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四川剑指清洁能源示范省新目标-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川剑指清洁能源示范省新目标

  • 2018年12月17日 09时0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图片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40年来,从严重缺电到外送第一

      看变

      40年前,四川用电需要外省“接济”,缺电量居全国首位;40年后,四川成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年输送能力达3000万千瓦左右,跨省输送电力能力居全国首位。

      从“严重缺电”到“外送第一”,改革开放40年,四川电力工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供电能力不断增强,电网规模不断壮大,联网范围不断扩大,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升,实现了从地方电网到枢纽电网的大跨越。

      1分钟

      四川电网为巴蜀大地带来怎样的变化

      带动经济

      1分钟,四川电网为全省供应42万千瓦时电能

      1分钟,四川电网发电量可达63.5万千瓦时

      营商环境

      1分钟的电能,助在川企业组装11035万块集成电路产品

      1分钟的电能,助在川企业生产3辆汽车

      1分钟的电能,助在川企业生产263吨水泥

      绿色发展

      1分钟,向省外输送26.4万千瓦时清洁电能

      1分钟,外送清洁电能减少省内发电燃煤消耗83.7吨

      1分钟,电能替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8吨

      服务为民

      1分钟,27位客户享受互联网缴费的便捷

      1分钟,投入农网改造资金9436元,惠及11名农村人口

      1分钟,2位老旧小区居民,享受改造后的稳定电能

      科技创新

      1分钟,检定11块智能电表

      1分钟,智能运检管控系统可完成全省所有易覆冰线路监测和预警,减少冰冻引起停电概率80%以上

      1分钟,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够完成省内任何一条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可缩短故障停电时间3小时以上

      缺电严重

      每年召开两次分电会

      常为多分电变成“吵架会”

      1978年,四川的缺电状况十分严重。当年四川投产的装机容量仅为全国的1.43%,由于新建水电项目少,同期原供四川省的甘肃省碧口水电站30万千瓦不再主供四川,加上全省经济发展提速,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985年,全省人均电量只有228度,为全国人均电量的一半;全省主电网强制拉闸限电线路达两万余条次,比1975年到1984年10年间拉闸限电次数总和还多。1987年12月,全省日缺电3100万度,缺额高达45%以上。

      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电网网架建设也十分薄弱,整个四川省仅有220千伏变电站4座,配网线路1万多千米。

      由于缺电严重,当时四川每年都会召开两次分电会。会议聚集各地市州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专员和各电业局局长一起讨论用电指标分配问题,既要分电力,又要分电量,每一项都会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电是勉强分到了,但是依旧不够用,各家为了多分一些电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分电会议免不了成为一场“吵架会”。

      扭转局面

      一大批项目建成

      累计外送电量超7000亿千瓦时

      为扭转缺电的局面,四川电力主管部门开始了进一步开发水电资源的思考。

      1983年10月,西南电管局最早向国家水电部汇报“西电东送”的设想和方案。

      1998年,二滩500千伏输变电一期工程正式并网运行,四川省超高压输电网形成,二滩水电站首台55万千瓦发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四川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缺电历史,电力出现相对富余状况。

      “九五”期间,全省电力项目总投资达560亿元,净增发电装机容量784.18万千瓦,先后建成二滩水电站装机330万千瓦、宝珠寺水电站装机70万千瓦、广安发电厂装机60万千瓦等一批大中型水、火电项目,装机容量比“八五”期末增长84.74%,是四川省电力工业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由缺电大省到出现电力富余,四川扭转了一直以来的“缺电”现象,但要实现“西电东送”还差一个机遇。

      2000年,西部大开发吹响号角,发展水电产业、实施“西电东送”正式被列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大基础产业之首。借助政策东风,四川逐步将“西电东送”的宏伟蓝图,由图纸文字转为现实。

      2014年,四川外送水电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17年,四川外送水电达1389亿千瓦时,再创历史新高。“十二五”以来,四川累计外送电量超过7000亿千瓦时,直接带来产值超过500亿元。

      崭新目标

      加快能源结构转型

      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之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四川外送清洁能源电量一路攀升。攀升背后,是电网的支撑。

      如今,“西电东送”工程的南中北三线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经由四川、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800千伏锦苏、向上、溪浙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承担着锦屏、向家坝、溪洛渡等大型水电基地清洁能源送往华东负荷中心的重要任务,输送电能占华东地区总负荷的10%。

      川渝电网第三通道是“十三五”期间四川建成的首条水电外送通道。今年6月27日,川渝第三通道连续安全运行一周年,已累计向重庆输送电能101亿千瓦时,在四川清洁能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四川电网是国家电网系统规模最大、运行最复杂的省级枢纽电网。在省内,500千伏主网覆盖全省各市(州),负荷中心形成梯格型双环网,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位居国家电网系统第一和第二;在省外,通过8条超高压交流,4条特(超)高压直流线路与华东、华中、西北、西藏等电网相连,年输送能力达3000万千瓦左右,跨省电力输送能力居全国第一。

      2016年,四川提出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这背后,不仅承载了四川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多年的梦想,也是四川能源结构转型的重大机遇。2017年,四川水电总装机超过7000万千瓦,“十三五”时期,四川将建成的水电装机约1500万千瓦,通过大电网、大市场、大平台发挥作用,进一步促进四川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经济、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支撑。

      回眸

      四川电网的第一

      第一盏灯

      1905年,成都银元局内第一盏微弱的灯光,开启了四川电力百年发展史。

      第一座水电站

      四川留德学生税西恒在泸州筹建济和水电站(现名洞窝水电站),安装了一台14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于1925年竣工投产。

      第一家电灯公司

      1906年,由陈雍伯等人发起,集资30万元在成都筹办启明电灯公司,1908年其子陈养天继承父业,从天津购回7.5千瓦发电机组,次年7月在成都中新街安装发电,供南新街及东大街一带照明用电,装灯300盏,每晚供电5—6小时。

      第一条33千伏输电线路

      1943年,建成宜宾通往自贡自流井的33千伏输电线路,长86.8公里,为民国时期四川第一条电压等级最高、距离最长的输电线路。

      第一条220千伏线路

      1970年,从龚嘴水电站至豆坝电厂的全省第一条220千伏线路投产。

      第一条500千伏线路

      1995年,完成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即自贡至重庆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总投资2亿元。

      第一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010年,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投运。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剑指清洁能源示范省新目标

  • 2018年12月17日 09时0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图片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40年来,从严重缺电到外送第一

      看变

      40年前,四川用电需要外省“接济”,缺电量居全国首位;40年后,四川成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年输送能力达3000万千瓦左右,跨省输送电力能力居全国首位。

      从“严重缺电”到“外送第一”,改革开放40年,四川电力工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供电能力不断增强,电网规模不断壮大,联网范围不断扩大,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升,实现了从地方电网到枢纽电网的大跨越。

      1分钟

      四川电网为巴蜀大地带来怎样的变化

      带动经济

      1分钟,四川电网为全省供应42万千瓦时电能

      1分钟,四川电网发电量可达63.5万千瓦时

      营商环境

      1分钟的电能,助在川企业组装11035万块集成电路产品

      1分钟的电能,助在川企业生产3辆汽车

      1分钟的电能,助在川企业生产263吨水泥

      绿色发展

      1分钟,向省外输送26.4万千瓦时清洁电能

      1分钟,外送清洁电能减少省内发电燃煤消耗83.7吨

      1分钟,电能替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8吨

      服务为民

      1分钟,27位客户享受互联网缴费的便捷

      1分钟,投入农网改造资金9436元,惠及11名农村人口

      1分钟,2位老旧小区居民,享受改造后的稳定电能

      科技创新

      1分钟,检定11块智能电表

      1分钟,智能运检管控系统可完成全省所有易覆冰线路监测和预警,减少冰冻引起停电概率80%以上

      1分钟,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够完成省内任何一条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可缩短故障停电时间3小时以上

      缺电严重

      每年召开两次分电会

      常为多分电变成“吵架会”

      1978年,四川的缺电状况十分严重。当年四川投产的装机容量仅为全国的1.43%,由于新建水电项目少,同期原供四川省的甘肃省碧口水电站30万千瓦不再主供四川,加上全省经济发展提速,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985年,全省人均电量只有228度,为全国人均电量的一半;全省主电网强制拉闸限电线路达两万余条次,比1975年到1984年10年间拉闸限电次数总和还多。1987年12月,全省日缺电3100万度,缺额高达45%以上。

      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电网网架建设也十分薄弱,整个四川省仅有220千伏变电站4座,配网线路1万多千米。

      由于缺电严重,当时四川每年都会召开两次分电会。会议聚集各地市州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专员和各电业局局长一起讨论用电指标分配问题,既要分电力,又要分电量,每一项都会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电是勉强分到了,但是依旧不够用,各家为了多分一些电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分电会议免不了成为一场“吵架会”。

      扭转局面

      一大批项目建成

      累计外送电量超7000亿千瓦时

      为扭转缺电的局面,四川电力主管部门开始了进一步开发水电资源的思考。

      1983年10月,西南电管局最早向国家水电部汇报“西电东送”的设想和方案。

      1998年,二滩500千伏输变电一期工程正式并网运行,四川省超高压输电网形成,二滩水电站首台55万千瓦发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四川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缺电历史,电力出现相对富余状况。

      “九五”期间,全省电力项目总投资达560亿元,净增发电装机容量784.18万千瓦,先后建成二滩水电站装机330万千瓦、宝珠寺水电站装机70万千瓦、广安发电厂装机60万千瓦等一批大中型水、火电项目,装机容量比“八五”期末增长84.74%,是四川省电力工业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由缺电大省到出现电力富余,四川扭转了一直以来的“缺电”现象,但要实现“西电东送”还差一个机遇。

      2000年,西部大开发吹响号角,发展水电产业、实施“西电东送”正式被列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大基础产业之首。借助政策东风,四川逐步将“西电东送”的宏伟蓝图,由图纸文字转为现实。

      2014年,四川外送水电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17年,四川外送水电达1389亿千瓦时,再创历史新高。“十二五”以来,四川累计外送电量超过7000亿千瓦时,直接带来产值超过500亿元。

      崭新目标

      加快能源结构转型

      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之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四川外送清洁能源电量一路攀升。攀升背后,是电网的支撑。

      如今,“西电东送”工程的南中北三线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经由四川、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800千伏锦苏、向上、溪浙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承担着锦屏、向家坝、溪洛渡等大型水电基地清洁能源送往华东负荷中心的重要任务,输送电能占华东地区总负荷的10%。

      川渝电网第三通道是“十三五”期间四川建成的首条水电外送通道。今年6月27日,川渝第三通道连续安全运行一周年,已累计向重庆输送电能101亿千瓦时,在四川清洁能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四川电网是国家电网系统规模最大、运行最复杂的省级枢纽电网。在省内,500千伏主网覆盖全省各市(州),负荷中心形成梯格型双环网,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位居国家电网系统第一和第二;在省外,通过8条超高压交流,4条特(超)高压直流线路与华东、华中、西北、西藏等电网相连,年输送能力达3000万千瓦左右,跨省电力输送能力居全国第一。

      2016年,四川提出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这背后,不仅承载了四川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多年的梦想,也是四川能源结构转型的重大机遇。2017年,四川水电总装机超过7000万千瓦,“十三五”时期,四川将建成的水电装机约1500万千瓦,通过大电网、大市场、大平台发挥作用,进一步促进四川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经济、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支撑。

      回眸

      四川电网的第一

      第一盏灯

      1905年,成都银元局内第一盏微弱的灯光,开启了四川电力百年发展史。

      第一座水电站

      四川留德学生税西恒在泸州筹建济和水电站(现名洞窝水电站),安装了一台14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于1925年竣工投产。

      第一家电灯公司

      1906年,由陈雍伯等人发起,集资30万元在成都筹办启明电灯公司,1908年其子陈养天继承父业,从天津购回7.5千瓦发电机组,次年7月在成都中新街安装发电,供南新街及东大街一带照明用电,装灯300盏,每晚供电5—6小时。

      第一条33千伏输电线路

      1943年,建成宜宾通往自贡自流井的33千伏输电线路,长86.8公里,为民国时期四川第一条电压等级最高、距离最长的输电线路。

      第一条220千伏线路

      1970年,从龚嘴水电站至豆坝电厂的全省第一条220千伏线路投产。

      第一条500千伏线路

      1995年,完成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即自贡至重庆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总投资2亿元。

      第一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010年,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投运。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