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奇迹的宝贵经验 续写辉煌的精神财富
核心提示
四川为什么强调加快发展四川为什么能够加快发展四川以什么方式加快发展四川以什么状态加快发展四川为谁靠谁而加快发展四川用什么保障加快发展
□曾卿
每届省委都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和阶段性任务。九届省委的五年,面临的压力、经受的考验、承担的责任,前所未有;抓住的机遇、创造的奇迹、实现的目标,同样前所未有。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用“六个载入四川史册”总结巨大成就的同时,高度凝炼地概括了“六条基本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具有鲜明的省委工作特色和四川特色,是对历届省委治蜀方略的继承和创新,集中体现了九届省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卓越能力和领导智慧,深刻揭示了四川战胜灾难、书写奇迹的内在原因,对四川当前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川为什么强调加快发展?
干好一个地方工作最需要实事求是
党代会报告总结经验之一:发展始终是四川第一位的任务,谋划四川发展重在坚持和把握加快发展的基本取向。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四川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的位次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20年,受区位环境、政策条件、历史因素的限制,不仅低于东部地区,而且低于全国水平,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逐渐下滑,主要经济指标占西部的比重不断下降。进入新世纪,省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提出和大力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全省经济增速超过全国并处于中游水平。九届省委这五年,四川遭受了世所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全省经济增速跃升并保持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前十位经济大省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这一转折性的变化,主要是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对省情特征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实事求是地确立并始终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
第一,东西部发展不协调主要是西部滞后,“能快则快、充分发展”就是西部发展的实事求是。发展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特征和不同要求。早在2008年初,刘奇葆同志指出,要深刻理解“发展目标的统一性和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的辩证统一”、“发展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统一”,强调“东西部发展不协调主要是西部发展滞后”。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态,欠发达地区是形成不平衡的主要方面。由于西部地区发展滞后,许多社会问题包括较大面积的贫困和民族、宗教、分裂破坏等问题都集中在西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是促进全国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藏区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目的就是要加快西部发展步伐,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
第二,立足“三个最大”的基本省情实际,“努力于快、服从于好”就是四川发展的实事求是。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立全省工作总体取向,从三个方面系统回答了四川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的问题。一是对省情特征的再认识。明确提出“三个最大”基本省情的科学判断,找准了四川面临的突出矛盾、突出问题和症结所在,进一步增强了全省的发展意识。二是对四川发展环境的认识。在全国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奋起直追。四川在西部的优势不是在加强,而是有所削弱,四川发展不是快了,而是相对慢了,进一步增强了全省抓发展的紧迫感。三是对经济总量做大之后速度还能不能快的认识。2007年,四川实现经济总量过一万亿元。通过对沿海经济大省发展历程的分析,刘奇葆同志指出经济规模上去了,但只要思路正确、工作有力,总量大也完全有可能连续多年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全省的发展信心。正是基于对四川基本省情和发展环境的清醒认识,省委提出能快就不要慢,把“努力于快、服从于好”作为谋划四川发展的立足点。
第三,面对特大的灾难推进发展坚定不移,“化危为机、‘两个加快’”就是加快发展的实事求是。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对省委既定的发展部署形成很大冲击和考验。面对特殊形势和繁重任务,省委统筹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作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大决策。一是处理好了抗震救灾和全省发展的关系,提出“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强调坚持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重大部署和奋斗目标不改变。二是处理好了灾区和非灾区的关系,灾区损失非灾区加快发展补,合理安排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短短几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地震之后全省经济下滑的被动局面。三是处理好了灾区重建和灾区发展的关系,强调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使重建成为了发展型重建。四是处理好了抗击灾难和化危为机的关系,充分利用救灾和重建的特殊政策,敏锐捕捉危中之机,实现了变坏事为好事,推动了全省经济在大灾之后总量上了更大台阶。
四川为什么能够加快发展?干好一个地方的工作最需要理性智慧
党代会报告总结经验之二:着眼全局和长远才能赢得主动,确立战略定位重在找准四川在西部和全国的位置。四川这几年工作能够打开局面,根本原因在于找准了中央精神与四川的结合点,做足了文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中央巡视组来川开展巡视工作,通过三个多月的实地调研走访和与干部群众深入交流,一致认为,四川发展势头这么好,源头都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的一系列符合四川实际的科学决策和部署。
第一,换一种眼光看四川,传统认识上的区位劣势就变成了意想不到的区位优势。过去我们习惯地认为不沿边不靠海,在区位上就处于劣势,四川发展就受制于这种固有的认识。刘奇葆同志到四川工作后,以全新的理念和宽阔的视角审视区位特点,认为四川是云贵藏青甘等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具有独特的区位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正是重新定位区位功能,科学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迎来了四川全面开放和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换一种策略谋发展,建设“高地”一举使四川在战略布局上取势占先。刘奇葆同志提出,优势可以创造,要打好西部这一副牌,而不是四川这一张牌。省委鲜明确立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面向西部建设“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不仅发挥了固有优势,而且创造了新的优势,使四川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这种开放性定位、前瞻性布局,其战略考量不言而喻,眼界眼光开阔独到。这样的发展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省委提出的“四川不是盆地的四川,而是西部的四川、中国的四川、面向世界的四川”,就抢占了发展制高点,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逐步扭转了四川“劣势发展”的历史惯性。
第三,换一种思路抓重点,工作部署就抓得住发展路子就走得宽。省委不仅有战略上的高起点谋划,而且有清晰具体的发展路径。“一主、三化、三加强”,把握了四川阶段性特征和现代化发展规律,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既管方向又是明确的抓手。特别是这个思路体现了当前和长远的统一,找准了当前发展的主要动能,又能够有力奠基四川长远发展,使得四川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在这些总体部署下,每年针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省委都确定一个经济工作基调和抓得住的着力重点,开全国之先河,可谓独树一帜,在实践中起到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的指导作用。
第四,换一种理念搞交通,“枢纽”二字巧妙地改变了四川经济版图。刘奇葆同志指出,区域的竞争,核心是“枢纽”之争。建“枢纽”,是对四川搞交通建设的颠覆性改变。把合理形成交通枢纽作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纲,优先安排各类出川大通道,“蜀道难”变“蜀道通”,改变的不仅仅是交通滞后,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发展优势,重塑了四川在西部和全国的“经济版图”。四川引进资金项目“井喷式”增长,重大产业平地崛起,就直接受益于“枢纽”建设这一重大决策。我们不仅建起了交通大通道,而且畅通了经济大动脉,搭建了发展大平台,显著提升了四川的区位优势。
第五,换一种方式抢机遇,超前谋划使四川工作总是能踩准步点。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这几年四川发展得到中央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省委、省政府工作具有很强的预见性,想在先,谋在前,踩准了政策步点,赢得了主动。2008年初,集中抓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赶上了国家实施扩内需、保增长的重大政策,地震之后许多项目又纳入国家重建盘子,得以迅速开工建设。规划“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赶上了国家重点支持水利建设的好时机。我省在藏区率先实施“三大民生工程”,因为成效明显,中央在制定支持藏区跨越式发展政策时就纳入了支持范围。善于在做一件事情的开端就识别时机,这是一种极难得的智慧。
四川以什么方式加快发展?干好一个地方的工作最需要开明开放
党代会报告总结经验之三:内陆盆地更需要开放和创新精神,打开工作局面重在思想理念的解放和突破。省委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提出了“六看六突破”的新一轮解放思想的主要任务,打破了“西部宿命”,克服了“恐高”、“怕快”的求稳心态,使发展思路更加开阔,奋斗目标更加高远,增强了全省推进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一,缺的不是资金资源,而是思路办法。四川这几年的实践表明,发展中的难题完全能够用市场的机制和开放的办法来破解,内陆地区在开放上也能够大有作为。为适应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专门成立“四川发展”等“1+N”投融资平台,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撬动了更多的社会资金。地震重建资金1.7万亿元,通过招商引资、银行贷款、利用社会资金等达到1.3万亿元,用市场的办法解决了资金缺口。每年引进资金增速超过40%,4年累计引资2万多亿元。去年直接利用外资接近或超过山东、河北等部分东部省市,这在几年前是不敢想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发展,重要的不是看自己有什么资源,而是有什么手段和办法利用和转化资源。
第二,引的不是个别项目,而是转型升级。近几年来,四川形成了一套用开放的办法迅速做大产业的清晰思路,就是把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尤其是重大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有针对性地招大引强,带动配套企业跟进,推动产业链条完善,促进相关产业迅速崛起。集中引进联想、戴尔、富士康、仁宝等全球知名电子信息产业品牌商和制造商,“十二五”末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有望成为万亿元产业。成功引进大众、现代、吉利、沃尔沃等一批品牌汽车企业,四川正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制造基地。以这种理念和思路抓开放,就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整体引进高端现代产业、产业链,是在扩增量中调结构、转方式,使四川走上了一条高点起步、高端切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第三,办的不是一般展会,而是发展机会。在四川遭受特大地震灾害之后,迫切需要增强投资者来川投资的信心。省委提出,要用好“西博会”这个载体,要通过丰富内涵、提升层次,让人们“说到西部大开发,自然想到西博会;说到中国西部,必然想到四川”。为此,增加了“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强化了经贸功能,使西博会由传统展会转变成了国际性、国家级的经贸盛会,政经结合、政经互动的首脑峰会。这种改变,具有全局的智慧眼光和深度的战略考量,顺应了全国和西部扩大开放的需要,有力提升了四川和整个西部地区的开放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第四,拼的不是优惠政策,而是环境服务。在狠抓交通枢纽等硬环境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适应扩大开放和加快发展的需要。以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为重点,在全省持续深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放到创造发展优势的高度来认识,作为一项发展工程来抓,整治脏乱差,建设洁齐美,实现了城乡容貌改观、人居环境改善、发展环境优化的巨大变化,为推进“两个加快”创造了良好环境。
四川以什么状态加快发展?
干好一个地方的工作最需要胆识担当
党代会报告总结经验之四:应对复杂艰难局面取决于态度和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重在爬坡实干化危为机。过去几年,四川走过了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历程。多重困难聚集,多种矛盾叠加,多条战线作战,四川战胜灾难、崛起危难、破解难题,靠的是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危中寻机的努力,以非常之为成就非凡之事。
第一,这种胆识和担当,体现在跳起摸高的目标追求上。古人云,“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四川这几年工作往往出乎人们意料,取得令世人惊叹的成绩,主要是许多重大部署一开始就确立了高远的奋斗目标。重建后的灾区那么美,首先是“想”得美,决策“图”画得美,把目标定在跨越几十年上。“三打破、三提高”理念的提出,是农村建设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举弥补了过去的历史缺陷。省委每年确定的经济工作基调,“加快发展”是不变的基调,即使是在遭受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打击的情况下,仍然强调全省经济要在全国率先止滑回升,走出“V”型反转的独立行情。想干好,才可能干得好。目标不同,推进工作的方法就不同,力度也不同,效果自然就不一样。
第二,这种胆识和担当,体现在敢谋善成的实干精神上。鲜明崇尚实干,是九届省委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遇到什么情况,省委始终坚持九届四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不动摇,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攻坚克难、创造条件推动落实上,把一些看似难以办成的事情坚决办成了,把一些等待多年、盼望多年的大项目最终落实了,把一些看似条件不很成熟的项目提前实现了,许多重大工作的进展和效果超过预期。省委、省政府领导带头抓落实,一批世界著名企业的成功引进,一大批重大项目得以顺利开工建设,都是领导直接推动的结果,有的关键项目甚至是刘奇葆书记、蒋巨峰省长直接挂帅谈成的。这样,也带动形成了各级干部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和良好氛围。
第三,这种胆识和担当,体现在创造历史的宏大气魄上。谋多大的局,成多大的事。五年一任期,谋的是四川百年大计,不落后时代,不错失机遇。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省委抓住机遇推动成渝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尤其是立足再造一个“产业成都”,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堪称近现代百多年来四川发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把握全局、深谋远虑,确立了“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总体发展战略,对于奠定四川现代化基本框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必将引领四川走出具有西部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全省这几年许多重大工作都体现了大手笔、大气魄,延续历史,改写历史,创造历史。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着眼的是告别“蜀道难”的历史;“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改变的是“水资源大省、用水小省”的历史;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结束的是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历史。这些战略性的谋划、开创性的举措,利于当代,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四川为谁靠谁而加快发展?
干好一个地方的工作最需要民心民力
党代会报告总结经验之五:一切工作首先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解决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人民性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依据和根本力量,人民性就是执政的合法性。省委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抢险救援生命至上,灾后重建民生为先,加快发展富民为要,安定人心、稳定社会,汇聚起了推进四川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一,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并不矛盾,办好了老百姓的事情就是最大的政绩。四川发展力度很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同样很大,实现了发展和富民的高度统一。全省公共财政投入转向民生,在全省坚持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在藏区启动实施“三大民生工程”,在彝区推进“三房”改造,开展大骨节病综合治理,加大“四大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力度,从资金投入的力度、工作推进的强度、惠及群众的程度都是空前的。群众利益是现实的、具体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从群众最急最盼入手。抓好发展是政绩,解决好群众利益问题同样是政绩,而且是更为直接有效的实绩。
第二,只要把老百姓的事情考虑好了,再大再难的事情都好办。地震造成上千万人受灾,但灾区始终安稳如泰山,没有出现社会大动荡,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了“万事民为先”。面对上千万的群众家园顿失,坚持把安民摆在首位,有力有序进行避难性安置,在震后100天内解决了无房户的过渡住房问题,没有让一户灾区群众流离失所,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优先重建住房、学校、医院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因灾涉诉等矛盾和问题,灾区保持稳定,为恢复重建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第三,对群众的感情不是抽象的,关键是要把老百姓的事当回事。解决民生问题首先是个感情问题。在很多情况下,缺的不是资金、办法和手段,而是感情。2008年9月,刘奇葆同志首次到四川藏区调研,中途临时停车走进一个牧民的帐篷,被眼前极为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深深触动,促成了惠及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藏区“三大民生工程”这一重大决策。对藏区游牧民落后的生活条件,不可谓不知;真要改变千百年不变的生活状况,不可谓不难。但是,只要心中装着老百姓,再大的困难都有办法克服,再复杂的问题都会用心去解决。省委解决藏区的问题是这样,解决彝区的困难同样是如此,扶贫开发以民生为先体现的也是这种感情。党员干部只要真正把群众看重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就一定能跟上。
四川用什么保障加快发展?
干好一个地方的工作最需要风清气正
党代会报告总结经验之六: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干部队伍建设重在形成专注发展、风清气正的导向和氛围。事业兴衰,惟在用人;用人之道,重在导向。省委坚持根据事业需要选配干部,在重大工作中锻炼和成长干部,把各级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抓发展、干事业上,形成了为政清简、政治清明、作风清新、为官清廉的政治环境和工作环境。
首先,判断干部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准,要看事业是否推动了。用干部主要是用来干事的。经历这么多大事难事,四川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表明执政骨干是选好配强了的,在重大考验和重大工作中是坚强有力的。选用干部首先要从岗位本身的要求出发,通过选准干部来干好这个岗位,最终推动工作;而不能因为考虑干部个人提拔需要,把重要岗位当成“实验田”、“起跳板”,贻误工作和事业。评判干部工作,要看干部是否用得其所,人与岗位是否较为匹配。
其次,判断干部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准,要看干部是否成长了。领导是一门艺术,干部是最稀缺的资源。党的事业要生生不息,革命火种就得薪火相传。这几年是四川各级干部经受考验最为严峻、得到锻炼最为充分、组织和群众最为认可的一个时期。党代会报告指出,这几年“必将以经受特殊考验为党增光添彩载入四川史册”。省委导向鲜明,救灾和重建过程中一大批干部得到了提拔和重用,在全省重大工作中担当重任、打开局面的干部脱颖而出。尤其还要看到,全省干部在思想观念、思维眼界、工作能力上的显著变化,工作目标敢于跳起摸高,问题困难敢于攻坚突破,市场的机制和开放的办法成为干部手中的锐利武器。选贤任能,是为整个民族造福。做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有选人育人用人之责,关键是要有在为党和国家事业选才育才的境界和追求。
第三,判断干部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准,要看导向是否正确了。导向正确,是一个地方干部成长最重要的政治生态。省委在确立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这一历史使命的同时,鲜明提出干部选用的标准和导向。“用那些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对事关重大部署落实的关键岗位,一定要使用魄力大、有办法、能打开局面的干部”。这种“以德为先、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导向,避免了干部的心浮气躁,大家专心谋事而不去分心谋人,真正做到了专注发展。这就是风清气正,这就是伟大工程保证伟大事业。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