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我省第四批援藏干部人才挂职将期满 第五批援藏干部人才将启程

  • 2018年08月31日 07时3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8月29日一早,甘孜州得荣县瓦卡镇贫困户次仁曲措和其他村民来到葡萄园,为采摘作准备。成都市青羊区结合得荣县县情,每年投入600万元援藏资金,帮助得荣县打造“世界高山知名葡萄酒生产基地”。次仁曲措一家从去年开始,通过土地流转和在葡萄园当职业农民,每年收入7000元以上。

      2016年起,我省将省内对口援藏由“7+20”扩展为“9+32”,新增一批支援方,覆盖所有藏区县,助推到2020年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新一轮对口援藏突出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坚持帮扶资金和项目向基层倾斜、向农牧区倾斜、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

      今年9月,我省第四批援藏干部人才挂职即将期满,随后,第五批援藏干部人才将启程。他们扎根藏区,只为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个人。

      民生优先

      精准扶贫促贫困群众增收

      在阿坝州若尔盖县阿西乡罗叉村的牧场山坡上,阳光下的牛群羊群,正三五成群低头觅食。不远处,灰墙绿顶的牲畜暖棚分布在四周,点缀着美丽的藏乡。

      “自从建起大棚后,我们家的牛羊再也没有冻死过。”牧民扎西顿珠说,牲畜暖棚就是牧民的“致富棚”。

      2016年9月,德阳市援藏干部抵达若尔盖后,前方指挥部与建设单位多次商讨:怎样才能把牲畜暖棚修建好,怎样提高暖棚的综合利用率,怎样修建才能与环境更加协调。截至目前,德阳对口帮扶若尔盖县新建牲畜暖棚100户,项目总投资350万元,每户修建100平方米以上,德阳补助每户资金2万元。德阳市对口帮扶若尔盖县前方指挥部指挥长,挂职若尔盖县委常委、副县长张锐介绍,牲畜暖棚让贫困村牧户畜牧业抗灾防灾能力显著提高,扭转了牧区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被动局面,对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省内对口援藏过程中,帮扶各方坚持把改善民生、促进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放在优先位置,帮助补齐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短板。前8月,全省各帮扶市县累计启动实施年度帮扶项目758个,占年度计划的93%,落实帮扶资金10.5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5.5%。这些项目资金绝大部分投向基层、农牧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

      模式升级

      构建全域化对口援藏格局

      2016年9月我省援藏干部人才赴藏区挂职服务,今年9月将挂职期满。按省委统一部署,省直部门和省内对口帮扶地将选派第五批援藏干部人才。至此,从2012年以来,我省已选派5800余人深入藏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近日出台的《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全域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我省将采取“点对点”“面对面”方式开展帮扶地与受扶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全域结对帮扶工作,确保藏区彝区深度贫困县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成都在构建全域对口援藏格局中,先行先试。

      前不久,成都市举行支持阿坝州、甘孜州产业发展投资推介会,为推动内地企业在省内藏区投资兴业、实现产业扶贫搭建有效对接、深入合作平台。推介会促成5个项目签约,项目集中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旅游等行业,投资总额达26.2亿元。成都市援藏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在对口援藏中探索形成市县乡三级支援整体联动、政府企业社会三支力量协同参与、资金项目人才三项资源统筹安排的长效机制,构建起对口支援四川藏区19个深度贫困县的全域化对口援藏新格局,全面拓宽与省内藏区的多边合作和区域联动,走出一条要素跨区域流动和资源跨区域优化的协同发展新路。

      今年,成都彭州市与阿坝州黑水县两地37个乡镇(街道)签署互联结对帮扶合作协议,联动推进党建共建、发展共推、和谐共创、文化共融。目前,成都已推动490个乡镇(街道)及部门与受援县乡镇、部门建立结对关系,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精准脱贫、组织建设等方面,建起长效沟通和帮扶机制。

      据介绍,2012-2017年,成都20个支援区(市、县)投入援助资金19.8亿元援助四川藏区,其中80%以上用于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下一步,成都市与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将进一步建立合作共赢机制,搭建信息、项目、技术、人才共享的交流互动模式;把成阿、成甘、成凉“飞地园区”建成合作共建的先行区、资源共享的引领区、互利共赢的示范区。(记者 罗向明)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省第四批援藏干部人才挂职将期满 第五批援藏干部人才将启程

  • 2018年08月31日 07时3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8月29日一早,甘孜州得荣县瓦卡镇贫困户次仁曲措和其他村民来到葡萄园,为采摘作准备。成都市青羊区结合得荣县县情,每年投入600万元援藏资金,帮助得荣县打造“世界高山知名葡萄酒生产基地”。次仁曲措一家从去年开始,通过土地流转和在葡萄园当职业农民,每年收入7000元以上。

      2016年起,我省将省内对口援藏由“7+20”扩展为“9+32”,新增一批支援方,覆盖所有藏区县,助推到2020年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新一轮对口援藏突出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坚持帮扶资金和项目向基层倾斜、向农牧区倾斜、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

      今年9月,我省第四批援藏干部人才挂职即将期满,随后,第五批援藏干部人才将启程。他们扎根藏区,只为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个人。

      民生优先

      精准扶贫促贫困群众增收

      在阿坝州若尔盖县阿西乡罗叉村的牧场山坡上,阳光下的牛群羊群,正三五成群低头觅食。不远处,灰墙绿顶的牲畜暖棚分布在四周,点缀着美丽的藏乡。

      “自从建起大棚后,我们家的牛羊再也没有冻死过。”牧民扎西顿珠说,牲畜暖棚就是牧民的“致富棚”。

      2016年9月,德阳市援藏干部抵达若尔盖后,前方指挥部与建设单位多次商讨:怎样才能把牲畜暖棚修建好,怎样提高暖棚的综合利用率,怎样修建才能与环境更加协调。截至目前,德阳对口帮扶若尔盖县新建牲畜暖棚100户,项目总投资350万元,每户修建100平方米以上,德阳补助每户资金2万元。德阳市对口帮扶若尔盖县前方指挥部指挥长,挂职若尔盖县委常委、副县长张锐介绍,牲畜暖棚让贫困村牧户畜牧业抗灾防灾能力显著提高,扭转了牧区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被动局面,对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省内对口援藏过程中,帮扶各方坚持把改善民生、促进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放在优先位置,帮助补齐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短板。前8月,全省各帮扶市县累计启动实施年度帮扶项目758个,占年度计划的93%,落实帮扶资金10.5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5.5%。这些项目资金绝大部分投向基层、农牧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

      模式升级

      构建全域化对口援藏格局

      2016年9月我省援藏干部人才赴藏区挂职服务,今年9月将挂职期满。按省委统一部署,省直部门和省内对口帮扶地将选派第五批援藏干部人才。至此,从2012年以来,我省已选派5800余人深入藏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近日出台的《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全域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我省将采取“点对点”“面对面”方式开展帮扶地与受扶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全域结对帮扶工作,确保藏区彝区深度贫困县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成都在构建全域对口援藏格局中,先行先试。

      前不久,成都市举行支持阿坝州、甘孜州产业发展投资推介会,为推动内地企业在省内藏区投资兴业、实现产业扶贫搭建有效对接、深入合作平台。推介会促成5个项目签约,项目集中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旅游等行业,投资总额达26.2亿元。成都市援藏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在对口援藏中探索形成市县乡三级支援整体联动、政府企业社会三支力量协同参与、资金项目人才三项资源统筹安排的长效机制,构建起对口支援四川藏区19个深度贫困县的全域化对口援藏新格局,全面拓宽与省内藏区的多边合作和区域联动,走出一条要素跨区域流动和资源跨区域优化的协同发展新路。

      今年,成都彭州市与阿坝州黑水县两地37个乡镇(街道)签署互联结对帮扶合作协议,联动推进党建共建、发展共推、和谐共创、文化共融。目前,成都已推动490个乡镇(街道)及部门与受援县乡镇、部门建立结对关系,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精准脱贫、组织建设等方面,建起长效沟通和帮扶机制。

      据介绍,2012-2017年,成都20个支援区(市、县)投入援助资金19.8亿元援助四川藏区,其中80%以上用于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下一步,成都市与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将进一步建立合作共赢机制,搭建信息、项目、技术、人才共享的交流互动模式;把成阿、成甘、成凉“飞地园区”建成合作共建的先行区、资源共享的引领区、互利共赢的示范区。(记者 罗向明)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