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王全兴介绍农民工创业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

  • 2015年11月26日 18时58分
  •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主持人]:王市长,接下来请您再给我们介绍下目前这些政策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可喜的变化?

      [达州市副市长王全兴]:达州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市,常年在外务工农村劳动力180万人左右。随着城乡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一部分进城农民工利用外出打工增长的见识和本领,获得的资金和信息,回乡创业,打破了以前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新局面。总的来看,新政策出台后,我市近八成的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方式仍是外出务工,外出打工就业仍是我市农民工的主要选择。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返乡农民工计划创业人数较往年有大幅度的提高,增加约1.6万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创业扶持政策对返乡创业的积极影响。

      [达州市副市长王全兴]:要说这些政策带来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民工返乡创业步伐不断加快。据统计,2010年以来,我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每年增加约3000人左右,到去年底,全市才只有4.1万农民工创业。但今年政策出台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增加约1.6万人,增幅达到530%,可以说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调动了民力、集中了民智、吸纳了民资。 二是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大部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朋友立足资源、地缘等自然条件,利用外出务工所获得的资金、信息、管理经验优势,积极兴办本土特色、传统特点的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如:开江县肉鸽养殖加工厂投资2000余万元,租地40余亩,以养殖肉鸽为主,饲养优良品种肉羊,解决了当地农村48名劳动力就业,带动了周边13户农村家庭发展肉鸽产业增收致富。三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有的农民工利用在外学到的一技之长,创办各类企业。许多返乡民工利用在外务工时在大中型企业掌握的技术,在家乡兴办汽车、家电、农机维修和机械加工等作坊式企业。如:通川区蒲家镇蒲安忠手套加工厂,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有150台电动加工缝纫机,每月生产近10万双手套,并吸纳了160多名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有的还采取合伙、合资、合股方式,拿出在外务工的资金积累,与亲朋联办合营,既当股东又当员工,兴办产业。如:宣汉县方斗食用菌产业占地2.4平方公里,主要发展蔬菜及食用菌产业,辐射带动周边返乡农民工从事食用菌产业,并带动就业3500余人,实现年产值1.5亿元以上,增加税收达千万元以上。以这些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为核心,以创办的企业为载体,吸引了人才、资金、信息、技术、人脉等要素的就地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资源整合和集聚能力,有力地助推我市经济的增长。四是加速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我市返乡农民工创业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涉及种植养殖、餐饮娱乐、农产品加工、运输、服装加工等多个行业领域,不可低估其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开发了农村的人力资源,培育了新型农民企业家,具备了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农村提供和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培育了新型农民,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王全兴介绍农民工创业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

  • 2015年11月26日 18时58分
  •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主持人]:王市长,接下来请您再给我们介绍下目前这些政策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可喜的变化?

      [达州市副市长王全兴]:达州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市,常年在外务工农村劳动力180万人左右。随着城乡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一部分进城农民工利用外出打工增长的见识和本领,获得的资金和信息,回乡创业,打破了以前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新局面。总的来看,新政策出台后,我市近八成的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方式仍是外出务工,外出打工就业仍是我市农民工的主要选择。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返乡农民工计划创业人数较往年有大幅度的提高,增加约1.6万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创业扶持政策对返乡创业的积极影响。

      [达州市副市长王全兴]:要说这些政策带来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民工返乡创业步伐不断加快。据统计,2010年以来,我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每年增加约3000人左右,到去年底,全市才只有4.1万农民工创业。但今年政策出台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增加约1.6万人,增幅达到530%,可以说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调动了民力、集中了民智、吸纳了民资。 二是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大部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朋友立足资源、地缘等自然条件,利用外出务工所获得的资金、信息、管理经验优势,积极兴办本土特色、传统特点的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如:开江县肉鸽养殖加工厂投资2000余万元,租地40余亩,以养殖肉鸽为主,饲养优良品种肉羊,解决了当地农村48名劳动力就业,带动了周边13户农村家庭发展肉鸽产业增收致富。三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有的农民工利用在外学到的一技之长,创办各类企业。许多返乡民工利用在外务工时在大中型企业掌握的技术,在家乡兴办汽车、家电、农机维修和机械加工等作坊式企业。如:通川区蒲家镇蒲安忠手套加工厂,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有150台电动加工缝纫机,每月生产近10万双手套,并吸纳了160多名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有的还采取合伙、合资、合股方式,拿出在外务工的资金积累,与亲朋联办合营,既当股东又当员工,兴办产业。如:宣汉县方斗食用菌产业占地2.4平方公里,主要发展蔬菜及食用菌产业,辐射带动周边返乡农民工从事食用菌产业,并带动就业3500余人,实现年产值1.5亿元以上,增加税收达千万元以上。以这些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为核心,以创办的企业为载体,吸引了人才、资金、信息、技术、人脉等要素的就地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资源整合和集聚能力,有力地助推我市经济的增长。四是加速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我市返乡农民工创业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涉及种植养殖、餐饮娱乐、农产品加工、运输、服装加工等多个行业领域,不可低估其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开发了农村的人力资源,培育了新型农民企业家,具备了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农村提供和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培育了新型农民,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