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营山县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
地处川东北丘陵山区,加之历史原因,营山县交通建设十分滞后:境内没有一级公路,除了39公里二级公路与160公里三级公路,其余2060公里全是四级或不上级公路。农村道路交通成为营山交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尽管道路交通条件提升乏力,近年来机动车辆却在猛增,该县现有各类机动车54000余辆,71000余驾驶人。针对监管难度大、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营山县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切实做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有人管、依法管、长效管。
组建三支队伍 农村道路交通有人管
在成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挥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同时,营山县下设三支队伍开展全方位监管,形成县、乡(镇)、村三级道路安全管理网络,实现道路安全管理的全域覆盖。
第一支队伍是县、乡交管办:“县交管办”由县公安、安监、交警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全面负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另外各乡镇设立“乡镇交管办”,负责属地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基础台账管理等具体工作。
第二支队伍是联合执法中队:依托中心乡镇公安派出所,成立15个片区道路交通安全联合执法中队,履行农村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职责,重在路面监管执法。
第三支队伍是交通安全劝导队:每村确定村主任担任交通安全管理劝导员,对违法行为进行劝导、制止,督促办牌办证,提前介入农村群众聚集活动,同时,在每个乡镇成立驾驶员协会,开展驾驶员自我学习、约束、管教和相互监管活动。
推行三大联动 农村道路交通依法管
队伍建立了,营山县立刻下发《营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的通知》,构筑起源头管理到位、执法管控到位的防控体系。
该县推行监管部门之间、监管部门与车主、监管部门与群众三大联动,坚持走社会化、全民化的综合治理之路。
该县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由县、乡交管办牵头,联合执法中队为主体,县安监、运管、路政、农机等监管部门联合参与,构建全域监管格局。今年1至8月,联合执法中队共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1441件。该县还推行了“交警赶场”模式开展车管上门服务,在当地的“逢场天”到乡镇提供补牌、补证、提交体检证明等便民服务。
该县强化监管部门与车主联动,积极推行“户籍化管理”与“集中用车报告制度”。针对农村车辆基础信息不全、无牌车辆较多等问题,该县对农村车辆及驾驶人员实行“户籍化管理”,做到“一车一人一档”。该县还积极推行“集中用车报告制度”,对农村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涉及集中统一用车的,村、社劝导员督促车主必须向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报告,乡镇交安办和联合执法中队派员对驾驶员资质、车辆状况、车辆运行进行全程监管,备案管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此外,监管部门密切联系群众,“道路交通安全承诺活动”、“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制度”积极调动了广泛民众力量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除在县电视台播放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专题片外,该县强化了学生安全教育:农村道路安全课程,安全征文、演讲、绘画比赛,“流动小红旗”制度,“小手拉大手”活动……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在全县各级学校开展。
强化考核奖惩 农村道路交通长效管
通过保证要素投入,强化考核管理,营山县致力于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防控工作长效开展。
在强化投入与人员保障的同时,营山县强化考核,采取层级考核、经费挂钩的考核奖惩机制,实行“一月一考,挂牌排名”。乡镇交管办、联合执法中队每月28日前向县交管办报送工作情况,县交管办组织相关部门,对联合执法中队和乡镇交管办进行量化考核,并根据考核量化分值拨付工作经费;执法中队由派出所负责管理考核,并通报乡镇,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年度竞聘上岗、评先评优和晋职晋级的依据。对工作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行通报批评,约谈教育,责任倒查。
营山通过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体责任,部门依法监管,业主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全县13年来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近3年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
责任编辑:
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