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德阳: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 2018年03月06日 09时0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德阳风光

      “华龙一号”首台汽轮机低压转子吊装

      梨花掩映中的绵竹金花镇玄郎村新型社区

      德阳新貌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大型燃气轮机转子吊装

      2017年,德阳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一张靓丽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为1960.6亿元,位居全省第三,比上年增长9%,主要经济指标均增幅靠前,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德阳吹起再出发的响亮号角:把高质量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加快建设“世界智造之都”,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将加快建设发展水平高、科技贡献高、产业层次高、经济结构优、资源配置优、区域协调优的“三高三优”经济强市,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新时代对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德阳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全面创新改革

      引领“德阳制造”优化升级

      作为一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工业之城,装备制造业是德阳的支柱产业。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传统支柱产业必须转型升级。

      德阳市委深刻认识到,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理应成为第一动力。

      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德阳拥有中国二重、东汽、东电、宏华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1378户,是全省市州除成都外唯一户数超过千户的市,基本形成集中度较高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都由德阳制造。

      德阳把创新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举全市之力和全市之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化。

      为实现“德阳制造”的优化升级,借助全面创新改革的东风,德阳打出了一套创新改革的“组合拳”:改体制、搭载体、强保障、给支撑……

      以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为目标,德阳出台了39类173条鼓励创新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

      充分发挥军地科技资源优势和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德阳出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12条政策,加快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一方面拓宽军民融合发展通道。“民参军”企业资质认定、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1+N”带动发展、军工自转等改革任务均取得阶段性成绩,全市具备军工生产能力企业518户。另一方面创新军民融合战略机制。主动对接12家中央军工集团和中物院,落实“民参军”“军转民”和军民创新技术资源共享重大项目10个。

      为支撑高端装备制造的创新工程,德阳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紧贴产业办职大、紧贴企业人才需求设专业、紧贴提高学生技能搞教学,制定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支持8条政策。

      德阳还坚持把开放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强劲活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大力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借助东方电气、宏华石油遍布全球的海外服务机构,打造企业抱团出海的重要通道,“德阳造”产品已遍布“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德阳现代物流港也开通启运。

      在创新中谋转型,在改革中激活力。“德阳制造”升级为“德阳智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效益突显。

      去年,德阳工业创新硕果累累:CAP1400和“华龙一号”两大自主第三代核能汽轮发电机成功研制;中国二重承担国产大飞机C919重要锻件的70%;“德阳通用航空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20个特色园区全部挂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717.6亿元、增长11.6%……

      激活新动能,厚植新优势,打造新引擎。今年,德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打造清洁能源、油气装备、航空专用装备等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规模以上装备制造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相较于过去的装备制造业集群,级别更高、产业链更全、质量更优。”——优化升级之后的世界智造之都,发展质量必将更高更优。

      科技创新

      使“知识产权”变“资本”常态化

      今年春节黄金周后第一个工作日,德阳市明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专利抵押,拿到了一笔300万元的贷款,公司发展得到了资金保障。

      这是自2016年10月德阳在全省率先实行专利权质押贷款以来的多个案例之一。这一项鼓励探索的创新性制度,使德阳企业“知识产权”变“资本”正在常态化。2017年德阳完成专利权质押融资3.0174亿元,涉及企业40余家,质押专利100余件。

      德阳一方面创新制度设计,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培育和扶持科技研发力量。

      德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争2020年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8%以上,2018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的目标拟设定为2.6%。

      近日,我省首个金属燃料电池领域重点实验室——金属燃料电池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实验室依托德阳东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主要围绕金属铝的能源属性及工业级储能特性、金属燃料电池的储能属性和放电规律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

      通过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西门子德阳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德阳构建了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这是当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

      此外,德阳还聚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和产业化能力的关键技术成果。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德阳持续开展探索。“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德阳成为全省唯一全域启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市,县级行政审批局全部挂牌运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什邡被列为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市。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德阳商标受理窗口正式运行,在全省率先推出“二十七证合一”营业执照。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广汉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成都农交所德阳所挂牌营运。

      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引领产业转型。今年,德阳市将在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等方面发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民生改善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

      德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解决好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努力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去年,绵竹市清平镇一居民反复出现心慌心悸症状,经华西绵竹医院心内科医生检查确诊为心脏房颤,唯一根治办法是实施心脏房颤射频消融术。

      “过去做这种手术,绵竹患者只有到市级医院,现在家门口的医院就可以请来华西医院专家实施手术。”去年,绵竹市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订协议,通过深化合作,绵竹市人民医院冠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名称,推动华西医院优质资源下沉绵竹,在学科建设、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区域内全方位的引领辐射,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

      对口合作、分级诊疗、专家常驻……成德签订《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成德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民生福利。成德之间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模式正加快构建,德阳20家医疗机构与川大华西、省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合作,成德在德阳市区、什邡、绵竹、广汉共同实施重点医疗合作项目,累计派出学习交流医务人员17000余人次,开展手术500余台次,集中授课、指导86场次。

      不仅是医疗,《成德同城化教师培训合作备忘录》的签订,使优秀的师资共享,也让更多德阳市民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外,脱贫攻坚成效显著,157个市级贫困村全部退出,减贫1.6万人。生态环境改善明显,空气优良指数实现月度优良率100%。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今年,德阳的民生工程覆盖面将更广。德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德阳将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减贫13469人;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3%;同时实施危旧房棚户区改造7802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0户;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生态田园典范。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起村民钱袋子

      阳春三月,和暖的阳光洒在广汉市三水镇友谊村的湖面上,村民张文艳一边打理着鱼塘,一边乐滋滋地盘算着“今年随着环境的优化会有更多游客到村里来,大家的收入会更多。”去年,股权改革后成为股东的张文艳一家领到了5000多元的分红,友谊村的人均年收入超过了15000元。

      这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作为我省首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2014年,广汉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友谊村作为试点村,集体资产量化总值1521万元,进行了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办理了全省首个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营业执照。村集体持股29.11%,剩下70.89%的股权则采用人人均等的方式直接量化到3594名村民头上,每人享有3000元的股份。村民变股东,农村产权的股份制改革助推村民增收致富。

      产权制度改革,这是新一轮农村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作为上一轮全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德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销售渠道等措施,让农业发展方式灵活多样,并充分运用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自然环境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

      2月14日召开的德阳市委常委(扩大)会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四个好”目标,大力发展“三高两优”现代农业,抓紧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切实抓好深化农村改革、构建现代化农业三大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等重点任务。

      德阳农业基础好,经过科学研判,德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西部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出发,“1+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基本完成编制,包括纲领性的“一号文件”、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和“十大改革”,率先搭起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而各县镇村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村庄的特点,分层分类开展乡村振兴试点。

      其中,“产业兴旺”是首要目标,“十大行动”中包含了现代农业提质行动、产业融合发展行动等,德阳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大力提升农业生产力,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田网、渠网、路网“三网”和耕地地力建设,加强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园区建设;大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继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德阳: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 2018年03月06日 09时0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德阳风光

      “华龙一号”首台汽轮机低压转子吊装

      梨花掩映中的绵竹金花镇玄郎村新型社区

      德阳新貌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大型燃气轮机转子吊装

      2017年,德阳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一张靓丽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为1960.6亿元,位居全省第三,比上年增长9%,主要经济指标均增幅靠前,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德阳吹起再出发的响亮号角:把高质量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加快建设“世界智造之都”,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将加快建设发展水平高、科技贡献高、产业层次高、经济结构优、资源配置优、区域协调优的“三高三优”经济强市,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新时代对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德阳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全面创新改革

      引领“德阳制造”优化升级

      作为一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工业之城,装备制造业是德阳的支柱产业。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传统支柱产业必须转型升级。

      德阳市委深刻认识到,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理应成为第一动力。

      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德阳拥有中国二重、东汽、东电、宏华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1378户,是全省市州除成都外唯一户数超过千户的市,基本形成集中度较高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都由德阳制造。

      德阳把创新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举全市之力和全市之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化。

      为实现“德阳制造”的优化升级,借助全面创新改革的东风,德阳打出了一套创新改革的“组合拳”:改体制、搭载体、强保障、给支撑……

      以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为目标,德阳出台了39类173条鼓励创新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

      充分发挥军地科技资源优势和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德阳出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12条政策,加快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一方面拓宽军民融合发展通道。“民参军”企业资质认定、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1+N”带动发展、军工自转等改革任务均取得阶段性成绩,全市具备军工生产能力企业518户。另一方面创新军民融合战略机制。主动对接12家中央军工集团和中物院,落实“民参军”“军转民”和军民创新技术资源共享重大项目10个。

      为支撑高端装备制造的创新工程,德阳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紧贴产业办职大、紧贴企业人才需求设专业、紧贴提高学生技能搞教学,制定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支持8条政策。

      德阳还坚持把开放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强劲活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大力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借助东方电气、宏华石油遍布全球的海外服务机构,打造企业抱团出海的重要通道,“德阳造”产品已遍布“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德阳现代物流港也开通启运。

      在创新中谋转型,在改革中激活力。“德阳制造”升级为“德阳智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效益突显。

      去年,德阳工业创新硕果累累:CAP1400和“华龙一号”两大自主第三代核能汽轮发电机成功研制;中国二重承担国产大飞机C919重要锻件的70%;“德阳通用航空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20个特色园区全部挂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717.6亿元、增长11.6%……

      激活新动能,厚植新优势,打造新引擎。今年,德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打造清洁能源、油气装备、航空专用装备等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规模以上装备制造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相较于过去的装备制造业集群,级别更高、产业链更全、质量更优。”——优化升级之后的世界智造之都,发展质量必将更高更优。

      科技创新

      使“知识产权”变“资本”常态化

      今年春节黄金周后第一个工作日,德阳市明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专利抵押,拿到了一笔300万元的贷款,公司发展得到了资金保障。

      这是自2016年10月德阳在全省率先实行专利权质押贷款以来的多个案例之一。这一项鼓励探索的创新性制度,使德阳企业“知识产权”变“资本”正在常态化。2017年德阳完成专利权质押融资3.0174亿元,涉及企业40余家,质押专利100余件。

      德阳一方面创新制度设计,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培育和扶持科技研发力量。

      德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争2020年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8%以上,2018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的目标拟设定为2.6%。

      近日,我省首个金属燃料电池领域重点实验室——金属燃料电池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实验室依托德阳东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主要围绕金属铝的能源属性及工业级储能特性、金属燃料电池的储能属性和放电规律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

      通过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西门子德阳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德阳构建了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这是当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

      此外,德阳还聚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和产业化能力的关键技术成果。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德阳持续开展探索。“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德阳成为全省唯一全域启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市,县级行政审批局全部挂牌运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什邡被列为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市。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德阳商标受理窗口正式运行,在全省率先推出“二十七证合一”营业执照。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广汉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成都农交所德阳所挂牌营运。

      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引领产业转型。今年,德阳市将在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等方面发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民生改善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

      德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解决好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努力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去年,绵竹市清平镇一居民反复出现心慌心悸症状,经华西绵竹医院心内科医生检查确诊为心脏房颤,唯一根治办法是实施心脏房颤射频消融术。

      “过去做这种手术,绵竹患者只有到市级医院,现在家门口的医院就可以请来华西医院专家实施手术。”去年,绵竹市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订协议,通过深化合作,绵竹市人民医院冠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名称,推动华西医院优质资源下沉绵竹,在学科建设、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区域内全方位的引领辐射,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

      对口合作、分级诊疗、专家常驻……成德签订《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成德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民生福利。成德之间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模式正加快构建,德阳20家医疗机构与川大华西、省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合作,成德在德阳市区、什邡、绵竹、广汉共同实施重点医疗合作项目,累计派出学习交流医务人员17000余人次,开展手术500余台次,集中授课、指导86场次。

      不仅是医疗,《成德同城化教师培训合作备忘录》的签订,使优秀的师资共享,也让更多德阳市民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外,脱贫攻坚成效显著,157个市级贫困村全部退出,减贫1.6万人。生态环境改善明显,空气优良指数实现月度优良率100%。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今年,德阳的民生工程覆盖面将更广。德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德阳将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减贫13469人;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3%;同时实施危旧房棚户区改造7802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0户;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生态田园典范。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起村民钱袋子

      阳春三月,和暖的阳光洒在广汉市三水镇友谊村的湖面上,村民张文艳一边打理着鱼塘,一边乐滋滋地盘算着“今年随着环境的优化会有更多游客到村里来,大家的收入会更多。”去年,股权改革后成为股东的张文艳一家领到了5000多元的分红,友谊村的人均年收入超过了15000元。

      这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作为我省首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2014年,广汉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友谊村作为试点村,集体资产量化总值1521万元,进行了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办理了全省首个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营业执照。村集体持股29.11%,剩下70.89%的股权则采用人人均等的方式直接量化到3594名村民头上,每人享有3000元的股份。村民变股东,农村产权的股份制改革助推村民增收致富。

      产权制度改革,这是新一轮农村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作为上一轮全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德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销售渠道等措施,让农业发展方式灵活多样,并充分运用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自然环境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

      2月14日召开的德阳市委常委(扩大)会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四个好”目标,大力发展“三高两优”现代农业,抓紧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切实抓好深化农村改革、构建现代化农业三大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等重点任务。

      德阳农业基础好,经过科学研判,德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西部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出发,“1+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基本完成编制,包括纲领性的“一号文件”、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和“十大改革”,率先搭起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而各县镇村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村庄的特点,分层分类开展乡村振兴试点。

      其中,“产业兴旺”是首要目标,“十大行动”中包含了现代农业提质行动、产业融合发展行动等,德阳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大力提升农业生产力,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田网、渠网、路网“三网”和耕地地力建设,加强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园区建设;大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继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