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成为一种气质——第四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回眸
已历四届的科博会,带来的是一种创新的气质。
开放合作 扩大创新“朋友圈”
“我们是四川的‘土特产’,但要走的是一条坚定的国际化道路。”在本届科博会期间举行的中美省州高科技合作研讨会上,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体斌,向与会的美国18个州及城市的代表以及微软等多家美国企业发出“橄榄枝”——一起打造美国企业的“中国梦”和中国企业的“美国梦”。
开放合作已成为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企业如此,对区域亦是同样。“本届科博会已成为展示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创业的形象窗口,成为四川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博览盛会。”在绵阳市委书记彭宇行看来,更加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是本届科博会的突出特色。
4天内近5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国际范”更足、合作程度更深——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首次成为科博会支持单位、首次由美国担任主宾国,设立美国馆,吸引一批知名美国高科技企业参展参会;专门设立国际及港澳台馆,37家世界500强和64家境外知名企业参展;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外国专家参加外国专家引智项目洽谈会……
“国际范”带来的新思维和冲击波也开始产生。
连续4天人气爆棚的美国馆内,微软、戴尔、艾默生等科技巨头已“变脸”,展出的不是耳熟能详的电子消费品,而是有关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最新技术和应用。不少参观者表示:这就是国际趋势。务实的成果也体现在行动上。本届科博会上,四川省联合中美各方共同发布了《加强四川省与美国各州及城市经贸合作中国(绵阳)科技城行动计划》,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双方在电子信息、装备及汽车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双向交流合作。
专业办会打造“军民融合第一展”
“我们把能带来的军转民技术都带到了科博会。”军民融合馆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布展工作人员此言非虚。首次向省内公众展出的“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概念模型就是“爆款”。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这一“混合堆”,旨在为人类寻找可用上千年的能源解决方案。
拿出“压箱底”的,不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本届科博会瞄准“全国军民融合第一展”,首设军民融合馆,十大军工集团悉数参展。可以手动淡化海水的水壶、能飞5000米高的帽子无人机……都让人们看到军民深度融合的无限机遇。
让机遇更好“落地”的消息,不断从科博会传出:国内首只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基金成立,该基金总规模20亿元,其中40%将投向绵阳军民融合项目;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创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让更多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在四川落地生根、转化应用。
充分发挥科博会的专业平台价值,本届科博会期间,共集中发布205项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促成各方签订科技成果交易及合作意向协议444项,签约金额73亿元,比上届增长5%。更专业的科博会背后,是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绵阳科技城。以科博会上吸引眼球的机器人为例,不少已经是本土军转民、民参军的成果:从让观众恋恋不舍的服务机器人到开幕式上精准定位话筒机器人等,都镌刻着一个城市军民融合的进展。
市场导向 激发创新活力
“不管是市场需要产品,还是企业需要技术,需求都是第一位的。”9月22日,第四届科博会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发布与交易专场,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丁爱华第一个登台,发布了多项军民融合企业创新、科技成果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需求为牵引,是本届科博会的又一特色。
本届科博会组织投资推介暨集中签约、投融资机构与企业对接专场等产业投资推介活动7场次,积极推动中德商会、奥地利联邦商会等200余家国内外采购商、近300家供应商到会对接,促进国辰基金、锐盛投资等102家投融资机构与麦斯威尔科技、星宇电子等300多家企业对接。
市场化更体现在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的凸显中。
思想火花碰撞的“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后,企业会诊环节吸引了大批川企前来“问诊”。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贺思桥就一下得到了来自法国、美国等国家的专家及国内专家的支招,大呼过瘾。
本届科博会,三一重工、驼峰通用航空等企业成为科博会战略合作单位;长虹、九洲等本土企业联合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举办论坛,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个个剑指创新,蓄积企业未来发展力量。
企业主题日活动则让企业成为绝对主角。长虹主题日活动上,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与长虹公司达成协议,加速智慧城市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研究成果转化;九洲主题日活动上,四川九洲技师学院和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高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成立……
省内21个市州在这里共办、共享、共赢,搭建起四川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的对接平台。于是,创新的活力不断激发。(记者 张岚)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