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四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发展成就述评之四
8月16日,越西县控辍保学文艺巡演在中所镇举行。 (向宇 摄 视觉四川)
一周前,甘孜州最大的产业扶贫项目“格萨尔王城”开门迎客,21岁的土登扎巴找到自己第一份固定职业,成为一名“准凉菜师”,每月3000元底薪外加提成,让这个藏族小伙对未来充满期待。
一月前,在俄罗斯世界技能大赛现场,来自大凉山的小伙子赵脯菠夺得焊接项目比赛金牌。凭技师学院学得的一技之长,他在闪耀的弧光中,点亮自己的人生。
一年前,随着绵阳北川县曲山镇楼房坪村等地拱桥的建成,总规模居全国第二的四川溜索改桥项目全部完工,499个村、10余万群众出门靠溜索的时代宣告结束……
无数普通个体的命运总是随着历史潮流向前,伴着国家际遇进步。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打响脱贫攻坚战,到筑牢民生保障网,从夯实教育就业根基,到提升医疗养老水平……70年砥砺前行,70年日新月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让惠民举措落地生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70年春华秋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重点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从局部突破到整体推进,从不均衡向逐步均衡转变,从低水平向高质量跃升,四川社会民生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安其居、畅其行、乐其业、授其教、医其病、养其老……温暖四川,努力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
岁月为证,温暖如初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71岁的成都市民彭素琼,是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抽选的社区记账户。从参加工作开始记账,她已经坚持55年:1983年购买第一台电视机,2003年有了第一套商品房,2010年9月账本上第一次出现地铁充值费……
彭素琼家的“小账本”,折射出9100万川人的民生“大账本”。
收入水平不断攀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38元增至2018年的33216元;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27元,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31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增幅。
生活水平持续改善:201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9.2%降至3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73.6%降至35.2%。
一增一降,彰显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变。变化的底气,来自四川日益强大的经济基础。
1978年到2018年,四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增加,从不足40亿元,跃升到3910.9亿元。不断充实的家底,让民生改善从“无能为力”到“有所为”再到“大有作为”。
扎实为群众办实事,四川始终聚力民生改善,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投入的力度更大、涉及范围更宽、解决的问题更集中、群众得实惠更多。
看投入。2007年,全省财政民生投入999.9亿元,占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57%。随着财政收入提高,全省财政民生投入占年度公共财政支出提高并稳定在65%左右,2018年全省保民生方面支出达到6326.6亿元。
看内容。“十大惠民行动”“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30项民生实事”……名称有所变化,不变是为民惠民的内涵。民生连着民心,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心坎上、落实在工作中。
看成效。建成全国第四、西部第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建成,藏区新居、彝家新寨、乌蒙新村、灾后重建新区等成为靓丽的风景。
70年来,社会建设与民生事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既明确政策导向,又强化政府责任,更坚持群众主体,越来越多的共识与行动,聚焦奋斗,追逐梦想。
岁月有爱,温暖如家
在大家庭中感恩奋进携手前行
9月,越西县今秋入学季,有个身影曾牵动很多人的心。为了照顾家庭而一度辍学的布各小合木,在扶贫干部和老师的帮助下重回课堂,顺利升入初中。
同布各小合木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时时感受着大家庭的温暖。
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作为全国6个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四川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高质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发起总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取得历史上减贫进度最快、脱贫成效最好、帮扶力量最强、制度体系最优的决定性进展。全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625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71万,平均每年减少110多万,贫困发生率从9.6%下降到1.1%。今年底,除凉山州外,全省其他20个市州的贫困县将全部摘帽。
在四川这个9100万人的大家庭里,同样被格外关注的,还有2500万四川农民工。
他们走得早,也走得远。1982年,新都农村建筑队进城为省委机关修房子,打开了劳务输出的一扇门。眼下,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量,占到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2018年,全省农民工实现劳务收入近4467亿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0%以上。
奋斗摘穷帽、携手奔幸福。从上世纪90年代省政府成立劳务开发领导小组、劳务开发办公室,到率先与江苏、广东等地签订工会联动维护农民工权益协议,开创省际工会联动维护农民工权益机制先河;从1995年春节开启首趟“大篷车”农民工专列,到2018年春节组织4万余班次专列专车,为100多万农民工提供服务;从组织基层干部走访看望返乡农民工,到制定出台促进返乡下乡创业、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的硬措施……30多年来,在他们风雨兼程的路上,来自家乡的关爱最暖心。
回锅肉、麻婆豆腐、钟水饺……今年春节前夕,来自广安的农民工胡小燕,与其他19名农民工一起,受邀与省领导同吃团圆饭。他们感慨,浓浓暖意,不只是家乡的热菜,还有省委省政府细致入微的关怀。
特别的牵挂,给特别的人——从“9+3”免费职业教育、民族地区“一村一幼”,到大病不出州、小病不出县、常见病不出乡……在不断叠加的关爱下,民族地区行路难、就医难、用电难逐渐成为历史。
从汶川特大地震到芦山强烈地震,从抢险救援到灾后重建,始终恪守生命至上、民生优先。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各界关爱,映秀居民杨云刚经历了震后重生的十年:“如今的映秀,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有安全感的是我们老百姓。从地震中走出来的我们,小日子过得安宁幸福。”
岁月静好,温暖如春
实实在在的变迁,刷新着美好生活的内涵
时至今日,陈炯章仍记得40年前,在古蔺县皇华镇担任乡村教师时,每月31元工资的用处:给家里购买粮食,帮助3个兄弟读书。彼时,他精打细算仍捉襟见肘,更不知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为何物。
2018年,陈炯章退休工资达5784元,也拥有一套150平方米的住房,个人养老、医保一应俱全,日子过得舒心幸福。
幸福,是越来越大的“饭碗”。70年来,四川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员从1952年的2027.9万人,壮大到2018年的4881.0万人。2018年,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64717元,比1952年增长201.9倍。
1985年,杨祖伟父子创办杨百万蚊帐公司,成为成都首家注册的私营企业;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革新下海,10年后创办科伦大药厂;2013年,钟波创办极米科技……近年来,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的92.8%,成为就业的最大主体。
从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支持大学生、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等优惠政策,到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创业与促进就业有机结合,巴蜀大地风生水起。
幸福,是越来越好的“课堂”。新中国成立之初,全省10个人中有8个是文盲,全省仅有幼儿园609所,普通中学306所,普通高校10所。
从1986年颁布《四川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方案》,到2011年全面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从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三免一补”,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四川持续推进改革,多种举措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如今,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万所,其中幼儿园1.3万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574所,高中阶段教育学校1276所,普通高等学校126所。
数据是70年来四川教育之变的缩影:教育规模由小到大,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省;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由基本保障到显著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大幅跃升。
幸福,是越活越长的精彩人生。8月31日,双流老人朱郑氏,迎来119岁生日。在四川,像朱郑氏一样的百岁老人,在2017年底达到5499人。全省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常年保持在200万人以上,并呈增长态势。四川人均期望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7.1岁。
70年来,四川不断完善全覆盖的乡村卫生服务体系,确保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有村卫生室。2018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81539个,是1978年的6倍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9.9万张,是1978年的4倍以上。
幸福,是越织越密的社保网络。今年8月,成都市人社局发布《关于促进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试行实施意见》,包括网店店主、快递小哥在内的120多万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将告别无社保的历史。
70年来,四川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有力保障了群众基本生活,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截至2018年底,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766万人,较1986年净增574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637万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71万人、1013万人、859万人。
一个个暖心的政策,一张张舒心的笑脸,不断刷新着美好生活的内涵。
温暖四川,情满巴蜀! (记者 王怀 蒋君芳 罗之飏 吴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