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发展动能澎湃
“智”造未来城市图景

  • 2025年02月24日 07时5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2月20日,在成都科创生态岛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程师正通过隔空操控技术进行柔性灵巧手的训练。


    2月19日,绵阳市游仙区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调试的e-Flash放疗设备(左)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024年12月6日,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造”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超低位结直肠癌肿瘤切除手术。主刀医生操作4个360度可旋转机械臂,手术出血量仅10毫升。


    2月13日,在泸州临港经济开发区,四川行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调试即将出厂的外骨骼康复医疗机器人。


    2月21日,四川天府新区潜行创新(成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训练水下机器人设备——潜鲛P200 PRO行业级水下机器人,它可下潜200米执行多种任务。


    2月22日,四川具身科技研发的四足“熊猫”机器人化身啦啦队,在成都凤凰山体育场为2025赛季中超联赛加油鼓劲。


    2024年12月21日,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四川天府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巡检。


    2024年11月29日,成都首个智能游船“未来之舟”落地鹿溪河。这款智能游船搭载L4级无人驾驶技术,实现了智能语音操作、360度矢量推进。

    2月22日,2025赛季中超联赛在成都凤凰山体育场激情启幕,成都蓉城主场迎战武汉三镇。开幕式上,两支“编外团队”——成都本土科技企业打造的机器人啦啦队与物资派送队抢镜,上演现实版“机器人总动员”。现场,由四川具身科技研发的四足“熊猫”机器人化身啦啦队“显眼包”,可爱的造型搭配灵活舞步,随着音乐节奏卖萌,瞬间点燃观众热情。据介绍,这款机器人未来可应用于巡检、搜救、勘察等多场景,堪称“十八般武艺全能选手”。场边穿梭的物资派送机器人“大白”同样吸睛,这款由成都越凡创新打造的智能助手,能凭借自主导航系统轻松“拿捏”室内外配送任务,精准运送零食、应援物资至指定区域,大幅提升赛事服务效率。

    几十公里外的成都科创生态岛,一场人机训练同样精彩纷呈。2月20日,在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程师正通过隔空操控技术进行柔性灵巧手的训练。全金属制成的灵巧手能够实时模仿人手的动作,通过电子皮肤将人手的力度数据转化为代码并存储到数据库中,使其具备与人手相似的力量,从而更好地抓握物品。在这里,已注册科创企业近千家,一座岛就是一个巨大的应用场景验证中心。

    在绵阳,新兴产业同样蓬勃发展。2月19日,位于绵阳市游仙区的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对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e-Flash放疗设备进行最后的组装及调试。该设备是国际领先、国内首创的超高剂量率电子射线Flash放疗器械,主要针对浅层病灶的放射治疗。预计3月,它将以“健康使者”的身份走进三家医院,正式开启临床试验。项目负责人杨沁介绍,该设备能以毫秒级超高速释放超高剂量率的射线对肿瘤进行精准辐照,提升患者治疗体验。

    近年来,四川科技创新持续加速,科研人员天马行空的想法不断催生新的应用空间。2024年,四川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领域增加值增长超过2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5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新兴产业以其强大的创新力和应用潜力,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描绘智慧城市未来图景。(C视觉 唐建军 李凌翌 陈冬冬 记者 何海洋 向宇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兴产业发展动能澎湃
    “智”造未来城市图景

  • 2025年02月24日 07时5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2月20日,在成都科创生态岛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程师正通过隔空操控技术进行柔性灵巧手的训练。


    2月19日,绵阳市游仙区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调试的e-Flash放疗设备(左)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024年12月6日,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造”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超低位结直肠癌肿瘤切除手术。主刀医生操作4个360度可旋转机械臂,手术出血量仅10毫升。


    2月13日,在泸州临港经济开发区,四川行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调试即将出厂的外骨骼康复医疗机器人。


    2月21日,四川天府新区潜行创新(成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训练水下机器人设备——潜鲛P200 PRO行业级水下机器人,它可下潜200米执行多种任务。


    2月22日,四川具身科技研发的四足“熊猫”机器人化身啦啦队,在成都凤凰山体育场为2025赛季中超联赛加油鼓劲。


    2024年12月21日,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四川天府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巡检。


    2024年11月29日,成都首个智能游船“未来之舟”落地鹿溪河。这款智能游船搭载L4级无人驾驶技术,实现了智能语音操作、360度矢量推进。

    2月22日,2025赛季中超联赛在成都凤凰山体育场激情启幕,成都蓉城主场迎战武汉三镇。开幕式上,两支“编外团队”——成都本土科技企业打造的机器人啦啦队与物资派送队抢镜,上演现实版“机器人总动员”。现场,由四川具身科技研发的四足“熊猫”机器人化身啦啦队“显眼包”,可爱的造型搭配灵活舞步,随着音乐节奏卖萌,瞬间点燃观众热情。据介绍,这款机器人未来可应用于巡检、搜救、勘察等多场景,堪称“十八般武艺全能选手”。场边穿梭的物资派送机器人“大白”同样吸睛,这款由成都越凡创新打造的智能助手,能凭借自主导航系统轻松“拿捏”室内外配送任务,精准运送零食、应援物资至指定区域,大幅提升赛事服务效率。

    几十公里外的成都科创生态岛,一场人机训练同样精彩纷呈。2月20日,在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程师正通过隔空操控技术进行柔性灵巧手的训练。全金属制成的灵巧手能够实时模仿人手的动作,通过电子皮肤将人手的力度数据转化为代码并存储到数据库中,使其具备与人手相似的力量,从而更好地抓握物品。在这里,已注册科创企业近千家,一座岛就是一个巨大的应用场景验证中心。

    在绵阳,新兴产业同样蓬勃发展。2月19日,位于绵阳市游仙区的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对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e-Flash放疗设备进行最后的组装及调试。该设备是国际领先、国内首创的超高剂量率电子射线Flash放疗器械,主要针对浅层病灶的放射治疗。预计3月,它将以“健康使者”的身份走进三家医院,正式开启临床试验。项目负责人杨沁介绍,该设备能以毫秒级超高速释放超高剂量率的射线对肿瘤进行精准辐照,提升患者治疗体验。

    近年来,四川科技创新持续加速,科研人员天马行空的想法不断催生新的应用空间。2024年,四川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领域增加值增长超过2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5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新兴产业以其强大的创新力和应用潜力,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描绘智慧城市未来图景。(C视觉 唐建军 李凌翌 陈冬冬 记者 何海洋 向宇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700.jpg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