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欧双方在对话中碰撞新思路 合作共赢“蛋糕”从何“下嘴”
目前,欧洲在川投资企业累计超过500家,中法成都生态园、中德创新产业合作平台等落户四川,四川长虹、波鸿集团等川企也纷纷前往欧洲市场掘金。
前景广阔,但川欧合作共赢这块“蛋糕”从何“下嘴”?4月12日,2016川欧投资合作交流会上,双方在对话中碰撞出新的思路。
合作领域瞄准“高大上”
交流会现场,川欧双方瞄准的都是些“高大上”领域。
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投资服务局局长刘宇彤拿出“天府新区”新名片现场吆喝,并抛出科技研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先进制造等合作橄榄枝。
拿着中文讲稿,绵阳市副市长韩圣健临上台前决定全程用英语推介。“欧洲嘉宾很多,说英文效果更好。”他带来绵阳对欧优势六大“两新”产业,电子信息、汽车、节能环保和通用航空四个方向成为介绍重点。
记者梳理成都、遂宁等5市推介词发现,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端方向成为共同合作需求。
在捷克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诺子博看来,航空工业、汽车制造、可再生能源、信息通信技术都是潜在合作发展领域,这与四川需求不谋而合。
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总裁卫可透露,英国企业最关注四川教育、医疗、养老、高新技术等领域。会议刚结束,他们就组织一个由10多人组成的英国企业考察团连夜奔赴自贡。
协会当“红娘”也当“保姆”
在川活动期间,欧盟商会发布了商会的第一份建议书,分析四川等西南地区投资现状,为各地政府作出推荐。“因为很多商会企业反映,西南地区市场还不是非常成熟,偏远地区和基层政府经验还较缺乏,企业也很难获得相关信息。”为此,欧盟商会西南区董事会主席白桦建议企业着眼长远,也建议各地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
英中贸易协会在去年发布“一带一路”报告后,今年还将发布“中国制造2025报告”,帮助企业发现商机。英中贸易协会总裁傅仲森表示,成都办事处已帮助2000多家英企在川发现机会,但还需要把机会变成具体合作。
近年,更多中欧间的经贸合作协会组织,正从简单牵线搭桥的“红娘”,变为帮助摸清家底并提供全程服务的“保姆”。“去年下半年开始,明显感觉到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李永刚说,为在会议期间让法国企业与绵阳当地野马汽车、长虹等企业对接,早在3个月前他就开始通过国际长途电话与企业沟通。
正是基于对协会组织越来越信任,在得到欧中投资协会邀请后,一家电动汽车法国企业自掏腰包,提前两天前往绵阳考察。
抱团进军中亚市场
会议刚结束,傅仲森就匆匆赶往机场。第二天,他将在北京邀请英国驻中亚地区的6位大使出席自己的午餐会,唱主角的却是中国、英国的企业家。
傅仲森透露,他们正在开创中欧合作的一种新模式——中英企业携手,“抱团”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广阔市场。
“我们5年前就在帮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或助力英国企业进军中国了。”英中贸易协会西区总监王楷表示,这只是整个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与“一带一路”关联的市场极为广阔。
在王楷看来,中国企业有资本、成本和政策优势,有执行上的高效率,英国企业则有好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也更了解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因此双方互惠结合,一起走出去。
中亚将是“抱团”合作的首站。王楷表示,四川企业目前参与这项合作还在前期阶段。下半年,准备精准聚焦少数几家有实力的川企进行合作投资路演。(记者 李淼 吴亚飞)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