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2

转变办学格局 深化产教融合 加强经费保障 
用5到10年成为职业教育强省

  • 2020年10月22日 07时4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10月21日,泸州市江南职业中学数字经济高技能人才订单培养班学员走进当地的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在岗实习。廖胜春摄(视觉四川)

       

    “经过5至10年,我省职业教育主要指标提质晋位,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实现由职教大省到职教强省的跨越。”10月2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解读《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上,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副厅长张澜涛介绍了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

    9月23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3个方面内容,实施6个方面17项政策举措。

    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四川职业教育如何由大变强?

    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突破,具体举措坚持问题导向,是《方案》的一大亮点。

    张澜涛介绍,《方案》提出的系列改革举措旨在推动职业教育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推动各地各部门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转变;加大职业教育统筹规划和投入力度,确保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同等重视、同等支持”。

    构建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我省将在三方面下功夫:健全中职招生机制,建立全省高中阶段统一招生平台,鼓励初中毕业生自愿跨区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促进普职相互融通;扩大升学上升通道,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提升普通高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到2022年,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计划比例达到50%左右,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本科的比例达到20%左右;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

    鼓励成都、德阳等城市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发展城市群

    在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余华看来,“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加强职业教育供需衔接、提升质量品质的主线条。”

    他介绍,我省是首批试点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的省份。“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突出发挥重要城市承载作用、重点行业聚合作用和重点企业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发展。

    具体而言,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区集中,支持宜宾深入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鼓励成都、德阳等城市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发展城市群,打造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试点建设,全面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持续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方面,全省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万户,规模以下企业7万余户,“具有较好的校企合作基础。”经济和信息化厅机关党委书记周海琦说。

    “十三五”以来,为满足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厂等骨干企业需求,我省支持职业院校开设模锻、航空精密成型与控制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等专业。

    下一步,我省将通过产业政策指导、重点项目扶持等方式,鼓励骨干企业、科研机构、职业院校协同开展学科建设,共建学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大力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合作成立产业研究院、创新中心、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培养产业人才。

    加强经费保障完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

    “全省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稳定增长。”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李小亚介绍,2015年-2019年,全省财政职业教育支出总量达575.6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1.6倍。

    增长还将持续。李小亚表示,除继续加强经费保障、加大专项支持外,财政厅将整合教育、工业发展、科技等资金支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到“十四五”末,在全省建成50个左右具有四川特点、形成四川品牌的产教融合示范项目。

    《方案》提出要“完善职业院校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具体而言,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等所获得的收入主要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剩余部分可作为职业院校绩效工资经费来源,动态核定绩效工资水平和总量。允许职业院校的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兼职从事技术创新、科技开发、成果转让等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取得合法报酬。

    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陈泉介绍,这有利于调动学校积极性、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下一步,我省还将完善高层次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推广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自主使用的权利,激发职业院校创新创造活力。(记者 江芸涵)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转变办学格局 深化产教融合 加强经费保障 
    用5到10年成为职业教育强省

  • 2020年10月22日 07时4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10月21日,泸州市江南职业中学数字经济高技能人才订单培养班学员走进当地的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在岗实习。廖胜春摄(视觉四川)

       

    “经过5至10年,我省职业教育主要指标提质晋位,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实现由职教大省到职教强省的跨越。”10月2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解读《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上,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副厅长张澜涛介绍了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

    9月23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3个方面内容,实施6个方面17项政策举措。

    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四川职业教育如何由大变强?

    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突破,具体举措坚持问题导向,是《方案》的一大亮点。

    张澜涛介绍,《方案》提出的系列改革举措旨在推动职业教育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推动各地各部门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转变;加大职业教育统筹规划和投入力度,确保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同等重视、同等支持”。

    构建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我省将在三方面下功夫:健全中职招生机制,建立全省高中阶段统一招生平台,鼓励初中毕业生自愿跨区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促进普职相互融通;扩大升学上升通道,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提升普通高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到2022年,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计划比例达到50%左右,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本科的比例达到20%左右;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

    鼓励成都、德阳等城市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发展城市群

    在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余华看来,“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加强职业教育供需衔接、提升质量品质的主线条。”

    他介绍,我省是首批试点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的省份。“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突出发挥重要城市承载作用、重点行业聚合作用和重点企业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发展。

    具体而言,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区集中,支持宜宾深入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鼓励成都、德阳等城市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发展城市群,打造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试点建设,全面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持续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方面,全省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万户,规模以下企业7万余户,“具有较好的校企合作基础。”经济和信息化厅机关党委书记周海琦说。

    “十三五”以来,为满足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厂等骨干企业需求,我省支持职业院校开设模锻、航空精密成型与控制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等专业。

    下一步,我省将通过产业政策指导、重点项目扶持等方式,鼓励骨干企业、科研机构、职业院校协同开展学科建设,共建学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大力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合作成立产业研究院、创新中心、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培养产业人才。

    加强经费保障完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

    “全省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稳定增长。”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李小亚介绍,2015年-2019年,全省财政职业教育支出总量达575.6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1.6倍。

    增长还将持续。李小亚表示,除继续加强经费保障、加大专项支持外,财政厅将整合教育、工业发展、科技等资金支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到“十四五”末,在全省建成50个左右具有四川特点、形成四川品牌的产教融合示范项目。

    《方案》提出要“完善职业院校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具体而言,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等所获得的收入主要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剩余部分可作为职业院校绩效工资经费来源,动态核定绩效工资水平和总量。允许职业院校的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兼职从事技术创新、科技开发、成果转让等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取得合法报酬。

    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陈泉介绍,这有利于调动学校积极性、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下一步,我省还将完善高层次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推广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自主使用的权利,激发职业院校创新创造活力。(记者 江芸涵)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