来的表扬。1987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单独成立四川省中医管理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建立健全”中医药的要求,不断完善和加强中医药的管理体系,充分激发中医药“五种资源”的活力,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把中医药真正融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四川建设大局。

    省委省政府成立了黄强省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省中医药局机关设立了8个处室,新成立了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四川省中医药医学转化中心,目前我们省直属单位达到了11个。县(市、区)卫健局承担中医药的发展职能,均有专人从事中医药管理工作。

    我们四川颁布了《四川省中医药条例》(第五版),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重大政策文件40余份,为中医药创新改革提供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全省现有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数、中医医院数、开放床位数、中医药年诊疗量、中药材资源蕴藏量、常用中药材品种数、大宗中药材数、道地药材品种数均居全国第一。率先设立中医药研发风险分担基金、成立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集团公司,发布24项省级行业标准、出台了15条医保支持中医药的政策、确定198种中药制剂全省调剂,目前正在准备出台第二批院内制剂全省调剂使用。打造驻蓉领事官员走进中医药品牌系列活动,我们建成了6个海外中医药中心。我们实施“十百千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成覆盖城乡的服务体系。在全省农业“10+3”、工业“5+1”、服务业“4+6”体系建设中,培育中医药8个重点企业、13个重点品种、24个重点基地、3个示范市、14个示范县、3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狠抓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讲好“巴蜀杏林”故事,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氛围空前浓厚,为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彰显了独特优势。

    主持人:

    好的,我们也感谢上一位网友的提问,也谢谢李局长对这个问题的详细解答。我们来看下一位网友的问题。

    网友春暖花开问道: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计划?

    主持人:

    有关具体内容我们还是有请李局长来给这位网友做一个解答,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第一资源,中医药强省强,人才首先要强。下一步,我们四中医药局将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四川省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四川省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地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将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同时加强对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进一步地稳定和壮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到2025年,培育省十大名中医、中医药院士后备人才、中医药岐黄学者等领军人才1000名,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增加40%以上,全省要达到15000名。

    启动省级岐黄学者、名中医、岐黄菁英人才计划。推进成都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发展高等院校本科—硕士—博士师承教育,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西学中人才培养,遴选建设西学中培训基地。加强中医规培基地、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到2025年,全省年培养中医药全日制专科、本科、研究生等等人才突破6000名,年培养学术经验、中药工艺等传承人才5000名,建成一支能满足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为我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的坚强的人才保障。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的解答,我们接着来看问题。

    网友可心问道:中药材从种植到药店,是否有溯源?

    主持人:

    有关这位网友的问题我们有请李局长来给这位网友做一个详细的解答,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中药材质量事关中医药疗效,事关中药材产业,我们省中医药局始终作为重点工作、重大工程强力推进。

    2020年,我们安排了省级专项经费1600万元,支持三台、彭州、筠连等16个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县开展中药材溯源试点县建设,同期开展省级中药材溯源平台建设。

    目前,省级溯源平台已经建成,已有119家企业、89个基地参与使用省级溯源平台。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省级平台功能升级优化,扩大省级平台应用,持续地推进县级溯源工作,完成与省级和国家平台对接。开展医疗机构端溯源平台建设,推动中药材从种植源头到用户使用终端的全过程追溯,逐步实现中药重点品种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李局长的解答。是的,通过溯源平台以及一系列的检测手段,我们对中药材质量和安全也能更加放心了。我们接着来看问题。

    网友花非花问道:中医药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方面,有相关的文化节,提升青少年、市民对中医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主持人:

    有关这些问题我们还是有请李局长来给这位网友做一个解答,有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这位网友对我们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的关心关注。近年来,我们省中医药局联合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工作方案》,联合省文物局开展全国首个中医药文物展,举办川渝中医药传播人才培训高研班。成立了四川省非遗协会传统医药专委会、全国首个以研究老官山汉墓医简为主的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整理出版《中医百部经典》、《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建成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小学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34个。每年常态化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名中医大讲堂、名中医川渝行等中医药文化普及活动1000余场,向群众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疗效作用。比如今年端午节前夕,我们组织全省100余所中小学开展“端午艾草香关注眼健康”活动,通过听讲座、识草药、做香囊,从一株小小的艾草,让青少年让小朋友体验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受到小朋友们的热烈欢迎,也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我们还通过省政府网站平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医药系列的专家在线访谈,在线观看人数突破5000万。各位网友,国庆期间来临,在这里我祝各位网友国庆佳节快乐,全家幸福安康!

    主持人:

    好的,那么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再次感谢李局长做客我们今天的直播间,带来耐心的解答。也感谢各位关心关注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的网友们积极参与。最后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

    责任编辑: 刘晨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