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五)

  • 2022年10月12日 07时5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4·20”芦山强烈地震震中芦山县龙门镇,在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中发生了巨变。(视觉四川资料图片)

    今年9月,突如其来的泸定6.8级地震,给正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拼经济搞建设的四川带来叠加冲击。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驰援力量的全力支持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与灾害抗争、与时间赛跑,谱写了一曲曲接续救援的生命赞歌。

    把人民冷暖放在心头,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多方资源,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实事落地实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成就感更加凸显:从深度贫困到“一步跨千年”

    国庆假期,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凉山州昭觉县“悬崖村”阿土列尔村曾用的藤梯场景,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展示了阿土列尔村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的巨大跨越。如今,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悬崖村”村民们不仅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还在政策指导下实现就业创业,彻底告别贫困,迎来崭新的生活。

    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而四川,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翻山越岭,深入大凉山腹地看望贫困群众、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四川牢记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全省“总动员”、下足“绣花功”、啃下“硬骨头”,最终打赢一场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四川战役——

    379个省级单位全覆盖帮扶88个贫困县,7个市35个县帮扶45个深度贫困县,10.7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奋战在一线,24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36个贫困县,广东、浙江两省17个市61个县对口帮扶68个贫困县;

    选派5700多名干部长驻帮扶,3年新增资金超280亿元,统筹解决好“控超保学”等特殊难题,举全省之力,一鼓作气攻克凉山彝区深度贫困堡垒;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实施产业、就业等22个扶贫专项,创建“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助力扶贫产品走出深山、惠农富民,2020年全省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达9480元,是2013年的3.4倍……

    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深情牵挂着四川各族群众,多次来川视察指导,关心询问民生保障改善情况,给全省干部群众带来关怀与鼓舞。

    2013年4月20日,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芦山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叮嘱要全力救治伤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科学布局灾后恢复重建,让灾区人民早日走出灾难阴影,开始美好新生活。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汶川县映秀镇,了解“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恢复重建情况,强调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四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昔日的受灾地区已涅槃重生;全省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绝对贫困全面消除。

    如今的巴蜀大地正在奔向共同富裕道路上,接续奋斗跑好“接力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初步成效:2021年,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9元,同比增长12.6%。

    获得感更加充实:办好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

    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村民杨纯秀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近5年在区、镇医院先后住院10余次花费3万多元,但通过基本医保、医疗扶助、大病救助等多层报销,个人负担不到1000元。“国家政策好,我是受益者。”杨纯秀说。

    近年来,四川通过完善城乡统一的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统筹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持续降低群众就医费用负担,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民生无小事,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如何切好“民生蛋糕”,考验着决策层的执政智慧和民生情怀。

    四川省委、省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从十项民生工程到30件民生实事,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十年来,四川财政民生支出占比每年稳定在65%以上,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全面加强——全面实行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和“一村一幼”;基本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均是2012年的1.7倍,人均期望寿命从75.2岁提高到77.95岁;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456.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长超10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80元、7432元增至41444元、17575元,均实现翻番。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在特殊考验、关键时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面对病毒侵袭,省委、省政府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有序防控,以最大决心、最快速度、最有力举措遏制疫情扩散蔓延;面对各类自然灾害严峻挑战,有效应对处置地震、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全面完成“4·20”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等灾后恢复重建。

    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就要让民生实事更贴近百姓需求。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支持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社会工作服务试点示范项目、为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服务……四川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更精准的民生实事项目,把老百姓的“呼声”变成满意的“掌声”。

    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就要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四川推出一系列战略谋划与务实举措,朝着建设文化强省阔步前进:十年来,全省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服务水平提升,构建起全国数量最多、服务最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实现全省电视户户通、行政村广播全覆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稻城皮洛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千年传承的巴蜀文化,正以昂扬自信的姿态走向全世界。

    如今的巴蜀大地,人民生活越来越巴适安逸。在成都居民因疫情原则居家期间,“我们不用囤粮囤菜,要囤就囤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的留言刷屏,诠释了人们对党委政府的肯定与支持。

    幸福感更可持续:守护青山绿水建设美丽四川

    10月9日,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视频方式联合召开动员会,正式启动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四川条例”和“重庆决定”联合执法检查。这也是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今年1月1日,川渝两省市协同开展的立法项目——《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同步施行,这也是川渝两省市在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首次协同立法。

    用法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十年来,四川先后出台32个改革方案和50余部地方政策法规,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让全省每一条江河、每一个湖泊、每一片森林都有专属健康守护人,与周边7个省(区、市)合唱生态保护之歌,为美丽四川护航。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对地处长江黄河上游、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使命的四川而言,绿色发展既是党中央的殷切嘱托,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四川必须担当的“绿色责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近年来,四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加强流域生态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绘就巴山绿、蜀水清、天府蓝的美丽画卷。

    筑好制度防火墙,四川对污染破坏环境行为“零容忍”。持续开展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八大战役”,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长江“十年禁渔”等专项行动;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建立常态化暗查暗访机制,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建立长江、黄河流域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明确考核任期内“生态答卷”。

    用好绿色指挥棒,四川用“含绿量”提升产业“含金量”。近年来,全省陆续重启碳排放交易、试点水资源“税改费”改革,不断激活发展新要素。去年12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推动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四川未来发展积蓄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厚植绿色本底、提升生态“颜值”,多年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结出累累硕果——

    天更蓝。2021年,四川全省PM2.5浓度较3年均值下降4.5%,优良天数平均达326天,“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盛景成为成都的“常态”。

    山更绿。全省近三分之一的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森林覆盖率超40%、较十年前提高5个百分点,正与陕西、甘肃一道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与甘肃一起努力打造世界最美的高海拔国家湿地公园。

    水更清。全省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创十年来最好水平,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清澈见底、鱼翔浅底”成为常态。

    如今的巴蜀大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底色越发亮眼,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上扬。

    安全感更有保障: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四川

    平安,民生福祉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持续推进平安四川建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平安建设惠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夯实长治久安的根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黑恶不除,民心难安。“听见李昌清被判刑,我们都想买鞭炮来放。”“村霸”李昌清及其团伙被铲除后,德阳什邡市红白镇松林村村民拍手称快。2018年,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全国展开。3年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四川不断走深走实。扫黑除恶斗争进入常态化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持续保持依法严惩高压态势,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巴蜀大地正气浩荡。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平安四川,有的“硬骨头”必须啃,有的“拦路虎”必须打。

    今秋开学以来,西昌市第二小学各年级各班都举行了“禁毒第一课”主题班会活动。禁毒攻坚是打赢凉山脱贫硬仗的重大战略任务,我省深入推进禁毒攻坚三年行动,全省政法系统选派522名政法干警奔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通过采取铁腕肃毒、源头禁毒、综合治毒的超常举措,凉山彻底摘掉20余年的“毒帽”,毒情形势根本好转,禁毒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永远在路上。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我省不断淬炼忠魂、净化队伍,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全省政法机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政法为民十大行动”,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措施近1.7万项,为群众解决困难和诉求问题31万余件。

    平安建设,积小安为大安。近年来,全省各地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率先推行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解决在诉前,不断完善“诉非衔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等机制;基本构建起“全域覆盖、全网整合、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成都市锦江区“春熙孃孃”、广安“蓥城大妈”等群防群治力量涌现,共同构筑起四川社会平安大厦的基石。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立足省情民情实际,我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抓好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

    在泸州市叙永县法院摩尼法庭大门旁,两棵石榴树静静伫立。摩尼镇位于乌蒙山区,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为妥善化解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近年来摩尼法庭孕育“石榴籽”调解品牌,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全省民族地区法院启动“石榴籽”调解品牌建设工作,不断深化诉源治理、建设法治四川,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如今的巴蜀大地,群众安全感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方阵——一份高分平安答卷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四川将一如既往围绕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四川人民。(记者 刘佳 伍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五)

  • 2022年10月12日 07时5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4·20”芦山强烈地震震中芦山县龙门镇,在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中发生了巨变。(视觉四川资料图片)

    今年9月,突如其来的泸定6.8级地震,给正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拼经济搞建设的四川带来叠加冲击。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驰援力量的全力支持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与灾害抗争、与时间赛跑,谱写了一曲曲接续救援的生命赞歌。

    把人民冷暖放在心头,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多方资源,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实事落地实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成就感更加凸显:从深度贫困到“一步跨千年”

    国庆假期,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凉山州昭觉县“悬崖村”阿土列尔村曾用的藤梯场景,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展示了阿土列尔村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的巨大跨越。如今,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悬崖村”村民们不仅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还在政策指导下实现就业创业,彻底告别贫困,迎来崭新的生活。

    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而四川,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翻山越岭,深入大凉山腹地看望贫困群众、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四川牢记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全省“总动员”、下足“绣花功”、啃下“硬骨头”,最终打赢一场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四川战役——

    379个省级单位全覆盖帮扶88个贫困县,7个市35个县帮扶45个深度贫困县,10.7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奋战在一线,24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36个贫困县,广东、浙江两省17个市61个县对口帮扶68个贫困县;

    选派5700多名干部长驻帮扶,3年新增资金超280亿元,统筹解决好“控超保学”等特殊难题,举全省之力,一鼓作气攻克凉山彝区深度贫困堡垒;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实施产业、就业等22个扶贫专项,创建“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助力扶贫产品走出深山、惠农富民,2020年全省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达9480元,是2013年的3.4倍……

    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深情牵挂着四川各族群众,多次来川视察指导,关心询问民生保障改善情况,给全省干部群众带来关怀与鼓舞。

    2013年4月20日,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芦山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叮嘱要全力救治伤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科学布局灾后恢复重建,让灾区人民早日走出灾难阴影,开始美好新生活。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汶川县映秀镇,了解“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恢复重建情况,强调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四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昔日的受灾地区已涅槃重生;全省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绝对贫困全面消除。

    如今的巴蜀大地正在奔向共同富裕道路上,接续奋斗跑好“接力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初步成效:2021年,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9元,同比增长12.6%。

    获得感更加充实:办好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

    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村民杨纯秀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近5年在区、镇医院先后住院10余次花费3万多元,但通过基本医保、医疗扶助、大病救助等多层报销,个人负担不到1000元。“国家政策好,我是受益者。”杨纯秀说。

    近年来,四川通过完善城乡统一的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统筹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持续降低群众就医费用负担,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民生无小事,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如何切好“民生蛋糕”,考验着决策层的执政智慧和民生情怀。

    四川省委、省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从十项民生工程到30件民生实事,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十年来,四川财政民生支出占比每年稳定在65%以上,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全面加强——全面实行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和“一村一幼”;基本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均是2012年的1.7倍,人均期望寿命从75.2岁提高到77.95岁;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456.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长超10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80元、7432元增至41444元、17575元,均实现翻番。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在特殊考验、关键时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面对病毒侵袭,省委、省政府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有序防控,以最大决心、最快速度、最有力举措遏制疫情扩散蔓延;面对各类自然灾害严峻挑战,有效应对处置地震、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全面完成“4·20”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等灾后恢复重建。

    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就要让民生实事更贴近百姓需求。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支持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社会工作服务试点示范项目、为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服务……四川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更精准的民生实事项目,把老百姓的“呼声”变成满意的“掌声”。

    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就要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四川推出一系列战略谋划与务实举措,朝着建设文化强省阔步前进:十年来,全省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服务水平提升,构建起全国数量最多、服务最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实现全省电视户户通、行政村广播全覆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稻城皮洛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千年传承的巴蜀文化,正以昂扬自信的姿态走向全世界。

    如今的巴蜀大地,人民生活越来越巴适安逸。在成都居民因疫情原则居家期间,“我们不用囤粮囤菜,要囤就囤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的留言刷屏,诠释了人们对党委政府的肯定与支持。

    幸福感更可持续:守护青山绿水建设美丽四川

    10月9日,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视频方式联合召开动员会,正式启动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四川条例”和“重庆决定”联合执法检查。这也是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今年1月1日,川渝两省市协同开展的立法项目——《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同步施行,这也是川渝两省市在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首次协同立法。

    用法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十年来,四川先后出台32个改革方案和50余部地方政策法规,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让全省每一条江河、每一个湖泊、每一片森林都有专属健康守护人,与周边7个省(区、市)合唱生态保护之歌,为美丽四川护航。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对地处长江黄河上游、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使命的四川而言,绿色发展既是党中央的殷切嘱托,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四川必须担当的“绿色责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近年来,四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加强流域生态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绘就巴山绿、蜀水清、天府蓝的美丽画卷。

    筑好制度防火墙,四川对污染破坏环境行为“零容忍”。持续开展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八大战役”,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长江“十年禁渔”等专项行动;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建立常态化暗查暗访机制,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建立长江、黄河流域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明确考核任期内“生态答卷”。

    用好绿色指挥棒,四川用“含绿量”提升产业“含金量”。近年来,全省陆续重启碳排放交易、试点水资源“税改费”改革,不断激活发展新要素。去年12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推动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四川未来发展积蓄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厚植绿色本底、提升生态“颜值”,多年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结出累累硕果——

    天更蓝。2021年,四川全省PM2.5浓度较3年均值下降4.5%,优良天数平均达326天,“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盛景成为成都的“常态”。

    山更绿。全省近三分之一的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森林覆盖率超40%、较十年前提高5个百分点,正与陕西、甘肃一道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与甘肃一起努力打造世界最美的高海拔国家湿地公园。

    水更清。全省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创十年来最好水平,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清澈见底、鱼翔浅底”成为常态。

    如今的巴蜀大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底色越发亮眼,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上扬。

    安全感更有保障: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四川

    平安,民生福祉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持续推进平安四川建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平安建设惠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夯实长治久安的根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黑恶不除,民心难安。“听见李昌清被判刑,我们都想买鞭炮来放。”“村霸”李昌清及其团伙被铲除后,德阳什邡市红白镇松林村村民拍手称快。2018年,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全国展开。3年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四川不断走深走实。扫黑除恶斗争进入常态化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持续保持依法严惩高压态势,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巴蜀大地正气浩荡。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平安四川,有的“硬骨头”必须啃,有的“拦路虎”必须打。

    今秋开学以来,西昌市第二小学各年级各班都举行了“禁毒第一课”主题班会活动。禁毒攻坚是打赢凉山脱贫硬仗的重大战略任务,我省深入推进禁毒攻坚三年行动,全省政法系统选派522名政法干警奔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通过采取铁腕肃毒、源头禁毒、综合治毒的超常举措,凉山彻底摘掉20余年的“毒帽”,毒情形势根本好转,禁毒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永远在路上。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我省不断淬炼忠魂、净化队伍,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全省政法机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政法为民十大行动”,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措施近1.7万项,为群众解决困难和诉求问题31万余件。

    平安建设,积小安为大安。近年来,全省各地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率先推行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解决在诉前,不断完善“诉非衔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等机制;基本构建起“全域覆盖、全网整合、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成都市锦江区“春熙孃孃”、广安“蓥城大妈”等群防群治力量涌现,共同构筑起四川社会平安大厦的基石。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立足省情民情实际,我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抓好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

    在泸州市叙永县法院摩尼法庭大门旁,两棵石榴树静静伫立。摩尼镇位于乌蒙山区,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为妥善化解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近年来摩尼法庭孕育“石榴籽”调解品牌,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全省民族地区法院启动“石榴籽”调解品牌建设工作,不断深化诉源治理、建设法治四川,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如今的巴蜀大地,群众安全感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方阵——一份高分平安答卷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四川将一如既往围绕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四川人民。(记者 刘佳 伍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