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刊《函海》解码“巴蜀文化”
《函海》由清代学者李调元编撰,因包含内容广泛,有着“巴蜀百科全书”之称。“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了拯救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安县决定重刊《函海》。
恢复三个版本
《函海》重刊增容
《函海》共收书40函、163种、852卷,前24函收录两晋六朝至元明诸文人的罕见文本,以及明代学者、四川人杨慎未刊印的巴蜀文人著述,后16函则为李调元自己的著作。《函海》涵盖了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文学、语言学、金石学、农学、姓氏学、民俗学等,是研究巴蜀文化的宝贵资料,被誉为“巴蜀百科全书”,也是当时的三大丛书之一。《函海》原刻本仅在安县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和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有馆藏,尚有部分在民间古籍收藏界流转。
汶川特大地震中,安县图书馆馆藏的《函海》原刻本虽未遭严重损坏,但其馆藏版本现状不佳,或部分卷本散佚,或字迹模糊不清。
2012年4月,作为灾后文化重建项目之一,安县启动《函海》重刊,并以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一位教授手里的影印本《函海》为重刊依据。据悉,此版本最全,是李调元之弟李鼎元和儿子李朝夔亲自校定的版本。
然而,《函海》历经李调元初刻、李鼎元校刻、李朝夔补刻,其间所选书目经过数次增删。此次重刊,遵循“不改动原版本”的原则,补齐了历次勘校过程中删除的书目,最大限度地恢复其三个版本的内容。比如,对《李石亭文集》、《童山诗集》、《童山文集》进行了增补,因此《函海》从原来的40函扩展为43函。
40分钟翻译一个字
破译古人发来的密码
电脑桌上放着《函海》点校打印稿、康熙字典、古代汉语词典;没有人说话,屋里最明显的动静,就是时不时敲打电脑键盘和翻阅书籍的声音……一年多来,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安县文化馆三楼的《函海》重刊编辑部上演。
“‘拦路虎’太多。”重刊《函海》副主编安昌河说,他们面对的最大困难是古文字,尤其是金石古文、铭文、异体字、生僻字、篆体字、梵文等。《函海》中收录的碑文拓片、名画鉴赏等,很多字“现在都看不到”;个别拓片的字在拓印时就残缺,有的仅有偏旁,而书中并没有标注。同时,由于刊印作坊的刻板师傅与原文书写者在书写和刻印习惯上的差异,造成字体失真,也给重刊带来很大难度。
安昌河形象地比喻,古文字相当于古人给现代人发来的“密码”,重刊《函海》就是要破译“密码”。因此,为了保证录入的每一个字的准确读音和写法,工作人员有时甚至要为一个字花费40分钟时间。
在编辑部墙上,挂着几张白纸,上面是编辑部专门从梓潼县请来的退休教师赵理德用毛笔书写的《函海》中出现的生僻字、繁体字,分为原字、简化字、注音等几栏。只要有繁体字、生僻字出现,负责初校的刘静静就把新增加的书写在白纸上,等赵理德“翻译”出来后,再将简化字标注在后面。一旦遇到上面的字,工作人员抬头就可以看到。
80多人参与
枯燥中也有小快乐
李调元是清代蜀中一怪才,在安县宝林镇至今还有李调元故居遗址。安昌河告诉记者,在安县有很多人研究李调元,如已故的高一旭曾经编纂过《李调元咏景诗》,张清儒做过相应的整理。
《函海》重刊编辑部聘请了许多专家学者,前后有80多人参与,有60多岁的老人,也有10多岁的学生。面对枯燥的重刊,他们却时刻感受到快乐。
刚进入编辑部时,刘静静发现好多字自己都不认识,甚至觉得“有些乏味”。不过,她很快就想出了解决办法。她把不认识的字用特殊符号标记,再到网络上查询。网上高手很多,也乐于帮助,很快就帮她解决掉不认识的字。
去年刚从北川中学毕业的小姑娘侯悦,曾经到编辑部做过“暑假学生”。刚开始时,她录入的是《金石录》,每天不停地打字,感觉很枯燥。但是后来,她尝试着分段,成就感油然而生。在录入《蜀语》时,侯悦意外地发现,原来古代文人讲话并不是文绉绉的,“也讲方言”。比如,书中提到“杂种”,在李调元的笔下,专指“长得丑的人”。
安昌河说,重刊《函海》即将完成,并不表示这项灾后文化重建任务也随之结束,后续还应对李调元及其《函海》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记者 陈四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