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充市规模(限额)以上单位基本情况分析

  • 2017年03月15日 14时43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2016年,南充市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坚持挂图作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积极落实各项产业政策,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单位数量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全面分析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发展情况、区域分布、结构特点等相关数据,有利于客观反映南充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预判性,同时也为筑牢 “十三五”经济发展基础、实施项目大会战、建设成渝第二城提供数据支撑。现就2016年南充市规模(限额)以上单位基本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规模(限额)以上单位现状 

      当前,统计一套表调查单位管理已经涵盖工业、建筑业、批零住餐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服务业、投资等多个专业统计,成为反映地区经济形势的晴雨表。2016年,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稳中有增,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规模(限额)以上企业总数位居全省第五。2016年,全市达规上限的企业快速扩张,新增规模(限额)以上法人单位306个,同比增长16.7%,规模(限额)以上单位总量首次突破2000个,达到2141个,总量位居全省第五,仅次于成都、绵阳、德阳、泸州。 

      (二)规模(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显著增加。2016年全市新增规模(限额)以上法人单位306个,比2015年增量多64个,增幅达26.4%,有助于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其中,规模以上工业82个,资质等级建筑业16个,房地产开发经营业22个,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44个,限额以上服务业83个,5000万以上投资单位59个。分县(市、区)来看,顺庆区36个,高坪区27个,嘉陵区32个,南部县44个,营山县41个,蓬安县21个,仪陇县31个,西充县30个,阆中市44个。

      (三)升规入统企业总体层次偏低。大部分规模(限额)以上企业仍以传统行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市场缺乏活力,比如工业企业虽然投资有所增长,但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批零住餐业由于存在经营规模小、准入门槛低等特点,导致单位数量不断增加,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因而面临市场需求不足、同业竞争激烈、管理不规范等现实困难;服务业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人才和技术匮乏等问题,管理水平、服务理念有待提高,发展潜力有待深挖。 

      (四)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发展不平衡。一是行业发展不平衡。从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工业企业700个,占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总数的32.7%;建筑业243个,占11.3%;批零住餐业537个,占25.1%;房地产开发经营业249个,占11.6%;服务业270个,占12.6%;投资142个,占6.6%。二是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分地区来看,顺庆区规模(限额)以上企业481个,高坪区202个,嘉陵区197个,南部县297个,营山县181个,蓬安县152个,仪陇县190个,西充县178个,阆中市263个。 

      (五)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增量占比最多。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简称“三新”)专项统计的推进,服务业发展趋势良好,进一步要求不重不漏纳入统计范畴,2016年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同比增长83个,增幅达44.4%,成为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中增速最快的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市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入统企业规模不大,积极性不高。从2016年纳入一套表的法人单位来看,全市升规入统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中小型企业居多,因而经济总量不大。从企业角度来看,一是企业培育难度较大,大多企业层次偏低,自主创新投入不足,不少中小企业安于现状,缺乏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二是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申报入统的单位类型明确规定为法人单位,使得部分行业达到“四上”规模的企业仍徘徊在门外;三是部分企业认为申报入统后要履行联网直报义务,工作量增加,因而申报入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也缺乏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 

      (二)主管部门重视不够,配合不力。一方面,部分行业主管部门注重抓企业发展,对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申报入统工作重视不够,或对部分企业发展情况过于夸大,盲目乐观,从而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个别行业主管部门存在对企业申报入库流程不清楚、对资料收集工作不细心等问题,使得部分已经达到规模(限额)以上的企业入统难,进而也难以客观真实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三)基层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随着统计改革的全面推进,升规入统工作对各级普查中心人员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从目前全市单位申报入统工作情况来看,新开工投产企业、新成长为“四上”的企业仍然存在资料不齐全、信息不完整、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这与基层业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现场核查力度不够、名录库维护不到位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反映出部分县(市、区)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工作和升规入统申报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几点建议 

      随着统计管理体制的不断推进完善,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纳入一套表统计的工作机制更加规范,因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务必继续坚持“要有数、先入库、要进库、走程度”的工作方针,按照“发展好-配合好-统计好”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好升规入统各项工作。 

      一要关注企业发展,发挥名录库作用。一是加强数据分析。深入分析基本单位名录库法人单位数量的变动情况,尤其是对规模以下成长型企业发展情况进行重点关注,详细掌握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区域分布、行业分布等基本情况;二是建立重点企业档案。加强与专业联动,从“四下”法人单位中筛选出暂时不符合入统条件的重点企业建立企业档案,做好全年预判,充分利用名录库规划好企业培育方向,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三是开展企业专项培训。在企业统计、财会、税务等方面加强对拟新增入统企业的培训,同时注重人才专项培训工作,优先培训企业经营管理者,提高企业申报入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要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工作责任机制。严格按照部门职能分工,依据企业升规入统标准要求,建立工业、建筑业、商贸、服务业等规模(限额)以下法人单位培育库,并制定培育库企业标准要求。同时,加强部门间沟通衔接,为拟入统企业、“个转企”和规模以下成长型企业开设办理行政许可业务的绿色通道,简化各种审批手续,加强事后监管,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此外,还要协同相关部门对企业申报入统的具体工作进行统一指导,明确部门分工,落实申报入库责任,切实推进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入统工作。 

      三要提高责任意识,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为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纳入统计调查范围,必须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抓紧抓实规模(限额)以上调查单位的清理审核与申报入库工作,做到应统尽统。同时,还要加强对各县(市、区)普查中心人员的业务培训,注重培训从企业资料整理到入库审批整个流程的方法技巧,严格执行单位入统审批标准,不定期对规模(限额)以上调查单位的真实性和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进行自查与实地核查,不断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6年南充市规模(限额)以上单位基本情况分析

  • 2017年03月15日 14时43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2016年,南充市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坚持挂图作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积极落实各项产业政策,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单位数量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全面分析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发展情况、区域分布、结构特点等相关数据,有利于客观反映南充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预判性,同时也为筑牢 “十三五”经济发展基础、实施项目大会战、建设成渝第二城提供数据支撑。现就2016年南充市规模(限额)以上单位基本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规模(限额)以上单位现状 

      当前,统计一套表调查单位管理已经涵盖工业、建筑业、批零住餐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服务业、投资等多个专业统计,成为反映地区经济形势的晴雨表。2016年,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稳中有增,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规模(限额)以上企业总数位居全省第五。2016年,全市达规上限的企业快速扩张,新增规模(限额)以上法人单位306个,同比增长16.7%,规模(限额)以上单位总量首次突破2000个,达到2141个,总量位居全省第五,仅次于成都、绵阳、德阳、泸州。 

      (二)规模(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显著增加。2016年全市新增规模(限额)以上法人单位306个,比2015年增量多64个,增幅达26.4%,有助于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其中,规模以上工业82个,资质等级建筑业16个,房地产开发经营业22个,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44个,限额以上服务业83个,5000万以上投资单位59个。分县(市、区)来看,顺庆区36个,高坪区27个,嘉陵区32个,南部县44个,营山县41个,蓬安县21个,仪陇县31个,西充县30个,阆中市44个。

      (三)升规入统企业总体层次偏低。大部分规模(限额)以上企业仍以传统行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市场缺乏活力,比如工业企业虽然投资有所增长,但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批零住餐业由于存在经营规模小、准入门槛低等特点,导致单位数量不断增加,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因而面临市场需求不足、同业竞争激烈、管理不规范等现实困难;服务业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人才和技术匮乏等问题,管理水平、服务理念有待提高,发展潜力有待深挖。 

      (四)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发展不平衡。一是行业发展不平衡。从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工业企业700个,占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总数的32.7%;建筑业243个,占11.3%;批零住餐业537个,占25.1%;房地产开发经营业249个,占11.6%;服务业270个,占12.6%;投资142个,占6.6%。二是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分地区来看,顺庆区规模(限额)以上企业481个,高坪区202个,嘉陵区197个,南部县297个,营山县181个,蓬安县152个,仪陇县190个,西充县178个,阆中市263个。 

      (五)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增量占比最多。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简称“三新”)专项统计的推进,服务业发展趋势良好,进一步要求不重不漏纳入统计范畴,2016年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同比增长83个,增幅达44.4%,成为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中增速最快的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市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入统企业规模不大,积极性不高。从2016年纳入一套表的法人单位来看,全市升规入统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中小型企业居多,因而经济总量不大。从企业角度来看,一是企业培育难度较大,大多企业层次偏低,自主创新投入不足,不少中小企业安于现状,缺乏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二是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申报入统的单位类型明确规定为法人单位,使得部分行业达到“四上”规模的企业仍徘徊在门外;三是部分企业认为申报入统后要履行联网直报义务,工作量增加,因而申报入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也缺乏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 

      (二)主管部门重视不够,配合不力。一方面,部分行业主管部门注重抓企业发展,对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申报入统工作重视不够,或对部分企业发展情况过于夸大,盲目乐观,从而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个别行业主管部门存在对企业申报入库流程不清楚、对资料收集工作不细心等问题,使得部分已经达到规模(限额)以上的企业入统难,进而也难以客观真实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三)基层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随着统计改革的全面推进,升规入统工作对各级普查中心人员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从目前全市单位申报入统工作情况来看,新开工投产企业、新成长为“四上”的企业仍然存在资料不齐全、信息不完整、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这与基层业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现场核查力度不够、名录库维护不到位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反映出部分县(市、区)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工作和升规入统申报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几点建议 

      随着统计管理体制的不断推进完善,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纳入一套表统计的工作机制更加规范,因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务必继续坚持“要有数、先入库、要进库、走程度”的工作方针,按照“发展好-配合好-统计好”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好升规入统各项工作。 

      一要关注企业发展,发挥名录库作用。一是加强数据分析。深入分析基本单位名录库法人单位数量的变动情况,尤其是对规模以下成长型企业发展情况进行重点关注,详细掌握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区域分布、行业分布等基本情况;二是建立重点企业档案。加强与专业联动,从“四下”法人单位中筛选出暂时不符合入统条件的重点企业建立企业档案,做好全年预判,充分利用名录库规划好企业培育方向,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三是开展企业专项培训。在企业统计、财会、税务等方面加强对拟新增入统企业的培训,同时注重人才专项培训工作,优先培训企业经营管理者,提高企业申报入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要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工作责任机制。严格按照部门职能分工,依据企业升规入统标准要求,建立工业、建筑业、商贸、服务业等规模(限额)以下法人单位培育库,并制定培育库企业标准要求。同时,加强部门间沟通衔接,为拟入统企业、“个转企”和规模以下成长型企业开设办理行政许可业务的绿色通道,简化各种审批手续,加强事后监管,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此外,还要协同相关部门对企业申报入统的具体工作进行统一指导,明确部门分工,落实申报入库责任,切实推进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入统工作。 

      三要提高责任意识,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为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纳入统计调查范围,必须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抓紧抓实规模(限额)以上调查单位的清理审核与申报入库工作,做到应统尽统。同时,还要加强对各县(市、区)普查中心人员的业务培训,注重培训从企业资料整理到入库审批整个流程的方法技巧,严格执行单位入统审批标准,不定期对规模(限额)以上调查单位的真实性和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进行自查与实地核查,不断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