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三周年
见证高水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生态价值转化“双向奔赴”

  • 2024年10月12日 07时3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


    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现身的野生大熊猫。

    “至少多了两只大熊猫!”今年5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管护总站传来消息,在该片区大邑西岭雪山的五桐沟区域,红外相机拍摄到至少两对野生大熊猫母子同镜的画面。经研判,片区内的野生大熊猫至少增添了两只新成员。

    近日,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四川、陕西、甘肃三省14家中级人民法院共同签署了《环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协同保护协议》——三省“合力”,建立司法协作机制,确保环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的生态环境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司法保护。

    从高水平保护生态本底到优化管理机制,自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来,熊猫家园的变化徐徐展开。

    健全制度体系 推动国家公园建设系统化规范化

    站在海拔2400米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马草河保护站,对面是保护站专为大熊猫改造修复的生态廊道,山下则是位于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荥经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共建共管共享服务中心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综合执法中队共同守护着这里。

    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以下简称四川片区)形成多方位保护格局的一个切片。通过“三化”改革,以法治化促进科学规范管理,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以绿色化牵引转型升级,四川片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修复大熊猫栖息地近4万亩,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数由178只上升至185只。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四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列为重点改革领域。这也意味着,高质量建设四川片区的决心更加坚定。

    谋定而后动,四川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之一,素有“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2023年7月,四川联合陕西、甘肃,联合出台全国唯一一个跨三省的协同立法《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此外,通过构建多方参与机制,探索高效协同生态保护模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川陕甘三省人民政府建立局省联席会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川陕甘三省林草主管部门(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立协作工作机制,联合巡护、联合调查等管理活动在三省片区常态化开展。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四川省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制度,将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建设和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巡护监测等方面财政投入。2021年以来,统筹安排中央、省级财政资金18.82亿元,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1.98亿元,重点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巡护监测、生态廊道建设、巡护路网、科普宣教等工作。

    强化法治保障。2023年10月,川陕甘三省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协同保护的意见》。此前,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并出台《关于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迈入三省协同法治保障的新阶段。据统计,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开展以来,四川省先后出台涉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相关文件和技术标准30余件。

    筑牢生态屏障 保障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生息

    四川片区1.93万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约88%。截至目前,四川片区现有野生大熊猫约1227只,占国家公园总数的91.6%,有效保护包括川金丝猴、牛羚、小熊猫、珙桐等珍稀动植物在内的超万种野生动植物。

    为提升大熊猫栖息地的完整性与原真性,四川在加强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屏障方面持续发力。

    保护的起点是摸清本底。3年来,四川片区共开展本底调查和各类专项调查240余次,覆盖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初步建立起以大熊猫、雪豹等重点保护对象为主的基础数据库,形成集表格、图册等为一体的勘界落图成果,完成四川片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加强生态监测。目前,四川片区已覆盖“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及时发现地面变化情况,结合无人机、影像对比等手段摸清变化图斑信息,常态化开展疑似问题图斑核查。结合人工巡护,2023年,四川片区累计巡护21万余人次、巡护总里程达11.82万公里,红外相机监测到野生大熊猫影像1900余次、数据总量达731万条,逐步实现大熊猫野外种群精细化管理、数据化保护。

    强化生态修复。截至目前,通过出台《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栖息地恢复指南(试行)》,对退化栖息地开展恢复改造,片区内累计修复栖息地26.56平方公里。针对拖乌山、泥巴山、二郎山等大熊猫廊道功能栖息地植被脆弱区域开展长期监测和针对性修复,修复廊道区域栖息地8.03平方公里,并在其中发现大熊猫活动32次。自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以来,重点区域内大熊猫数量增加50只,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以下简称唐家河片区)在海拔3600米的流石滩发现大熊猫粪便,刷新该地区大熊猫活动海拔纪录。

    深化科技支撑。推进科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布局建设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等重点实验室,设置邛崃山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等3个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建成世界最大的大熊猫野化训练基地——四川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基地。合作成立首个“大熊猫学院”。野化放归方面,在石棉县成立以保护大熊猫为目的的“大熊猫小种群保护与复壮研究开放实验室”,在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公益海建成全国首个大熊猫异地放归基地——四川小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大熊猫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促进了大熊猫孤立小种群保护与复壮。

    释放生态红利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现在的好日子得益于养蜂收入。”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村民贾友富高兴地说,通过酿蜜,今年全家的收入又将有突破。

    蜜蜂是大熊猫友好生物,位于青川县青溪镇辖区的唐家河片区,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好、蜜源丰富的资源禀赋,通过将蜜蜂养进国家公园,培育出“甜蜜”致富产业。数据为证:截至目前,当地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年销售收入15万元、“蜜园”蜂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万元、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户均分红500余元。

    唐家河片区是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赢的一个缩影。

    在四川片区,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双赢的局面随处可见。四川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社区融合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推动试点社区融合创新发展,引导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社区绿色友好型产业。建设友好型入口社区,提供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3100余个,卧龙片区率先实现“一户一岗”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带动每户每年至少增收1200元。实现20个县(市、区)全覆盖开展野生动物致害投保补偿,累计理赔14000余件,赔付超过811万元。

    发展自然教育、康养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是创收的另一大途径。聘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及周边社区居民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巡护工作。探索建立由基层保护站、乡镇人民政府、企业和群众等多方参与的共建共管工作模式,让社区居民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400余个,建成一体化科普宣教场馆(自然教育中心)32处,2023年度参与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达200万人次。

    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公园内绿意盎然、万物生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四川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程君 图片由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提供)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三周年
    见证高水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生态价值转化“双向奔赴”

  • 2024年10月12日 07时3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


    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现身的野生大熊猫。

    “至少多了两只大熊猫!”今年5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管护总站传来消息,在该片区大邑西岭雪山的五桐沟区域,红外相机拍摄到至少两对野生大熊猫母子同镜的画面。经研判,片区内的野生大熊猫至少增添了两只新成员。

    近日,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四川、陕西、甘肃三省14家中级人民法院共同签署了《环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协同保护协议》——三省“合力”,建立司法协作机制,确保环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的生态环境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司法保护。

    从高水平保护生态本底到优化管理机制,自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来,熊猫家园的变化徐徐展开。

    健全制度体系 推动国家公园建设系统化规范化

    站在海拔2400米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马草河保护站,对面是保护站专为大熊猫改造修复的生态廊道,山下则是位于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荥经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共建共管共享服务中心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综合执法中队共同守护着这里。

    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以下简称四川片区)形成多方位保护格局的一个切片。通过“三化”改革,以法治化促进科学规范管理,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以绿色化牵引转型升级,四川片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修复大熊猫栖息地近4万亩,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数由178只上升至185只。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四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列为重点改革领域。这也意味着,高质量建设四川片区的决心更加坚定。

    谋定而后动,四川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之一,素有“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2023年7月,四川联合陕西、甘肃,联合出台全国唯一一个跨三省的协同立法《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此外,通过构建多方参与机制,探索高效协同生态保护模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川陕甘三省人民政府建立局省联席会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川陕甘三省林草主管部门(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立协作工作机制,联合巡护、联合调查等管理活动在三省片区常态化开展。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四川省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制度,将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建设和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巡护监测等方面财政投入。2021年以来,统筹安排中央、省级财政资金18.82亿元,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1.98亿元,重点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巡护监测、生态廊道建设、巡护路网、科普宣教等工作。

    强化法治保障。2023年10月,川陕甘三省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协同保护的意见》。此前,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并出台《关于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迈入三省协同法治保障的新阶段。据统计,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开展以来,四川省先后出台涉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相关文件和技术标准30余件。

    筑牢生态屏障 保障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生息

    四川片区1.93万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约88%。截至目前,四川片区现有野生大熊猫约1227只,占国家公园总数的91.6%,有效保护包括川金丝猴、牛羚、小熊猫、珙桐等珍稀动植物在内的超万种野生动植物。

    为提升大熊猫栖息地的完整性与原真性,四川在加强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屏障方面持续发力。

    保护的起点是摸清本底。3年来,四川片区共开展本底调查和各类专项调查240余次,覆盖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初步建立起以大熊猫、雪豹等重点保护对象为主的基础数据库,形成集表格、图册等为一体的勘界落图成果,完成四川片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加强生态监测。目前,四川片区已覆盖“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及时发现地面变化情况,结合无人机、影像对比等手段摸清变化图斑信息,常态化开展疑似问题图斑核查。结合人工巡护,2023年,四川片区累计巡护21万余人次、巡护总里程达11.82万公里,红外相机监测到野生大熊猫影像1900余次、数据总量达731万条,逐步实现大熊猫野外种群精细化管理、数据化保护。

    强化生态修复。截至目前,通过出台《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栖息地恢复指南(试行)》,对退化栖息地开展恢复改造,片区内累计修复栖息地26.56平方公里。针对拖乌山、泥巴山、二郎山等大熊猫廊道功能栖息地植被脆弱区域开展长期监测和针对性修复,修复廊道区域栖息地8.03平方公里,并在其中发现大熊猫活动32次。自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以来,重点区域内大熊猫数量增加50只,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以下简称唐家河片区)在海拔3600米的流石滩发现大熊猫粪便,刷新该地区大熊猫活动海拔纪录。

    深化科技支撑。推进科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布局建设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等重点实验室,设置邛崃山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等3个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建成世界最大的大熊猫野化训练基地——四川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基地。合作成立首个“大熊猫学院”。野化放归方面,在石棉县成立以保护大熊猫为目的的“大熊猫小种群保护与复壮研究开放实验室”,在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公益海建成全国首个大熊猫异地放归基地——四川小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大熊猫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促进了大熊猫孤立小种群保护与复壮。

    释放生态红利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现在的好日子得益于养蜂收入。”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村民贾友富高兴地说,通过酿蜜,今年全家的收入又将有突破。

    蜜蜂是大熊猫友好生物,位于青川县青溪镇辖区的唐家河片区,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好、蜜源丰富的资源禀赋,通过将蜜蜂养进国家公园,培育出“甜蜜”致富产业。数据为证:截至目前,当地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年销售收入15万元、“蜜园”蜂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万元、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户均分红500余元。

    唐家河片区是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赢的一个缩影。

    在四川片区,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双赢的局面随处可见。四川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社区融合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推动试点社区融合创新发展,引导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社区绿色友好型产业。建设友好型入口社区,提供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3100余个,卧龙片区率先实现“一户一岗”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带动每户每年至少增收1200元。实现20个县(市、区)全覆盖开展野生动物致害投保补偿,累计理赔14000余件,赔付超过811万元。

    发展自然教育、康养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是创收的另一大途径。聘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及周边社区居民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巡护工作。探索建立由基层保护站、乡镇人民政府、企业和群众等多方参与的共建共管工作模式,让社区居民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400余个,建成一体化科普宣教场馆(自然教育中心)32处,2023年度参与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达200万人次。

    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公园内绿意盎然、万物生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四川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程君 图片由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提供)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