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用地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安排将带来大量的土地刚性需求。在保障用地上,要更加强调加快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立足存量挖潜和集约节约利用。
如何处理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所需资源供给的关系,科学配置土地资源,是今后一个时期始终无法回避的课题。一方面,要依据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分年度科学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年度用地计划,实行总量控制,统筹各业用地。在节约集约用地上,严格按标准和定额供地,通过经济手段来引导用地业主节约集约用地,鼓励优先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空闲和低效利用地、地上地下空间。继续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开发利用的动态监管,推进闲置土地整治清理。工业用地上将挖掘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中的土地利用潜能,提高其集约化使用程度。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加快,年度计划重点向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倾斜,适度增加非地震灾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用地计划。
今年,随着灾后重建政策即将淡出,特殊用地政策也将陆续停止执行,新批地数量和规模都受到很大限制。在用地上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从紧管好土地。严格控制征地规模,按规定调整建设用地的地类,减少农地转用规模。建立公开公平的土地市场环境,及时向社会公布土地出让和转让等动态信息。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权转让政策,严肃查处囤积、闲置、炒卖土地的行为。严格规范一级土地开发,坚持政府主导和“一个池子储、一个龙头出”的土地储备开发模式。
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不动摇。认真落实耕地保有量指标,开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到位。继续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确保全省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引导建设项目尽量使用未利用土地和丘陵区土地,尽量减少占用优质耕地,特别是对成都平原都江堰灌区、其他重大灌区和安宁河谷的耕地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宋光齐)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