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抓紧抓实抓细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 前期取得阶段性成效

  • 2020年10月20日 09时03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字体:
  • 近年来,四川通过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一系列造林绿化工程,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持续“双增长”,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全国第4位和第3位,森林覆盖率达到39.63%,林草覆盖率达75%以上,是全国森林草原资源大省。与此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我省也是森林草原火灾多发高发的省份之一。


    今年5月起,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遏制森林草原火灾多发频发势头。我省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那些成效?火灾早发现上有何新的科技手段?10月19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应急厅副厅长、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平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就“‘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抓紧抓实抓细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形成“1个标本兼治总体方案+10个专项实施方案”整治体系

    梳理排查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隐患3万余个‌

    据了解,今年5月起,省委、省政府明确由5位省领导分别牵头,7个厅局具体负责的10个专项整治工作组,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专题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1个标本兼治总体方案+10个专项实施方案”整治体系。

    隐患‌排查深入开展。突出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隐患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巡查排查,确定重点点位4000多个,梳理排查隐患3万余个,完成整改2.7万余个。开展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排查发现重大风险隐患1600余处,完成治理1500余处。分解下达“三州一市”30万亩林下可燃物计划烧(清)除任务,清理易燃物2.4万多吨。

    救援能力切实加强。全省已组建290余支11000余人的地方专业和群众扑火队,‌新聘用巡护员1.8万余人,35个高危区、81高风险区(县)(市、区)将在今年底前分别组建不低于100人、50人的地方专业扑火队。编制《灭火组织指挥手册》《火场紧急避险手册》;抽调30余名指战员赴火险高危区(县)(市、区),指导开展为期3个月的地方专业扑火队伍集训;各地举行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专项演练,着力提升队伍实战技能。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建防火通道6400多公里,开设隔离带5200多公里,修建消防蓄水池1.1万多口,配备消防水车100多辆、运兵车50余辆、消防水泵400余台、风力灭火机3600余台、无人机140余架。

    ‌宣传教育持续深化。扎实推进宣传教育进林区、进村庄、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全省开展防灭火宣传5000多场(次),参与人数400多万人。中央、省级媒体刊发专项整治工作报道3000多条。将凉山西昌、阿坝红原等典型火案制作成专题片,编写《中小学森林草原防火教育读本》,各地中小学校将森林草原防灭火作为重要方面,广泛开展新学期“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同时,严厉打击森林草原火灾违法犯罪行为,全省立案110余起,破案100余起。

    “9月中旬,省林草局(省森防指办公室)局级领导带队,赴专项整治任务最重的35个高危区(县)(市、区)开展了为期15天的调研督导。”据王平介绍,下一步省林草局机关将下沉力量组成35个工作组赴火灾高危区(县)(市、区)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蹲点督促指导。

    建设“空天地人”一体化的监测防控体系

    森林消防总队1800余人、群众扑火队79000余人‌

    应对森林草原火灾最好的办法就是早发现早处置。据了解,在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技术方面,近几年,我省加大科技应用投入,正在研究推进建设“空天地人”一体化的监测防控体系,着力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现代化能力。

    “我们通过推进5G技术、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在林区监控、应急通讯、巡山护林、火案查处、火灾扑灭等方面的运用。充分发挥卫星、无人机侦察、直升机机群、地面装备和人员力量,推行护林护草人员巡山护林APP,运用瞭望塔和视频等手段监控,织密地空巡护网络。”王平介绍道:“我们还将加强研究高雷电风险区避雷设备和设施,强化对雷击火的主动防御。上线‘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查’系统,并在全省固定检查站、国有林场、景区等重点区域全面推广应用‘防火码’。”

    我省森林火灾专业扑救力量主要包含森林消防、地方专业扑火队伍、航空护林。目前,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在四川省下设森林消防总队,4个支队,1个直属大队,1个教导队,编制数量1800余人。全省目前共有地方专业扑火队70余支,4300余人,作为扑火补充。群众扑火队2300余支,79000余人。依托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成都站、西昌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作业,租用各种型号直升机5架参与护林防火。

    野外火源管控关键在于“人为用火”

    健全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机制

    ‌根据统计,全省森林草原火灾90%以上都是野外用火不慎引发,因此应把野外火源管控作为日常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

    “野外火源管控的关键就是管住人为用火。”王平说道:“我们还将进一步压紧压实火源管控责任,逗硬火灾惩罚,将火源管控与干部帽子挂钩、与老百姓的经济利益挂钩。凡是人为用火原因引发的森林火灾,一律责任倒查,在严惩火灾肇事者的同时,严肃追究管理人员失职渎职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依规移交纪委监委处理,并严肃追究生态护林员、巡逻员、瞭望员和网格员等管护责任,对因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引发森林火灾的,扣减生态补助和劳动报酬,甚至解聘。对损毁的森林相应扣减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管护费等,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群防群治的防火氛围。”

    此外,王平强调,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最终落实在基层,关键是健全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机制。通过推进重点区域、重要时段毗邻村社联防联控;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生产生活用火行为,转变村民烧柴、烧炭等传统用火习惯。

    他表示,“我们将总结完善,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如:建立奖惩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的地区给予林草工程项目倾斜,对相关村组干部、网格员和护林(草)员实施经济奖励,反之则严格处罚。建立火灾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举报违规用火行为、提供火灾查处线索。完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轮流挂牌巡山值班制度,形成基层群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齐抓共管的防火工作新格局。”(记者 杨璐绮


    责任编辑: 范立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抓紧抓实抓细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 前期取得阶段性成效

  • 2020年10月20日 09时03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近年来,四川通过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一系列造林绿化工程,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持续“双增长”,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全国第4位和第3位,森林覆盖率达到39.63%,林草覆盖率达75%以上,是全国森林草原资源大省。与此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我省也是森林草原火灾多发高发的省份之一。


    今年5月起,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遏制森林草原火灾多发频发势头。我省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那些成效?火灾早发现上有何新的科技手段?10月19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应急厅副厅长、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平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就“‘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抓紧抓实抓细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形成“1个标本兼治总体方案+10个专项实施方案”整治体系

    梳理排查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隐患3万余个‌

    据了解,今年5月起,省委、省政府明确由5位省领导分别牵头,7个厅局具体负责的10个专项整治工作组,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专题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1个标本兼治总体方案+10个专项实施方案”整治体系。

    隐患‌排查深入开展。突出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隐患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巡查排查,确定重点点位4000多个,梳理排查隐患3万余个,完成整改2.7万余个。开展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排查发现重大风险隐患1600余处,完成治理1500余处。分解下达“三州一市”30万亩林下可燃物计划烧(清)除任务,清理易燃物2.4万多吨。

    救援能力切实加强。全省已组建290余支11000余人的地方专业和群众扑火队,‌新聘用巡护员1.8万余人,35个高危区、81高风险区(县)(市、区)将在今年底前分别组建不低于100人、50人的地方专业扑火队。编制《灭火组织指挥手册》《火场紧急避险手册》;抽调30余名指战员赴火险高危区(县)(市、区),指导开展为期3个月的地方专业扑火队伍集训;各地举行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专项演练,着力提升队伍实战技能。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建防火通道6400多公里,开设隔离带5200多公里,修建消防蓄水池1.1万多口,配备消防水车100多辆、运兵车50余辆、消防水泵400余台、风力灭火机3600余台、无人机140余架。

    ‌宣传教育持续深化。扎实推进宣传教育进林区、进村庄、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全省开展防灭火宣传5000多场(次),参与人数400多万人。中央、省级媒体刊发专项整治工作报道3000多条。将凉山西昌、阿坝红原等典型火案制作成专题片,编写《中小学森林草原防火教育读本》,各地中小学校将森林草原防灭火作为重要方面,广泛开展新学期“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同时,严厉打击森林草原火灾违法犯罪行为,全省立案110余起,破案100余起。

    “9月中旬,省林草局(省森防指办公室)局级领导带队,赴专项整治任务最重的35个高危区(县)(市、区)开展了为期15天的调研督导。”据王平介绍,下一步省林草局机关将下沉力量组成35个工作组赴火灾高危区(县)(市、区)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蹲点督促指导。

    建设“空天地人”一体化的监测防控体系

    森林消防总队1800余人、群众扑火队79000余人‌

    应对森林草原火灾最好的办法就是早发现早处置。据了解,在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技术方面,近几年,我省加大科技应用投入,正在研究推进建设“空天地人”一体化的监测防控体系,着力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现代化能力。

    “我们通过推进5G技术、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在林区监控、应急通讯、巡山护林、火案查处、火灾扑灭等方面的运用。充分发挥卫星、无人机侦察、直升机机群、地面装备和人员力量,推行护林护草人员巡山护林APP,运用瞭望塔和视频等手段监控,织密地空巡护网络。”王平介绍道:“我们还将加强研究高雷电风险区避雷设备和设施,强化对雷击火的主动防御。上线‘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查’系统,并在全省固定检查站、国有林场、景区等重点区域全面推广应用‘防火码’。”

    我省森林火灾专业扑救力量主要包含森林消防、地方专业扑火队伍、航空护林。目前,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在四川省下设森林消防总队,4个支队,1个直属大队,1个教导队,编制数量1800余人。全省目前共有地方专业扑火队70余支,4300余人,作为扑火补充。群众扑火队2300余支,79000余人。依托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成都站、西昌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作业,租用各种型号直升机5架参与护林防火。

    野外火源管控关键在于“人为用火”

    健全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机制

    ‌根据统计,全省森林草原火灾90%以上都是野外用火不慎引发,因此应把野外火源管控作为日常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

    “野外火源管控的关键就是管住人为用火。”王平说道:“我们还将进一步压紧压实火源管控责任,逗硬火灾惩罚,将火源管控与干部帽子挂钩、与老百姓的经济利益挂钩。凡是人为用火原因引发的森林火灾,一律责任倒查,在严惩火灾肇事者的同时,严肃追究管理人员失职渎职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依规移交纪委监委处理,并严肃追究生态护林员、巡逻员、瞭望员和网格员等管护责任,对因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引发森林火灾的,扣减生态补助和劳动报酬,甚至解聘。对损毁的森林相应扣减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管护费等,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群防群治的防火氛围。”

    此外,王平强调,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最终落实在基层,关键是健全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机制。通过推进重点区域、重要时段毗邻村社联防联控;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生产生活用火行为,转变村民烧柴、烧炭等传统用火习惯。

    他表示,“我们将总结完善,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如:建立奖惩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的地区给予林草工程项目倾斜,对相关村组干部、网格员和护林(草)员实施经济奖励,反之则严格处罚。建立火灾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举报违规用火行为、提供火灾查处线索。完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轮流挂牌巡山值班制度,形成基层群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齐抓共管的防火工作新格局。”(记者 杨璐绮


    责任编辑: 范立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