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全省街道层面100%覆盖
让老人“养得了老、养得起老、养得好老”
让老人“养得了老、养得起老、养得好老”
10月8日上午,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市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内十分热闹,一群在医院接受疗养的老人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歌舞表演,现场掌声不断。当天,一场回应老龄化社会关切的优质服务推介会在医院同步举行。
鼓励医疗机构不断探索与创新“医养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是资阳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时作出的积极尝试,也是四川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60岁及以上人口1816.4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居全国第三位,老龄化率居全国第七位,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银发浪潮”来袭,如何让老人“养得了老、养得起老、养得好老”?
6个城市老龄化率位居全国前十
10月9日8时30分,记者走进资阳市老年护理院康养中心3楼大厅,温馨的场景映入眼帘:88岁的王聪明正组织“院友”唱歌,95岁的杨则飞在一旁用电子琴伴奏。每天这个时候,是他们自发组织集体活动的时间。
“住在这里很方便,旁边楼栋就能看病,下楼就能取药,还能和同龄人一起生活,每天都有唱歌等娱乐活动。”王聪明自2021年9月起便和老伴一同住进护理院,“我老伴有轻度老年痴呆,选择这里就是看中‘医养结合’服务。”
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李晓燕介绍,老年护理院规划床位1266张,目前已投用766张,收住各类医养老人近600位。其中,康养中心入住老人190位,年龄大多在80岁至90岁之间,床位利用率超过95%。“来这里住院的老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能或失智,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
“资阳市老龄化率居全国第二位、四川第一位。”资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曾平列出一组数据:资阳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2.62%,相较于第一名的江苏南通市仅少0.05个百分点。
放眼全国,全国老龄化率居前十位的城市中,四川占据6席。除资阳外,自贡、南充、德阳、内江、眉山5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超过20%,而遂宁、巴中、广安、乐山4个城市的老龄化率也很高。
在民政厅相关负责人看来,四川省老龄人口基数大、程度深、增长快、负担重,我省肩负着打造西部养老服务高地、辐射整个西部地区老龄人员的重要使命,高质量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建设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目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为“9073”,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调查显示,基于“原居安老”的文化习惯,我国九成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
如何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2023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四川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分级分类配建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形成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构建全域覆盖、政企协同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实施社会适老化改造等具体任务。
10月10日,临近中午饭点,自贡市自流井区新华路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就餐的老年人络绎不绝。这个由社区开办的助餐点解决了附近40多名老年人的用餐难题。这样的老年助餐服务点在自贡市自流井区共有11个,覆盖31个社区、2个村。自贡市自流井区民政局副局长宗雨夜介绍,设置助餐点位时会充分考虑老年人口分布、服务需求等因素,选择集中用餐及上门送餐老年人达到200人或片区高龄老人数达到400人的区域,保障老年居民“步行15分钟、1站公交距离”可达助餐点。
德阳着力打造一刻钟老年助餐服务圈,已建成投运老年助餐点超80个;眉山市青神县诸葛村依托闲置村级用地,深挖专业乡厨、志愿队伍和社会慈善资源,探索打造独具特色的“长者食堂”。
推进建设社区养老助餐网络、发展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逐渐打通居家养老的“最后一百米”。民政厅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全省街道层面100%覆盖,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成形。
打造农村养老服务站破解“养老难”问题
农村养老服务是民生保障中的薄弱一环。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在年龄结构、空巢率、健康状况等方面均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的养老形势更紧迫、问题更突出。
10月9日下午,南充市高坪区利光村苏婆婆养老院内,78岁的“创始人”苏全芳正陪院内的老人们聊天。创办4年来,苏婆婆养老院已先后服务60多位高龄老人,规模也从3间屋发展成设有12个房间、30张养老床位的农村养老服务站。
“农村养老需求大,普惠型养老机构需求更大。”南充市高坪区民政局副局长李晓容介绍,当地探索半公益性模式,将改造后的闲置村小低价租赁给苏全芳,以降低其房租压力。同时,利用财政补贴,对入住老人实行“弹性收费”——对家境贫困老人免费、家境普通老人低收费、家境较好老人正常收费,这一举措有效降低老年人的入住“门槛”。
如何将苏婆婆养老院打造成区域品牌,“复制”出更多的“苏婆婆”?在省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相关负责人看来,这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发力并形成合力。在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江陵镇,两个农村养老服务站即将启动改造。“两个服务站均由过去闲置的敬老院改造而成,预计能提供80个床位。”李晓容介绍,当地已与人才库中的养老院管理人才进行洽谈,养老服务站预计明年投入运营。
破解人才瓶颈是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一大挑战。以南充市高坪区为例,9家公建公营敬老院共有管理服务人员37人,但面临平均年龄偏高、学历层次偏低的问题。李晓容表示,当地正积极推进落实养老护理员从业年限补贴和岗位补贴制度,着力改善从业人员待遇。此外,高坪区还计划把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范围,全面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记者 田姣 徐浩煊 行晓艺 资阳观察 黄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