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2016年上半年四川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 2016年08月15日 14时37分
  • 来源: 四川省统计局网站
  • 【字体:
  • 播报
  •   今年以来,四川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农业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生产力布局,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力度,狠抓各项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上半年四川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一、上半年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经济发展逐季加快,第二季度实现“三个快于”

      据测算,上半年全省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9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1.1亿元,增长3.3%(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及一季度均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1466.7亿元,增长3.2%,增速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比全国快0.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一季度增长3.0%,同比增速持平;二季度增长3.6%,实现了“三个快于”,即:增速比一季度快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快0.5个百分点,比全国快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除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减缓0.1个百分点外,林业、牧业、渔业及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加快1.6、1.1、0.4、0.1个百分点。

      上半年农业经济发展逐季加快的主要有利因素:

      1.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面丰收。2015年全省小春农作物播栽及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期间,大部分地区光、温、水条件良好,土壤墒情好,加之品种改良速度较快,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普遍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获得丰收。据统计,2016年全省小春油料面积1539.6万亩,比上年增长0.5%;油料产量242.2万吨,增产2.1%。其中,油菜籽产量242.1万吨,增产2.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727.7万吨,增产55.2万吨,增3.3%;小春中草药材产量15.7万吨,增产7.4%,增幅加快2.0个百分点;水果产量115.5万吨,增产8.1%,增幅加快3.1个百分点。春茶13.1万吨,增长6.5%,增幅加快0.2个百分点。

      2.生猪生产降幅逐季减缓,其它畜禽发展速度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核定,全省上半年出栏肥猪2999.1万头,同比下降4.7%,其中2季度肉猪出栏头数由1季度的下降6.7%减缓至下降1.3%,降幅同比及环比均减缓5.4个百分点。出栏肉羊838.8万只,同比增长4.2%,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出栏肉禽28790.5万只,增长2.3%,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308万吨,同比下降1.0%,减缓1.1个百分点;禽蛋产量87.2万吨,增长0.9%,加快0.2个百分点。

      3.渔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由于近年来水产品价格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提高了水产养殖者的积极性,上半年四川渔业生产继续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据统计,四川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9.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产2.8万吨,增长4.2%,加快0.7个百分点。

      4.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主要受益于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据调查,二季度农村居民获得的农林牧渔服务业现金收入增速同比加快13.3个百分点。

      上半年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主要不利因素:

      1.小春粮食、油料、蔬菜产量增速减缓。据统计,小春粮食总产量601.1万吨,比上年减产0.6万吨,减0.1%,增速比上年减缓2.0个百分点;虽然油料及蔬菜生产获得了丰收,但增速较上年减缓。其中,油菜籽产量增速减缓0.2个百分点;蔬菜及食用菌产量速减缓0.6个百分点。

      2.生猪生产继续下滑。虽然上半年生猪生产降幅逐季减缓,但上半年降幅仍然大于上年同期。上半年全省出栏肉猪头数同比下降4.7%,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0.8个百分点,比全国减幅大0.3个百分点。

      3.林业生产发展速度放慢。上半年,全省育苗育种面积、造林面积、迹地更新面积、零星植树、竹木采伐量等全面下降,降幅在4-23%之间。

      (二)大春主要农作物栽播顺利结束,长势良好

      近期丰沛的降雨有利于农田蓄水和补充土壤墒情,各地大春播栽进度明显加快,目前四川大春主要农作物栽播已基本结束。据省农业厅统计,截止6月底,全省大春粮食已完成栽播面积7076.3万亩,增加26.5万亩,增0.4%。全省水稻、玉米一、二类苗分别达到88.3%、89.0%,同比分别提高0.9、1.4个百分点。

      (三)蔬菜、茶叶、出栏牛、禽蛋等价格继续上扬

      1.生猪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6月开始出现拐点。2季度,生猪价格继续维持1季度大幅度上涨的走势,但从6月第3周开始出现连续4周下滑。据68个生猪预警监测调查县调查汇总,猪粮比价在6月第2周创历史新高,达9.37:1,同比高64.4%;肥猪均价高达20.7元/公斤,同比上涨40.7%。从6月第3周开始肥猪均价出现下滑,至7月第1周,肥猪均价比第3周下降了1.28元,但价格同比仍上涨25.9%;猪粮比价回落到8.52:1点,猪粮比价也比上年同期仍高42.5%。

      2.蔬菜、茶叶、出栏牛、禽蛋等价格稳步上涨。2季度,四川蔬菜价格在1季度较大幅度上涨的基础上继续稳步上涨,据调查,2季度蔬菜价格上涨4.9%。据成都、南充等地调查,2季度大宗蔬菜中,莴笋、大白菜价格下降10%左右,其他蔬菜价格涨幅分别在2.0%至6.0%。另据调查,2季度春茶、出栏牛、禽蛋价格分别上涨7.7%、1.3%、1.0%。

      (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两个“高于”

      2016年上半年,在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标准由上年的每月250元提高至每月300元,集中供养人员由每月250元提高至每月400元)及国家一系列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等宏观政策刺激作用下,社会各界对第一产业投资踊跃,精准扶贫对农民增收的作用逐步显现,加之上半年主要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推动了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保持“两个高于”。

      据调查,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62.1元,同比增加543.6元,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4位,居西部12省(市、区)第1位,在“,在“区)省市(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10省及重庆市)中居第7位,比第一位的浙江省低7181元。增速比全国平均快1.3个百分点,增速排位居西藏(11.7%)、重庆(11.3%)、贵州(10.5%)三省(市、区)之后,居第4位。同时,增速也比全省城镇居民快1.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48:1下降至2.44:1.。

      从收入来源构成看,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520.8元,同比增加199.4元,增长8.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36.7%;经营性净收入1629.2元,增加189.4元,增长13.2%,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34.8%;财产性净收入119.6元,增长12.4%;转移性净收入1592.4元,增长9.8%。

      分市州看,21个市州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内江、乐山、眉山、资阳等10个市。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甘孜、凉山、阿坝、泸州、广安、达州、巴中、雅安、资阳、攀枝花、广元、宜宾等12个市州。

      (五)农村市场消费比城市活跃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及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的全面普及,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减轻,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据统计,上半年全省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20.3亿元,同比增长12.7%,比城镇快1.5个百分点,比全国快1.7个百分点。

      二、上半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夯实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

      为确保2016年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四川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上半年,省财政已下达农业专项资金257亿元(含中央补助金167亿元)。其中,农业保护补贴、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96亿元;小农水重点县、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6.3亿元;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资金22.67;专项扶贫资金32.7亿元,为2016年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农村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加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扶贫开发攻坚力度的加大,在国家加大对农村民生工程投入的同时,民间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推动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加。据统计,上半年全省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30.4亿元,同比增长30.7%,继续领跑三次产业,比全省快18.4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快9.6个百分点。

      (三)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随着京东、苏宁、阿里巴巴等一批知名电商企业进入全省农村贫困地区,邮政、电信、供销社等企业也纷纷拓展电商业务,帮助了一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农产品价值得到提升。据统计,上半年全省农产品网络购销总额逾60亿元,农村旅游网络销售21亿元,农村电商产业链已帮助807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既帮助了大量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和留守妇女实现就地就业,又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转型调整和提质增效。

      三、下半年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还不高。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存在支持不多、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2.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较大。厄尔尼诺影响可能持续到8月份,而后期转为拉尼娜的可能性较大,今年农业防汛抗旱的形势严峻,前期强对流天气已造成全省农作物受灾91.3万亩。稻瘟病已在全省川东北地区偏重发生,面积达到26.8万亩,同比增加48%,且扩展速度快、危害程度重、发病品种多。

      3.农产品价格形势不容乐观。全球农产品供给宽松,小麦最低收购价维持不变,2季度市场价格下降8.4%;油菜籽临储政策退出,价格也呈下降趋势。羊肉、鸡蛋、生鲜乳价格弱势运行,分别下降9.0%、7.4%、4.1%;虽然猪价一路看涨,但动力在减弱,后期回调碰头的可能性加大。

      四、对策建议

      1.抓好生产指导,确保农业增产。目前大春主要农作物栽播已基本结束,转入了管护阶段,各地要加大投入力度,抓好大春作物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确保大春粮食增产。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川猪”优势,降低养殖成本,发展种养循环;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支持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和特色小家畜禽。加强渔业生产指导,优化养殖模式,调整品质结构,不断提高省内供给水平。

      2.抓好防灾减灾,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提前制定防灾减灾预案,督促落实汛期各项物资措施。全力抓好稻瘟病等病虫害防治,加强查治、压低菌源,赢取防控主动权,确保全年损失率控制在4%以内。

      3.加强农产品市场预警监测。近年来,各地在抓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及脱贫攻坚工作中,扶持的产业基本集中在经济作物及水果方面,导致产业趋同情况普遍,部分产品因此出现价格大幅波动。应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市场的监测范围,加强对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监测,并提前向种、养殖户发布生产形势、市场供求和发展趋势分析,指导种、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防止因价格大起大落而影响种、养殖户积极性和增收。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6年上半年四川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 2016年08月15日 14时37分
  • 来源: 四川省统计局网站
  •   今年以来,四川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农业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生产力布局,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力度,狠抓各项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上半年四川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一、上半年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经济发展逐季加快,第二季度实现“三个快于”

      据测算,上半年全省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9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1.1亿元,增长3.3%(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及一季度均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1466.7亿元,增长3.2%,增速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比全国快0.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一季度增长3.0%,同比增速持平;二季度增长3.6%,实现了“三个快于”,即:增速比一季度快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快0.5个百分点,比全国快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除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减缓0.1个百分点外,林业、牧业、渔业及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加快1.6、1.1、0.4、0.1个百分点。

      上半年农业经济发展逐季加快的主要有利因素:

      1.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面丰收。2015年全省小春农作物播栽及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期间,大部分地区光、温、水条件良好,土壤墒情好,加之品种改良速度较快,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普遍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获得丰收。据统计,2016年全省小春油料面积1539.6万亩,比上年增长0.5%;油料产量242.2万吨,增产2.1%。其中,油菜籽产量242.1万吨,增产2.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727.7万吨,增产55.2万吨,增3.3%;小春中草药材产量15.7万吨,增产7.4%,增幅加快2.0个百分点;水果产量115.5万吨,增产8.1%,增幅加快3.1个百分点。春茶13.1万吨,增长6.5%,增幅加快0.2个百分点。

      2.生猪生产降幅逐季减缓,其它畜禽发展速度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核定,全省上半年出栏肥猪2999.1万头,同比下降4.7%,其中2季度肉猪出栏头数由1季度的下降6.7%减缓至下降1.3%,降幅同比及环比均减缓5.4个百分点。出栏肉羊838.8万只,同比增长4.2%,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出栏肉禽28790.5万只,增长2.3%,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308万吨,同比下降1.0%,减缓1.1个百分点;禽蛋产量87.2万吨,增长0.9%,加快0.2个百分点。

      3.渔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由于近年来水产品价格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提高了水产养殖者的积极性,上半年四川渔业生产继续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据统计,四川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9.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产2.8万吨,增长4.2%,加快0.7个百分点。

      4.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主要受益于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据调查,二季度农村居民获得的农林牧渔服务业现金收入增速同比加快13.3个百分点。

      上半年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主要不利因素:

      1.小春粮食、油料、蔬菜产量增速减缓。据统计,小春粮食总产量601.1万吨,比上年减产0.6万吨,减0.1%,增速比上年减缓2.0个百分点;虽然油料及蔬菜生产获得了丰收,但增速较上年减缓。其中,油菜籽产量增速减缓0.2个百分点;蔬菜及食用菌产量速减缓0.6个百分点。

      2.生猪生产继续下滑。虽然上半年生猪生产降幅逐季减缓,但上半年降幅仍然大于上年同期。上半年全省出栏肉猪头数同比下降4.7%,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0.8个百分点,比全国减幅大0.3个百分点。

      3.林业生产发展速度放慢。上半年,全省育苗育种面积、造林面积、迹地更新面积、零星植树、竹木采伐量等全面下降,降幅在4-23%之间。

      (二)大春主要农作物栽播顺利结束,长势良好

      近期丰沛的降雨有利于农田蓄水和补充土壤墒情,各地大春播栽进度明显加快,目前四川大春主要农作物栽播已基本结束。据省农业厅统计,截止6月底,全省大春粮食已完成栽播面积7076.3万亩,增加26.5万亩,增0.4%。全省水稻、玉米一、二类苗分别达到88.3%、89.0%,同比分别提高0.9、1.4个百分点。

      (三)蔬菜、茶叶、出栏牛、禽蛋等价格继续上扬

      1.生猪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6月开始出现拐点。2季度,生猪价格继续维持1季度大幅度上涨的走势,但从6月第3周开始出现连续4周下滑。据68个生猪预警监测调查县调查汇总,猪粮比价在6月第2周创历史新高,达9.37:1,同比高64.4%;肥猪均价高达20.7元/公斤,同比上涨40.7%。从6月第3周开始肥猪均价出现下滑,至7月第1周,肥猪均价比第3周下降了1.28元,但价格同比仍上涨25.9%;猪粮比价回落到8.52:1点,猪粮比价也比上年同期仍高42.5%。

      2.蔬菜、茶叶、出栏牛、禽蛋等价格稳步上涨。2季度,四川蔬菜价格在1季度较大幅度上涨的基础上继续稳步上涨,据调查,2季度蔬菜价格上涨4.9%。据成都、南充等地调查,2季度大宗蔬菜中,莴笋、大白菜价格下降10%左右,其他蔬菜价格涨幅分别在2.0%至6.0%。另据调查,2季度春茶、出栏牛、禽蛋价格分别上涨7.7%、1.3%、1.0%。

      (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两个“高于”

      2016年上半年,在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标准由上年的每月250元提高至每月300元,集中供养人员由每月250元提高至每月400元)及国家一系列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等宏观政策刺激作用下,社会各界对第一产业投资踊跃,精准扶贫对农民增收的作用逐步显现,加之上半年主要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推动了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保持“两个高于”。

      据调查,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62.1元,同比增加543.6元,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4位,居西部12省(市、区)第1位,在“,在“区)省市(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10省及重庆市)中居第7位,比第一位的浙江省低7181元。增速比全国平均快1.3个百分点,增速排位居西藏(11.7%)、重庆(11.3%)、贵州(10.5%)三省(市、区)之后,居第4位。同时,增速也比全省城镇居民快1.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48:1下降至2.44:1.。

      从收入来源构成看,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520.8元,同比增加199.4元,增长8.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36.7%;经营性净收入1629.2元,增加189.4元,增长13.2%,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34.8%;财产性净收入119.6元,增长12.4%;转移性净收入1592.4元,增长9.8%。

      分市州看,21个市州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内江、乐山、眉山、资阳等10个市。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甘孜、凉山、阿坝、泸州、广安、达州、巴中、雅安、资阳、攀枝花、广元、宜宾等12个市州。

      (五)农村市场消费比城市活跃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及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的全面普及,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减轻,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据统计,上半年全省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20.3亿元,同比增长12.7%,比城镇快1.5个百分点,比全国快1.7个百分点。

      二、上半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夯实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

      为确保2016年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四川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上半年,省财政已下达农业专项资金257亿元(含中央补助金167亿元)。其中,农业保护补贴、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96亿元;小农水重点县、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6.3亿元;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资金22.67;专项扶贫资金32.7亿元,为2016年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农村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加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扶贫开发攻坚力度的加大,在国家加大对农村民生工程投入的同时,民间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推动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加。据统计,上半年全省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30.4亿元,同比增长30.7%,继续领跑三次产业,比全省快18.4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快9.6个百分点。

      (三)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随着京东、苏宁、阿里巴巴等一批知名电商企业进入全省农村贫困地区,邮政、电信、供销社等企业也纷纷拓展电商业务,帮助了一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农产品价值得到提升。据统计,上半年全省农产品网络购销总额逾60亿元,农村旅游网络销售21亿元,农村电商产业链已帮助807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既帮助了大量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和留守妇女实现就地就业,又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转型调整和提质增效。

      三、下半年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还不高。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存在支持不多、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2.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较大。厄尔尼诺影响可能持续到8月份,而后期转为拉尼娜的可能性较大,今年农业防汛抗旱的形势严峻,前期强对流天气已造成全省农作物受灾91.3万亩。稻瘟病已在全省川东北地区偏重发生,面积达到26.8万亩,同比增加48%,且扩展速度快、危害程度重、发病品种多。

      3.农产品价格形势不容乐观。全球农产品供给宽松,小麦最低收购价维持不变,2季度市场价格下降8.4%;油菜籽临储政策退出,价格也呈下降趋势。羊肉、鸡蛋、生鲜乳价格弱势运行,分别下降9.0%、7.4%、4.1%;虽然猪价一路看涨,但动力在减弱,后期回调碰头的可能性加大。

      四、对策建议

      1.抓好生产指导,确保农业增产。目前大春主要农作物栽播已基本结束,转入了管护阶段,各地要加大投入力度,抓好大春作物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确保大春粮食增产。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川猪”优势,降低养殖成本,发展种养循环;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支持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和特色小家畜禽。加强渔业生产指导,优化养殖模式,调整品质结构,不断提高省内供给水平。

      2.抓好防灾减灾,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提前制定防灾减灾预案,督促落实汛期各项物资措施。全力抓好稻瘟病等病虫害防治,加强查治、压低菌源,赢取防控主动权,确保全年损失率控制在4%以内。

      3.加强农产品市场预警监测。近年来,各地在抓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及脱贫攻坚工作中,扶持的产业基本集中在经济作物及水果方面,导致产业趋同情况普遍,部分产品因此出现价格大幅波动。应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市场的监测范围,加强对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监测,并提前向种、养殖户发布生产形势、市场供求和发展趋势分析,指导种、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防止因价格大起大落而影响种、养殖户积极性和增收。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