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跨时空思维满足农村金融新需求
张红宇介绍,目前农村新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了联想、恒大等大腕外,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公司+家庭农场等形式的新经营主体以几何级数增长。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也在演讲时指出,不仅农业产业本身在向现代农业快速跨越,非农产业也在走向现代化,同时,农村的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农民对金融的需求也在提升。
杨再平预言,就目前农村的发展态势判断,未来20年至30年内,现在的“三农”问题可能转化为“三农”红利。哪家银行机构运用战略眼光、以跨时空思维方式适应这一变化,就可能抓住这一机会。
如何抓住这一机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指出,普惠金融的重点在县域、难点在农村,这将是银行机构施展拳脚的重大领域。张红宇则提出,适应农村新变化,银行机构要全方位创新,包括机构设置、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政策调整等。 (记者 张学文)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