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城镇化的“第三条路”:以改革激发城镇内生动力

  • 2016年06月14日 08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源溪村银耳种植公司化,农民足不出村变成了工人。图为一位工人在银耳种植棚内进行湿度保持工作。李晨骜摄



      为提升农民生产性、工资性收入,在德阳市中江县集凤镇,近年来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让传统手工挂面制作走入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帮助农户致富。图为农户正在晾晒挂面。罗国杨摄

      “哦嚯嚯——”四下无人,徐兴正就爱吼几嗓子,然后听凭声浪在狭窄的山谷内来回“碰壁”,就像平静的水面丢进了一枚石头。高山深谷内,是徐兴正的家乡——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

      开门见山——徐兴正生活的独特之处,正是当地城镇化的困境所在:没有平整的土地,缺乏足够的资金,就像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这也是整个西部的困境。相对于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西部多数地方处于山地,经济欠发达,如何在这样的地方推进城镇化?

      作为“百镇建设行动”重点镇之一,羊木镇的回答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产城互动为切入点,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在此背景下,当地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城镇化率达4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这也是西部的回答。

      西部山地和丘陵地区偏多,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城镇化,如果按照平原地区那种“摊大饼”的做法,求规模讲排场,注定很难走通

      城镇、生态、人,在西部推进城镇化,首先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农民进城等待公共服务,还是把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

      以改革体制机制来激发城镇内生动力,其本质是市场化的改革,这个过程中,既包括政府的简政放权,还包括一系列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体制机制的建立

      切口缩小

      不贪大求洋,以“百镇引领,千镇共进”的小城镇发展思路,不仅有力推动了城镇化进程,还保护了西部生态,夯实了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底部基础。

      “一个跟斗可以跌出头”,从规模上看,羊木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镇,场镇面积只有1.6平方公里。如今,这块弹丸之地上聚集了当地近一半的人口。

      放眼四川,像羊木镇这样被纳入“百镇建设行动”的重点镇,全省总共有300个,截至目前,仅仅基础设施建设一项就投入资金600多亿元。

      大把大把的资金投在小镇上,四川的“葫芦”里卖的是啥“药”?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这样“解密”:

      四川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地区属丘陵和山地,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城镇化,如果按照平原地区那种“摊大饼”的做法,求规模讲排场,注定很难走通。

      基于此,四川选择从“小”入手,坚持“百镇引领,千镇共进”的小城镇发展思路,这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选择,也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夯实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底部基础的重要手段,值得整个西部地区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认为,四川的探索,不仅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同时也保护了西部的生态,实现了城镇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整个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元认为,在这之前,对于大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大家都有共识,但小城镇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引领作用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四川以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抓手,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服务向下

      在不大量转移人口的背景下,将重点放在实现农民的非农就业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是另一种“城镇化”,可以说是推进城镇化的“第三条道路”。

      七年前,南充市高坪区东观镇只是川东北丘陵深处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人口不到8000人。近三年来,东观镇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如今场镇居民已超过2.5万人。

      人来了,但是城镇化的过程才刚刚起步,接下来,如何为他们提供就业、医疗、文化、教育甚至环保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这不仅是东观镇,也是四川城镇化必须完成的使命。

      近三年来,四川不断加大小城镇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在2015年抽样的127个小城镇中,平均拥有幼儿园和中小学6所,医疗卫生设施9.8个,比2012年增加了30.3%。

      城镇化包含三个方面的要件:一是居住地从农村到城市;二是就业从农业向非农;三是社会服务从自我向公共,三个方面全部转化当然是最彻底的,这也是城镇化的首选道路,但现实中,相当部分地方在城镇化进程中只有一二,没有三,这是充满争议的城镇化第二路径。

      但对于西部来说,樊杰认为,在山地推进城镇化,居住地的迁移,大量的人口聚集将造成很多负面效果。

      四川探索在不大量转移人口的背景下,将重点放在实现农民的非农就业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上,是另一种“城镇化”,可以说是推进城镇化的“第三条道路”。

      体制要新

      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西部地区城镇化的进程,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空间,向改革要“钱景”。

      宜宾县观音镇,一个规划占地80公顷的南部新区正拔地而起。

      这一项目需要投入资金数十亿元。宜宾县的财政收入一年不到10亿元。

      2013年前后,一场逼出来的改革悄然推开。当地将人、事、财三大项,63项权限从县一级下放给乡镇一级。

      从那以后,凡符合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属于国家政策限制发展,不需要市以上部门和县政府审批,且又不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一律由扩权试点乡镇政府核准、后报县级相关单位备案。

      自主权扩大之后,观音镇通过引入BT模式、吸引民营资金开发。观音镇的新区建设,一两年内民营资本已投入5000多万元。

      向改革要“小城镇内生动力”。推进“扩权强镇”,不只是宜宾县,新津县、大竹县分别将97项和111项县级管理权限和事项下放到花源镇和庙坝镇,增强了试点镇的统筹管理能力。

      向改革要“农村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从2013年开始,四川在全国率先全面放开除特大城市以外的城镇落户限制,近年来试点镇转移农村人口约60万人。

      向改革问“钱从哪里来”。省财政3年安排专项资金15亿元,整合专项资金近5亿元,通过“以奖代补”竞争机制对小城镇基础设施资金配套。运用PPP、财政贴息、直接补助、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多种方式,激励社会资本投入小城镇建设。

      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刘志彪认为,四川以改革体制机制来激发城镇内生动力,其本质是市场化的改革,这个过程中,既包括政府的简政放权,还包括一系列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小城镇发展的‘钱景’就是市场前景,就是要看这个小城镇是加入了市场流通的大循环还是小循环。”

      百镇建设行动2016年

      目标

      基础设施

      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130亿元带动全省小城镇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亿元

      吸纳人口

      就地就近吸纳农业人口30万人带动全省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50万人以上

      两个一批

      ◎对多数试点镇,将继续加大建设投入,完善小城镇基本功能,巩固提升一批示范镇◎对有条件的试点镇将引导向新型专业镇、创新创业镇发展,培育创建一批专业镇

      本报制图/卢浩

      小镇建设的N个猜想

      □本报记者王付永

      在四川48.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星罗棋布地分布着2000多个风格各异的小镇,千帆竞发,谁将会在小镇发展形态上更上层楼?

      谁是中国下一个“乌镇”?

      创业是小镇成长动力。2015年初,一度产业空心化的郫县德源镇开始向创客小镇转型,迅速成为成都创新创业资本的汇聚地,并被冠以“菁蓉汇”的成都城市创业品牌,因此,有了“菁蓉镇”的别号。近一年时间过去,郫县“菁蓉镇”在打造全球影响力创客小镇的道路上,步履铿锵,成效明显,一大批创新创业的人才蜂拥而至。

      为此,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表示,郫县着力打造的创新创业小镇“菁蓉镇”,完全可以成为中国下一个“乌镇”。

      谁将是四川的“横店”?

      浙江横店影视城把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镇变成了名噪天下的影视城,小镇名利双收。

      郫县“影视硅谷”团结镇也雄心勃勃,“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展现出“大河小城”的诗魅意境。此外,还有大邑安仁镇、宜宾李庄古镇,都曾多次被电影导演相中。问题是,谁才能脱颖而出,赶上甚至超过横店的影响力呢?

      谁将成四川的“博鳌”?

      近年来,包括财富全球论坛等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开始移师四川,而随着天府国际机场的建成,四川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可以预见的是,更多的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将落户四川,甚至下沉小镇。

      在这里,也许有那么一天,一不小心,你会和正在这里召开论坛的政要们、科技精英们和业界大咖们不期而遇。谁会是四川的“博鳌”,时间会给出答案。

      谁会成为省内第一个“镇级市”?

      近年来,沿海省市先后启动扩权强镇试点,甚至在部分地方设置“镇级市”。我省宜宾、自贡等地也先后启动了此项改革,宜宾县观音镇、孔滩镇等十个镇以及简阳市贾家镇被列入试点。

      改革的核心是市县向经济实力强的乡镇下放权力,其实质是推动政府转型速度与经济社会转型速度同步,也是弥补转型期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短缺的路径选择。在改革的洪流中,谁能成为四川的第一个“镇级市”呢?

      谁会成四川首个“全国百强镇”?

      四川小镇数量占全国十分之一,但总体承载的人口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是四川小镇建设的总体特征。在2015年的全国百强镇名单中,四川无一入围。伴随着“百镇建设行动”的推进,试点城镇的实力将进一步壮大,谁将第一个进入“全国百强镇”名单呢?我们拭目以待。(记者 梁现瑞 王付永)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城镇化的“第三条路”:以改革激发城镇内生动力

  • 2016年06月14日 08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源溪村银耳种植公司化,农民足不出村变成了工人。图为一位工人在银耳种植棚内进行湿度保持工作。李晨骜摄



      为提升农民生产性、工资性收入,在德阳市中江县集凤镇,近年来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让传统手工挂面制作走入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帮助农户致富。图为农户正在晾晒挂面。罗国杨摄

      “哦嚯嚯——”四下无人,徐兴正就爱吼几嗓子,然后听凭声浪在狭窄的山谷内来回“碰壁”,就像平静的水面丢进了一枚石头。高山深谷内,是徐兴正的家乡——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

      开门见山——徐兴正生活的独特之处,正是当地城镇化的困境所在:没有平整的土地,缺乏足够的资金,就像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这也是整个西部的困境。相对于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西部多数地方处于山地,经济欠发达,如何在这样的地方推进城镇化?

      作为“百镇建设行动”重点镇之一,羊木镇的回答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产城互动为切入点,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在此背景下,当地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城镇化率达4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这也是西部的回答。

      西部山地和丘陵地区偏多,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城镇化,如果按照平原地区那种“摊大饼”的做法,求规模讲排场,注定很难走通

      城镇、生态、人,在西部推进城镇化,首先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农民进城等待公共服务,还是把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

      以改革体制机制来激发城镇内生动力,其本质是市场化的改革,这个过程中,既包括政府的简政放权,还包括一系列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体制机制的建立

      切口缩小

      不贪大求洋,以“百镇引领,千镇共进”的小城镇发展思路,不仅有力推动了城镇化进程,还保护了西部生态,夯实了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底部基础。

      “一个跟斗可以跌出头”,从规模上看,羊木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镇,场镇面积只有1.6平方公里。如今,这块弹丸之地上聚集了当地近一半的人口。

      放眼四川,像羊木镇这样被纳入“百镇建设行动”的重点镇,全省总共有300个,截至目前,仅仅基础设施建设一项就投入资金600多亿元。

      大把大把的资金投在小镇上,四川的“葫芦”里卖的是啥“药”?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这样“解密”:

      四川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地区属丘陵和山地,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城镇化,如果按照平原地区那种“摊大饼”的做法,求规模讲排场,注定很难走通。

      基于此,四川选择从“小”入手,坚持“百镇引领,千镇共进”的小城镇发展思路,这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选择,也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夯实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底部基础的重要手段,值得整个西部地区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认为,四川的探索,不仅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同时也保护了西部的生态,实现了城镇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整个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元认为,在这之前,对于大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大家都有共识,但小城镇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引领作用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四川以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抓手,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服务向下

      在不大量转移人口的背景下,将重点放在实现农民的非农就业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是另一种“城镇化”,可以说是推进城镇化的“第三条道路”。

      七年前,南充市高坪区东观镇只是川东北丘陵深处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人口不到8000人。近三年来,东观镇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如今场镇居民已超过2.5万人。

      人来了,但是城镇化的过程才刚刚起步,接下来,如何为他们提供就业、医疗、文化、教育甚至环保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这不仅是东观镇,也是四川城镇化必须完成的使命。

      近三年来,四川不断加大小城镇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在2015年抽样的127个小城镇中,平均拥有幼儿园和中小学6所,医疗卫生设施9.8个,比2012年增加了30.3%。

      城镇化包含三个方面的要件:一是居住地从农村到城市;二是就业从农业向非农;三是社会服务从自我向公共,三个方面全部转化当然是最彻底的,这也是城镇化的首选道路,但现实中,相当部分地方在城镇化进程中只有一二,没有三,这是充满争议的城镇化第二路径。

      但对于西部来说,樊杰认为,在山地推进城镇化,居住地的迁移,大量的人口聚集将造成很多负面效果。

      四川探索在不大量转移人口的背景下,将重点放在实现农民的非农就业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上,是另一种“城镇化”,可以说是推进城镇化的“第三条道路”。

      体制要新

      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西部地区城镇化的进程,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空间,向改革要“钱景”。

      宜宾县观音镇,一个规划占地80公顷的南部新区正拔地而起。

      这一项目需要投入资金数十亿元。宜宾县的财政收入一年不到10亿元。

      2013年前后,一场逼出来的改革悄然推开。当地将人、事、财三大项,63项权限从县一级下放给乡镇一级。

      从那以后,凡符合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属于国家政策限制发展,不需要市以上部门和县政府审批,且又不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一律由扩权试点乡镇政府核准、后报县级相关单位备案。

      自主权扩大之后,观音镇通过引入BT模式、吸引民营资金开发。观音镇的新区建设,一两年内民营资本已投入5000多万元。

      向改革要“小城镇内生动力”。推进“扩权强镇”,不只是宜宾县,新津县、大竹县分别将97项和111项县级管理权限和事项下放到花源镇和庙坝镇,增强了试点镇的统筹管理能力。

      向改革要“农村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从2013年开始,四川在全国率先全面放开除特大城市以外的城镇落户限制,近年来试点镇转移农村人口约60万人。

      向改革问“钱从哪里来”。省财政3年安排专项资金15亿元,整合专项资金近5亿元,通过“以奖代补”竞争机制对小城镇基础设施资金配套。运用PPP、财政贴息、直接补助、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多种方式,激励社会资本投入小城镇建设。

      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刘志彪认为,四川以改革体制机制来激发城镇内生动力,其本质是市场化的改革,这个过程中,既包括政府的简政放权,还包括一系列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小城镇发展的‘钱景’就是市场前景,就是要看这个小城镇是加入了市场流通的大循环还是小循环。”

      百镇建设行动2016年

      目标

      基础设施

      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130亿元带动全省小城镇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亿元

      吸纳人口

      就地就近吸纳农业人口30万人带动全省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50万人以上

      两个一批

      ◎对多数试点镇,将继续加大建设投入,完善小城镇基本功能,巩固提升一批示范镇◎对有条件的试点镇将引导向新型专业镇、创新创业镇发展,培育创建一批专业镇

      本报制图/卢浩

      小镇建设的N个猜想

      □本报记者王付永

      在四川48.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星罗棋布地分布着2000多个风格各异的小镇,千帆竞发,谁将会在小镇发展形态上更上层楼?

      谁是中国下一个“乌镇”?

      创业是小镇成长动力。2015年初,一度产业空心化的郫县德源镇开始向创客小镇转型,迅速成为成都创新创业资本的汇聚地,并被冠以“菁蓉汇”的成都城市创业品牌,因此,有了“菁蓉镇”的别号。近一年时间过去,郫县“菁蓉镇”在打造全球影响力创客小镇的道路上,步履铿锵,成效明显,一大批创新创业的人才蜂拥而至。

      为此,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表示,郫县着力打造的创新创业小镇“菁蓉镇”,完全可以成为中国下一个“乌镇”。

      谁将是四川的“横店”?

      浙江横店影视城把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镇变成了名噪天下的影视城,小镇名利双收。

      郫县“影视硅谷”团结镇也雄心勃勃,“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展现出“大河小城”的诗魅意境。此外,还有大邑安仁镇、宜宾李庄古镇,都曾多次被电影导演相中。问题是,谁才能脱颖而出,赶上甚至超过横店的影响力呢?

      谁将成四川的“博鳌”?

      近年来,包括财富全球论坛等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开始移师四川,而随着天府国际机场的建成,四川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可以预见的是,更多的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将落户四川,甚至下沉小镇。

      在这里,也许有那么一天,一不小心,你会和正在这里召开论坛的政要们、科技精英们和业界大咖们不期而遇。谁会是四川的“博鳌”,时间会给出答案。

      谁会成为省内第一个“镇级市”?

      近年来,沿海省市先后启动扩权强镇试点,甚至在部分地方设置“镇级市”。我省宜宾、自贡等地也先后启动了此项改革,宜宾县观音镇、孔滩镇等十个镇以及简阳市贾家镇被列入试点。

      改革的核心是市县向经济实力强的乡镇下放权力,其实质是推动政府转型速度与经济社会转型速度同步,也是弥补转型期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短缺的路径选择。在改革的洪流中,谁能成为四川的第一个“镇级市”呢?

      谁会成四川首个“全国百强镇”?

      四川小镇数量占全国十分之一,但总体承载的人口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是四川小镇建设的总体特征。在2015年的全国百强镇名单中,四川无一入围。伴随着“百镇建设行动”的推进,试点城镇的实力将进一步壮大,谁将第一个进入“全国百强镇”名单呢?我们拭目以待。(记者 梁现瑞 王付永)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