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到农村,这条路能走多远?
在新塘村的“扶贫车间”里,就近务工的村民有40余人,其中不乏贫困户。
在渠县,这样的“扶贫车间”还不少。这些“扶贫车间”为贫困户带来了稳定收入,解决了企业的招工难问题,助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但同时,“扶贫车间”也还面临考验。
生产车间建到农村 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设立“扶贫车间”对渠县邦基服饰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称“邦基服饰公司”)董事长邵明珠来讲是一大探索。
邵明珠在沿海外贸服饰行业深耕多年,随着沿海地区用工成本增高,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来渠县设立工厂。
考察一圈后,邵明珠发现,县城工业园区普遍存在着招工难的问题。他分析原因,“村民在县城务工既不能很好地照顾家庭,工资也还不如沿海高。”花了半个多月考察了6个乡镇后,邵明珠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县城的工业园区内不设工厂,把生产车间建到农村去。
同样,面对不断增多的返乡农民、闲置的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农村院落等,渠县也希望通过就业方式灵活的“扶贫车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推进贫困户脱贫,下活发展一盘“棋”。
此外,渠县还专门制发《渠县财政金融大力支持“扶贫车间”发展的若干政策》,设立“扶贫车间”专项扶持基金3500万元,把参与“扶贫车间”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合作社等纳入财政金融支持的政策范围,并按规模大小,适度提供财政专项补助。
2017年7月,邦基服饰公司首个“扶贫车间”成立。随后,渠县相继引进乐仕达电子、昌达玩具等龙头企业,在万寿乡天马村、涌兴镇群益村等6个贫困村建成投运服装、电子、儿童玩具生产加工等“扶贫车间”。
工作送到家门口 贫困户当上技术工
板桥乡新塘村的“扶贫车间”是邦基服饰公司的直营车间。
车间内,缝纫针车依次排开,各种设施完备。据该车间生产负责人陈中武介绍,这是该公司在渠县已投产的8个直营车间中最完备的一个。
车间建在农户门口。这让50岁的贫困户欧小勤有了当技术工的机会。“方便、有钱赚。”2017年12月,她在“扶贫车间”里拿到了2000多元工资。
工厂进到农村,也解决了不少地方的产业发展难题。
2012年,板桥乡曾规模化种植核桃,但因品种不良、业主经营不善等因素,几方都没了信心。
2017年,板桥乡筹集200多万元爱心扶贫资金在新塘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厂房。据介绍,“扶贫车间”的劳动力组织和宣传培训等工作由乡上负责,设备投入、货源组织和订单销售工作由企业负责。比照车间工人务工工资总额,每月企业还将匹配5%的资金到村集体经济中。板桥乡党委书记王朝霞说,“扶贫车间”轻松解决了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渠县全县共创办“扶贫车间”27个,共带动15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在车间工作的农户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
完善硬件提高效率 政策支持谋求发展
建“扶贫车间”,这场充满新意的探索对产业培育和脱贫攻坚有着直接、快速的带动。但在深入推进过程中,各方也有不少苦恼。
深处秦巴山区腹地的达州冬季寒冷,车间里的工人勉强可以通过取暖器取暖。陈中武担心的是,厂房顶层太薄,到了夏天,在高温条件下,工人们可能没法工作。
按约定,硬件设备的完善和修护工作由乡镇政府负责。但不管是加盖房顶还是增设空调,对于普遍财力薄弱的乡镇来说,无疑是个大问题。
对企业来说,摆在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培训。邵明珠说,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劳动力首次转化中,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测算,该公司时长3个月的培训,人均直接成本达1872元。
其次是生产效率问题。据悉,“扶贫车间”多为计件生产,工人工资的多少直接体现了生产效率的高低。如果生产效率没跟上,车间的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就会增高。
邵明珠的团队做过测算,每个车间的人均工资达到2000元至2200元,才能让工人收入、企业效益平衡。但是从目前来看,在邦基服饰的8个直营车间中,仅有3个超过这个水平。而邦基服饰的工人中,仅有12%是贫困户。邵明珠解释,农村贫困户普遍年纪较大,或是一些人因病因残致贫,不适宜流水线工作。车间里曾经也有一些贫困户参与生产,但由于生产效率低,或多或少会影响流水线下游的操作。
对此,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认为,在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信息技术广泛普及、交通条件显著改善的情况下,部分需求量不大、劳动密集、配套要求不高的产品,特别是手工艺品、技术要求不高的加工产品,往往更适合就近、就地的家庭化生产。这种模式可以节约工人的交通、时间等成本。但分散生产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如环境保护、协作配套、安全等问题,但多数能够通过简单的投入解决。至于人员培训的问题,可以借助扶贫政策、乡村振兴政策等,为这种生产模式提供支持。 (冉一清 记者 徐莉莎)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