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国资集团战略重组,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呼之欲出
“握指成拳”国企重组整合提速

  • 2025年01月17日 08时0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引起各界关注——四川省人民政府拟启动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投集团)与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能投集团)的战略重组事宜。

    1月15日,川能动力、华海清科和川投能源三家上市公司同步发布公告,披露川投集团与能投集团战略重组的最新进展。此前,川投集团与能投集团已签署协议,明确实施新设合并,新设公司名称为“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能源发展集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强调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进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正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如何看待这一“重头戏”?

    深化国企改革,各地动作频频

    1月15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披露了四川能源发展集团的出资信息,其股东分别为省国资委、四川发展、财政厅,实际控制人为省国资委。其中,省国资委出资金额占比50.054%,四川发展出资金额占比45.333%,财政厅出资金额占比4.613%。

    同期,备受关注的还有“两船合并”。1月7日晚,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双双发布公告称,两家企业的重大资产重组于近日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批复意见,原则同意本次交易的总体方案。两家资产均超千亿元的央企合并后,将成为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船舶订单数均领跑全球的世界第一大旗舰型造船上市公司。

    放眼全国,2024年以来,多地的地方国企重组整合提上议程。比如,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上海电影、隧道股份等多家上海国企于去年启动并购重组,力求通过外延式并购提升公司综合实力;经过重组整合,辽宁省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沈阳挂牌成立。

    随着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深入实施,国资国企重组整合已进入新一轮活跃周期。兴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前11个月,由地方国企主导的并购重组案例涉及金额占比大幅提升至40.7%。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建明表示,近年来,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加大了国企重组整合的支持力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在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其中,要扎实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大力度布局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2024年10月,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方面,将明晰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优化国有资本投资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有序推进能源、建筑、旅游等重点领域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打造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释放聚变效应,提升国企竞争力

    有人将国企的重组整合比喻为释放巨大能量的聚变,其中,重组发挥的是联动协同作用,整合则有利于做专做精。

    业内人士认为,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有利于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可以在成本控制、技术研发等方面获得更大优势,进一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拓展,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例如,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在船舶总装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通过重组,将整合优势科研生产资源和供应链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

    “握指成拳”带来的聚变效应,四川也有案例。2021年5月,由原四川交投集团、四川铁投集团重组整合,新设合并组建的蜀道集团正式揭牌。截至2023年,蜀道集团已成长为资产总额超1.34万亿元、年营业收入超2660亿元、利润总额超115亿元的世界500强企业。

    “本次川投集团与能投集团的战略重组,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四川能源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姚建明表示。他同时认为,当前,国有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专业化整合更为突出,随着全球产业变革加快和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深化,也更加注重通过并购重组来优化资源配置,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有助于国有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竞争力。”

    去年12月揭牌成立的四川科创投资集团就是一例。立足省内创新资源富集优势,新整合组建的四川科创投资集团将充分发挥国资平台功能和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辐射作用,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成为业务体系成熟、功能完备、效益显著的标杆型省级科创投资平台,更好地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记者 文露敏 彭瑀珩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两大国资集团战略重组,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呼之欲出
    “握指成拳”国企重组整合提速

  • 2025年01月17日 08时0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引起各界关注——四川省人民政府拟启动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投集团)与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能投集团)的战略重组事宜。

    1月15日,川能动力、华海清科和川投能源三家上市公司同步发布公告,披露川投集团与能投集团战略重组的最新进展。此前,川投集团与能投集团已签署协议,明确实施新设合并,新设公司名称为“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能源发展集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强调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进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正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如何看待这一“重头戏”?

    深化国企改革,各地动作频频

    1月15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披露了四川能源发展集团的出资信息,其股东分别为省国资委、四川发展、财政厅,实际控制人为省国资委。其中,省国资委出资金额占比50.054%,四川发展出资金额占比45.333%,财政厅出资金额占比4.613%。

    同期,备受关注的还有“两船合并”。1月7日晚,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双双发布公告称,两家企业的重大资产重组于近日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批复意见,原则同意本次交易的总体方案。两家资产均超千亿元的央企合并后,将成为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船舶订单数均领跑全球的世界第一大旗舰型造船上市公司。

    放眼全国,2024年以来,多地的地方国企重组整合提上议程。比如,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上海电影、隧道股份等多家上海国企于去年启动并购重组,力求通过外延式并购提升公司综合实力;经过重组整合,辽宁省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沈阳挂牌成立。

    随着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深入实施,国资国企重组整合已进入新一轮活跃周期。兴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前11个月,由地方国企主导的并购重组案例涉及金额占比大幅提升至40.7%。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建明表示,近年来,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加大了国企重组整合的支持力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在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其中,要扎实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大力度布局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2024年10月,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方面,将明晰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优化国有资本投资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有序推进能源、建筑、旅游等重点领域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打造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释放聚变效应,提升国企竞争力

    有人将国企的重组整合比喻为释放巨大能量的聚变,其中,重组发挥的是联动协同作用,整合则有利于做专做精。

    业内人士认为,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有利于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可以在成本控制、技术研发等方面获得更大优势,进一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拓展,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例如,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在船舶总装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通过重组,将整合优势科研生产资源和供应链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

    “握指成拳”带来的聚变效应,四川也有案例。2021年5月,由原四川交投集团、四川铁投集团重组整合,新设合并组建的蜀道集团正式揭牌。截至2023年,蜀道集团已成长为资产总额超1.34万亿元、年营业收入超2660亿元、利润总额超115亿元的世界500强企业。

    “本次川投集团与能投集团的战略重组,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四川能源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姚建明表示。他同时认为,当前,国有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专业化整合更为突出,随着全球产业变革加快和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深化,也更加注重通过并购重组来优化资源配置,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有助于国有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竞争力。”

    去年12月揭牌成立的四川科创投资集团就是一例。立足省内创新资源富集优势,新整合组建的四川科创投资集团将充分发挥国资平台功能和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辐射作用,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成为业务体系成熟、功能完备、效益显著的标杆型省级科创投资平台,更好地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记者 文露敏 彭瑀珩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