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建设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 
承载国家使命 泸州有了新定位

  • 2025年02月24日 09时2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流通,是经济循环的“大动脉”,连接着生产和消费两端。

    2023年,国家正式选定102个城市作为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其中,泸州和宜宾联合打造复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如何串联起经济循环中的各个支点,让物、财、信息等要素在这条“大动脉”上“跑”起来?

    由泸州市牵头,涵盖5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城市参与的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正发挥着活跃而有力的作用。


    四川第一大港——泸州港。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鸟瞰尿素生产企业泸天化。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牵头建设 “廊主”泸州强担当

    2024年9月,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批复,由泸州市牵头,会同成都市、宜宾市、德阳市、眉山市、达州市、乐山市、南宁市、防城港市、重庆市、贵阳市、毕节市、黔南州、昆明市13个城市联合建设,主要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串联化肥原料地、生产地、中转地、消费地、进口地,做强化肥等重要商品保供稳价功能。

    “廊主”泸州,凭何胜任?在时间的坐标轴上,泸州在宋代即为“西南要会”,明代是全国33个商业大都会之一。上世纪50年代,泸州利用天然气资源逐步成为我国天然气化工的发源地、国家规划的15个大化工基地和14个精细化工基地之一,集聚了四川省四分之一的化工生产企业,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泸州已聚集北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天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能源化工企业110余家,是我国化肥等重要农资的重要生产地、加工和集散地、消费和出口地。

    在国家经济地理版图中,泸州也是一个重要的枢纽。四川省是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位于川渝滇黔四省市接合部的泸州,是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四川南向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川南区域中心城市,与重庆协同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

    以国家战略为指引,泸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建设。泸州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西南重要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建设规划》,提出“国家化肥保供稳价重要支撑、西部地区开发开放重要通道、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三大功能定位。计划利用5—10年时间,将西部农资骨干流通走廊总体建成“采购供应韧性安全、供需匹配精准趋稳、设施衔接畅通高效、协作模式智慧创新”的国家农资骨干流通走廊。

    合作共赢 放大走廊联动效应

    现代流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还包括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发展。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如何串联起各个城市,放大“走廊+经贸+产业”联动效应?

    首先是城市联动。去年,泸州市、宜宾市、德阳市、达州市等省内8个市共同建立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四川片区)会商协调机制,组织召开了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四川片区工作推进会,强化城市间、区域间化肥及原材料需求、产量、库存、价格等信息沟通,开展联合调度,提高化肥保供稳价能力。

    眼下,泸州正积极筹备召开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启动大会。西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城市有关部门和企业、协会将以合作共建农资骨干流通走廊为契机,建立重要农资综合服务平台和信息发布机制,共同成立西南农资产业联盟,增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利益联结,促进重要农资商品流通能力提升。

    这条走廊不仅串联起城市,区域内的企业也积极互动,合作共赢。泸州组织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天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云南云天化联合商务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洽谈,与上游供应商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机制。

    合作项目成为利益联结的纽带。在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重点项目储备库中,目前已收集农产品农资基础设施类、产业发展类、仓储设施类走廊沿线项目共计181个,总投资达978.25亿元。泸天化氮复肥产能置换升级、黔南州化肥中心仓库、达州宣汉县化肥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正积极推进,将进一步完善化肥仓储配送网络,持续增强化肥保供能力。

    立足西南 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随着从泸州出发的中欧班列稳定开行,泸天化自主研发的复合型高效钾矿浮选剂等产品运抵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用作钾矿开采,在为泸州带来外汇收入的同时,国外优质的氯化钾也采购运回泸天化,用于复合肥生产。

    自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通道建设速度不断刷新,区域经济动能持续释放,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辐射力也不断增强。

    “当前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物流网络受到冲击,农资供应充足和价格相对稳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泸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泸州牵头建设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对于农资保供稳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服务西部开发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从地图上看,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可高效辐射西南地区,呈现“南北贯通、东西互济、内外联动”的特点。走廊通过北部湾港连接东盟、中东等化肥及原料来源地;向西北延伸可对接青海、新疆等国产钾肥资源地;向东连接长江黄金水道沿线湖南、湖北等化肥消费地;向南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高效连接东南亚化肥资源。

    以农资保供稳价为出发点,泸州会同走廊参与城市一起推动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创新产业链供应链组织模式,农资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农资市场需求和生产力布局匹配程度、农资流通效率都得到显著提高。泸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走廊还将积极发挥金融、保险、信用等要素作用,对冲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力支撑更多产业,在更大范围更高效率配置全球资源。

    人勤春来早,耕耘正当时。当前,一辆辆运输农资的车辆满载着肥料产品驶向春耕一线,传递着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的高效与繁忙。承载国家使命,各展城市所长,泸州将全力牵头建设好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将其打造成为国家化肥保供稳价重要支撑、西部地区开发开放重要通道、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记者 乔陆

    责任编辑: 张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牵头建设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 
    承载国家使命 泸州有了新定位

  • 2025年02月24日 09时2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流通,是经济循环的“大动脉”,连接着生产和消费两端。

    2023年,国家正式选定102个城市作为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其中,泸州和宜宾联合打造复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如何串联起经济循环中的各个支点,让物、财、信息等要素在这条“大动脉”上“跑”起来?

    由泸州市牵头,涵盖5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城市参与的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正发挥着活跃而有力的作用。


    四川第一大港——泸州港。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鸟瞰尿素生产企业泸天化。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牵头建设 “廊主”泸州强担当

    2024年9月,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批复,由泸州市牵头,会同成都市、宜宾市、德阳市、眉山市、达州市、乐山市、南宁市、防城港市、重庆市、贵阳市、毕节市、黔南州、昆明市13个城市联合建设,主要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串联化肥原料地、生产地、中转地、消费地、进口地,做强化肥等重要商品保供稳价功能。

    “廊主”泸州,凭何胜任?在时间的坐标轴上,泸州在宋代即为“西南要会”,明代是全国33个商业大都会之一。上世纪50年代,泸州利用天然气资源逐步成为我国天然气化工的发源地、国家规划的15个大化工基地和14个精细化工基地之一,集聚了四川省四分之一的化工生产企业,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泸州已聚集北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天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能源化工企业110余家,是我国化肥等重要农资的重要生产地、加工和集散地、消费和出口地。

    在国家经济地理版图中,泸州也是一个重要的枢纽。四川省是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位于川渝滇黔四省市接合部的泸州,是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四川南向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川南区域中心城市,与重庆协同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

    以国家战略为指引,泸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建设。泸州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西南重要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建设规划》,提出“国家化肥保供稳价重要支撑、西部地区开发开放重要通道、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三大功能定位。计划利用5—10年时间,将西部农资骨干流通走廊总体建成“采购供应韧性安全、供需匹配精准趋稳、设施衔接畅通高效、协作模式智慧创新”的国家农资骨干流通走廊。

    合作共赢 放大走廊联动效应

    现代流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还包括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发展。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如何串联起各个城市,放大“走廊+经贸+产业”联动效应?

    首先是城市联动。去年,泸州市、宜宾市、德阳市、达州市等省内8个市共同建立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四川片区)会商协调机制,组织召开了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四川片区工作推进会,强化城市间、区域间化肥及原材料需求、产量、库存、价格等信息沟通,开展联合调度,提高化肥保供稳价能力。

    眼下,泸州正积极筹备召开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启动大会。西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城市有关部门和企业、协会将以合作共建农资骨干流通走廊为契机,建立重要农资综合服务平台和信息发布机制,共同成立西南农资产业联盟,增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利益联结,促进重要农资商品流通能力提升。

    这条走廊不仅串联起城市,区域内的企业也积极互动,合作共赢。泸州组织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天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云南云天化联合商务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洽谈,与上游供应商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机制。

    合作项目成为利益联结的纽带。在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重点项目储备库中,目前已收集农产品农资基础设施类、产业发展类、仓储设施类走廊沿线项目共计181个,总投资达978.25亿元。泸天化氮复肥产能置换升级、黔南州化肥中心仓库、达州宣汉县化肥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正积极推进,将进一步完善化肥仓储配送网络,持续增强化肥保供能力。

    立足西南 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随着从泸州出发的中欧班列稳定开行,泸天化自主研发的复合型高效钾矿浮选剂等产品运抵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用作钾矿开采,在为泸州带来外汇收入的同时,国外优质的氯化钾也采购运回泸天化,用于复合肥生产。

    自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通道建设速度不断刷新,区域经济动能持续释放,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辐射力也不断增强。

    “当前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物流网络受到冲击,农资供应充足和价格相对稳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泸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泸州牵头建设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对于农资保供稳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服务西部开发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从地图上看,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可高效辐射西南地区,呈现“南北贯通、东西互济、内外联动”的特点。走廊通过北部湾港连接东盟、中东等化肥及原料来源地;向西北延伸可对接青海、新疆等国产钾肥资源地;向东连接长江黄金水道沿线湖南、湖北等化肥消费地;向南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高效连接东南亚化肥资源。

    以农资保供稳价为出发点,泸州会同走廊参与城市一起推动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创新产业链供应链组织模式,农资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农资市场需求和生产力布局匹配程度、农资流通效率都得到显著提高。泸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走廊还将积极发挥金融、保险、信用等要素作用,对冲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力支撑更多产业,在更大范围更高效率配置全球资源。

    人勤春来早,耕耘正当时。当前,一辆辆运输农资的车辆满载着肥料产品驶向春耕一线,传递着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的高效与繁忙。承载国家使命,各展城市所长,泸州将全力牵头建设好西南农资骨干流通走廊,将其打造成为国家化肥保供稳价重要支撑、西部地区开发开放重要通道、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记者 乔陆

    责任编辑: 张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