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各区(市、县)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建设
成都市各区(市、县)以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切实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一、天府新区持续发挥优势,助推新区“双核共振”。四川天府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在多领域展开合作,持续优化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要素流动环境,依托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发展优势,打造成渝营商环境品牌,全面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一是强化法治联动。四川自贸区法院与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签订《川渝自贸区法院合作共建协议》,共建川渝两地自贸区法院互通互联体系,为川渝两地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门户、携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两院合作办理“跨域立案”案件,完成司法协作连线“云”庭审。二是推进国家级新区市场监管一体化。签署《深化国家级新区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框架协议》,在培育国际营商环境、筑牢市场安全监管、共创发展竞争优势、建设公平市场环境、守护平等市场秩序、共育双创发展新高地、共筑人才基础保障等7个方面形成14个合作项目。三是加强优质产业项目要素交流合作。通过“基金牵引+项目落地”,天府新区政府引导基金及股权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已累计投资重庆企业项目超6700亿元,实现优势项目与金融资本的无缝对接。借助新三板西南基地平台,助力两区创新创业、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开展全国股转公司2020年首场线下培训会等专题活动,吸引全国近百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二、青羊区推行步行街联动,唱好成渝“双城记”。青羊区围绕多种主题,以不同形式探索双城,促进步行街联动,从文旅振兴、互动消费、商贸互动上下功夫,推出青羊特色文化活动,唱好成渝“双城记”。一是开展双城联动文旅振兴活动。成都宽窄巷子携手重庆洪崖洞围绕“共享新机会·共拓新消费”,开展双城联动文旅振兴活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品牌联播、市场营销、产品互推和游客导流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共识,拉开两大文旅地标合作序幕。推出“宽洪大量”IP,在全网各个平台引发热度,两景区LED屏上的隔空表白事件被各类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微博话题阅读量和视频播放量近500万。二是发起成渝双城互动消费活动。成都宽窄巷子与重庆贰厂联手发起成渝双城互动消费活动,推出十大文化商家主理人,共同构建新场景新消费,设置文旅美食展览,还原成渝两地吃、住、行、游、购、娱消费线路地图,营造成渝两地“合而不同·各美其美”的文化氛围和新消费场景。以直播形式探索双城,两地直播共计收获632.6万观看量,订单数近120笔。三是推动成渝两地商贸互动交流。以宽窄巷子作为“2020重庆商圈购物节”中成渝双城联动代表,组织成都特色文化、特色美食和特色品牌赴重庆参与现场展示,期间线上会场共开展直播65场,重庆全市参与商业综合体达160余家、商家达1.3万余家。参加第六届重庆中小企业服务节暨消费扶贫展销活动,通过消费扶贫展销、全民直播带货大赛、中小企业协同共享发展论坛、服务进园区等系列活动,帮扶企业发展、改善营商环境、营造消费氛围、助力脱贫攻坚。
三、成华区实施“三大工程”,走活税融合发展新路。成华区税务局和重庆市南岸区税务局定向对口,打造成渝同质化纳税服务样板,率先实现12366纳税咨询知识库共享,顺利推进涉税事项“一地受理,双向流转,两地办结”。一是实施“优服筑基”工程。统一服务标准,制定成渝地区跨区域业务通办清单,规范两地办税服务场所,共享实名办税信息和纳税信用。简流程提质效。科学设置办税服务厅功能分区、梳理流程打通关节,实现纳税人平均等候时间从4分钟减少到1分钟甚至“0”等待,办税等候时间缩短75%以上,业务单窗办结时间较纳税服务规范标准提速近50%。抓好各级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截至目前,成华区累计新增减税降费6.76亿元,企业运行成本显著降低,注册率提升37.24%。二是实施“智慧赋能”工程。发挥信息管税新优势。高效推进全国办税服务厅纳税人身份“无感”识别系统试点工作,在办税服务厅设置智能摄像设备,建立视频采集区,实现无感、自动、秒速完成实名验证。畅通智能办税新通道,大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联合打造“税企直通车”项目,通过钉钉平台线上办理业务。成功试运行异地同步线上直播活动,成华区“小华工作室”与南岸区“晓月工作室”共同构筑在线直播空间,联合发布涉税缴费教学微视频3批次,观看人数逾20万人次。三是实施“收入提质”工程。探索建立两地税收数据交换、经验共享机制,全面梳理经济税源情况,查补财源建设短板和税收洼地。充分发挥全省首个发票寄递中心区位和“以票管税”服务优势,利用发票领用和核算大数据,加强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分析,升级打造成德眉资税(费)票证智能寄递中心,有效缓解税收分析中数据提取难、数据分散等技术难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税收合作办公室、创建税收合作论坛,联合开展税收风险防控和打击发票违法行为,将合作从“点对点”升级到“面对面”。
四、青白江区探索双城“一体化”发展新模式。青白江区着力从本地向外布局,主动先行先试,率先开展“跨省通办”,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陆港“双核”支撑,丰富跨域司法供给,共建成渝双城营商环境新高地。一是探索跨省通办“1234”合作模式。“1”是一种跨省通办模式。通过“窗口协助帮办、数据线上跑路、快递线下配送”工作模式,与重庆市江北区实现81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跨省通办。“2”是两地融合发展。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共同研究探讨审批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互促互进。“3”是“服务联办、宣传联动、信息联享”三个互联。互设通办专窗,共同开展宣传活动,依托“天府通办”、“渝快办”等平台推进数据互联互通。“4”是“四个统一”,共同推动办理时限、申请材料、审查要点、办理方式统一。截至目前,两地跨省通办已办件近100件。二是开展中欧班列深度合作。与沙坪坝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4大领域20项具体合作内容,两地携手共建西部枢纽、助推双城经济圈建设。签署成渝双城经济圈供应链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启动首趟成渝间快速班列测试。签订《关于服务“一带一路”打造开放高地战略合作协议》,在国际班列开行等8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2021年1月1日,重庆、成都两地同时发出中欧班列(成渝)号2021年首趟列车,这是国铁集团首次批准成渝两地统一品牌,并使用统一名称开展品牌宣传推广。三是丰富跨域司法供给。与沙坪坝区签署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检察合作协议等,重点就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跨区域重大案件协作、建立司法协作全面保障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等方面初步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建立成渝司法事务专办机制,指定专人办理涉成渝司法协助事务,截至目前已委托重庆法院协助办理执行事项7件,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受理重庆市法院委托办理执行事项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