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违法停车被贴单“任我停”埋单?交警回应:变相支持违法

  • 2015年12月17日 07时49分
  • 来源: 成都商报
  • 【字体:

  •   编者按

      商业行为变相支持违法要不得

      公司推广APP,采用搏出位的噱头吸引用户,不是不可以,但需要守住“底线”:为交通违法者买单,势必会对交通秩序产生负面引导作用,这种变相支持违法的行为要不得。

      而对上传行驶证注册的车主而言,也需注意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提防车辆被套牌等潜在安全隐患。切莫贪一时便宜,埋下潜在隐患。

      最近,有一款名叫“任我停”的手机软件,在广大司机中口口相传:违法停车被贴单,罚款“任我停”来埋单。事情真是这样吗?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确实如此。APP软件为驾驶员补贴罚款是为哪般?该软件又该由谁来监管?

      “这是真是假?”在百度上,有网友提出这样的疑问。回复中,有网友表示自己收到了补贴款,也有网友表示补贴罚款一事不实。成都商报记者找到一名使用该软件的志愿者。11月26日上午,这名志愿者将汽车停放在了青羊区八宝街附近的一条小街上,并打开APP点击“停在这里”。为了尽可能降低乱停放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他向交警四分局举报了这一乱停放的违法行为。很快,交警四分局的交通协管员来到现场,拍照取证之后张贴了“成都市道路停车记录告知单”。按照该APP上介绍的“使用方法”,志愿者将刚刚被贴的单子上传至了APP。随后,志愿者在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到,26日在青羊区的违法乱停车已被录入上传。12月8日,志愿者绑定在该APP的银行卡收到一笔150元的转账,次日下午收到其发来的提示短信。

      四问“任我停”

      为何要补贴违法停车罚款

      开发者承认:产品存漏洞

      成都商报记者进入APP后,没有找到开发者的联系方式,只看到其留有一个官方微信号。在微信中添加之后,名字显示为“i车i生活”,功能为“用车需求一站式服务平台”,主体则是“成都鹰明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随后记者联系上该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谢昌学称,“任我停”是由成都鹰明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成都鹰明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是“马立可”的母公司。

      一问:为何要补贴违法停车罚款?

      成都商报:公司补贴用户违法停车罚款,是出于何种考虑?为何只对受到处罚的驾驶员予以奖励?

      谢昌学:不是补贴,是对用户分享停车位置的一种奖励。初衷是收集用户停车的客观诉求,统计数据,哪些地方能停哪些地方不能停,最终还是引导用户进入停车场停车。我们也希望通过大数据,了解哪些地方的停车需求大,今后还可以呈递城市道路建设部门。

      分享就奖励会造成刷单,而且不能确定停车动作和位置的真实性,造成我们收集的数据失真,从而形不成真正有效的区域停车指导地图。

      二问:为何不引导用户进入停车场?

      成都商报:在这款软件中为何没有加入停车场信息,作为驾驶员停车时的参考呢?

      谢昌学:我们下一步会加入停车场的相关信息。需要用户实时提供数据,来支撑我们的停车地图的实时性和指导停车的科学性。

      三问:是否有鼓励违法之嫌?

      成都商报:这是否有鼓励违法之嫌?

      谢昌学:这是一种误解。我们无意鼓励违章停车,成都商报的这次采访已引起公司的高度重视,也意识到了产品身上的一些漏洞,已经开会讨论过改进的方案,相应后台的开发工作也已经同步展开。

      四问:是否会停止经济补贴?

      成都商报:那是否会考虑不再对乱停乱放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经济上的补贴呢?

      谢昌学:我们不是对交通违法提供补贴,我们补贴的是信息提供,不是违章。

      律师

      法律不禁止但会产生负面引导

      兴华中律师事务所易川律师认为,法律上,并不禁止本人以外的人为经济处罚埋单。不过,“任我停”APP补贴交通违法罚款的行为,客观上降低了违法成本,会对交通秩序产生一定的负面引导作用,“应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正确引导!”

      交警:不能变相支持违法

      成都交警表示,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道法》,而不是采取商业形式变相支持违法,为违法埋单。

      由于进入该APP须先行绑定手机号注册,还需要上传该车的行驶证正面照片进行绑定,涵盖车主的姓名、家庭住址、车牌照、车辆品牌型号、车辆识别代号及发动机号码等信息。成都交警提醒广大车主,上传行驶证,涵盖了车牌照、车辆品牌型号、车辆识别代号及发动机号码等重要信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车辆被套牌的风险。

      相关部门

      不归我们管

      谁是“任我停”的监管方,其是否存在违规?日前,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了市经信委等多个部门,均表示不归本部门管。 (记者 锁千程 摄影记者 王红强)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违法停车被贴单“任我停”埋单?交警回应:变相支持违法

  • 2015年12月17日 07时49分
  • 来源: 成都商报

  •   编者按

      商业行为变相支持违法要不得

      公司推广APP,采用搏出位的噱头吸引用户,不是不可以,但需要守住“底线”:为交通违法者买单,势必会对交通秩序产生负面引导作用,这种变相支持违法的行为要不得。

      而对上传行驶证注册的车主而言,也需注意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提防车辆被套牌等潜在安全隐患。切莫贪一时便宜,埋下潜在隐患。

      最近,有一款名叫“任我停”的手机软件,在广大司机中口口相传:违法停车被贴单,罚款“任我停”来埋单。事情真是这样吗?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确实如此。APP软件为驾驶员补贴罚款是为哪般?该软件又该由谁来监管?

      “这是真是假?”在百度上,有网友提出这样的疑问。回复中,有网友表示自己收到了补贴款,也有网友表示补贴罚款一事不实。成都商报记者找到一名使用该软件的志愿者。11月26日上午,这名志愿者将汽车停放在了青羊区八宝街附近的一条小街上,并打开APP点击“停在这里”。为了尽可能降低乱停放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他向交警四分局举报了这一乱停放的违法行为。很快,交警四分局的交通协管员来到现场,拍照取证之后张贴了“成都市道路停车记录告知单”。按照该APP上介绍的“使用方法”,志愿者将刚刚被贴的单子上传至了APP。随后,志愿者在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到,26日在青羊区的违法乱停车已被录入上传。12月8日,志愿者绑定在该APP的银行卡收到一笔150元的转账,次日下午收到其发来的提示短信。

      四问“任我停”

      为何要补贴违法停车罚款

      开发者承认:产品存漏洞

      成都商报记者进入APP后,没有找到开发者的联系方式,只看到其留有一个官方微信号。在微信中添加之后,名字显示为“i车i生活”,功能为“用车需求一站式服务平台”,主体则是“成都鹰明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随后记者联系上该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谢昌学称,“任我停”是由成都鹰明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成都鹰明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是“马立可”的母公司。

      一问:为何要补贴违法停车罚款?

      成都商报:公司补贴用户违法停车罚款,是出于何种考虑?为何只对受到处罚的驾驶员予以奖励?

      谢昌学:不是补贴,是对用户分享停车位置的一种奖励。初衷是收集用户停车的客观诉求,统计数据,哪些地方能停哪些地方不能停,最终还是引导用户进入停车场停车。我们也希望通过大数据,了解哪些地方的停车需求大,今后还可以呈递城市道路建设部门。

      分享就奖励会造成刷单,而且不能确定停车动作和位置的真实性,造成我们收集的数据失真,从而形不成真正有效的区域停车指导地图。

      二问:为何不引导用户进入停车场?

      成都商报:在这款软件中为何没有加入停车场信息,作为驾驶员停车时的参考呢?

      谢昌学:我们下一步会加入停车场的相关信息。需要用户实时提供数据,来支撑我们的停车地图的实时性和指导停车的科学性。

      三问:是否有鼓励违法之嫌?

      成都商报:这是否有鼓励违法之嫌?

      谢昌学:这是一种误解。我们无意鼓励违章停车,成都商报的这次采访已引起公司的高度重视,也意识到了产品身上的一些漏洞,已经开会讨论过改进的方案,相应后台的开发工作也已经同步展开。

      四问:是否会停止经济补贴?

      成都商报:那是否会考虑不再对乱停乱放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经济上的补贴呢?

      谢昌学:我们不是对交通违法提供补贴,我们补贴的是信息提供,不是违章。

      律师

      法律不禁止但会产生负面引导

      兴华中律师事务所易川律师认为,法律上,并不禁止本人以外的人为经济处罚埋单。不过,“任我停”APP补贴交通违法罚款的行为,客观上降低了违法成本,会对交通秩序产生一定的负面引导作用,“应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正确引导!”

      交警:不能变相支持违法

      成都交警表示,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道法》,而不是采取商业形式变相支持违法,为违法埋单。

      由于进入该APP须先行绑定手机号注册,还需要上传该车的行驶证正面照片进行绑定,涵盖车主的姓名、家庭住址、车牌照、车辆品牌型号、车辆识别代号及发动机号码等信息。成都交警提醒广大车主,上传行驶证,涵盖了车牌照、车辆品牌型号、车辆识别代号及发动机号码等重要信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车辆被套牌的风险。

      相关部门

      不归我们管

      谁是“任我停”的监管方,其是否存在违规?日前,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了市经信委等多个部门,均表示不归本部门管。 (记者 锁千程 摄影记者 王红强)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