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山体“伤口”愈合记

  • 2024年04月23日 15时0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宝兴县梦发大理石废弃矿山旁的白沙沟由浊转清。


    宝兴县梦发大理石废弃矿山修复前后。


    一年间,石棉县板厂沟废弃矿山大变样。

    500米,是雅安市石棉县草八牌社区居民李伟的家到板厂沟废弃矿山的距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曾让他苦不堪言。如今,500米是李伟家距未来矿山公园的距离,他在家门口砌了花坛种上鲜花,春日蔷薇盛开,格外艳丽。

    今年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收官之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记者时隔一年再到雅安,探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现场。

    山体“伤口”萌发新绿

    石棉县因石棉矿得名,也因此而兴,板厂沟废弃矿山就是曾经的代表。

    结束50余年的开采、近20年的废弃历史,板厂沟重新恢复青山本有的颜色。原先废弃矿渣堆积的高陡山体,已由人工重塑地貌,高陡边坡被修葺为一级一级的台阶。原先光秃秃的地表上,胡枝子、黑麦草等植物茁壮成长。

    修复过程中,矿渣体积太大一度是“拦路虎”。“废弃石料粒径不规则,空隙太大,不保水不保土。”项目负责人、省地调院地环中心工程师王涛介绍,他们对大粒径矿渣进行机械破碎,然后按矿渣粒径分级堆放,因地制宜逐级整理出台阶,坡面平整后进行客土覆盖,三维网安装稳固土壤,喷播植草复绿,最后采取无纺布遮荫保湿及防止冲刷,逐步恢复区内生态系统。

    位于高山峡谷间的宝兴县梦发矿废弃矿山,大理石开采留下的“创面”超过600亩、平均坡度超50度,采坑壁面近乎垂直,区内最高落差近1000米。如今,山体盖上了“绿毯”。

    在这样的高陡边坡建立植物群落是个技术活。“现在坡度要比之前缓很多。我们通过清理危石、分级放坡,减缓了边坡坡度。”项目负责人、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所所长刘桃说,他们请教了省林科院专家,确定了合适的植物配比,桂花树、桤木都是考察后选取的树种,是当地原生品种,在复绿的同时也避免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矿山修复不仅仅是复绿

    废弃矿山,除了留下“伤痕累累”的“创面”,还带来地质灾害、尾矿堆压占土地资源等次生问题。

    放眼整个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带来地质安全隐患56处,地质灾害物源3000余万平方米,地表植被破坏9.53平方公里,水源涵养功能下降5.5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中度以上4.58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破坏10.55平方公里。

    部分废弃矿山与二郎山大熊猫生态廊道高度重合,影响大熊猫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而陡峭的山坡、丰富的矿渣物源,加上强降雨,意味着存在泥石流等地灾隐患,直接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也意味着,矿山修复,不仅仅是复绿。“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以河段生态系统为基础单元,科学配置修复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对整个流域的水土流失生态问题进行系统考虑、综合治理。”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宝兴梦发矿一旁就是白沙沟,它最终汇入青衣江的支流西河。由于长期开采大理石带来水土流失,沟渠呈乳白色。通过修建钢筋石笼墙、开展物源清理等举措,白沙沟重回清澈,地灾隐患风险也得以降低。

    “后期,我们将通过实施梦发矿‘土地+’工程,将修复后的土地性质转化,获得耕果林地,规划种植黄柏、核桃等中药材农产品,发展林下经济,让原有的土地迸发新活力。”刘桃介绍。

    今年底,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这一为期三年的国家示范工程将全面完工,将实现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0.55平方公里,减少废弃矿山(点)106处,减少30%的地质安全隐患,植被增加9.53平方公里,土地复垦利用率增加15%,连通恢复大熊猫生态廊道2条。

    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涉及地区正以矿山生态修复为基础,依托“生态银行”“熊猫碳汇”“生态共富”等工程,为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科普研学等发展打下基础,持续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着力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记者 王若晔 文/图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大熊猫国家公园山体“伤口”愈合记

  • 2024年04月23日 15时0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宝兴县梦发大理石废弃矿山旁的白沙沟由浊转清。


    宝兴县梦发大理石废弃矿山修复前后。


    一年间,石棉县板厂沟废弃矿山大变样。

    500米,是雅安市石棉县草八牌社区居民李伟的家到板厂沟废弃矿山的距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曾让他苦不堪言。如今,500米是李伟家距未来矿山公园的距离,他在家门口砌了花坛种上鲜花,春日蔷薇盛开,格外艳丽。

    今年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收官之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记者时隔一年再到雅安,探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现场。

    山体“伤口”萌发新绿

    石棉县因石棉矿得名,也因此而兴,板厂沟废弃矿山就是曾经的代表。

    结束50余年的开采、近20年的废弃历史,板厂沟重新恢复青山本有的颜色。原先废弃矿渣堆积的高陡山体,已由人工重塑地貌,高陡边坡被修葺为一级一级的台阶。原先光秃秃的地表上,胡枝子、黑麦草等植物茁壮成长。

    修复过程中,矿渣体积太大一度是“拦路虎”。“废弃石料粒径不规则,空隙太大,不保水不保土。”项目负责人、省地调院地环中心工程师王涛介绍,他们对大粒径矿渣进行机械破碎,然后按矿渣粒径分级堆放,因地制宜逐级整理出台阶,坡面平整后进行客土覆盖,三维网安装稳固土壤,喷播植草复绿,最后采取无纺布遮荫保湿及防止冲刷,逐步恢复区内生态系统。

    位于高山峡谷间的宝兴县梦发矿废弃矿山,大理石开采留下的“创面”超过600亩、平均坡度超50度,采坑壁面近乎垂直,区内最高落差近1000米。如今,山体盖上了“绿毯”。

    在这样的高陡边坡建立植物群落是个技术活。“现在坡度要比之前缓很多。我们通过清理危石、分级放坡,减缓了边坡坡度。”项目负责人、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所所长刘桃说,他们请教了省林科院专家,确定了合适的植物配比,桂花树、桤木都是考察后选取的树种,是当地原生品种,在复绿的同时也避免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矿山修复不仅仅是复绿

    废弃矿山,除了留下“伤痕累累”的“创面”,还带来地质灾害、尾矿堆压占土地资源等次生问题。

    放眼整个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带来地质安全隐患56处,地质灾害物源3000余万平方米,地表植被破坏9.53平方公里,水源涵养功能下降5.5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中度以上4.58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破坏10.55平方公里。

    部分废弃矿山与二郎山大熊猫生态廊道高度重合,影响大熊猫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而陡峭的山坡、丰富的矿渣物源,加上强降雨,意味着存在泥石流等地灾隐患,直接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也意味着,矿山修复,不仅仅是复绿。“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以河段生态系统为基础单元,科学配置修复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对整个流域的水土流失生态问题进行系统考虑、综合治理。”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宝兴梦发矿一旁就是白沙沟,它最终汇入青衣江的支流西河。由于长期开采大理石带来水土流失,沟渠呈乳白色。通过修建钢筋石笼墙、开展物源清理等举措,白沙沟重回清澈,地灾隐患风险也得以降低。

    “后期,我们将通过实施梦发矿‘土地+’工程,将修复后的土地性质转化,获得耕果林地,规划种植黄柏、核桃等中药材农产品,发展林下经济,让原有的土地迸发新活力。”刘桃介绍。

    今年底,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这一为期三年的国家示范工程将全面完工,将实现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0.55平方公里,减少废弃矿山(点)106处,减少30%的地质安全隐患,植被增加9.53平方公里,土地复垦利用率增加15%,连通恢复大熊猫生态廊道2条。

    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涉及地区正以矿山生态修复为基础,依托“生态银行”“熊猫碳汇”“生态共富”等工程,为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科普研学等发展打下基础,持续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着力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记者 王若晔 文/图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