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一周年
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一周年前夕,作为震后雅安首个签约的重大示范项目,王老吉雅安基地的竣工,不仅将带来数千个就业岗位,还意味着灾区产业格局的优化升级。
犹记得,2013年7月20日,“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发出了“坚决打好灾后恢复重建这场硬仗”的动员令。
打“硬仗”的这一年中,记者无数次探访灾区,记忆中晦暗的灾难画面不断地被刷新为火热的建设场面:地震后“孤岛”宝兴降落救援直升机的点位上,安置小区正拔地而起;曾满载救援物资奔向震中芦山的车队,已被拉满建筑石材的工程车辆所代替;一度产业受挫的工业园区,如今吸引来一家又一家企业……房屋在重建、产业在生长、道路在延伸、生态在恢复。
截至目前,雅安全市纳入重建规划项目累计开工2142个,开工率99.7%,基本实现总规实施项目全部开工目标;完工项目693个,完工率32.3%;完成投资292.6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41.5%。
周公山麓,青衣江畔,一幅幅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恢复重建工作大写一个“人”字
7月18日,汉源县九襄镇堰沟村村民张府秀正忙着准备装修材料。张府秀的老房子在半山腰上,因地震受损严重,还有安全隐患。本月底,三棵松新村聚居点所有房屋将完成主体结构,张府秀和其他37户村民将搬到更安全的新村居住。
安居,是灾区群众震后的第一需求。恢复重建工作强调以人为本,首先就从满足这个需求开始。
在推进城乡住房重建中,雅安各县区突出抓好困难群众建房。通过政府“兜底”,625户特困户在2013年底前入住新居,4482户困难群众得到“一对一”帮扶。目前,全市农房重建全部开工,完工率达76.2%;城镇住房重建全部开工,完工率达10.1%。“每天见到的全是上百台挖掘机同时在上千亩土地上加紧重建的大场面!”7月16日,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雅安经济开发区)党政办副主任郭涛在机械轰鸣、吊车林立的园区中告诉记者,震后,雅安把经开区全域作为芦山、天全、宝兴的飞地产业园区,并以“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方式,支持3个重灾县的生态恢复治理和经济发展。
山高、路陡、坡险的芦山、天全和宝兴,因此有了更多的空间去实施生态修复,飞地园区因政策优势和已具备的硬件优势,对项目更有吸引力。最终再通过“分成”方式让三地实现产业重建,群众能优先入园就业,解决灾区群众就业难题。
以人为本,生态打底。雅安在重建中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先行区,既给灾区群众一个生态好环境,更给群众一个好“饭碗”。
荥经县龙苍沟镇老城镇因地域狭窄,空间有限,一直制约场镇发展。重建中该镇在交通便利的陶家坝打造特色森林旅游集镇,156户居民将首先吃上“旅游饭”。
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时间服从规划 进度服从质量
建设最安全最牢固的家园,是重建中的“第一原则”。
7月10日,宝兴县大溪乡烟溪村新村聚居点工地上,只有零星的几个工人在看守工地。工地现场负责人表示,因为连日大雨,工地专门停工等待天晴,“大雨天施工,会让房屋质量大打折扣。”
这种“让时间服从规划、进度服从质量”的思路,体现在倒排工期与时间赛跑的灾后重建现场,最重要的不是进度,而是质量。为确保灾后重建质量,宝兴分4批次系统培训800多名农村建筑工。截至目前,530余名农村建筑工获得结业证,成为保质保量完成农房重建的主力军。
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雅安市建立重建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及17个推进小组,形成网络化重建项目实施推进体系,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倒逼解决制约重建项目推进的问题,既看进度,更强调质量。今年3月份起,全市组织开展了“止懒治庸”专项整治活动,2万多名干部签订公开承诺书,抓重建、促发展,作风更务实,措施更有力。
天全县城厢镇两岔村蘑菇种植户彭克林指着新挖的排水沟,以及打上固定石板的河堤对记者说:“去年菌包被冲散,我损失了10多万元。今年汛期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名山区5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被集中治理,并通过群测群防网络,对重建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监测预警。
雨城区34所学校已完成加固维修,并在全市率先完成2所新建学校的建设。全区还对700余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进行妥善安置,并首先完工排危除险和损毁的相关工程。
坚持实事求是、科学重建
做好加减法 开启新未来
雅安市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遵循“总体稳定、个别调整”的原则下,他们首先将总规项目总数由2251个调至2148个,减少社会管理类办公楼项目,增加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投资。
一加一减,更符合重建实际,更加惠及民生,体现了科学性和实用性。
7月13日,绵阳援建雨城区中里镇安置点开建。此前,绵阳邀请来自南京等地的顶尖级团队,通过走村入户、开坝坝会等方式,用半年多时间完成中里镇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4个规划设计。绵阳援建指挥长刘强表示,把“科学”贯穿重建始终,是绵阳在汶川地震恢复重建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不止绵阳,省内成都、德阳、南充、自贡、攀枝花、泸州等市在对口援建六个重灾县区的工作中,都以科学精神、先进理念、深厚情谊,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
为了“从输血到造血”,促进灾区群众持续增收,援建方和社会各界大力帮扶灾区产业发展。
在震中芦山县,位于思延乡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里,多家援建企业已经入驻,园区内将建成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区,不仅吸纳周边群众就业,还将带动灾区的茶叶、蔬果、中药材等农产品的种植加工。
7月,雅安引进震后产业重建的最大一个项目:中国恒天集团雅安汽车生产基地项目,这个总投资近30亿元人民币、一期建设年产10万台大SUV越野车的项目,计划在明年投产。
目前,雅安市编制的35个幸福美丽新村发展规划通过审查,第二批67个幸福美丽新村发展规划正抓紧设计。按照点、片、线的带动,雅安打造“中心带动、轴线集聚、县城提升、整体推进”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正呼之欲出。
新的产业、新的村落,灾区更大发展的空间不断延伸,灾区群众正迎来更美好的新生活!(记者 颜婧 王飞 游飞)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