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 “三变”促蝶变 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
广元城市风貌。
中越(河内—广元)首趟回程班列顺利抵达广元。
海绵化后的广元市利州广场。
2024年广元女儿节凤舟赛比赛现场。
游客在广元曾家山滑雪场滑雪。
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
这是一条回升向好的昂扬曲线,经济增速连续4个季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这是不断做优做强的动力源,新开工项目893个,新签约项目758个,“1+3+3”工业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建圈强链。
这是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的实干,挂牌运营全省首个铝期货指定交割库,设立全国煤炭交易中心西部(广元)交易专区,跨境电商交易实现零的突破,深化现代物流“物畅其流、降本增效”改革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改革案例”,全省首个生态博物馆——广元蜀道翠云廊生态博物馆开馆,全省首笔“GEP生态价值贷”落地……
这些是2024年广元交出的答卷。“拼”字当头,“干”字为先。作为革命老区、脱贫地区、盆周山区,广元聚力推进通道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环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全市总体呈现出经济回升向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干群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正逐步走出一条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通道蝶变 畅达通道激发经济活力
隆冬时节,川陕甘铁路冷链及粮食供应链产业园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挖掘机、装载车来回穿梭,轰鸣声、切割声和焊接声此起彼伏,现场一片“火热”。该项目是2024年广元新推进的重大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建成后预计粮食仓储能力达10万吨、年中转粮食预计达50万吨,年均冷链物资交易能力达15万吨。
这是广元加快建设成渝地区能源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因势利导推进通道优势转变的一大体现。
“势”在何处?“势”在独特的区位条件和四通八达的交通基础设施。
从区位看,广元作为四川“北大门”,位于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四大城市几何中心,是中欧班列、中老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战略位置突出。
从交通基础看,广元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一应俱全,兰渝铁路、西成客专等4条铁路“米字形”交会,京昆高速、兰海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贯通全境,近20条航线覆盖国内主要城市,拥有距离大西北内陆最近的联系长江入海的水运口岸——嘉陵江广元港。
时间为发展做注脚。2025年1月1日,京昆高速公路广元至绵阳段扩容项目最后一座长隧道——普安隧道实现双洞贯通;2024年12月初,“广元—成都—贵阳”环线高铁快运动车正式开通;2024年10月24日,广元港苍溪港区集装箱班轮首航……
这一年,广元绕城高速等“二纵、二横、二环、七射线”高速公路网络加快推进,全市公路总里程2.4万余公里。
这一年,广巴铁路广元至巴中段扩能改造、广元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广元·川陕甘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等“1+8+3”铁路枢纽总图规划项目加快实施,常态开行“广元—成都”高铁快运班列,开行“新疆—广元”等煤炭、铝锭定制班列,煤炭、铝锭、粮食、木材、木薯淀粉等大宗物资在广元初步实现集散分拨。
这一年,广元港苍溪港区正式投入使用,嘉陵江广元段夜航设施建成投用,广元至重庆货运班轮实现常态化运营,广元至重庆船舶单程航行时间缩短至4天。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广元还通过建设物流配套项目,助力物流枢纽不断提能,建成全国首个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及标准动货线工程、西部地级市首个动车运用所、川陕甘结合部首个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不断夯实物流产业基础,推动广元经济发展迈入新台阶。
“势”在何为?坐拥如此“地利”之便,将通道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货物贸易、仓储配运、临港加工,成为广元的不二选择。
近年来,广元围绕建设全国区域性物流枢纽经济区,打造西部大宗物资物流贸易中心、嘉陵江上游铁公水多式联运中心、“一带一路”国际班列组货基地、全国高铁快运创新发展示范基地“两中心、两基地”,加快构建联通欧亚、服务成渝、辐射陕甘的物流体系。
实干创造实效。广元传化公路物流港建成投用,“哈密—广元”首趟煤炭货运专列顺利开行、川陕甘多式联运智慧服务平台上线、“广元—北部湾港—东南亚”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国际通道开通,连续两年召开中国(广元)物流产业发展大会,获评全国物流发展创新城市,广元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广元广汇宏信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抢滩进驻……广元的步伐矫健迅速。
数据为证。2024年,广元共开行国际班列、铝锭班列、高铁货运动车470余列,年铁路货运到发量680万吨、增长23.6%,水运货运量850万吨、增长11%,预计全社会物流总额达1746亿元、增长9%,全省新增A级物流企业中有四分之一来自广元。
这一年,通江达海的广元依托产业优势,举办了中国西部(广元)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广元)绿色铝产业发展大会、西部油气发展大会暨成渝地区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广元)建设大会;与新疆哈密、甘肃陇南、中核华建等签订战略协议;积极探索建设川疆经济协作先行区,推动合作迈向新台阶,不断扩大“朋友圈”,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资源蝶变 丰裕资源夯实产业基石
2024年1至11月,广元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居全省第6位。
中共广元市委八届六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构建“1+3+3”工业优势主导产业体系,打造1个铝基新材料超千亿产业集群,能源化工、食品饮料、硅基新材料3个五百亿产业集群,建材家居、机械电子、医药健康3个超百亿产业集群。
提出这样的目标,广元的底气何在?广元不缺资源,更不缺好资源。一方面,广元矿产资源富集,可供工业开采矿产达30多种,其中天然沥青矿居全国首位、稀有金属钼矿居全省第2位,还有丰富的天然石墨、钒、锰等资源。此外,广元天然气探明储量超7000亿立方米、年产能居全省第3位,电力总装机容量超500万千瓦,未来几年有望突破1000万千瓦。另一方面,广元文旅资源独特,拥有23个AAA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天下雄关”剑门关、“青苍越千年”翠云廊、“世界本来的样子”唐家河、“避暑名山”曾家山等文旅名片远近闻名。不仅如此,广元还拥有优渥的农业资源,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中国食品产业名城、中国特色天然饮用水之乡、全国最大黄茶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产品认证数量居全省首位。建成世界最大红心猕猴桃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二、全国三分之一。
资源丰盛产业兴。近年来,广元依托资源优势,以资源之“特”夯实产业之“强”,成效清晰可见。
工业产业加快发展。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交易额突破140亿元;通威绿色基材(广元)有限公司、四川广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硅基新材料头部企业入驻,建成硅基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全国硅基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基地加快建设;中煤广元煤电一体化、四川鲁丽木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项目竣工投运……工业经济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文旅康养亮点纷呈。古蜀道徒步游、广元女儿节、女皇故里彩灯会等活动吸粉无数、精彩出圈;剑门关、翠云廊、昭化古城等景区“二次创业”,“点树交印”“张飞夜战马超”等沉浸式演绎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推进“坐高铁游广元”,“周末来广元”成为周边城市人群的新选择……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城市文化名片不断擦亮,文旅融合发展迸发出大流量、新活力。
特色农业量质齐升。近年来,广元在全国率先启动整市探索建设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推动特色产业全环节提升、全产业融合、全链条增值,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星级园区14个,苍溪红心猕猴桃、青川黑木耳等5种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绿色有机已成为广元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广供成都”“广供杭州”让广元农特产品实现优质优价。
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效果凸显。2024年1至11月,广元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5家,税电指数105.7,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4%,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8%;接待游客1654.93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全年粮食产量163.9万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连续3年居全省第2,获评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创新先行区。
环境蝶变 优良环境助力抢位发展
“走,到公园里转一转。”近年来,这句话已成为广元市民的口头禅。
广元市民转公园,一来推门见景,原来的撂荒地、闲置地变成家门口的“口袋公园”;二来活动内容丰富,公园不仅有浓厚的文化特色,还有便捷的运动设施,成为市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
广元大山大水大森林、好山好水好生态,既有北方的天高云淡,又有南方的温暖湿润,全市林草覆盖率达69.2%,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到I类,空气优良天数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
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广元再做加法,出台《广元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同时,实施产业增量提质、乡村强基补短、治理增效赋能、环境整治提升、改革创新突破“五大行动”,纵深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建设绘就新图景。
好环境带来好口碑。近年来,广元累计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425个,入围联合国“创建韧性城市2030”国内首批试点城市,主城区常住人口增加近10万人。
开放开明、诚信包容,是历史赋予广元的优秀气质,新时代的广元秉承优良传统,广纳天下客、“元”梦新蜀道。
近年来,广元倾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构建重点产业专班+企业家恳谈会、经营主体背靠背满意度监测、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窗口、纪委监委牵头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12345亲商助企热线等工作机制,干部落在产业链上、政府围着企业“转”逐步成为广元新常态,先后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典范城市,入选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
2024年,《广元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出台,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为“元”梦新蜀道的投资者保驾护航。
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转变成广元新的竞争优势,广元市澄明食品有限公司、四川久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万顺中基铝业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纷纷布局,广元成为各类企业青睐的兴业热土、创业福地。
怎样的城市才能更加宜居宜业?广元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摆在首位。2024年,全市财政拨付资金56.97亿元,实施46件民生实事,涉及就业、住房、养老等方方面面,一件件、一桩桩与生活息息相关,惠及千千万万群众。
教育方面,全市新增学位5700个,孩子们拥有更加宽敞明亮、设施完备的学习环境;“爱·圆梦”项目持续发力,为困难学生提供资助,累计帮助4500余名学子圆梦大学。医疗方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各大医院之间建立起完善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互认事项扩大至171项。安全稳定方面,创新推行“安全隐患随手拍”、矛盾纠纷化解“一地办”等民生举措,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连续10年位居全省前列。城市更新方面,打造“海绵小区”89个、“海绵道路”68条,“两江四岸”、南河湿地公园、利州广场等靓丽呈现,本地市民幸福满满,周边群众心生向往,外地游客纷至沓来。
川北门户,蜀道咽喉。广元这座古蜀道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正持续迸发“不服输、敢争先”精气神,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以广元一域之光为全省大局添彩。(卢琦 亦麟 朱荣杰 图片由广元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