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让教师德能兼修敬业乐业
开学季,他们的忙碌成为校园美丽的风景。为帮助更多彝区孩子走得更远、飞得更高,8月28日,在汽车上颠簸17个小时后,广安教师张小芳回到喜德县冕山镇中心小学校,开始新学期的援彝支教工作;
把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天全县思经乡第一中心小学教师李元淑又拄起双拐,活跃在三尺讲台;
……巴蜀大地,寒来暑往,无数优秀教师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进行着崇高的事业。
教育之要,首在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作为教育大省,省委、省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质增效,教师素质明显提升、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师德为先
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做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能看到学生的成长。”刚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病理学教授步宏,教过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很多学生成为学科领军人。从教36年来,“老师”是步宏最喜欢听到的称呼。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近年来,我省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教育与规范并重,激励与约束并举,深入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
创新师德教育,提升师德素养。大中小学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全面开设师德教育专题,把好新任教师“师德关”。通过设置师德论坛、开展主题演讲和征文比赛、组织巡回报告会等,广泛开展师德师风常态化教育学习活动,创新师德教育形式,丰富师德教育内容,增强师德教育实效。
严格行为规范,明确师德红线。我省制定出台《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四川省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四川省中小学减负“十严十不准”》等师德规范。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畴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市、县及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目标绩效考核范围,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强化激励引导,弘扬高尚师德。建立优秀教师和师德典型表彰表扬制度,定期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大力弘扬优良师风。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2018年起,每年定期开展“四川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推动建设四川教师师德典范库,将师德典范作为师德培训案例在全省推广。
我省把2019年确定为全省师德师风建设年,切实加强并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各地各校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贯穿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四个自信”。
今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表彰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我省135人榜上有名。同时,我省遴选认定首批教书育人名师322名和中小学名校长76名。
质量并重
振兴教师教育提升教师素质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校长李笑非,是首批省级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之一。今年6月,工作室的校长们走进康定,8月又来到凉山,为民族地区学校建设传经送宝。
2018年11月,我省启动省级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首批遴选建设45个,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校长。不到一年间,这些工作室定期开展团队研修、送教下乡、送培到校、教育扶贫、对薄弱区域(学校)开展支持帮扶等研训活动,带动当地教育发展。
教育的改变,首先就是要培养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我省把教师培训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依托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我省年均安排中小学、幼儿园、高校教师和校长培训资金1.5亿元,专项用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职业素质培训,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体系,2014年至2018年,累计培训教师66万人次。
秋季开学前,全省各大中小学都在进行新教师岗前培训。参加完为期4天的岗前培训后,眉山市东坡区三苏路小学新教师辛丽娟说:“这样的培训很有意义,让我明白了从大学生到老师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要向老教师学习,尽快适应岗位需要。”
为拓展教师补充渠道,省财政将符合条件的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纳入省“双一流”建设支持范围,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按照每生每年1.1万元补助标准,招录培养公费师范生1.5万名;创新建立学前辅导员制度,支持民族地区按照平均每村2名聘请学前辅导员。
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实施,促进我省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逐步优化。目前,全省约110万教职工中,专任教师达90.6万,较2010年增长18.7%。高校45岁以下中青年骨干专任教师占71.9%,中小学45岁以下中青年骨干专任教师占67.9%。
2018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全省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十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千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意见》将助推教育强省和西部人力资源高地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大幕全面开启。
保障有力
补足教师队伍建设短板
“招不进,留不住,教不好。”这九个字描述了我省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工作状态。令人欣喜的是,在过去的几年间,这一状况逐步改变。
针对我省教师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相对薄弱的问题,我省强化农村学校师资配置,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通知》《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等政策,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和规划;出台《关于开展师范生公费定向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每年为143个县(市、区)的农村学校公费定向培养紧缺学科教师,重点为乡村学校培养一专多能教师。
在政策上倾斜。甘孜州对乡村学校连续从教30年以上并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给予5万元奖励,在评优选先中向乡村教师倾斜,州级优秀教师表扬乡村教师比例高达51%。
在待遇上提高。攀枝花市实现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全覆盖制度,实行差别化政策,重点向村小和教学点倾斜,向条件艰苦学校倾斜,补贴最高达1200元/月,每年发放乡村教师补贴1000余万元。
在管理上创新。成都全域及德阳市旌阳区、宜宾市翠屏区等地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统一管理调配教师,城乡师资均衡成效明显,三地先后纳入教育部“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建设。
2018年起,我省启动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切实为深度贫困县培养本土化人才。越西县彝族小伙西阿木尔铁响应政策,成为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大一新生。“我的梦想是学好专业技能,毕业后回到我的家乡越西,成为一名艺术教师。”据学校负责人介绍,2019年学校共录取新生1691人,凉山生源占47%。毕业后,这批学生特别是来自凉山本地的大学生,都将成为凉山基础教育的新鲜血液。(记者 江芸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