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解读]四川省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答记者问

  • 2014年01月24日 00时00分
  • 来源: 审计厅网站
  • 【字体:
  •   2014年1月24日,四川省审计厅发布了《四川省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围绕此次公告有关内容,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审计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陶志伟。

      1.记者:我省政府性债务资金主要用在了哪些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在“十一五”期间尤其是进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期之后,我省为振兴灾区经济,重点实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事业的加速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仅靠财政资金的投入已难以满足需要,为此,地方政府加大了举债融资搞建设的力度。从审计情况看,我省政府性债务资金有近80%投向了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教科文卫、农林水利和生态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领域,其中投向市政建设和交通运输的达50%以上。债务资金的投入,一是促进了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协调、城镇发展质量得到提升、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逐步消除、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二是形成了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储备土地、公租房等大量具有经营性质或较易增值转化的优质资产,以及公园绿地、运动场馆、自然保护区等公益性文化旅游设施,既保障了债务具有良好的偿还来源,又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记者:近年来我省在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答: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政府性债务问题。2011年以来,我省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相关制度,化解存量债务,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等,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逐步完善。2011年,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全省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会议,研究制定了有效防范和控制好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措施;三年来,省级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出台多项制度,规范和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财政厅按照财政部部署,研发了“四川省政府性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乡和村级的债务项目信息库;同时,结合财政“大平台”建设,对债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实现了对全省各级政府性债务的实时、动态监管;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清理规范了省、市、县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管理,贷款规模得到有效控制。我省各级政府共计出台债务举借、偿还、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276项。

      二是债务风险防范措施不断强化。截至2013年6月底,省级、11个市级、82个县级建立了债务风险预警制度;主要使用外债的9个市级和33个县级建立了政府外债准备金制度,准备金余额为24.03亿元,15个市级和70个县级建立了其他偿债准备金制度,准备金余额为119.35亿元。同时,我省各级政府采取明确偿债责任、建立财政奖补机制等措施化解存量债务,其中通过对公益性乡村历史债务的清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已全部化解完毕,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已化解38.66亿元。

      三是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偿债能力有所增强。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通过增加注册资本、注入优质资产、改善股权结构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式,提高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质量和偿债能力。2013年6月底,全省574家融资平台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为48.73%,比2010年下降1.58个百分点;2012年全省567家融资平台公司收入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比2010年增长92.46%和115.73%。

      3.记者:如何评价我省政府性债务的风险情况?

      答:审计结果表明,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性债务的现状看,我省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一是从国际通常使用的债务率(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看,截至2012年底,全省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为71.58%;若按照2007年以来各年度全省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当年偿还本金中,由财政资金实际偿还的最高比率折算后,2012年底全省政府性债务的总债务率为77.65%。

      二是从债务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看,我省2013年GDP达26260.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42.40%;按本次审计口径,2013年全省可供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财政资源形成的综合财力为9062亿元,较2010年增长42%,总体上债务规模与GDP和综合财力相适应。适度的债务规模为增加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投入,提高经济质量和发展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加财政收入等提供了条件;而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和综合财力增加将为债务偿还提供根本保障。

      三是从政府性债务与政府资产的对应关系上看,我省政府性债务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教科文卫、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形成了大量与债务相对应的优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

      综上分析,我省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4.记者:我省政府性债务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我省政府性债务规模是和我省近年来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形势相适应的。2011年以来,为全面实施我省“十二五”规划,实施了建设西部交通枢纽,统筹城乡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各级政府筹集和投入了大量资金,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是由于我省基础设施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不相适应。2011年以来,我省加快了市政建设、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着力改善落后状况。截至2012年底,全省城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供水管道长度已分别达38.69%、83.63%、22880公里;2010年以来,全省新建成了雅西、映汶等33条、2806公里高速公路,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5046公里;全省新改建了207条、11389公里高等级公路;建成了101122公里村村通交通项目。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改善了全省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债务。

      二是我省近几年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2011年以来,全省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64%以上,全省投入“十项民生工程”的资金为4292.61亿元。2011年至2013年,全省新开工建设了保障性住房88.08万套,三年来共竣工54.79万套。2011年以来新建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1468所,新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9个,学校和医院的硬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适度的债务规模保证了民生领域投入,解决和改善了人民群众住房困难、上学看病难等民生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地方政府为公益事业发展举债融资的余额。

      三是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而举债融资。我省抓住东部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配套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幅增加,为此在产业园区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土地收储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截至2012年底,全省建成超1000亿产业园区2个,超500亿产业园区5个,超100亿产业园区51个;2011年以来新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0个。产业园区的建设,为全省产业发展构筑了承载平台,夯实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培育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优化了产业结构,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四是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而多方筹措资金。我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总投资8658.11亿元,其中中央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包干资金仅2203.43亿元,其余资金需要省市县三级政府投入和建设单位自筹。为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我省各级政府多方筹措资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全面实现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成功解决了540多万户、1200多万城乡居民住房修建问题,维修加固和重建了各类学校和医疗机构;灾区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完工4847公里,29028公里农村公路重建全部完成;2440户规模以上震损工业企业恢复生产,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全面完成。灾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实现整体性跨越,而一定的债务来源支持了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

      5.记者:针对当前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审计提出了哪些建议?我省下一步将会采取哪些政策措施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答:针对当前我省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审计机关已向有关部门和政府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不同类型的债务分类处理,债务负担较重和偿债压力较大的地区和行业要制定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二是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健全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举借审批、统计和使用管理、风险预警等制度。三是建立债务管理责任制,将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情况作为考核任用和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范围。四是进一步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推进融资平台公司的清理规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已经安排部署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地按照中央要求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政府性债务的潜在风险。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重大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规范的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将“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避免地方政府债务盲目无序增长”作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内容之一进行了部署。二是制定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具体措施。如,2013年10月,省级有关主管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核定土地储备融资规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土地储备机构融资规模的核定办法、审核流程和工作要求等;进一步完善升级政府性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面的动态监控;进一步完善债务化解激励补助办法,逐步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三是高度重视政府性债务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着力整改,防范于未然。如,针对我省乡镇政府性债务逐年递增和BT融资制度不规范的问题,要求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源头上强化监管,完善制度。又如,针对融资平台公司负债规模较大的问题,要求各地进一步做实公司资产,提升盈利能力,优化融资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构筑公司债务和政府债务之间的“防火墙”。四是建立对市、县政府的激励约束制度,加强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将政府负债情况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防止盲目举债、新官不理旧账。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省有能力切实解决好政府性债务问题,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财政金融风险。

      6.记者:下一步将如何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督?

      答:下一步,我省审计机关将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督,一是跟踪此次债务审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二是对政府性债务“借、管、用、还”各环节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监督,并将政府性债务审计与省级财政管理、部门预算执行、下级财政收支、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政府性债务状况作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加强审计监督,强化责任追究。通过审计,促进强化和规范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债务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审计推进完善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附件下载:

    四川省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解读(答记者问).doc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四川省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答记者问

  • 2014年01月24日 00时00分
  • 来源: 审计厅网站
  •   2014年1月24日,四川省审计厅发布了《四川省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围绕此次公告有关内容,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审计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陶志伟。

      1.记者:我省政府性债务资金主要用在了哪些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在“十一五”期间尤其是进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期之后,我省为振兴灾区经济,重点实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事业的加速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仅靠财政资金的投入已难以满足需要,为此,地方政府加大了举债融资搞建设的力度。从审计情况看,我省政府性债务资金有近80%投向了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教科文卫、农林水利和生态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领域,其中投向市政建设和交通运输的达50%以上。债务资金的投入,一是促进了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协调、城镇发展质量得到提升、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逐步消除、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二是形成了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储备土地、公租房等大量具有经营性质或较易增值转化的优质资产,以及公园绿地、运动场馆、自然保护区等公益性文化旅游设施,既保障了债务具有良好的偿还来源,又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记者:近年来我省在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答: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政府性债务问题。2011年以来,我省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相关制度,化解存量债务,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等,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逐步完善。2011年,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全省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会议,研究制定了有效防范和控制好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措施;三年来,省级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出台多项制度,规范和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财政厅按照财政部部署,研发了“四川省政府性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乡和村级的债务项目信息库;同时,结合财政“大平台”建设,对债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实现了对全省各级政府性债务的实时、动态监管;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清理规范了省、市、县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管理,贷款规模得到有效控制。我省各级政府共计出台债务举借、偿还、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276项。

      二是债务风险防范措施不断强化。截至2013年6月底,省级、11个市级、82个县级建立了债务风险预警制度;主要使用外债的9个市级和33个县级建立了政府外债准备金制度,准备金余额为24.03亿元,15个市级和70个县级建立了其他偿债准备金制度,准备金余额为119.35亿元。同时,我省各级政府采取明确偿债责任、建立财政奖补机制等措施化解存量债务,其中通过对公益性乡村历史债务的清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已全部化解完毕,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已化解38.66亿元。

      三是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偿债能力有所增强。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通过增加注册资本、注入优质资产、改善股权结构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式,提高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质量和偿债能力。2013年6月底,全省574家融资平台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为48.73%,比2010年下降1.58个百分点;2012年全省567家融资平台公司收入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比2010年增长92.46%和115.73%。

      3.记者:如何评价我省政府性债务的风险情况?

      答:审计结果表明,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性债务的现状看,我省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一是从国际通常使用的债务率(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看,截至2012年底,全省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为71.58%;若按照2007年以来各年度全省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当年偿还本金中,由财政资金实际偿还的最高比率折算后,2012年底全省政府性债务的总债务率为77.65%。

      二是从债务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看,我省2013年GDP达26260.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42.40%;按本次审计口径,2013年全省可供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财政资源形成的综合财力为9062亿元,较2010年增长42%,总体上债务规模与GDP和综合财力相适应。适度的债务规模为增加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投入,提高经济质量和发展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加财政收入等提供了条件;而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和综合财力增加将为债务偿还提供根本保障。

      三是从政府性债务与政府资产的对应关系上看,我省政府性债务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教科文卫、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形成了大量与债务相对应的优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

      综上分析,我省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4.记者:我省政府性债务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我省政府性债务规模是和我省近年来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形势相适应的。2011年以来,为全面实施我省“十二五”规划,实施了建设西部交通枢纽,统筹城乡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各级政府筹集和投入了大量资金,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是由于我省基础设施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不相适应。2011年以来,我省加快了市政建设、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着力改善落后状况。截至2012年底,全省城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供水管道长度已分别达38.69%、83.63%、22880公里;2010年以来,全省新建成了雅西、映汶等33条、2806公里高速公路,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5046公里;全省新改建了207条、11389公里高等级公路;建成了101122公里村村通交通项目。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改善了全省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债务。

      二是我省近几年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2011年以来,全省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64%以上,全省投入“十项民生工程”的资金为4292.61亿元。2011年至2013年,全省新开工建设了保障性住房88.08万套,三年来共竣工54.79万套。2011年以来新建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1468所,新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9个,学校和医院的硬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适度的债务规模保证了民生领域投入,解决和改善了人民群众住房困难、上学看病难等民生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地方政府为公益事业发展举债融资的余额。

      三是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而举债融资。我省抓住东部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配套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幅增加,为此在产业园区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土地收储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截至2012年底,全省建成超1000亿产业园区2个,超500亿产业园区5个,超100亿产业园区51个;2011年以来新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0个。产业园区的建设,为全省产业发展构筑了承载平台,夯实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培育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优化了产业结构,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四是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而多方筹措资金。我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总投资8658.11亿元,其中中央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包干资金仅2203.43亿元,其余资金需要省市县三级政府投入和建设单位自筹。为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我省各级政府多方筹措资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全面实现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成功解决了540多万户、1200多万城乡居民住房修建问题,维修加固和重建了各类学校和医疗机构;灾区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完工4847公里,29028公里农村公路重建全部完成;2440户规模以上震损工业企业恢复生产,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全面完成。灾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实现整体性跨越,而一定的债务来源支持了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

      5.记者:针对当前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审计提出了哪些建议?我省下一步将会采取哪些政策措施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答:针对当前我省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审计机关已向有关部门和政府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不同类型的债务分类处理,债务负担较重和偿债压力较大的地区和行业要制定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二是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健全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举借审批、统计和使用管理、风险预警等制度。三是建立债务管理责任制,将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情况作为考核任用和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范围。四是进一步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推进融资平台公司的清理规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已经安排部署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地按照中央要求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政府性债务的潜在风险。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重大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规范的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将“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避免地方政府债务盲目无序增长”作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内容之一进行了部署。二是制定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具体措施。如,2013年10月,省级有关主管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核定土地储备融资规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土地储备机构融资规模的核定办法、审核流程和工作要求等;进一步完善升级政府性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面的动态监控;进一步完善债务化解激励补助办法,逐步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三是高度重视政府性债务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着力整改,防范于未然。如,针对我省乡镇政府性债务逐年递增和BT融资制度不规范的问题,要求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源头上强化监管,完善制度。又如,针对融资平台公司负债规模较大的问题,要求各地进一步做实公司资产,提升盈利能力,优化融资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构筑公司债务和政府债务之间的“防火墙”。四是建立对市、县政府的激励约束制度,加强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将政府负债情况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防止盲目举债、新官不理旧账。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省有能力切实解决好政府性债务问题,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财政金融风险。

      6.记者:下一步将如何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督?

      答:下一步,我省审计机关将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督,一是跟踪此次债务审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二是对政府性债务“借、管、用、还”各环节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监督,并将政府性债务审计与省级财政管理、部门预算执行、下级财政收支、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政府性债务状况作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加强审计监督,强化责任追究。通过审计,促进强化和规范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债务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审计推进完善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附件下载:

    四川省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解读(答记者问).doc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