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开展文化惠民工作纪实
四川努力求解: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四川文化发展的硬抓手,文化阵地提档升级;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突破口,广泛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让百姓享有的文化权益内涵更丰富;以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为契机,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让民族地区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正是这把“幸福尺”,考量出一条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安民的四川文化民生“准则”。
从2张凳子到12张桌子
更幸福,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文化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夯实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实现城乡文化均衡一体发展。
“现在我们镇上演艺队去演出建起的戏台子,足足有12张桌子那么大。”泸县兆雅镇农民,85岁的周海泉老人除了爱看演出,一有空就到镇上的综合文化站去“耍”,看文艺队排练演出是他的一大乐事。
周海泉有个尽人皆知的外号——“周把戏”,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他就走村串巷为村民表演小魔术,“那时候,搬两张凳子就是我的演出舞台”。
周海泉老人“戏台子”的变化,勾勒出四川的文化景观之变——增加投入、建好阵地,为更好地满足百姓文化需求提供硬件支撑。
阵地怎么建?把四川独特而丰厚的文化资源要素全面融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城镇、乡村文化新景观。
四川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设计提供了9种文化站的“户型图”,充分考虑了地域特色。传统风格的建筑,或者是围合式外廊布局,或者是经典时尚的平面布局,或者以白墙、灰砖、木材为主的简约风格,实现功能和节约能源的最优。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灾区文化设施遭受重创。在《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一系列专项规划中,文化重建作为重要内容纳入。
灾后文化重建针对灾区复杂多样的文化特点和区域特色,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提速。
占地面积2000余亩的“羌城”文化群落即将完工,由中国羌族博物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两大主体建筑及演艺中心、民居等多个部分组成,以羌族传统建筑美学展现古朴的羌文化元素。
“羌城”如此定位:羌族文化溯源目的地,九环线文化旅游新景观。
不仅在茂县,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在灾区浴火重生,让文化有了新“家”。
江苏常州援建的棚花村年画传习所按照川西民居风格设计,把年画的整个生产制作过程贯穿其中,凸显绵竹年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购书中心为一体的汶川博物馆,如今成了汶川县城威州镇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不少市民感叹,这样的文化设施,至少提前了10年享受到。
在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眼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四川文化发展的硬抓手,也是构建全方位文化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点。
建阵地,也有龙头效应。省级重点文化工程四川博物院建成投入使用,开馆两年来,已先后举办各类展览49场、大型活动23场,累计接待观众共计242万余人次;川剧大剧院建成试运行,成为社区百姓传承文化的基地。与此同时,省图书馆新馆工程全面开工,成都博物院、泸州大剧院、达州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市州重点文化工程项目正在抓紧实施。
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建设为补充,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四川正努力形成完备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看书、看电视、上网、唱歌跳舞,村里人的幸福生活烙上了文化的印记——全省151443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22300个农家书屋落户小村庄,实现50%的覆盖率;全省建成426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实现率达到100%;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县级支中心117个,“县县有文化资源共享中心”的实现率达到65%。
从奢侈培训到“零门槛”
更幸福,群众文化遍地开花
文化自信,服务于民、发展为民,文化在城乡建设中凸显支撑作用;文化自觉,抚慰心灵,文化在走向豪迈中彰显力量;文化自醒,把握先进文化建设规律,推动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站长,文化站在国庆节期间开门吗?”这几天,不少村民前来向朱红打听。“要开门,你们尽管来!”即将到来的国庆节,朱红照旧选择不外出,留在平通镇值守文化站,为村上的文化爱好者服务。
去年2月底,在河北邯郸市的援建下,经过半年多的精心打造,一座极具羌族民居韵味的综合文化站在平武县平通镇正式向群众开放。1年多来,文化站成了“香饽饽”,每天来此活动的人络绎不绝,跳锅庄也成了小镇上最流行的文化活动之一。
小小文化站映射出四川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路径:依托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开展“零消费”、“送文化下乡”等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增强四川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文化自信,是城乡建设中的支撑力,文化民生服务于民、发展为民。
2007年,成都龙泉驿区在全国率先成立全免费市民艺术学校,设置有古筝、钢琴、拉丁舞等35个文化艺术门类164个班,为市民提供免费培训服务。同时,还在全区12个街镇、镇乡建立市民艺术分校,辐射全区几十万民众。“让艺术从奢侈培训变为平民培训,给城乡的普通百姓一个成就艺术梦想的机会。”龙泉驿区市民艺术学校校长王华说,“周末接受免费艺术培训,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常态。”
在宜宾,“一县一演出团队”、“一县一流动舞台车”已实现全覆盖。当地政府投入340余万元,为10个县配备舞台流动车和演出音响设备,创建了一支“摩托化”文艺下乡服务队,解决了基层文化活动阵地缺失问题,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
从“零消费”到“摩托化”文艺下乡服务队,各种创新服务方式,都以百姓实惠为唯一目标。
文化自觉,抚慰心灵,文化在走向豪迈中彰显力量。
“5·12”汶川特大地震,带来的创伤沉痛无比。以文化抚慰心灵、安定人心;以文化疏导心理,塑造信心;以文化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四川灾后文化重建,正在铸成美好的精神家园。
震后第3天,“重建精神家园·文化安民行动”活动在灾区迅速展开:264支电影放映队先后深入成都、德阳、绵阳等6个市州40多个重灾县的乡村和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共放映电影近万场,观众达到540多万人。
震后第一个春节,声势浩大的“文化暖冬”行动在54个受灾县全面铺开,大批知名艺术家赶赴灾区慰问演出,送出2.3万场演出、1.7万场公益电影到灾区和社区,给灾区百姓送去冬日的温暖。
文化如水,沁入心灵,一系列丰富的文化服务,给灾区群众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心灵抚慰,成为鼓舞斗志、感恩奋进的力量源泉。
震后第一时间,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农民们自发成立了首个感恩艺术团——大宝艺术团。团长魏斌挨家挨户寻找农村文艺人才,并自发在板房区演出,随后奔赴全国演出60多场。去年开始,“感恩·奋进”的主旋律在灾区响起,用歌声感恩党、感恩全国人民、感恩社会各界,唱出了四川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奋进激情。
三年文化重建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资源大保护和发展大提速。文化自醒,如何围绕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找准四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的着力点?
下一步,“突破点”瞄准推进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今年1月起,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逐步免费开放。9月初,《四川省文化厅、财政厅关于推进全省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自此,“零门槛”享受文化生活,被写进四川百姓的幸福指标。
这是来自四川省图书馆的一份清单:
2006年,率先实现数字化服务平台免费开放,并实现远程访问。2008年6月,推出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取消办证费、年度验证费、自习室收费、讲座门票费等。2011年1月起,再次减免服务收费,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公益性讲座和展览、基层辅导、流动服务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
此消彼长:1月份省图降低收费当月,读者证卡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粗略统计,平均每周末,“泡”图书馆的人数多了近一倍。
“零门槛”释放了人们享受文化生活的热情,也让百姓享有的文化权益有了新的内涵。
今年底,四川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将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到2012年底,全省所有一级馆、省级馆、副省级馆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提档升级,形成2个以上服务品牌;全省各级美术馆也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
从看蓝天到马背看电视
更幸福,精神家园浸润心田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以文化提升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水平,成为四川文化民生的重大课题。
康定县塔公乡江巴村牧民定居点,一栋栋崭新的楼房屹立。在村民多吉巴切家里,几个孩子盯着一台旅行箱式的电视机,正津津有味地收看电视节目。多吉巴切说:“自从领到这台 ‘马背电视机’,家里就热闹了不少。”
“马背电视机”是村民们给太阳能便携式数字电视机的 “昵称”。2010年和2011年,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赠送我省藏区的4万台太阳能便携式数字电视机陆续运去甘孜州、阿坝州等藏区牧民家中。
打开箱式电视机,架设好卫星天线,搜索频道……多吉巴切的儿子达洛在自家院坝里熟练地操作这套设备,能清晰收看40多套电视节目和4套广播节目,达洛开心不已。
对达洛而言,这台电视机有很大的作用,“夏天放牧不能经常回定居点、进文化室,通过电视一样可以学习现代养殖技术。”电视机成了“移动的文化站”。达洛说,“等到格桑花开满草原时,带着‘马背电视机’放牧好幸福”。
达洛的话,道出了藏区百姓的心声。草原上一个个“文化惠民”工程,正是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崭新平台。
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近年来,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让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在我省藏区,中央和省共投资2.6亿元,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了藏区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广播综合覆盖率达86.6%,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0.11%,其中直播卫星用户达37.1万户,基本解决藏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
“以前放牧生活很单调,帐篷里除了收音机,就没有其他电子设备了。”多吉巴切说,除了骑马、看蓝天,牧民们还渴望了解外面的生活。看电视成为最快捷的方式。每天,好看的节目接连不断,双语播出的康巴卫视更受欢迎。
从2009年10月28日试播起,康巴卫视采用卫星、有线电视网络、无线发射等方式覆盖四川甘孜、阿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和青海玉树、甘肃南部等康巴语地区,为240万藏区群众服务。其中,央视新闻联播、康巴藏语卫视自采节目、甘孜阿坝地区传送的节目各占1/3。央视新闻联播在播出两小时后,康巴藏语卫视新闻节目就会翻译播出。
“有了康巴卫视,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了。”甘孜州九龙县烟袋乡毛菇厂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富说,康巴卫视不仅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能及时了解致富信息,实用性很强。
“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以文化提升藏区牧区百姓生活,成为四川文化惠民的另一主题。除了电视节目,多彩的文化活动正丰富着藏区百姓的生活。
“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太多了,书的种类很齐全,假如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我们都会来这里寻找答案。”在阿坝州黑水县晴朗乡仁恩塘村的农家书屋内,大学生“村官”克莉萍给周围的村民讲解农业科技知识,得到“学生”们的一致赞誉。
屋内书架上摆放的大多是关于养殖技术、日常用药等方面的书籍。“我们学到了很多科学的养殖技术。”已养殖了2000多只土鸡的村民安主说,他们经常来这里“取经”。
不仅在仁恩塘村,截至目前,我省藏区共建成2628个农家书屋,分享图书,聆听讲座,参加文化演出,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多彩。
2010年,我省“八项民生工程”扩大为“十项民生工程”,新增的两项分别是“民族地区帮扶工程”和 “文化体育工程”。投入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推进速度更快,文化民生在行动。
如今,一份优质的答卷已现雏形。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有3个市州级文化馆、3个市州级图书馆、3个市州级博物馆、51个县级文化馆、24个县级图书馆、7个县级博物馆、110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19个村文化活动室;文化系统内有9个艺术表演团体,其中6个少数民族歌舞团,2个川剧团,1个话剧团。
夯实藏区牧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为民族地区群众开启了文化生活的新篇章。
文化民生列车已鸣笛启程,开往幸福的下一站……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