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收入高位增长 粮食产量再增产-2011年遂宁农村经济发展分析

  • 2012年02月09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2011年,遂宁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一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实现了“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粮食产量再增产    

      (一)、农业经济实现两大结构调整 

      2011年,遂宁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38.1亿元,较上年增长3.4%;实现增加值141亿元,同比增长3.3%。遂宁农村经济在稳步提高的基础上,产业结构成效显著,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畜牧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过半。遂宁市畜牧业产值为127.7亿元,较上年增长2.5%。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6%,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受生猪价格飙升的影响,生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快速提高,达到61.1%,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

      二是经济作物比重进一步提高。从种植业来看,遂宁市经济作物产值为60.2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为64.3%;粮食作物产值为33.3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5.7%。粮经比结构由上年的37.4:62.6调整为35.7:64.3,经济作物提高1.7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生产再创佳绩 

      2011年,遂宁切实搞好“粮油高产创建”、“三百工程”、“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麦玉豆”新三熟、良种推广补贴等项目实施,促成了全年粮食、油料丰收。    

      遂宁市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7万亩,同比增长0.1%。粮食总产量为169.5万吨,增长1.9%,创11年来新高,连续5年实现增产。其中:稻谷产量为46.4万吨,增长2.7%;小麦为40.7万吨,增长2.9%;玉米为37.6万吨,增长0.7%;薯类为35.1万吨,增长2.3%。    

      遂宁市完成油料播面为5.5万亩,同比增长3.1%。油料总产量为14.4万吨,增长6.1%。其中,油菜为10.7万吨,增长6.8 %;花生为3.6万吨,增长4.4%。    

      (三)、现代畜牧业发展加快,生猪生产下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11年,遂宁市着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提高现代化养殖水平,努力打造绿色生猪品牌。在全国生猪养殖低密期,仍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能。全年生猪出栏471万头,同比下降2.8%,与全省比较,遂宁生猪下降幅度比全省下降3.3%的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尽管遂宁市生猪出栏呈下滑趋势,但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猪养殖基地初具规模。遂宁市新建万头猪场13个,达到85个;新建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37个,达169个;新发展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2003户,总量达到3.09万户;规模养殖比重达70%以上,生猪DLY、PIC改良面达到77.8 %,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7个百分点。    

      二是生猪养殖基础好,发展后劲足。从能繁母猪存栏角度看,遂宁能繁母猪养殖恢复较快,为生猪出栏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季度末,遂宁市能繁母猪为18.8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2.1%;二季度末,能繁母猪上升到21.68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0.9%;到三季度末,能繁母猪继续增加,达到22.26万头,实现了本年度同比第一次增长,为1%;到年底,能繁母猪为25.97万头,同比增长3.5%。从生猪存栏情况分析,生猪发展呈上升趋势。全年前三个季度末生猪存栏同比分别为下降1.5%、下降0.9%和下降0.8%,到年底生猪存栏达到267万头,同比增长3.5%。

      全年牛、羊、禽出栏分别为9.7万头、71万只和3232万只,分别增长0.7%、0.9%和1%。    

      (四)、基地建设提速增质,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经济稳定繁荣    

      2011年,遂宁继续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着力发展优质柑橘、绿色蔬菜、高效林业、名优花卉苗木、道地中药材等五大特色产业,不断加速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步伐,初步构建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产业体系。一是柑橘产业实现了重大突破目前已建成全省规模最大、年供苗能力500万株的柑桔无病毒容器苗繁育中心,建成柑桔基地34万亩,全年水果产值为5.3亿元,比上年增长3.9%。二是蔬菜产业实现从大众蔬菜向绿色有机蔬菜的突破,已建成绿色蔬菜基地13万亩,遂宁市蔬菜产值达到41.92亿元,比上年增长2.7%。三是林业产业实现从单一低产向立体高效的突破,经济林大基地建设12.9万亩,遂宁市实现林业总产值6.7亿元。四是花卉苗木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发展花卉苗木基地1.05万亩。五是中药材产业实现从零星分散到规模集约的突破,遂宁市已建成中药材基地8.7万亩,产值达到3.7亿元,比上年增长3.4%。    

      二、农村居民收入保持高位增长,增额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一)、农民收入实现“三破”和“三快”    

      2011年,遂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收入水平突破了6000元大关,达到6528元;二是增额突破了历史最高记录,2011年农民纯收入同比增额达到1138元,比2010年创造的最好记录还高402元;三是增长速度创历史新高,2011年遂宁农民增收幅度达到21.1%。    

      2011年,遂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和城镇居民的收入。从增速看:遂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为21.1%,排全省第8位,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全国为17.9%),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全省为20.6%),高于遂宁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速4.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16.8%)。从增加额看:遂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额为1138元,排全省第10位,遂宁比全国多增加80元(全国增额为1058),比全省多增加99元(全省增额为1042),比城镇居民少增加1177元。    

      遂宁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在全省排11位,比全省6128元高400元,与上年比较,遂宁与全省的差距扩大了150元;比总量排第10位的内江少110元,与上年比较,总量差距缩小了4元。    

      (二)、劳务、农产品价格、非农产业等成为农民增收亮点    

      1、劳务经济增势强劲,劳务收入继续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2011年,遂宁继续狠抓劳务输出,创新输出观念,坚持走“输出前有培训、输出中有组织、输出后有服务”的路子。遂宁市劳务输出123.8万人次,增长5.1%;实现劳务收入105.61亿元,增长26%。住户调查显示:遂宁农民工资性收入为3106元,同比增加846元,增长37.4%,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为74.3%。其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为175元,增长10.4%;在本乡地域内得到的劳动收入为791元,增长79.7%;外出从业人员得到的收入为2140元,增长28.8%。 

      2、生猪、蔬菜、粮食价格上涨助农增收。主要是莴笋、芹菜、小白菜、藕、辣椒等本地主要蔬菜和生猪价格有大幅上涨。据统计,遂宁农民人均经营性纯收入为2837元,增长9.4%。其中:牧业收入为1188元,增长28.8%。    

      3、三产扮靓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特色产业突出,凸显了新农村发展的亮丽风景线。以农家乐为产业支撑,带动交通、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呈现欣欣向荣景象,活跃了农村市场,带动了农民增收。遂宁农民人均第三产业纯收入为237元,比上年增加134元,增长130.3%。    

      4、转移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随着新农保的全面推行和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加大,遂宁农民转移性收入逐步提高。据调查,遂宁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25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农民人均养老金为146元,增长96.4%;各项补贴收入为123元,增长43%。    

      (三)、农村购买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    

      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大大提高了遂宁农民的购买能力。据调查,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为6152元,比上年增长24.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7131元,增长27.8%。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13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食品支出为2016年,年增长13.4%;衣着为223元,增长46.8%;居住为556元,下降44%;家庭设备用品为271元,增长38%;交通通信为373元,增长37.5%;文教娱乐为182元,下降16.6%;医疗保健为435元,增长20.4%。    

      三、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农产品价格极为不稳定,容易挫伤生产积极性,给农业发展带来不稳定性因素。    

      二是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农产品生产成本。    

      三是粮食高产示范片大面积推广仍有一定难度,劳动力缺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四是农村基地发展没有很好与农民就业与增收结合起来,农民从农业上得到的收入难以致富。    

      四、2012年加快遂宁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的几点建议    

      (一)、警惕农产品价格上涨后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201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历史少有,特别是生猪,给生产者造成了错觉,容易导致部分生产者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规模扩大的后果将会导致价格的新一轮下跌,从而影响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二)、提高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效益作用    

      遂宁的农业生产属于传统生产型,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影响了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快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提高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实现农业发展的产业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    

      (三)、要继续加快回乡创业工程的实施力度    

      目前,在外务工人员100万之中,已经有一部分外出人员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经济实力相当雄厚,又有较为丰富的创业经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各级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更加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帮助回乡投资人员选准投资项目,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足够的支持,积极推进回乡创业。    

      (四)、充分发挥惠农强农政策的刺激效应    

      截止目前为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均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扶农政策,并从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这些政策、措施的实行,为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因此,继续加大政策、措施在农村基层的执行力度,有效降低发展农业成本,不断给“三农”注入动力与活力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农村居民收入高位增长 粮食产量再增产-2011年遂宁农村经济发展分析

  • 2012年02月09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2011年,遂宁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一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实现了“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粮食产量再增产    

      (一)、农业经济实现两大结构调整 

      2011年,遂宁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38.1亿元,较上年增长3.4%;实现增加值141亿元,同比增长3.3%。遂宁农村经济在稳步提高的基础上,产业结构成效显著,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畜牧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过半。遂宁市畜牧业产值为127.7亿元,较上年增长2.5%。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6%,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受生猪价格飙升的影响,生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快速提高,达到61.1%,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

      二是经济作物比重进一步提高。从种植业来看,遂宁市经济作物产值为60.2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为64.3%;粮食作物产值为33.3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5.7%。粮经比结构由上年的37.4:62.6调整为35.7:64.3,经济作物提高1.7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生产再创佳绩 

      2011年,遂宁切实搞好“粮油高产创建”、“三百工程”、“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麦玉豆”新三熟、良种推广补贴等项目实施,促成了全年粮食、油料丰收。    

      遂宁市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7万亩,同比增长0.1%。粮食总产量为169.5万吨,增长1.9%,创11年来新高,连续5年实现增产。其中:稻谷产量为46.4万吨,增长2.7%;小麦为40.7万吨,增长2.9%;玉米为37.6万吨,增长0.7%;薯类为35.1万吨,增长2.3%。    

      遂宁市完成油料播面为5.5万亩,同比增长3.1%。油料总产量为14.4万吨,增长6.1%。其中,油菜为10.7万吨,增长6.8 %;花生为3.6万吨,增长4.4%。    

      (三)、现代畜牧业发展加快,生猪生产下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11年,遂宁市着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提高现代化养殖水平,努力打造绿色生猪品牌。在全国生猪养殖低密期,仍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能。全年生猪出栏471万头,同比下降2.8%,与全省比较,遂宁生猪下降幅度比全省下降3.3%的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尽管遂宁市生猪出栏呈下滑趋势,但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猪养殖基地初具规模。遂宁市新建万头猪场13个,达到85个;新建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37个,达169个;新发展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2003户,总量达到3.09万户;规模养殖比重达70%以上,生猪DLY、PIC改良面达到77.8 %,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7个百分点。    

      二是生猪养殖基础好,发展后劲足。从能繁母猪存栏角度看,遂宁能繁母猪养殖恢复较快,为生猪出栏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季度末,遂宁市能繁母猪为18.8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2.1%;二季度末,能繁母猪上升到21.68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0.9%;到三季度末,能繁母猪继续增加,达到22.26万头,实现了本年度同比第一次增长,为1%;到年底,能繁母猪为25.97万头,同比增长3.5%。从生猪存栏情况分析,生猪发展呈上升趋势。全年前三个季度末生猪存栏同比分别为下降1.5%、下降0.9%和下降0.8%,到年底生猪存栏达到267万头,同比增长3.5%。

      全年牛、羊、禽出栏分别为9.7万头、71万只和3232万只,分别增长0.7%、0.9%和1%。    

      (四)、基地建设提速增质,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经济稳定繁荣    

      2011年,遂宁继续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着力发展优质柑橘、绿色蔬菜、高效林业、名优花卉苗木、道地中药材等五大特色产业,不断加速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步伐,初步构建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产业体系。一是柑橘产业实现了重大突破目前已建成全省规模最大、年供苗能力500万株的柑桔无病毒容器苗繁育中心,建成柑桔基地34万亩,全年水果产值为5.3亿元,比上年增长3.9%。二是蔬菜产业实现从大众蔬菜向绿色有机蔬菜的突破,已建成绿色蔬菜基地13万亩,遂宁市蔬菜产值达到41.92亿元,比上年增长2.7%。三是林业产业实现从单一低产向立体高效的突破,经济林大基地建设12.9万亩,遂宁市实现林业总产值6.7亿元。四是花卉苗木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发展花卉苗木基地1.05万亩。五是中药材产业实现从零星分散到规模集约的突破,遂宁市已建成中药材基地8.7万亩,产值达到3.7亿元,比上年增长3.4%。    

      二、农村居民收入保持高位增长,增额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一)、农民收入实现“三破”和“三快”    

      2011年,遂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收入水平突破了6000元大关,达到6528元;二是增额突破了历史最高记录,2011年农民纯收入同比增额达到1138元,比2010年创造的最好记录还高402元;三是增长速度创历史新高,2011年遂宁农民增收幅度达到21.1%。    

      2011年,遂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和城镇居民的收入。从增速看:遂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为21.1%,排全省第8位,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全国为17.9%),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全省为20.6%),高于遂宁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速4.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16.8%)。从增加额看:遂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额为1138元,排全省第10位,遂宁比全国多增加80元(全国增额为1058),比全省多增加99元(全省增额为1042),比城镇居民少增加1177元。    

      遂宁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在全省排11位,比全省6128元高400元,与上年比较,遂宁与全省的差距扩大了150元;比总量排第10位的内江少110元,与上年比较,总量差距缩小了4元。    

      (二)、劳务、农产品价格、非农产业等成为农民增收亮点    

      1、劳务经济增势强劲,劳务收入继续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2011年,遂宁继续狠抓劳务输出,创新输出观念,坚持走“输出前有培训、输出中有组织、输出后有服务”的路子。遂宁市劳务输出123.8万人次,增长5.1%;实现劳务收入105.61亿元,增长26%。住户调查显示:遂宁农民工资性收入为3106元,同比增加846元,增长37.4%,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为74.3%。其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为175元,增长10.4%;在本乡地域内得到的劳动收入为791元,增长79.7%;外出从业人员得到的收入为2140元,增长28.8%。 

      2、生猪、蔬菜、粮食价格上涨助农增收。主要是莴笋、芹菜、小白菜、藕、辣椒等本地主要蔬菜和生猪价格有大幅上涨。据统计,遂宁农民人均经营性纯收入为2837元,增长9.4%。其中:牧业收入为1188元,增长28.8%。    

      3、三产扮靓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特色产业突出,凸显了新农村发展的亮丽风景线。以农家乐为产业支撑,带动交通、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呈现欣欣向荣景象,活跃了农村市场,带动了农民增收。遂宁农民人均第三产业纯收入为237元,比上年增加134元,增长130.3%。    

      4、转移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随着新农保的全面推行和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加大,遂宁农民转移性收入逐步提高。据调查,遂宁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25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农民人均养老金为146元,增长96.4%;各项补贴收入为123元,增长43%。    

      (三)、农村购买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    

      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大大提高了遂宁农民的购买能力。据调查,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为6152元,比上年增长24.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7131元,增长27.8%。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13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食品支出为2016年,年增长13.4%;衣着为223元,增长46.8%;居住为556元,下降44%;家庭设备用品为271元,增长38%;交通通信为373元,增长37.5%;文教娱乐为182元,下降16.6%;医疗保健为435元,增长20.4%。    

      三、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农产品价格极为不稳定,容易挫伤生产积极性,给农业发展带来不稳定性因素。    

      二是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农产品生产成本。    

      三是粮食高产示范片大面积推广仍有一定难度,劳动力缺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四是农村基地发展没有很好与农民就业与增收结合起来,农民从农业上得到的收入难以致富。    

      四、2012年加快遂宁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的几点建议    

      (一)、警惕农产品价格上涨后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201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历史少有,特别是生猪,给生产者造成了错觉,容易导致部分生产者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规模扩大的后果将会导致价格的新一轮下跌,从而影响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二)、提高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效益作用    

      遂宁的农业生产属于传统生产型,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影响了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快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提高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实现农业发展的产业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    

      (三)、要继续加快回乡创业工程的实施力度    

      目前,在外务工人员100万之中,已经有一部分外出人员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经济实力相当雄厚,又有较为丰富的创业经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各级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更加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帮助回乡投资人员选准投资项目,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足够的支持,积极推进回乡创业。    

      (四)、充分发挥惠农强农政策的刺激效应    

      截止目前为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均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扶农政策,并从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这些政策、措施的实行,为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因此,继续加大政策、措施在农村基层的执行力度,有效降低发展农业成本,不断给“三农”注入动力与活力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