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成都各地“新春第一会”起跑开新局

  • 2025年02月07日 14时2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蛇年春节假期一结束,成都各区(市、县)便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全面启动产业园区重大项目攻坚,同步出台配套政策及行动方案,擂响新一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的奋进战鼓,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抓项目投资

    以项目之进实现“开门红”

    如何推进“立园满园”行动,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2月5日,新都区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专题会,提出“高位抢跑”目标:聚焦项目投资攻坚,力争全年经济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按照“开门红”“双过半”和全年重要时间节点扎实推进,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货运主通道新都段扩建工程等50个项目尽早开工,厚普氢能等119个项目加快建设,有效支撑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回升。

    目前,新都区已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16个,总投资额达129.6亿元,在谈重点招商引资项目31个,力争引进一批“镇园之宝”和细分领域冠军。全年产业项目计划投资68.75亿元,一季度开工3个项目。

    “项目为王”,抓项目促投资成为成都各地“新春第一会”关注的焦点。

    在青白江区2月5日举行的全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暨项目攻坚大会上,3家园区管委会、7个镇(街道)汇报2025年招商引资和项目攻坚计划。会上提出10方面重点任务,围绕更好发挥开放平台优势、提振消费、提升外资外贸规模、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等攻坚突破。

    新津区2月5日举行推进“立园满园”行动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集中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68亿元,涵盖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新津经开区和天府农博园两大产业园区现场定下目标:新津经开区2029年工业总产值迈上1000亿元台阶;天府农博园从今年开始,每年举办各类展会活动400场。会上发布“1+3+1”惠企政策体系,包括1个民营经济品牌政策、3个产业专项政策和1个人才支撑政策。惠企政策最高奖励1亿元,助力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企业“账上”。

    成华区2月5日举行2025年抓项目促投资攻坚大会战动员会,提出今年抓项目促投资攻坚目标任务:2025年,全区计划实施经济社会发展项目299个,其中,续建项目73个、新开工项目152个、竣工投产项目74个,总投资196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0.2亿元。

    优政策措施

    打出进位争先“组合拳”

    聚焦首发经济和高成长企业,锦江区2月5日举行的深化“立园满园”行动促进首发经济和高成长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干货满满:挂牌成立全国首个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锦江区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筹备成立四川首个高成长企业发展促进中心——锦江区高成长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前者将整合发展改革、金融服务、商务商贸等多方力量,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后者主要负责高成长企业发展服务、招引培育、人才引进的辅助性、事务性工作,开展相关领域政策研究。

    借助“首店”东风,推动首发经济发展,成为锦江区撬动全区消费活力的重要考量。对此,这场“新春第一会”发布了《锦江区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领跑计划(春熙行动)》,推动首发经济全产业链发展。为确保“春熙行动”有效实施,加快构建具有锦江特色的首发经济产业生态圈和服务生态圈,锦江区配套制定《锦江区关于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包括打造高能级首发经济产业园区、发展首发经济产业集群、拓展首发经济示范应用等8个方面,涵盖金融服务、场景应用、载体支撑等多个领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聚焦“立园满园”攻坚,温江区2月5日举行聚力“七个一批”推进“立园满园”攻坚大会,发布《成都市温江区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温江区2025年聚力“七个一批”推进“立园满园”行动方案》。温江将围绕“策划签约一批、开工投运一批、入园上楼一批、升规提质一批、供需对接一批、提速保障一批、破难解困一批”全链条攻坚,并配套形成13张运行监测清单,推动新的一年进位争先。

    武侯区聚焦产业“建圈强链”和“立园满园”行动,2月6日举行2025年“立园满园”全员招商大会,发布《成都市武侯区关于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围绕稳增长、提质效、惠民生、优服务,研究提出9大类78条激励政策,涉及100余个政策点,计划每年安排约7亿元财政资金,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彭州市2月5日推出《彭州市优环境促发展礼遇企业十条措施》。为有效解决企业反馈较多的“人才短缺,特别缺乏创新人才”共性问题,该措施践行“需求在哪里,改革就指向哪里”的营商环境理念,创新性将人才评定权利赋予企业,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权,政府则全力为企业评定的人才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保障,推动彭州在营商环境体制创新探索上取得重要进展。(记者 薛维睿)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成都各地“新春第一会”起跑开新局

  • 2025年02月07日 14时2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蛇年春节假期一结束,成都各区(市、县)便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全面启动产业园区重大项目攻坚,同步出台配套政策及行动方案,擂响新一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的奋进战鼓,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抓项目投资

    以项目之进实现“开门红”

    如何推进“立园满园”行动,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2月5日,新都区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专题会,提出“高位抢跑”目标:聚焦项目投资攻坚,力争全年经济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按照“开门红”“双过半”和全年重要时间节点扎实推进,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货运主通道新都段扩建工程等50个项目尽早开工,厚普氢能等119个项目加快建设,有效支撑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回升。

    目前,新都区已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16个,总投资额达129.6亿元,在谈重点招商引资项目31个,力争引进一批“镇园之宝”和细分领域冠军。全年产业项目计划投资68.75亿元,一季度开工3个项目。

    “项目为王”,抓项目促投资成为成都各地“新春第一会”关注的焦点。

    在青白江区2月5日举行的全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暨项目攻坚大会上,3家园区管委会、7个镇(街道)汇报2025年招商引资和项目攻坚计划。会上提出10方面重点任务,围绕更好发挥开放平台优势、提振消费、提升外资外贸规模、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等攻坚突破。

    新津区2月5日举行推进“立园满园”行动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集中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68亿元,涵盖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新津经开区和天府农博园两大产业园区现场定下目标:新津经开区2029年工业总产值迈上1000亿元台阶;天府农博园从今年开始,每年举办各类展会活动400场。会上发布“1+3+1”惠企政策体系,包括1个民营经济品牌政策、3个产业专项政策和1个人才支撑政策。惠企政策最高奖励1亿元,助力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企业“账上”。

    成华区2月5日举行2025年抓项目促投资攻坚大会战动员会,提出今年抓项目促投资攻坚目标任务:2025年,全区计划实施经济社会发展项目299个,其中,续建项目73个、新开工项目152个、竣工投产项目74个,总投资196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0.2亿元。

    优政策措施

    打出进位争先“组合拳”

    聚焦首发经济和高成长企业,锦江区2月5日举行的深化“立园满园”行动促进首发经济和高成长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干货满满:挂牌成立全国首个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锦江区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筹备成立四川首个高成长企业发展促进中心——锦江区高成长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前者将整合发展改革、金融服务、商务商贸等多方力量,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后者主要负责高成长企业发展服务、招引培育、人才引进的辅助性、事务性工作,开展相关领域政策研究。

    借助“首店”东风,推动首发经济发展,成为锦江区撬动全区消费活力的重要考量。对此,这场“新春第一会”发布了《锦江区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领跑计划(春熙行动)》,推动首发经济全产业链发展。为确保“春熙行动”有效实施,加快构建具有锦江特色的首发经济产业生态圈和服务生态圈,锦江区配套制定《锦江区关于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包括打造高能级首发经济产业园区、发展首发经济产业集群、拓展首发经济示范应用等8个方面,涵盖金融服务、场景应用、载体支撑等多个领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聚焦“立园满园”攻坚,温江区2月5日举行聚力“七个一批”推进“立园满园”攻坚大会,发布《成都市温江区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温江区2025年聚力“七个一批”推进“立园满园”行动方案》。温江将围绕“策划签约一批、开工投运一批、入园上楼一批、升规提质一批、供需对接一批、提速保障一批、破难解困一批”全链条攻坚,并配套形成13张运行监测清单,推动新的一年进位争先。

    武侯区聚焦产业“建圈强链”和“立园满园”行动,2月6日举行2025年“立园满园”全员招商大会,发布《成都市武侯区关于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围绕稳增长、提质效、惠民生、优服务,研究提出9大类78条激励政策,涉及100余个政策点,计划每年安排约7亿元财政资金,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彭州市2月5日推出《彭州市优环境促发展礼遇企业十条措施》。为有效解决企业反馈较多的“人才短缺,特别缺乏创新人才”共性问题,该措施践行“需求在哪里,改革就指向哪里”的营商环境理念,创新性将人才评定权利赋予企业,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权,政府则全力为企业评定的人才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保障,推动彭州在营商环境体制创新探索上取得重要进展。(记者 薛维睿)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