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绵阳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 2016年02月03日 15时06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2015年,面对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严峻形势,绵阳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并主动适应消费新常态,主动作为,及时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稳增长政策措施, 以“扩内需、促消费、调结构”为目的,不断完善商贸流通体系,优化消费环境,挖掘消费潜力,培养消费热点,确保消费需求在阶段性回落过程中表现稳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一)总体平稳总量第二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9.16亿元,增长13.0%,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在四川省排第8位;总量仍稳居四川省第二。从各月增速来看呈“三降四升四平”趋势,3月、9月和11月呈回落,6月、7月、10月和12月呈回升,与四川省全国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全年波动不大,基本平稳,绵阳市消费品市场平均增速维持在12.9%左右,高于四川省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

      其中:限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8.59亿元,同比增长13.3%,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1.2个百分点;限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9.9%,较去年提高4.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聚集、辐射和支撑带动作用明显。

      (二)城乡增速差距收窄

      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86.45亿元,增长13.2%;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2.71亿元,增长12.6%。城镇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而乡村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从全年各月来看,城镇有较大的回落,增速从年初的14.9%回落到年末的13.2%,回落1.7个百分点,而乡村年末比年初提升了4.8个百分点,城乡增速差从年初相差7个百分点逐渐缩小到年末的0.6个百分点。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辅助下,农村消费市场范围不断拓宽,消费潜力得到了更有效的挖掘。

      (三)餐饮消费回暖明显

      按行业分,2015年以来,四个行业中批发业、零售业和住宿业都有所回落,分别回落2.4、0.6和1.6个百分点,只有餐饮行业回暖向好趋势较为明显。餐饮业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4.99亿元,增长11.8%,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特别是,以限额以上餐饮收入为代表的中高端餐饮消费增速明显回升,走出寒冬的趋势逐步显现,限额以上餐饮业全年实现零售额29.52亿元,增长15.2%,较去年提升3.7个百分点。在提炼经营技术、积淀品牌价值、整合上下游资源、加快餐饮信息化建设等策略指引下,餐饮行业已经从手工经验性生产、单店作坊式、人为经验管理型转向集团化、连锁化和现代化,之前在“市场需求”驱动下规模高速增长、内部管理远远滞后于规模增长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四)传统消费稳中向好

      2015年以来,以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日用品等为代表的传统消费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消费增长22.3%,比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4.2%,饮料类增长17.1%,烟酒类增长17.0%,除烟酒类由于受到烟类价格调整等因素影响有所回落,粮油食品和饮料类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3.3和7.7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商品消费增长19.3%,传统消费更多地具有生活必需品的性质,只要居民收入增速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这部分消费将基本保持稳定增长。

      (五)新兴消费蓬勃发展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消费需求升级的要求不断提高,以网络购物和通信器材消费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继续保持着十分抢眼的增长态势,以明显高于传统消费的增长速度继续领跑整体消费市场发展。1-12月,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25.14亿元,同比增长632.0%。O2O这种新型商业模式正在加紧布局,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定位功能,将线下实体店和在线网店结合起来,既能够提供产品展示和功能体验,又能够提供交易便捷和价格优惠。同时,另一个发展新趋势发生在农村,包括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加紧渠道下沉速度,大力布局农村电商,农村居网购比例持续增长,成为网络购物的新亮点。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不断升级,特别是3G\4G网络普及范围的扩大,对于通信器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国内较为完整的通信器材产业链的支撑下,全年通信器材消费累计增长20.7%。

      (六)住房及相关消费有所好转

      2015年,房地产市场在波动调整中呈现出向好态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0%,扭转了去年同期增速为负的局面,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19.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类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6.5%,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29.3个百分点。伴随房地产市场消费好转,居住类商品消费增长23.6%,比去年同期高出4.8个百分点,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分别增长21.0%、38.2%和31.5%。

      (七)旅游市场活力尽显

      2015年,绵阳市在统筹规划“生态、文化、休闲、科技”的前提下,通过紧密部署“54321”战略,绵阳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产品线路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旅游行业结构更加优化,旅游业的活力进一步释放。据市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年绵阳市共接待游客3385.70万人次,增长20.0%;实现旅游收入343.60亿元,增长23.9%。

      二、抑制社消零稳定增长的因素

      (一)经济大环境影响消费预期

      众所周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目前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复苏曲折缓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有效就业需求不足、城乡居民增收压力较大、可支配收入不稳定、新增动力依然不足等问题和困难,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消费环境更是受到一定影响,部分商贸单位和个体逐渐退出商贸行业或者缩小规模,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出现新的持续消费热点或者影响力较大消费亮点,加之网购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相对较低,消费行为受到抑制。

      (二)需求拉动乏力延缓消费增长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国内市场需求侧结构不佳,在一些领域中,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银行不良资产压力加大,投资膨胀机制尚未根除,投资效率不断降低的问题还很突出,有效需求明显不足,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偏低,以至于消费结构性出现偏差,有效供给不足、市场疲软,居民消费倾向明显下降,消费增长缓慢。

      (三)收入分配不合理影响消费释放

      2015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70元,增长8.2%,较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349元,增长9.5%,较上年回落2.0个百分点。可见,绵阳市城乡居民收入虽有所增加,但增速小幅回落,收入分配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购买欲望,影响了消费的充分释放,降低了消费预期,不同程度影响消费增长。

      (四)城乡基础环境不完善影响消费升级

      不良的市场交易秩序,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欲望。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有调查测算,如果农村电价降低40%,电视信号质量明显改善,村村通自来水能够实现,那么每百户拥有的彩电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11.5台,洗衣机提高22.6台。

      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散小,竞争力不强

      从企业规模来看,目前绵阳市在库的591户限上商贸企业中,有大型企业12户,中型企业137户,小型企业380户,微型企业662户,在限上商贸企业中的占比分别为:2.0%、23.2%、64.3%、10.5%。可见,目前在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偏少。从实现的零售额来看,大型企业共计实现零售额114.82亿元,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1%,占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也只有26.2%;中小型企业实现零售额278.9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7%,占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63.6%。从企业情况来看,目前零售额超过10亿元的本土企业仅有4家:高农司28.3亿元、汇星实业28.1亿元、长虹佳华24.6亿元、智易家网络科技22.1亿元,相比全国的大型零售巨头苏宁、国美、百联、联华、大连大商、苏果、武商等相比还差很多量级。可见,绵阳市零售企业规模整体呈散小、微弱状态,市场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企业间关联度及现代化、信息化和管理水平均不高;企业组织结构松散,流通效率较低。

      (二)零售网点布局和业态结构有待优化

      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地区商业网点规划不合理或不到位,造成目前零售商业网点在城乡之间、城市区域间以及业态之间发展不均衡。一是城乡之间不平衡。城市大型商业网点发展过快,个别地区存在重复建设现象,有的甚至出现招商不足、商铺闲置的情况;而乡村网点不足,业态结构也不尽合理,新兴业态发展滞后。二是城市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在热点地段往往有多家大型零售企业,而面向社区居民的中低端零售网点建设滞后,社区超市、便利店仍显不足,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三)零售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从监测的88家零售限上企业财务情况来看,本年平均费用较上年上涨33.2%,其中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平均费用上涨较快,分别上升55.0%、42.5%、56.6%和14.9%;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9%。房租、人工费用和水电上涨是推动零售企业费用上涨业务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四)零售企业经营模式转型步伐缓慢

      近年来,无论是传统零售企业,还是快速兴起的网络零售商,均存在转型提升步伐缓慢的问题。品牌化、差异化不足,经营同质化、价格竞争过于激烈。目前网络零售虽然市场巨大,但和实体零售一样,也难逃“千店一面”的同质化困境,并且难以突破价格战的桎梏。目前出租柜台与联营是百货店的主要经营方式,自营和品牌差异化经营进展缓慢。所以目前零售企业品牌经营、融合发展、服务提升以及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仍很薄弱。

      (五)汽车消费持续低迷状态未现好转

      2015年以来,受总体经济趋缓、市场需求偏弱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全国汽车消费市场一直保持低迷状态,绵阳也不例外。绵阳全年销售汽车21.47万辆,比去年净减少2.05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19.0%,增速比去年回落21.1个百分点;实现零售额81.53亿元,同比增长11.6%,仅比去年同期高出0.2个百分点。从月度销售情况来看,今年以来,单月销售量逐渐增加,单月销售增速却在波动中下降,4月、7月和10月有短暂回升,其他月份基本处于下滑趋势。可见,汽车行业销量增速回落已经成为新常态,微增长时代基本到来。

      (六)成品油消费持续低走

      今年以来,由于汽车消费低迷不振、“节能减排”政策的严厉执行和成品油价格下调影响,成品油消费持续低走。2015年,成品油价格经历了12次下调,汽、柴油价格从6775元/吨、5500元/吨,分别下降为6105元/吨和5155元/吨,每吨分别下降670元和345元。绵阳市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8.6%,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6.2个百分点,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

      四、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望2016年,经济下行趋势仍不可逆转,消费市场将在一个时期内呈稳中趋缓的态势,要使消费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挑战更大,因此,建议继续在适应消费新常态的基础上引领消费新常态,加大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从多方面保障消费市场健康稳定运行。

      (一)增加居民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收入决定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扩大消费的最根本条件。因此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础教育、保障性住房以及最低生活等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保障项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改善“看病难、上学贵、买房贵”的现状,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使其在“能消费”的基础上,做到“敢消费”、“愿消费”,最终“去消费”,充分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能。

      (二)加大力度改善消费环境,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加强对教育、医疗、住房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监管,遏制价格过快上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降低居民消费风险。提高消费者素质,建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积极运用舆论工具,宣传消费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把消费结构引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方向。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政府部门要多策并举,构建安全食品消费消费保障体系。一是加大整治力度,杜绝不安全食品的生产销售。二是加强检测与监管,发布消费警示,使消费者及时获得有关信息。三是强化公众监督,狠抓消费维权。四是提高行业自律,维护消费安全,为消费者营造“想消费、敢消费”的消费氛围。

      (三)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新型消费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逐步发生转变,信息消费、健康养老消费、休闲旅游消费、文化体育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教育消费、绿色循环消费等新型消费日益成为生活的主题。因此,要积极完善教育、文化、健身、旅游等基础设施,改善消费环境,健全和完善休假制度,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汽车、环保家居建材等绿色循环消费,在坚持促进便利实惠消费、安全放心消费、绿色循环消费的同时,着力扩大要从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层次需求出发,有针对性、有特色、有亮点、有重点地培育和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四)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改变传统商贸模式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贸模式,是消费市场的大势所趋,逐渐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绵阳市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各种政策机遇,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一号工程的发展,依托互联网电子平台的快速发展,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电子商务发展方式,积极建设城市社区网购商品投送公共设施和农村网络代购网点,引导企业改变传统商贸模式,鼓励传统零售企业开展网络零售,不断开创营业收入增长的新通道。

      (五)引导企业转变思路,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在消费品市场进入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绵阳市企业要适时转变经营思路,调整经营策略,在调整经营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吸引大众消费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政府也要积极引导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加快传统商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以“名企名家名品”的经营理念引导和扶持一批商业企业做大做强,特别要鼓励和支持一些大型商业企业依托优势发展连锁业态、依托品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特色商品专营,努力推进绵阳市商贸流通企业向名牌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5年绵阳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 2016年02月03日 15时06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2015年,面对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严峻形势,绵阳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并主动适应消费新常态,主动作为,及时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稳增长政策措施, 以“扩内需、促消费、调结构”为目的,不断完善商贸流通体系,优化消费环境,挖掘消费潜力,培养消费热点,确保消费需求在阶段性回落过程中表现稳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一)总体平稳总量第二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9.16亿元,增长13.0%,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在四川省排第8位;总量仍稳居四川省第二。从各月增速来看呈“三降四升四平”趋势,3月、9月和11月呈回落,6月、7月、10月和12月呈回升,与四川省全国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全年波动不大,基本平稳,绵阳市消费品市场平均增速维持在12.9%左右,高于四川省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

      其中:限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8.59亿元,同比增长13.3%,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1.2个百分点;限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9.9%,较去年提高4.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聚集、辐射和支撑带动作用明显。

      (二)城乡增速差距收窄

      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86.45亿元,增长13.2%;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2.71亿元,增长12.6%。城镇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而乡村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从全年各月来看,城镇有较大的回落,增速从年初的14.9%回落到年末的13.2%,回落1.7个百分点,而乡村年末比年初提升了4.8个百分点,城乡增速差从年初相差7个百分点逐渐缩小到年末的0.6个百分点。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辅助下,农村消费市场范围不断拓宽,消费潜力得到了更有效的挖掘。

      (三)餐饮消费回暖明显

      按行业分,2015年以来,四个行业中批发业、零售业和住宿业都有所回落,分别回落2.4、0.6和1.6个百分点,只有餐饮行业回暖向好趋势较为明显。餐饮业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4.99亿元,增长11.8%,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特别是,以限额以上餐饮收入为代表的中高端餐饮消费增速明显回升,走出寒冬的趋势逐步显现,限额以上餐饮业全年实现零售额29.52亿元,增长15.2%,较去年提升3.7个百分点。在提炼经营技术、积淀品牌价值、整合上下游资源、加快餐饮信息化建设等策略指引下,餐饮行业已经从手工经验性生产、单店作坊式、人为经验管理型转向集团化、连锁化和现代化,之前在“市场需求”驱动下规模高速增长、内部管理远远滞后于规模增长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四)传统消费稳中向好

      2015年以来,以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日用品等为代表的传统消费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消费增长22.3%,比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4.2%,饮料类增长17.1%,烟酒类增长17.0%,除烟酒类由于受到烟类价格调整等因素影响有所回落,粮油食品和饮料类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3.3和7.7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商品消费增长19.3%,传统消费更多地具有生活必需品的性质,只要居民收入增速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这部分消费将基本保持稳定增长。

      (五)新兴消费蓬勃发展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消费需求升级的要求不断提高,以网络购物和通信器材消费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继续保持着十分抢眼的增长态势,以明显高于传统消费的增长速度继续领跑整体消费市场发展。1-12月,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25.14亿元,同比增长632.0%。O2O这种新型商业模式正在加紧布局,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定位功能,将线下实体店和在线网店结合起来,既能够提供产品展示和功能体验,又能够提供交易便捷和价格优惠。同时,另一个发展新趋势发生在农村,包括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加紧渠道下沉速度,大力布局农村电商,农村居网购比例持续增长,成为网络购物的新亮点。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不断升级,特别是3G\4G网络普及范围的扩大,对于通信器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国内较为完整的通信器材产业链的支撑下,全年通信器材消费累计增长20.7%。

      (六)住房及相关消费有所好转

      2015年,房地产市场在波动调整中呈现出向好态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0%,扭转了去年同期增速为负的局面,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19.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类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6.5%,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29.3个百分点。伴随房地产市场消费好转,居住类商品消费增长23.6%,比去年同期高出4.8个百分点,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分别增长21.0%、38.2%和31.5%。

      (七)旅游市场活力尽显

      2015年,绵阳市在统筹规划“生态、文化、休闲、科技”的前提下,通过紧密部署“54321”战略,绵阳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产品线路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旅游行业结构更加优化,旅游业的活力进一步释放。据市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年绵阳市共接待游客3385.70万人次,增长20.0%;实现旅游收入343.60亿元,增长23.9%。

      二、抑制社消零稳定增长的因素

      (一)经济大环境影响消费预期

      众所周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目前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复苏曲折缓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有效就业需求不足、城乡居民增收压力较大、可支配收入不稳定、新增动力依然不足等问题和困难,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消费环境更是受到一定影响,部分商贸单位和个体逐渐退出商贸行业或者缩小规模,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出现新的持续消费热点或者影响力较大消费亮点,加之网购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相对较低,消费行为受到抑制。

      (二)需求拉动乏力延缓消费增长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国内市场需求侧结构不佳,在一些领域中,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银行不良资产压力加大,投资膨胀机制尚未根除,投资效率不断降低的问题还很突出,有效需求明显不足,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偏低,以至于消费结构性出现偏差,有效供给不足、市场疲软,居民消费倾向明显下降,消费增长缓慢。

      (三)收入分配不合理影响消费释放

      2015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70元,增长8.2%,较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349元,增长9.5%,较上年回落2.0个百分点。可见,绵阳市城乡居民收入虽有所增加,但增速小幅回落,收入分配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购买欲望,影响了消费的充分释放,降低了消费预期,不同程度影响消费增长。

      (四)城乡基础环境不完善影响消费升级

      不良的市场交易秩序,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欲望。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有调查测算,如果农村电价降低40%,电视信号质量明显改善,村村通自来水能够实现,那么每百户拥有的彩电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11.5台,洗衣机提高22.6台。

      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散小,竞争力不强

      从企业规模来看,目前绵阳市在库的591户限上商贸企业中,有大型企业12户,中型企业137户,小型企业380户,微型企业662户,在限上商贸企业中的占比分别为:2.0%、23.2%、64.3%、10.5%。可见,目前在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偏少。从实现的零售额来看,大型企业共计实现零售额114.82亿元,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1%,占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也只有26.2%;中小型企业实现零售额278.9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7%,占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63.6%。从企业情况来看,目前零售额超过10亿元的本土企业仅有4家:高农司28.3亿元、汇星实业28.1亿元、长虹佳华24.6亿元、智易家网络科技22.1亿元,相比全国的大型零售巨头苏宁、国美、百联、联华、大连大商、苏果、武商等相比还差很多量级。可见,绵阳市零售企业规模整体呈散小、微弱状态,市场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企业间关联度及现代化、信息化和管理水平均不高;企业组织结构松散,流通效率较低。

      (二)零售网点布局和业态结构有待优化

      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地区商业网点规划不合理或不到位,造成目前零售商业网点在城乡之间、城市区域间以及业态之间发展不均衡。一是城乡之间不平衡。城市大型商业网点发展过快,个别地区存在重复建设现象,有的甚至出现招商不足、商铺闲置的情况;而乡村网点不足,业态结构也不尽合理,新兴业态发展滞后。二是城市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在热点地段往往有多家大型零售企业,而面向社区居民的中低端零售网点建设滞后,社区超市、便利店仍显不足,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三)零售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从监测的88家零售限上企业财务情况来看,本年平均费用较上年上涨33.2%,其中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平均费用上涨较快,分别上升55.0%、42.5%、56.6%和14.9%;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9%。房租、人工费用和水电上涨是推动零售企业费用上涨业务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四)零售企业经营模式转型步伐缓慢

      近年来,无论是传统零售企业,还是快速兴起的网络零售商,均存在转型提升步伐缓慢的问题。品牌化、差异化不足,经营同质化、价格竞争过于激烈。目前网络零售虽然市场巨大,但和实体零售一样,也难逃“千店一面”的同质化困境,并且难以突破价格战的桎梏。目前出租柜台与联营是百货店的主要经营方式,自营和品牌差异化经营进展缓慢。所以目前零售企业品牌经营、融合发展、服务提升以及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仍很薄弱。

      (五)汽车消费持续低迷状态未现好转

      2015年以来,受总体经济趋缓、市场需求偏弱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全国汽车消费市场一直保持低迷状态,绵阳也不例外。绵阳全年销售汽车21.47万辆,比去年净减少2.05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19.0%,增速比去年回落21.1个百分点;实现零售额81.53亿元,同比增长11.6%,仅比去年同期高出0.2个百分点。从月度销售情况来看,今年以来,单月销售量逐渐增加,单月销售增速却在波动中下降,4月、7月和10月有短暂回升,其他月份基本处于下滑趋势。可见,汽车行业销量增速回落已经成为新常态,微增长时代基本到来。

      (六)成品油消费持续低走

      今年以来,由于汽车消费低迷不振、“节能减排”政策的严厉执行和成品油价格下调影响,成品油消费持续低走。2015年,成品油价格经历了12次下调,汽、柴油价格从6775元/吨、5500元/吨,分别下降为6105元/吨和5155元/吨,每吨分别下降670元和345元。绵阳市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8.6%,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6.2个百分点,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

      四、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望2016年,经济下行趋势仍不可逆转,消费市场将在一个时期内呈稳中趋缓的态势,要使消费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挑战更大,因此,建议继续在适应消费新常态的基础上引领消费新常态,加大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从多方面保障消费市场健康稳定运行。

      (一)增加居民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收入决定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扩大消费的最根本条件。因此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础教育、保障性住房以及最低生活等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保障项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改善“看病难、上学贵、买房贵”的现状,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使其在“能消费”的基础上,做到“敢消费”、“愿消费”,最终“去消费”,充分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能。

      (二)加大力度改善消费环境,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加强对教育、医疗、住房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监管,遏制价格过快上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降低居民消费风险。提高消费者素质,建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积极运用舆论工具,宣传消费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把消费结构引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方向。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政府部门要多策并举,构建安全食品消费消费保障体系。一是加大整治力度,杜绝不安全食品的生产销售。二是加强检测与监管,发布消费警示,使消费者及时获得有关信息。三是强化公众监督,狠抓消费维权。四是提高行业自律,维护消费安全,为消费者营造“想消费、敢消费”的消费氛围。

      (三)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新型消费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逐步发生转变,信息消费、健康养老消费、休闲旅游消费、文化体育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教育消费、绿色循环消费等新型消费日益成为生活的主题。因此,要积极完善教育、文化、健身、旅游等基础设施,改善消费环境,健全和完善休假制度,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汽车、环保家居建材等绿色循环消费,在坚持促进便利实惠消费、安全放心消费、绿色循环消费的同时,着力扩大要从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层次需求出发,有针对性、有特色、有亮点、有重点地培育和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四)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改变传统商贸模式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贸模式,是消费市场的大势所趋,逐渐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绵阳市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各种政策机遇,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一号工程的发展,依托互联网电子平台的快速发展,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电子商务发展方式,积极建设城市社区网购商品投送公共设施和农村网络代购网点,引导企业改变传统商贸模式,鼓励传统零售企业开展网络零售,不断开创营业收入增长的新通道。

      (五)引导企业转变思路,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在消费品市场进入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绵阳市企业要适时转变经营思路,调整经营策略,在调整经营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吸引大众消费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政府也要积极引导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加快传统商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以“名企名家名品”的经营理念引导和扶持一批商业企业做大做强,特别要鼓励和支持一些大型商业企业依托优势发展连锁业态、依托品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特色商品专营,努力推进绵阳市商贸流通企业向名牌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