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制造业新动能?

  • 2023年11月27日 08时4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从整体论系统论来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催生制造业新动能;从产业的特殊性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制造业新动能主要体现在技术、人才和产业集群培育、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等方面

    64问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制造业新动能?

    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座和关键引擎,没有制造业提供的坚实物质技术支撑,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也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制造业门类齐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也要看到: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特别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突出特征;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发展新形势也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动能的强力推动。

    只有把制造业放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来理解,才能全面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制造业新动能。要从两个视角来分析:从整体论系统论的视角,把制造业放在整个经济大盘中来分析;从制造业这个具体产业的特殊性来分析。

    从整体论系统论来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催生制造业新动能。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需要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夯实其物质技术基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思想保证和必由之路,是制造业发展新动能的活力之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着力点;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新底色;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制造业发展的共赢之道;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推进制造业发展的立足点。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开创全新发展空间,也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创全新发展空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重点是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要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实现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这就需要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尤其是科技的高水平自立自强,不断培育和明显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以强大的改革勇气和信心,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为制造业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巩固制造业发展良好态势。今年3月召开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高端制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以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构建、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及其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等为重点领域,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制造业需要从战略协同上寻找动力源,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分配制度等,为制造业新动能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

    从产业的特殊性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制造业新动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需要技术赋能,技术创新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中国制造业需要在技术研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拓展期,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绿色低碳技术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全球的技术版图、经济结构和大国竞争格局。中国要成为现代化强国,需要遵循工业化和现代化一般规律,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高地。当今世界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已经紧密融合,科技强国建设和制造强国建设密不可分,制造业是科技创新活动最活跃、科技创新成果最丰富、科技创新应用最集中、科技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产业,是科技创新主战场。

    需要人才赋能,产业要发展关键在人、在人才。和技术赋能紧密关联的就是人才。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成为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在这些领域,需要一大批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更高技能水平、跨技术领域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制造业就业人员在20个大类行业中位居第二,就业人口占比达18.1%。统计显示,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5年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成为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可想象,若把人才缺口补齐补足,制造业的成长空间就会被完全打开。

    需要从产业集群培育、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要动力。构建产业集群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是发挥产业发展协同效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必经路径。发挥产业集群的力量,也是构筑产业发展动力的一个“众筹”路径。发展制造业,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作为重要发力点,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只有让各种生产要素更高效集聚、更优化配置、更顺畅循环,我国制造业才能在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中增强竞争力、焕发新活力。[感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李江涛作答]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制造业新动能?

  • 2023年11月27日 08时4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从整体论系统论来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催生制造业新动能;从产业的特殊性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制造业新动能主要体现在技术、人才和产业集群培育、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等方面

    64问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制造业新动能?

    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座和关键引擎,没有制造业提供的坚实物质技术支撑,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也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制造业门类齐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也要看到: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特别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突出特征;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发展新形势也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动能的强力推动。

    只有把制造业放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来理解,才能全面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制造业新动能。要从两个视角来分析:从整体论系统论的视角,把制造业放在整个经济大盘中来分析;从制造业这个具体产业的特殊性来分析。

    从整体论系统论来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催生制造业新动能。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需要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夯实其物质技术基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思想保证和必由之路,是制造业发展新动能的活力之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着力点;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新底色;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制造业发展的共赢之道;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推进制造业发展的立足点。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开创全新发展空间,也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创全新发展空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重点是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要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实现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这就需要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尤其是科技的高水平自立自强,不断培育和明显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以强大的改革勇气和信心,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为制造业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巩固制造业发展良好态势。今年3月召开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高端制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以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构建、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及其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等为重点领域,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制造业需要从战略协同上寻找动力源,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分配制度等,为制造业新动能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

    从产业的特殊性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制造业新动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需要技术赋能,技术创新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中国制造业需要在技术研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拓展期,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绿色低碳技术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全球的技术版图、经济结构和大国竞争格局。中国要成为现代化强国,需要遵循工业化和现代化一般规律,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高地。当今世界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已经紧密融合,科技强国建设和制造强国建设密不可分,制造业是科技创新活动最活跃、科技创新成果最丰富、科技创新应用最集中、科技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产业,是科技创新主战场。

    需要人才赋能,产业要发展关键在人、在人才。和技术赋能紧密关联的就是人才。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成为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在这些领域,需要一大批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更高技能水平、跨技术领域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制造业就业人员在20个大类行业中位居第二,就业人口占比达18.1%。统计显示,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5年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成为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可想象,若把人才缺口补齐补足,制造业的成长空间就会被完全打开。

    需要从产业集群培育、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要动力。构建产业集群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是发挥产业发展协同效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必经路径。发挥产业集群的力量,也是构筑产业发展动力的一个“众筹”路径。发展制造业,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作为重要发力点,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只有让各种生产要素更高效集聚、更优化配置、更顺畅循环,我国制造业才能在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中增强竞争力、焕发新活力。[感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李江涛作答]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