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准新科”千亿城市的新梦想
“区域发展不平衡算不上强,城乡差距过大算不上强,总量大而效益低算不上强,经济发展快而环境破坏大算不上强……”地区GDP“蛋糕”已做大,但在来自乐山和泸州的代表委员们看来,在思考中前行,在做大的基础上创新路径,优化结构,转变方式,才能实现由大变强的新梦想。
1月22日下午,省人大代表、乐山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邵革军在电话中高兴地告诉记者,根据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前三季度,乐山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关口。最后一个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平稳,全年GDP极有可能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的突破。“这是乐山人民多年来的梦想。”
同属川南的泸州,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730亿元。白酒业是泸州的支柱产业,第四季度是其销售旺季,经济增速一般会高于前面几个季度。省人大代表、泸州市市长刘强告诉记者,他们将有望进入千亿元俱乐部。
反思:强的标准是什么?
2011年,一幅在悬崖边背水的孩子的照片刺痛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灵,同一年,这幅照片所在的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两万亿元大关--一前一后两个场景,折射一个真实的现实: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大而不强,依然是四川现实。
省人大代表、泸州市古蔺县委书记何广斌认为,老百姓在悬崖边背水,这样的地方就算不上经济强省、经济强市。2012年,古蔺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在全市名列前茅,而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等和全省平均水平还有相当差距,一些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
省人大代表、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庆新透露,2012年,全公司营业收入突破了30亿元大关,但利润只有不到2000万元。“这样的企业,能算强吗?当然不算。”张庆新自问自答。
乐山去年前11个月,接待游客超过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只有250多亿元;丽江和三亚接待游客量差不多,综合收入却要高出一大截。省人大代表、四川省福华农科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华认为,究其原因,是由于乐山旅游多数属于观光游,靠门票吃饭。
经济增长快马加鞭,环境保护一塌糊涂,这是乐山市沙湾区的现状。在省人大代表、沙湾区副区长刘淑玉看来,目前沙湾区虽然经济总量很大,但是环境污染却非常严重,这样的发展注定是不能持续的,也是亟待改变的。
“区域发展不平衡算不上强、总量大而效益低算不上强,经济发展快而环境破坏大算不上强。”何广斌认为。
寻路:做强要靠创新
实现由大到强,路在何方?
“投资10亿元、年产20万吨环烷基润滑油中压加氢装置建设项目已经通过审核,很快将动工建设。”采访中,张庆新透露一个好消息。这套设备投产以后,公司将能够生产出高标准变压器油等高端产品,其市场售价将高达7500元/吨左右,届时,公司的产品结构将大大优化,高端产品的比例将达到80%左右。目前,公司产品中有将近一半属于低端产品,产品的市场平均售价只有5000元/吨左右,附加值较低。
要做强,在张庆新看来,最重要的一条,是科技创新!
张华所在的企业,在除草剂市场的占有率已居世界第二。在张华看来,要做成真正强大的企业,首先是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最近几年,公司每年都会将10%以上的利润投入研发。
省政协委员何顺洪认为,四川要加快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构建特色多元旅游产品体系,突出生态和文化两条主线,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快开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推出与会展、商务、体育运动、医疗保健等结合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大力发展自驾游、乡村游、工业科技游、美食游等专项旅游产品,不断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应,从单一观光向多元复合转变。
何广斌认为,转变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重要的是要规划先行。欠发达地区也要在“软”“硬”两方面实现充分开放合作,将自力更生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尽早追上全省发展的步伐。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