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社会转轨 金牛区新常态下再出发

  • 2015年02月11日 11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实现从副省级城市“第二方阵”向“第一方阵”的跨越,勇担“首位城市”的历史责任,这是成都的使命,也是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破题路径。

      成都的“首位城市”拼图中,金牛区所扮演的角色备受关注。作为成都市主城区中人口多、商贸繁荣、经济活跃的中心城区,“北改”工程的第一主战场,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攻坚破难”成为其关键词。举全区之力奋力拼搏,交出了“北改三年见成效”的优异成绩单。

      2015年,成都站上经济总量万亿元台阶,“新常态”下再出发——占全省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成都,责任如山。

      行至关键处,金牛再思考。在新常态下实现“稳中求进、统筹发展”,全区发出“动员令”:2015年,继续把“北改”作为消除城市二元结构、推动金牛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和根本举措,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社会转轨,加快朝着产业品质更高、城市品质更优、生活品质更好的现代化国际化新金牛目标迈进。

      A

      “北改”引领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发展

      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两个“主极核”,是牵引成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作为“北改”工程的第一主战场,金牛区把“北改”、“棚改”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社会转轨的龙头工程和根本举措。

      把“北改”作为“一号工程”,金牛区3年实现“蝶变”——3年以来,金牛区共启动实施“北改”项目307个,总投资241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87亿元。从中心城区长期以来变化最小、发展最薄弱、建成区形象最差、交通最拥堵、社会治安形势最复杂的区域,变身为城市变化最大、“四态”提升最快、社会治理更加有序的新城北。

      2015年,金牛区将继续突出旧城改造“主驱动”,以“北改”和“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奋力拓展发展空间。将落实“小街区规制”理念,进一步完善“北改”重点区域、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规。抓好工业总部、商务楼宇、城市综合体建设,做实产业发展载体。强化拆迁工作推进机制,用好“曹家巷工作法”,全力推进何家互助、跃进涧漕、茶店花照、万圣白塔等重点片区拆迁工作。

      将努力完善城市功能。全面加快路网建设,确保金粮路、校园路建成通车,力争王贾大道、利民路等17条道路形成通车能力,完成黄忠路、黄苑街等11条道路改造,力促熊猫大道西段、赛云台西一路等道路开工建设,打通育英南路、星科南街北段等5条“断头路”。

      全力改善城市形象。加快推进旧城改造,确保马家公馆项目投入使用,飞大壹号广场项目竣工交房,花牌坊新16号、红泰国际等项目主体完工,曹家巷一、二街坊,为民路及光荣西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华印刷厂南片区、邮区中心局等项目启动建设;全面完成老旧院落改造,确保黄忠街道同兴小区、西安路街道虎林巷5号等211个老旧院落完成整治。

      B

      民生优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之所需,政之所为,增进民生福祉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3年来,金牛区实施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55个,总投资582亿元,完成投资183亿元,投资额占全市“北改”区域总量的45%;共涉及旧城5000多亩、拆除危旧建筑303万平方米、完成拆迁居民17222户,刷新了中心城区旧城改造的规模和速度。

      今年,金牛区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强化基本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回应群众关切上积极作为,不断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守住就业、社保等“底线民生”,改善教育、卫生等“重点民生”,抓好环境、治安等“热点民生”,着力办好一批既解近忧又利长远的民生实事。

      持续提升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依托金牛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成都国际商贸城青年(大学生)创业基地等载体,加大创业孵化力度;探索建立就业需求实名制信息采集制度,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分类救助机制,用心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工作。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将完成石笋街小学新校区、沙湾路小学西北校区新建任务,确保十八中白果林校区、二十中黄忠校区等6个改扩建项目竣工,全力促进沙河源配套中学等7个新建项目顺利启动,继续推进优秀教师跨校授课。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大力推进2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省级示范标准化建设。拓展文化体育服务功能,推进新建区图书馆、档案馆建设,持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四大品牌活动。

      积极解决热点问题。主动对接老年群体需求,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定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完成2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任务,加快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老年公共文化和综合性活动设施网络。加快安置房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万圣新居C、F地块,余家1期,清淳2期等点位约78万平方米安置房项目竣工交房,实现安置10000人。

      C

      高端发展全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

      “高点起步、高位切入,下大力气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进一步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全市的产业发展确定了节拍。

      3年来,金牛区启动实施了59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总投资929亿元,完成投资239亿元,占全市“北改”区域产业总投资的68%。

      2015年,金牛区将把产业放在首位,突出项目投资“主引擎”,既着力做大投资总量,抓紧梳理和储备一批效益好、体量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又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增加产业形态的比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避免产业空洞化、城市空心化。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今年,金牛区大力发展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的现代商贸、商务服务、新兴房地产等产业,大力聚集电子商务、技术服务、都市旅游、生物医药等优势增长产业,积极培育壮大轨道交通、地理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更有质量和效益的都市产业体系。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低端业态,加快传统专业市场调迁关闭步伐。遵循“更多依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发展新的增长点”的思路,着力健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形成“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良好氛围。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继续保持专注项目建设的定力,超前谋划、统筹运作,做大做强经济底盘。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启动中铁轨道交通产业园2、3号地块和西部地理信息产业园1、4号地块建设,力争中国中车、中地数码等龙头企业签约入驻,加速产业集聚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招商引资机制改革为突破,建立全域招商工作机制,调整街道办事处招商机构设置,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专业化、统筹化水平。下大力气引进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项目和行业领军企业、骨干税源企业、高成长企业,着力提高引资的水平和外资的比重,全年力争引进重大项目20个以上。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社会转轨 金牛区新常态下再出发

  • 2015年02月11日 11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实现从副省级城市“第二方阵”向“第一方阵”的跨越,勇担“首位城市”的历史责任,这是成都的使命,也是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破题路径。

      成都的“首位城市”拼图中,金牛区所扮演的角色备受关注。作为成都市主城区中人口多、商贸繁荣、经济活跃的中心城区,“北改”工程的第一主战场,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攻坚破难”成为其关键词。举全区之力奋力拼搏,交出了“北改三年见成效”的优异成绩单。

      2015年,成都站上经济总量万亿元台阶,“新常态”下再出发——占全省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成都,责任如山。

      行至关键处,金牛再思考。在新常态下实现“稳中求进、统筹发展”,全区发出“动员令”:2015年,继续把“北改”作为消除城市二元结构、推动金牛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和根本举措,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社会转轨,加快朝着产业品质更高、城市品质更优、生活品质更好的现代化国际化新金牛目标迈进。

      A

      “北改”引领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发展

      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两个“主极核”,是牵引成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作为“北改”工程的第一主战场,金牛区把“北改”、“棚改”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社会转轨的龙头工程和根本举措。

      把“北改”作为“一号工程”,金牛区3年实现“蝶变”——3年以来,金牛区共启动实施“北改”项目307个,总投资241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87亿元。从中心城区长期以来变化最小、发展最薄弱、建成区形象最差、交通最拥堵、社会治安形势最复杂的区域,变身为城市变化最大、“四态”提升最快、社会治理更加有序的新城北。

      2015年,金牛区将继续突出旧城改造“主驱动”,以“北改”和“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奋力拓展发展空间。将落实“小街区规制”理念,进一步完善“北改”重点区域、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规。抓好工业总部、商务楼宇、城市综合体建设,做实产业发展载体。强化拆迁工作推进机制,用好“曹家巷工作法”,全力推进何家互助、跃进涧漕、茶店花照、万圣白塔等重点片区拆迁工作。

      将努力完善城市功能。全面加快路网建设,确保金粮路、校园路建成通车,力争王贾大道、利民路等17条道路形成通车能力,完成黄忠路、黄苑街等11条道路改造,力促熊猫大道西段、赛云台西一路等道路开工建设,打通育英南路、星科南街北段等5条“断头路”。

      全力改善城市形象。加快推进旧城改造,确保马家公馆项目投入使用,飞大壹号广场项目竣工交房,花牌坊新16号、红泰国际等项目主体完工,曹家巷一、二街坊,为民路及光荣西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华印刷厂南片区、邮区中心局等项目启动建设;全面完成老旧院落改造,确保黄忠街道同兴小区、西安路街道虎林巷5号等211个老旧院落完成整治。

      B

      民生优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之所需,政之所为,增进民生福祉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3年来,金牛区实施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55个,总投资582亿元,完成投资183亿元,投资额占全市“北改”区域总量的45%;共涉及旧城5000多亩、拆除危旧建筑303万平方米、完成拆迁居民17222户,刷新了中心城区旧城改造的规模和速度。

      今年,金牛区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强化基本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回应群众关切上积极作为,不断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守住就业、社保等“底线民生”,改善教育、卫生等“重点民生”,抓好环境、治安等“热点民生”,着力办好一批既解近忧又利长远的民生实事。

      持续提升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依托金牛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成都国际商贸城青年(大学生)创业基地等载体,加大创业孵化力度;探索建立就业需求实名制信息采集制度,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分类救助机制,用心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工作。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将完成石笋街小学新校区、沙湾路小学西北校区新建任务,确保十八中白果林校区、二十中黄忠校区等6个改扩建项目竣工,全力促进沙河源配套中学等7个新建项目顺利启动,继续推进优秀教师跨校授课。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大力推进2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省级示范标准化建设。拓展文化体育服务功能,推进新建区图书馆、档案馆建设,持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四大品牌活动。

      积极解决热点问题。主动对接老年群体需求,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定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完成2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任务,加快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老年公共文化和综合性活动设施网络。加快安置房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万圣新居C、F地块,余家1期,清淳2期等点位约78万平方米安置房项目竣工交房,实现安置10000人。

      C

      高端发展全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

      “高点起步、高位切入,下大力气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进一步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全市的产业发展确定了节拍。

      3年来,金牛区启动实施了59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总投资929亿元,完成投资239亿元,占全市“北改”区域产业总投资的68%。

      2015年,金牛区将把产业放在首位,突出项目投资“主引擎”,既着力做大投资总量,抓紧梳理和储备一批效益好、体量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又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增加产业形态的比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避免产业空洞化、城市空心化。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今年,金牛区大力发展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的现代商贸、商务服务、新兴房地产等产业,大力聚集电子商务、技术服务、都市旅游、生物医药等优势增长产业,积极培育壮大轨道交通、地理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更有质量和效益的都市产业体系。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低端业态,加快传统专业市场调迁关闭步伐。遵循“更多依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发展新的增长点”的思路,着力健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形成“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良好氛围。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继续保持专注项目建设的定力,超前谋划、统筹运作,做大做强经济底盘。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启动中铁轨道交通产业园2、3号地块和西部地理信息产业园1、4号地块建设,力争中国中车、中地数码等龙头企业签约入驻,加速产业集聚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招商引资机制改革为突破,建立全域招商工作机制,调整街道办事处招商机构设置,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专业化、统筹化水平。下大力气引进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项目和行业领军企业、骨干税源企业、高成长企业,着力提高引资的水平和外资的比重,全年力争引进重大项目20个以上。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