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眉山大学生夫妻辞职回乡赶蜂 追花万里年入过百万

  • 2017年10月17日 11时18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字体:
  •   2017年10月12日,四川眉山城区百坡路一家蜂蜜店,两岁零两个月的女孩小七舀起一勺洋槐花蜜,笑着对妈妈甯敏杰说,“好甜好甜的。”当小七舀起第四勺花蜜时,爸爸沈远拿过勺子,一把抱起小七,“小女娃儿,天天喝蜂蜜,都不爱喝水喽。”小七则嘟着嘴说,“采蜜我也去了呢。”

      这家蜂蜜店面积不大,但两面墙上一幅手绘的“采蜜图”尤为醒目,记录着这对90后夫妻和家人一年上万公里的采蜜旅程。出身养蜂世家的沈远笑着说:“小七不到一岁就跟我们全国到处跑,算是我们家最小的养蜂人了。”

      虽说是“蜂三代”,但沈远在大学所学的是机务专业,妻子甯敏杰则是学市场营销,工作也跟家业完全不搭界。直到2016年,女儿出生后,这对大学生夫妻才做出了“转身”的决定——辞职回乡赶蜂。靠着父辈传下来的技艺,靠着新型的营销手段,这对90后“新蜂农”走出了一条有别父辈的养蜂之路,初初入行他们年收入就达到了上百万元。

      甜蜜基因

      出身养蜂世家大学生夫妻辞职赶蜂


      四川有着2000多年的养蜂历史,是全国的养蜂业大省,而沈远老家所在的眉山市东坡区则是四川养蜂第一大区县。沈家有着50年的养蜂史,算得上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蜂世家。

      沈远说,从城里辞职回家养蜂也许是他们夫妻俩最艰难的一次决定。“我幺姥爷就开始养蜂,父亲六兄妹,4个人都是蜂农,但我小时候并不喜欢蜜蜂。”

      沈远是听着蜜蜂的嗡嗡声长大的,小时候每到3月,这嗡嗡的声音,就提醒着他将和父亲分别——父亲又要拉起蜂箱去全国各地赶蜂了。幼时的他对蜜蜂最多的印象是“痛”,“一进蜂场,就被蜇得全身是包,屁股都被蜇肿过。”

      正是这样的印象,让沈远这个的“蜂三代”对蜜蜂敬而远之,没有遵从父亲沈国全的安排养蜂,在高中毕业后到了成都航空机电技术学院学习飞机维修,女友甯敏杰则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学习营销专业。

      大学毕业后,两人结婚成家,沈远进了4S店修车,甯敏杰则在4S店卖车,两人每月的收入加起来有8000多元。虽然收入不高,但他俩依然没有子承父业的愿望。直到后来帮家人卖蜂蜜,才让小两口动了转型的心思。那时父母赶蜂忙不过来,沈远夫妇就在工作之余,在小区帮家里卖蜜。“生意越来越好,我们两个人帮着卖都忙不过来,就把小区的保安也叫上,有时候从保安手中过的现金流就要过万!”

      2014年,父亲再次郑重向沈远夫妻提出养蜂的期望,小两口考虑了一年时间,等到女儿小七出生,终于决定辞职。2016年3月,他们带着七个月大的女儿与父母一起,踏上了人生中第一次追花之旅。

      甜蜜旅程

      带着女儿上路全国追花上万公里

      从四川盆地到黄土高原,从沙漠到草原,小店里的“采蜜图”清晰地绘出了这对“蜂三代”上万公里的首次采蜜之旅。“你以为沙漠里就没有蜜吗?沙漠地带的紫穗槐,产出一种少见的蜜,颜色跟红樱桃一样呢。”如今,沈远夫妇对全国各地的花蜜已是了然于胸。他们说,这条路很苦,一年要走近半个中国,但他们还是想从源头干起,“不出去,你永远不知道哪儿有好蜜。”

      最好采的蜜是油菜花蜜,沈远一家所在的眉山市,就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可是这里留给赶蜂人的时间只有半个月。眉山油菜花的花期结束,沈远一家三口就要跟着父母,开着3辆大卡车,拉着700个蜂箱赶往汉中。3月中下旬,在纬度更北的秦岭下,还能找到丰富的油菜花蜜源。

      4月,杂花洋槐、苹果花相继开放,一家人停留在陕西铜川;5月初,来到榆林子洲,这里盛产中国最优质的纯洋槐蜜。他们要待到6月,因为这里还有黄芪蜜等着他们;6月中旬,荆条花开,则要赶赴山西晋城。

      “一切都是新的,有时深夜还不想睡,听蜜蜂打翅膀的声音,那是工蜂在排水。反复排水后,蜂蜜渐渐浓稠。一想到第二天蜂蜜变得更好,心里就激动。”沈远说。

      7月,一车蜜蜂前往沙漠地带,采紫穗槐蜜,另两车则前往内蒙古大青山四子王旗处,蜜蜂在这里采荞麦花粉。8月过后,天气降温,劳累了半年的蜜蜂需要休息。沈远夫妇则回到眉山,把最好的收获带回家乡。

      如今小七已两岁多,跟着父母采蜜这一路,虽然被严密保护,也不免被蜂蜇,“每次被蜇哭,就喂她吃点蜜,她马上就不哭了。”

      “一切都是值得的,要采得好蜜,就难免东奔西走,偏远的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甯敏杰说的值得,不只是收获香甜的蜂蜜,更因为这逐花而居的旅程,劳累而甜蜜着。

      甜蜜味道

      借用卖车经验营销有招年入百万

      2016年11月,沈国全夫妇又出发赶往云南采蜜。沈远和甯敏杰带着小七留在眉山,对于这对年轻的夫妇来说,如何把家里采到的蜂蜜卖出去,事关他们辞职赶蜂的成败。

      沈国全从少年时期就开始赶蜂,他的蜂蜜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专门的销路,父辈们卖蜂蜜是采到哪儿卖到哪儿,采什么蜜卖什么蜜。收蜜的人往往是煮好饭等着沈国全送蜜来。因此听说才学赶蜂的小两口要把家里的卖蜜工作都包下来,他一开始很不以为然,“你价格比我卖得好,我手板心煎鱼给你吃。”

      学营销的甯敏杰却不这样看。她把这一路采的蜜都保存起来,带回了眉山,她认为卖蜂蜜与卖车有着共通之处,4S店集中了各种车型,适合不同层次口味的顾客,那么他们的蜂蜜出售也应该是多样的,而不应是单一粗放的。

      甯敏杰通过网络很快找到了全国各地的收蜜人,建立了一个不同于父辈的营销网络。沈远则负责把控品质,为了达到了41度的蜂蜜浓度,宁肯花更多时间,减少蜂蜜产量,也要保证品质。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沈国全卖出去一吨油菜花蜜,批发价不到15000元,但沈远夫妇的蜜则卖出了30000元一吨的高价。

      怎么让自己的蜜与众不同?甯敏杰很快想到,给蜂蜜打上文化标签,“结婚有喜糖,为什么不能卖喜蜜呢?”她说,卖车除了价格还要看品牌看内涵,蜂蜜也能做出文化的味道。于是,小两口将蜂蜜装进喜盒,做成5元一盒的喜蜜,放到网上销售。不到一年时间,他们的41度蜜便卖出了名气。沈远夫妇转型赶蜂一年多,仅今年就卖出了20余吨,实现了年收入过百万,让父母刮目相看,也欣然同意了他们开店卖蜜的想法。

      甜蜜前景

      建一个体验园发掘蜂蜜隐性价值


      甯敏杰觉得,蜂蜜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发掘出来,还有许多隐性的价值等待发掘。

      “现代人不仅从吃饱到吃好,更要兼顾吃好耍好。”甯敏杰发现,到了蜂场,不管是追逐蜜蜂、与花共舞、倒箱割蜜,不论大人小孩都乐在其中。“从国家大政方针来看,未来农旅融合也是趋势。”

      甯敏杰说,两人的计划在东坡区流转一个小山头,建一个蜂蜜体验园,山上种满各种季节的花。3月采油菜花、4月苹果花、5月洋槐菜……而到了气温偏低时,还有茶花、枇杷花相伴。从土壤到蜜源,从源头起就严苛管控,确保蜂蜜品质。

      “买蜜到时不仅仅是个结果,而是个体验的过程,我想不管是什么年龄的人,都会非常喜欢的。就像我一样,最初恐惧,慢慢接触后,彻底爱上蜜蜂,爱上大自然,爱上甜蜜。”

      新闻背景

      百万蜂群助农收入10亿元

      四川蜂蜜出口价高全国两成

      在眉山有你不知道的“蜂值”

      统计数据表明,四川是全国养蜂大省,养蜂数量、蜂蜜产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16年四川省存栏蜜蜂145万群,比上年同期增长3.6%,生产蜂蜜4万吨。全省养蜂产值22亿元左右,其中养蜂农户收入达10亿元以上。全省蜂蜜出口数量逐年回升,蜂蜜出口价格高于全国均价20%以上。

      与十多亿蜜蜂为伴

      把各地蜂蜜端上全国餐桌

      在全省养蜂产业首位的东坡区,2016年有专业养蜂户近千户,蜜蜂存箱达15.79万群。

      据悉,东坡区近年来规模养殖比例已达到90%。全年生产蜂蜜8077吨,蜂王浆220吨,蜂花粉719吨,蜂蜡185吨,蜂胶7.8吨,实现产值2亿元。全区有养蜂专业合作社16个,存箱西蜂在100箱以上规模养殖户513户,眉山市东坡区德康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建均看来,养蜂已经完全改变了当地农户的生活。在沈远的家乡思蒙镇,还有很多人像他父亲一样,靠养蜂发家。而随着高速公路对蜂产品免费等有利条件,蜂蜜产业活力进一步提升。沈远觉得,相比于过去,这项“甜蜜”事业还大有可为。“今天,中国最好的蜜、不同时节的蜜,可以在同一时间端上餐桌,供消费者选择。只需要一个手机,视频、照片等等一上传,哪怕相隔千里,都能买到心仪的蜜。”

      蜂农抱团政府主导 

      打造蜂蜜品牌

      东坡区畜牧局副局长吕凌介绍,当地已印发《眉山市东坡区蜂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将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打造优质品牌、建立营销网络等措施,实现蜂蜜品质再升级。到2020年,力争全区存箱优质西蜂达到20万群,优质西蜂养殖比例达到97%,存箱西蜂100箱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92%,全年生产优质蜂产品1万吨。

      吕凌说,东坡区蜂蜜产业虽然量大,但并不强。要从大到强,关键在于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我们正在研究蜂农蜂具补助标准、引导他们抱团发展、引进企业实施深加工,让蜂蜜品质进一步符合市场要求。”吕凌说,“就像东坡泡菜一样,相信做好基本功,东坡蜂蜜也将走向世界,端上全球餐桌。”

      而在沈远看来,政府主导,农民抱团的形式,将为蜂蜜产业带来一次大机遇。“我们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养蜂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和商标都已经注册下来了。”今年刚刚当选四川省蜂业学会理事的沈远说,蜂群因为要打架,过去蜂农都是散打,互相没有接触。但从提升品质、顺应市场的角度出发,抱团才是出路。(记者 李庆)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眉山大学生夫妻辞职回乡赶蜂 追花万里年入过百万

  • 2017年10月17日 11时18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2017年10月12日,四川眉山城区百坡路一家蜂蜜店,两岁零两个月的女孩小七舀起一勺洋槐花蜜,笑着对妈妈甯敏杰说,“好甜好甜的。”当小七舀起第四勺花蜜时,爸爸沈远拿过勺子,一把抱起小七,“小女娃儿,天天喝蜂蜜,都不爱喝水喽。”小七则嘟着嘴说,“采蜜我也去了呢。”

      这家蜂蜜店面积不大,但两面墙上一幅手绘的“采蜜图”尤为醒目,记录着这对90后夫妻和家人一年上万公里的采蜜旅程。出身养蜂世家的沈远笑着说:“小七不到一岁就跟我们全国到处跑,算是我们家最小的养蜂人了。”

      虽说是“蜂三代”,但沈远在大学所学的是机务专业,妻子甯敏杰则是学市场营销,工作也跟家业完全不搭界。直到2016年,女儿出生后,这对大学生夫妻才做出了“转身”的决定——辞职回乡赶蜂。靠着父辈传下来的技艺,靠着新型的营销手段,这对90后“新蜂农”走出了一条有别父辈的养蜂之路,初初入行他们年收入就达到了上百万元。

      甜蜜基因

      出身养蜂世家大学生夫妻辞职赶蜂


      四川有着2000多年的养蜂历史,是全国的养蜂业大省,而沈远老家所在的眉山市东坡区则是四川养蜂第一大区县。沈家有着50年的养蜂史,算得上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蜂世家。

      沈远说,从城里辞职回家养蜂也许是他们夫妻俩最艰难的一次决定。“我幺姥爷就开始养蜂,父亲六兄妹,4个人都是蜂农,但我小时候并不喜欢蜜蜂。”

      沈远是听着蜜蜂的嗡嗡声长大的,小时候每到3月,这嗡嗡的声音,就提醒着他将和父亲分别——父亲又要拉起蜂箱去全国各地赶蜂了。幼时的他对蜜蜂最多的印象是“痛”,“一进蜂场,就被蜇得全身是包,屁股都被蜇肿过。”

      正是这样的印象,让沈远这个的“蜂三代”对蜜蜂敬而远之,没有遵从父亲沈国全的安排养蜂,在高中毕业后到了成都航空机电技术学院学习飞机维修,女友甯敏杰则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学习营销专业。

      大学毕业后,两人结婚成家,沈远进了4S店修车,甯敏杰则在4S店卖车,两人每月的收入加起来有8000多元。虽然收入不高,但他俩依然没有子承父业的愿望。直到后来帮家人卖蜂蜜,才让小两口动了转型的心思。那时父母赶蜂忙不过来,沈远夫妇就在工作之余,在小区帮家里卖蜜。“生意越来越好,我们两个人帮着卖都忙不过来,就把小区的保安也叫上,有时候从保安手中过的现金流就要过万!”

      2014年,父亲再次郑重向沈远夫妻提出养蜂的期望,小两口考虑了一年时间,等到女儿小七出生,终于决定辞职。2016年3月,他们带着七个月大的女儿与父母一起,踏上了人生中第一次追花之旅。

      甜蜜旅程

      带着女儿上路全国追花上万公里

      从四川盆地到黄土高原,从沙漠到草原,小店里的“采蜜图”清晰地绘出了这对“蜂三代”上万公里的首次采蜜之旅。“你以为沙漠里就没有蜜吗?沙漠地带的紫穗槐,产出一种少见的蜜,颜色跟红樱桃一样呢。”如今,沈远夫妇对全国各地的花蜜已是了然于胸。他们说,这条路很苦,一年要走近半个中国,但他们还是想从源头干起,“不出去,你永远不知道哪儿有好蜜。”

      最好采的蜜是油菜花蜜,沈远一家所在的眉山市,就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可是这里留给赶蜂人的时间只有半个月。眉山油菜花的花期结束,沈远一家三口就要跟着父母,开着3辆大卡车,拉着700个蜂箱赶往汉中。3月中下旬,在纬度更北的秦岭下,还能找到丰富的油菜花蜜源。

      4月,杂花洋槐、苹果花相继开放,一家人停留在陕西铜川;5月初,来到榆林子洲,这里盛产中国最优质的纯洋槐蜜。他们要待到6月,因为这里还有黄芪蜜等着他们;6月中旬,荆条花开,则要赶赴山西晋城。

      “一切都是新的,有时深夜还不想睡,听蜜蜂打翅膀的声音,那是工蜂在排水。反复排水后,蜂蜜渐渐浓稠。一想到第二天蜂蜜变得更好,心里就激动。”沈远说。

      7月,一车蜜蜂前往沙漠地带,采紫穗槐蜜,另两车则前往内蒙古大青山四子王旗处,蜜蜂在这里采荞麦花粉。8月过后,天气降温,劳累了半年的蜜蜂需要休息。沈远夫妇则回到眉山,把最好的收获带回家乡。

      如今小七已两岁多,跟着父母采蜜这一路,虽然被严密保护,也不免被蜂蜇,“每次被蜇哭,就喂她吃点蜜,她马上就不哭了。”

      “一切都是值得的,要采得好蜜,就难免东奔西走,偏远的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甯敏杰说的值得,不只是收获香甜的蜂蜜,更因为这逐花而居的旅程,劳累而甜蜜着。

      甜蜜味道

      借用卖车经验营销有招年入百万

      2016年11月,沈国全夫妇又出发赶往云南采蜜。沈远和甯敏杰带着小七留在眉山,对于这对年轻的夫妇来说,如何把家里采到的蜂蜜卖出去,事关他们辞职赶蜂的成败。

      沈国全从少年时期就开始赶蜂,他的蜂蜜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专门的销路,父辈们卖蜂蜜是采到哪儿卖到哪儿,采什么蜜卖什么蜜。收蜜的人往往是煮好饭等着沈国全送蜜来。因此听说才学赶蜂的小两口要把家里的卖蜜工作都包下来,他一开始很不以为然,“你价格比我卖得好,我手板心煎鱼给你吃。”

      学营销的甯敏杰却不这样看。她把这一路采的蜜都保存起来,带回了眉山,她认为卖蜂蜜与卖车有着共通之处,4S店集中了各种车型,适合不同层次口味的顾客,那么他们的蜂蜜出售也应该是多样的,而不应是单一粗放的。

      甯敏杰通过网络很快找到了全国各地的收蜜人,建立了一个不同于父辈的营销网络。沈远则负责把控品质,为了达到了41度的蜂蜜浓度,宁肯花更多时间,减少蜂蜜产量,也要保证品质。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沈国全卖出去一吨油菜花蜜,批发价不到15000元,但沈远夫妇的蜜则卖出了30000元一吨的高价。

      怎么让自己的蜜与众不同?甯敏杰很快想到,给蜂蜜打上文化标签,“结婚有喜糖,为什么不能卖喜蜜呢?”她说,卖车除了价格还要看品牌看内涵,蜂蜜也能做出文化的味道。于是,小两口将蜂蜜装进喜盒,做成5元一盒的喜蜜,放到网上销售。不到一年时间,他们的41度蜜便卖出了名气。沈远夫妇转型赶蜂一年多,仅今年就卖出了20余吨,实现了年收入过百万,让父母刮目相看,也欣然同意了他们开店卖蜜的想法。

      甜蜜前景

      建一个体验园发掘蜂蜜隐性价值


      甯敏杰觉得,蜂蜜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发掘出来,还有许多隐性的价值等待发掘。

      “现代人不仅从吃饱到吃好,更要兼顾吃好耍好。”甯敏杰发现,到了蜂场,不管是追逐蜜蜂、与花共舞、倒箱割蜜,不论大人小孩都乐在其中。“从国家大政方针来看,未来农旅融合也是趋势。”

      甯敏杰说,两人的计划在东坡区流转一个小山头,建一个蜂蜜体验园,山上种满各种季节的花。3月采油菜花、4月苹果花、5月洋槐菜……而到了气温偏低时,还有茶花、枇杷花相伴。从土壤到蜜源,从源头起就严苛管控,确保蜂蜜品质。

      “买蜜到时不仅仅是个结果,而是个体验的过程,我想不管是什么年龄的人,都会非常喜欢的。就像我一样,最初恐惧,慢慢接触后,彻底爱上蜜蜂,爱上大自然,爱上甜蜜。”

      新闻背景

      百万蜂群助农收入10亿元

      四川蜂蜜出口价高全国两成

      在眉山有你不知道的“蜂值”

      统计数据表明,四川是全国养蜂大省,养蜂数量、蜂蜜产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16年四川省存栏蜜蜂145万群,比上年同期增长3.6%,生产蜂蜜4万吨。全省养蜂产值22亿元左右,其中养蜂农户收入达10亿元以上。全省蜂蜜出口数量逐年回升,蜂蜜出口价格高于全国均价20%以上。

      与十多亿蜜蜂为伴

      把各地蜂蜜端上全国餐桌

      在全省养蜂产业首位的东坡区,2016年有专业养蜂户近千户,蜜蜂存箱达15.79万群。

      据悉,东坡区近年来规模养殖比例已达到90%。全年生产蜂蜜8077吨,蜂王浆220吨,蜂花粉719吨,蜂蜡185吨,蜂胶7.8吨,实现产值2亿元。全区有养蜂专业合作社16个,存箱西蜂在100箱以上规模养殖户513户,眉山市东坡区德康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建均看来,养蜂已经完全改变了当地农户的生活。在沈远的家乡思蒙镇,还有很多人像他父亲一样,靠养蜂发家。而随着高速公路对蜂产品免费等有利条件,蜂蜜产业活力进一步提升。沈远觉得,相比于过去,这项“甜蜜”事业还大有可为。“今天,中国最好的蜜、不同时节的蜜,可以在同一时间端上餐桌,供消费者选择。只需要一个手机,视频、照片等等一上传,哪怕相隔千里,都能买到心仪的蜜。”

      蜂农抱团政府主导 

      打造蜂蜜品牌

      东坡区畜牧局副局长吕凌介绍,当地已印发《眉山市东坡区蜂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将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打造优质品牌、建立营销网络等措施,实现蜂蜜品质再升级。到2020年,力争全区存箱优质西蜂达到20万群,优质西蜂养殖比例达到97%,存箱西蜂100箱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92%,全年生产优质蜂产品1万吨。

      吕凌说,东坡区蜂蜜产业虽然量大,但并不强。要从大到强,关键在于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我们正在研究蜂农蜂具补助标准、引导他们抱团发展、引进企业实施深加工,让蜂蜜品质进一步符合市场要求。”吕凌说,“就像东坡泡菜一样,相信做好基本功,东坡蜂蜜也将走向世界,端上全球餐桌。”

      而在沈远看来,政府主导,农民抱团的形式,将为蜂蜜产业带来一次大机遇。“我们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养蜂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和商标都已经注册下来了。”今年刚刚当选四川省蜂业学会理事的沈远说,蜂群因为要打架,过去蜂农都是散打,互相没有接触。但从提升品质、顺应市场的角度出发,抱团才是出路。(记者 李庆)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