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辅相成,带动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建体育强市 达州跑出新速度
建体育强市 达州跑出新速度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达州市庆丰收活动——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比赛现场。张骐麟 摄
9月19日至22日,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达州市庆丰收活动——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举行,全市9支队伍参与比拼,最终达川区代表队、开江县代表队分获冠军和亚军。在此之前,2024年达州市“奔跑校园”中小学生校园篮球、足球周末联赛开赛,全市68所中小学的102支代表队参赛,预计持续到12月。
在这两项活动的开幕式上,都提到了达州籍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上取得的佳绩:5人参赛,2人夺金、3人摘银,夺牌率100%,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参赛人数和夺牌数均位居全省第一。
群众体育连续开展,竞技体育火热“出圈”,达州体育事业正大步前行。近年来,达州以规划引领,持续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提升竞技体育竞争力,建设体育强市跑出新速度。
政策推动
解决“体育锻炼去哪儿”
“体育锻炼去哪儿”是群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达州连续印发多份政策文件,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
达州市文体旅游局社会体育科负责人徐华英介绍,当地从体育设施补短板和普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两方面发力,努力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让体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如2022年7月印发的《达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提出,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和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而此后出台的《达州市加快建设新时代体育强市实施方案》则明确,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到203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
覆盖面广泛的赛事活动,能对群众参与体育锻炼起到集聚和推动作用。达州对市、县、乡、村四级每年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次数做了明确,力争打造一批全民健身品牌赛事。
此外,为着力提升当地竞技体育水平,达州还采取强化基础项目、巩固优势项目、培育潜力项目、提升短板项目的思路,分层次、有侧重地推进竞技体育发展,目前已建立以市体育运动学校为龙头、各县(市、区)发展2—3个竞技项目为支撑、多点外训为补充的工作格局,联合打造拳头竞技项目,并建立多级青少年竞赛体系,完善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机制。
扎牢基础
破解“人才培养如何做”
天气转凉后,达州市莲花湖片区的万家河湿地公园里,新建的篮球场、乒乓球场就热闹起来。这里已经成为周边多个小区居民健身运动的首选。
要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需要引导更多人参与健身,做大体育人口基数。其中,体育设施建设是基础,而达州是一座山地城市,城市空间相对紧张,在体育设施建设过程中集约化利用土地尤为重要。为了让群众“举步就可便捷健身”,达州坚持“见缝插针”新(改扩)建运动场地,围绕人群集中区域完善体育设施。
此外,引导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要从群众基础好的项目做起。达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党支部委员倪挺说,当地调研分析后发现,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项目在达州的群众参与度高,当地将这些项目的赛事列入优先支持范畴。
“参与某项运动的人足够多,才有可能选拔和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达州市文体旅游局竞赛训练科科长吴英介绍,当地还重视青少年运动员选拔,在全市各中小学打造特色课程,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
目前,达州已有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4所,开设篮球、足球、田径等项目20个,常年在训队员1500余人。同时,达州还与一批学校共建运动队,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发展,推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走向市场化。
做强品牌
力求赛事活动多“上新”
“今年已完成44个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项目申报,争取补助资金3200万元,加快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吴英介绍,以城市运动公园为代表,近年来,一批群众性运动基础设施相继“上新”,达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十二五”末的0.62平方米增加到2021年的2.35平方米,到2023年,增至2.57平方米。
用好体育场所,达州市文体旅游局出台“体育场所对外开放管理办法”,全市公办体育场馆和健身场所年均服务群众200万人次以上。
政策扶持推动,达州迎来多项重要赛事。今年,达州举办全国女子曲棍球冠军杯赛、四川省U系列拳击锦标赛、四川省青少年乒乓球前站赛等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活动8项次。达州也积极组队参赛,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代训”,不断巩固提升竞技水平,固强补弱竞技项目。
运动氛围浓厚,达州群众体育赛事也不断涌现。如今“百城千乡万村·社区”足球、篮球联赛和“巴人故里”达州半程马拉松等已成为达州当地的“现象级”赛事。今年,达州还新举办了渝·浙·川城市足球交流赛、“大三峡、大巴山”羽毛球团体邀请赛、“巴渠巾帼杯”全民健身羽毛球联谊赛等赛事,扩大区域交流范畴。
“达州健儿在巴黎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是达州体育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吴英说,达州将努力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辅相成,带动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记者 袁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