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非遗+扶贫,“加”出了什么?

  • 2019年10月18日 07时4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铁艺灯笼吸引市民驻足。记者 肖雨杨摄


    宜宾分会场上,市民用手机拍摄非遗“宜宾面塑”划龙舟。兰锋 摄(视觉四川)


    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展区,凉山彝族的阿妈正在织布。记者 杨树摄

       

    10月17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拉开大幕。当天恰逢第六个国家扶贫日,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展也因此备受关注。在5000平方米的大厅里,彝族阿妈现场用羊毛拈线织起查尔瓦,觉囊唐卡的藏族学员一笔一画描摹唐卡。现场,各种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刺激着公众的购买欲。

    值得一提的是,主题展活态演示的手艺人大多不是非遗传承人,而是非遗扶贫的帮扶对象。在文旅部的组织和推动下,全国各地利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

    学一门手艺改变人生

    在主题展甘孜展区,来自壤塘县的觉囊唐卡画师更滚席地而坐,认真勾画着唐卡轮廓。7年前,更滚家是壤塘县贫困户,他的任务就是放牧家里少得可怜的牛羊,“每个月靠一两百元的扶贫款买糌粑和酥油。”后来他到觉囊唐卡传习所学习,出师以后有了不错的收入。更滚介绍,觉囊唐卡主要在北京、上海等地销售,走的高端定制路线。他在传习所画唐卡,每个月有三四千元的固定收入,如果所绘唐卡卖出去,还有20%的提成。正在创作的这幅唐卡,4个月画完,可以卖5万元。“只要勤奋一点,平均一个月可以有七八千元收入。”他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表示:“我非常感激我们县的非遗传习所,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像更滚一样借非遗扶贫改变命运者,在展厅里随处可见。四川脱贫攻坚奋进“达人”王兴碧一袭羌族服饰,巧手翻飞为一个杯子用棕叶“织衣裳”。王兴碧以前是北川县禹里镇的贫困户,2014年开始学习北川草编,如今成为当地一家草编公司的正式员工,月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腿部有残疾的她感叹:“若不是学了草编手艺,也许现在还在靠政府救济度日。”即使销量不算太好的会理绿陶,也改变着当地精准扶贫户的命运。会理绿陶传承人韩春寅介绍,他开办的公司已向16个精准扶贫户提供手艺帮扶,这些劳动力闲时到公司做陶,农忙时回家劳作,每月有2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收入。

    学一门手艺脱贫致富的案例,在现场全国各地的展区都有。在贵州省“非遗+扶贫”展区内,“80后”潘仕学正在锻造银饰。这位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麻料村的小伙子,是苗族银饰锻造技艺非遗传承人,也是2018年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优秀致富带头人。去年,他创办了银饰工坊,招纳贫困户务工授艺。如今,作坊里的务工贫困户月均收入可达2000元,银饰工坊接待的体验团还带动了当地民俗的发展。

    传统工艺工作站成扶贫“新平台”

    非遗助力扶贫,并非只有传统的传帮带。借助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开设的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扶贫有了另一种表达。

    在主题展凉山展区,传统的彝族服饰和银饰让观众频频驻足。旁边一大块区域展出的彝绣女包、渔夫帽、卫衣等商品,则在保留传统手工艺特色的同时,与现代生活接轨。这是今年2月文旅部支持的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在西昌成立以后,推出的非遗新品,以此助力当地百姓就业增收。

    凉山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克惹晓夫介绍,工作站充分发挥唯品会在电商领域的优势以及设计、推广、整合社会力量等能力,半年多来,对当地绣娘和手工艺人进行产前培训、提供设计样稿及半成品以供生产。9月底,20多款彝绣及银饰的非遗时尚产品已在唯品会上线,带动300名彝绣绣娘就业增收2000元至4000元不等。“现在市场有需求,工作站有设计的保障,如果传统工艺能够创造性转化,工作站带动扶贫完全可以持续发展。”

    凉山的尝试并非孤例。记者在现场看到,山西展区喜庆的民俗版画《四季美人图》《麒麟送子》等,同样出自当地贫困村民之手。2017年,在原文化部的支持下,恭王府博物馆驻山西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依托娄烦剪纸技艺和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等,重点开展非遗传承人群培养、实训、研发、成果孵化、展示、市场推广,促进当地脱贫增收。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创立“密作”品牌,先后培训绣娘5420名,带动1200余名绣娘月均增收1000元。

    据介绍,截至今年6月,全国各地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数共计156家,参与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5177户,依托工坊推出的传统工艺产品特色品牌已达57个。(记者 吴晓铃)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非遗+扶贫,“加”出了什么?

  • 2019年10月18日 07时4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铁艺灯笼吸引市民驻足。记者 肖雨杨摄


    宜宾分会场上,市民用手机拍摄非遗“宜宾面塑”划龙舟。兰锋 摄(视觉四川)


    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展区,凉山彝族的阿妈正在织布。记者 杨树摄

       

    10月17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拉开大幕。当天恰逢第六个国家扶贫日,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展也因此备受关注。在5000平方米的大厅里,彝族阿妈现场用羊毛拈线织起查尔瓦,觉囊唐卡的藏族学员一笔一画描摹唐卡。现场,各种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刺激着公众的购买欲。

    值得一提的是,主题展活态演示的手艺人大多不是非遗传承人,而是非遗扶贫的帮扶对象。在文旅部的组织和推动下,全国各地利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

    学一门手艺改变人生

    在主题展甘孜展区,来自壤塘县的觉囊唐卡画师更滚席地而坐,认真勾画着唐卡轮廓。7年前,更滚家是壤塘县贫困户,他的任务就是放牧家里少得可怜的牛羊,“每个月靠一两百元的扶贫款买糌粑和酥油。”后来他到觉囊唐卡传习所学习,出师以后有了不错的收入。更滚介绍,觉囊唐卡主要在北京、上海等地销售,走的高端定制路线。他在传习所画唐卡,每个月有三四千元的固定收入,如果所绘唐卡卖出去,还有20%的提成。正在创作的这幅唐卡,4个月画完,可以卖5万元。“只要勤奋一点,平均一个月可以有七八千元收入。”他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表示:“我非常感激我们县的非遗传习所,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像更滚一样借非遗扶贫改变命运者,在展厅里随处可见。四川脱贫攻坚奋进“达人”王兴碧一袭羌族服饰,巧手翻飞为一个杯子用棕叶“织衣裳”。王兴碧以前是北川县禹里镇的贫困户,2014年开始学习北川草编,如今成为当地一家草编公司的正式员工,月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腿部有残疾的她感叹:“若不是学了草编手艺,也许现在还在靠政府救济度日。”即使销量不算太好的会理绿陶,也改变着当地精准扶贫户的命运。会理绿陶传承人韩春寅介绍,他开办的公司已向16个精准扶贫户提供手艺帮扶,这些劳动力闲时到公司做陶,农忙时回家劳作,每月有2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收入。

    学一门手艺脱贫致富的案例,在现场全国各地的展区都有。在贵州省“非遗+扶贫”展区内,“80后”潘仕学正在锻造银饰。这位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麻料村的小伙子,是苗族银饰锻造技艺非遗传承人,也是2018年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优秀致富带头人。去年,他创办了银饰工坊,招纳贫困户务工授艺。如今,作坊里的务工贫困户月均收入可达2000元,银饰工坊接待的体验团还带动了当地民俗的发展。

    传统工艺工作站成扶贫“新平台”

    非遗助力扶贫,并非只有传统的传帮带。借助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开设的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扶贫有了另一种表达。

    在主题展凉山展区,传统的彝族服饰和银饰让观众频频驻足。旁边一大块区域展出的彝绣女包、渔夫帽、卫衣等商品,则在保留传统手工艺特色的同时,与现代生活接轨。这是今年2月文旅部支持的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在西昌成立以后,推出的非遗新品,以此助力当地百姓就业增收。

    凉山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克惹晓夫介绍,工作站充分发挥唯品会在电商领域的优势以及设计、推广、整合社会力量等能力,半年多来,对当地绣娘和手工艺人进行产前培训、提供设计样稿及半成品以供生产。9月底,20多款彝绣及银饰的非遗时尚产品已在唯品会上线,带动300名彝绣绣娘就业增收2000元至4000元不等。“现在市场有需求,工作站有设计的保障,如果传统工艺能够创造性转化,工作站带动扶贫完全可以持续发展。”

    凉山的尝试并非孤例。记者在现场看到,山西展区喜庆的民俗版画《四季美人图》《麒麟送子》等,同样出自当地贫困村民之手。2017年,在原文化部的支持下,恭王府博物馆驻山西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依托娄烦剪纸技艺和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等,重点开展非遗传承人群培养、实训、研发、成果孵化、展示、市场推广,促进当地脱贫增收。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创立“密作”品牌,先后培训绣娘5420名,带动1200余名绣娘月均增收1000元。

    据介绍,截至今年6月,全国各地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数共计156家,参与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5177户,依托工坊推出的传统工艺产品特色品牌已达57个。(记者 吴晓铃)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