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推进绿色生态、绿色产业、绿色乡村发展
瞄准目标 南充逐“绿”前行

  • 2024年05月24日 09时4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嘉陵江从南充城区穿城而过。南充市顺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日前,南充经开区传来消息,总投资330亿元的四川永盈年产8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全部封顶。作为南充向“绿”而行发展的新兴产业,项目的首台长周期设备已安装到位,预计今年10月,一期A线将全面建成投产。

    5月10日,南充市委务虚会召开,会上再次提及“打造西部绿色发展样板区”。一体推进绿色生态、绿色产业、绿色乡村发展,实现生态提质、产业增绿、乡村振兴,南充要逐“绿”前行。

    生态

    加大执法力度 天更蓝水更清了

    绿色发展,生态是重点。空气质量提升、水环境改善,则是生态提质的直观体现。

    “这样不行,活性炭发白后哪还有吸附效果?”在南充市高坪区航空港工业园区,高坪生态环境局对一家汽车服务门店开展例行检查时发现,该门店喷漆房配套的废气治理设施已不具备治理效果。

    “这样的突击检查每周都有,得益于近年来环保知识的普及、处罚力度的加大,违法商家越来越少了。”高坪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说。

    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与对外合作科负责人龚孝彬表示,今年一季度,该市主城区PM2.5平均浓度4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优良天数率81.3%、同比上升6.9%,与空气质量相关的指标,在全国、全省的排名,都有大幅提高。

    天更蓝,水也更清澈。在南充市顺庆区,过去长期被市民称为“臭水沟”的西充河、潆溪河,如今焕然一新。“五年前,顺庆区水质优良率仅有50%,目前已达100%。”顺庆生态环境局环保总监罗侃表示,五年来,顺庆区排查出“散乱污”企业800余家,累计关闭214家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查处违法行为千余起。

    据南充市生态环境局统计,目前全市江河均实现“一河一策”治理,嘉陵江干流稳定保持Ⅱ类水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产业

    主动“引绿”与绿色转型并举

    近日,在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南充高新区),占地21000平方米的爱瑞特新能源环卫车产业园项目一号厂房内,正在试生产身形小巧的环卫车。

    据了解,该产业园是当地首个投资百亿元的工业项目,也是绿色转型升级示范项目,预计6月正式投产后,年产值达20亿元。

    “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入驻高新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我们不接受。”南充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着力筛选低能耗、效益高的项目进行招引。按照计划,四川超迈高端装备及器件制造、中科九微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都将于今年竣工投产。

    有主动选择的“引绿”,也有绿色转型的探索尝试。

    在南充经开区,不少厂房的屋顶在太阳照射下闪闪发光。“我们有多个企业在自己的楼顶‘种太阳’。”嘉陵区经信商务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以吉利四川商用车公司为例,该公司探索绿色转型,利用厂房屋顶和成品车停车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不仅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每年节约电费的同时,还能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乡村

    绿色有机产业初具规模

    “霜打的桑叶是个宝。”在南充市嘉陵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内,10万亩桑树一望无际。除了养蚕缫丝,这里还被赋予更多想象空间。

    “桑叶还能制成零食,有清热祛火的功效。”在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的“双院士工作站”,科研人员正在研发桑叶食品。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作为最早一批入驻园区的企业之一,除了传统的养蚕产丝,公司的桑茶、桑饮料、冻干食品等高附加值的生产业务,正逐步成为主流。

    “创新,赋予传统产业更高附加值。”嘉陵区蚕桑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何渊表示,近年来,产业园内的企业,陆续开发出桑叶茶、桑食品、桑饮品、人工养蚕饲料等100余项产品。

    目前,嘉陵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桑茶基地,拥有蚕桑丝绸、新型桑业规模以上精深加工企业18家,桑叶茶、桑叶粉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

    产品品质提升也是重点。眼下,西充县太平镇1000多亩有机高粱种植基地,正进入集中播种期,这里的有机高粱不施用农药、化肥,除草也是靠人工。

    “这样的有机高粱肯定价格不低,销路好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四川小磨井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何芝江说:“不是不好卖,是不好买。”他表示,要想采购到这种质量上乘的原料,必须提前跟农户“预订”,企业还要自己种植“补缺口”。

    “我们计划在三年内,实现有机生产基地与规上有机农产品加工企业双增加,全面建成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区。”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已建成有机生产基地36.1万亩、有机认证面积23万亩。在嘉陵区、西充县、仪陇县等地,集分拣、预冷、储藏于一体的农产品集配中心,已初步建成,绿色有机产业初具规模。(记者 徐浩煊)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体推进绿色生态、绿色产业、绿色乡村发展
    瞄准目标 南充逐“绿”前行

  • 2024年05月24日 09时4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嘉陵江从南充城区穿城而过。南充市顺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日前,南充经开区传来消息,总投资330亿元的四川永盈年产8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全部封顶。作为南充向“绿”而行发展的新兴产业,项目的首台长周期设备已安装到位,预计今年10月,一期A线将全面建成投产。

    5月10日,南充市委务虚会召开,会上再次提及“打造西部绿色发展样板区”。一体推进绿色生态、绿色产业、绿色乡村发展,实现生态提质、产业增绿、乡村振兴,南充要逐“绿”前行。

    生态

    加大执法力度 天更蓝水更清了

    绿色发展,生态是重点。空气质量提升、水环境改善,则是生态提质的直观体现。

    “这样不行,活性炭发白后哪还有吸附效果?”在南充市高坪区航空港工业园区,高坪生态环境局对一家汽车服务门店开展例行检查时发现,该门店喷漆房配套的废气治理设施已不具备治理效果。

    “这样的突击检查每周都有,得益于近年来环保知识的普及、处罚力度的加大,违法商家越来越少了。”高坪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说。

    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与对外合作科负责人龚孝彬表示,今年一季度,该市主城区PM2.5平均浓度4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优良天数率81.3%、同比上升6.9%,与空气质量相关的指标,在全国、全省的排名,都有大幅提高。

    天更蓝,水也更清澈。在南充市顺庆区,过去长期被市民称为“臭水沟”的西充河、潆溪河,如今焕然一新。“五年前,顺庆区水质优良率仅有50%,目前已达100%。”顺庆生态环境局环保总监罗侃表示,五年来,顺庆区排查出“散乱污”企业800余家,累计关闭214家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查处违法行为千余起。

    据南充市生态环境局统计,目前全市江河均实现“一河一策”治理,嘉陵江干流稳定保持Ⅱ类水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产业

    主动“引绿”与绿色转型并举

    近日,在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南充高新区),占地21000平方米的爱瑞特新能源环卫车产业园项目一号厂房内,正在试生产身形小巧的环卫车。

    据了解,该产业园是当地首个投资百亿元的工业项目,也是绿色转型升级示范项目,预计6月正式投产后,年产值达20亿元。

    “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入驻高新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我们不接受。”南充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着力筛选低能耗、效益高的项目进行招引。按照计划,四川超迈高端装备及器件制造、中科九微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都将于今年竣工投产。

    有主动选择的“引绿”,也有绿色转型的探索尝试。

    在南充经开区,不少厂房的屋顶在太阳照射下闪闪发光。“我们有多个企业在自己的楼顶‘种太阳’。”嘉陵区经信商务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以吉利四川商用车公司为例,该公司探索绿色转型,利用厂房屋顶和成品车停车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不仅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每年节约电费的同时,还能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乡村

    绿色有机产业初具规模

    “霜打的桑叶是个宝。”在南充市嘉陵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内,10万亩桑树一望无际。除了养蚕缫丝,这里还被赋予更多想象空间。

    “桑叶还能制成零食,有清热祛火的功效。”在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的“双院士工作站”,科研人员正在研发桑叶食品。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作为最早一批入驻园区的企业之一,除了传统的养蚕产丝,公司的桑茶、桑饮料、冻干食品等高附加值的生产业务,正逐步成为主流。

    “创新,赋予传统产业更高附加值。”嘉陵区蚕桑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何渊表示,近年来,产业园内的企业,陆续开发出桑叶茶、桑食品、桑饮品、人工养蚕饲料等100余项产品。

    目前,嘉陵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桑茶基地,拥有蚕桑丝绸、新型桑业规模以上精深加工企业18家,桑叶茶、桑叶粉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

    产品品质提升也是重点。眼下,西充县太平镇1000多亩有机高粱种植基地,正进入集中播种期,这里的有机高粱不施用农药、化肥,除草也是靠人工。

    “这样的有机高粱肯定价格不低,销路好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四川小磨井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何芝江说:“不是不好卖,是不好买。”他表示,要想采购到这种质量上乘的原料,必须提前跟农户“预订”,企业还要自己种植“补缺口”。

    “我们计划在三年内,实现有机生产基地与规上有机农产品加工企业双增加,全面建成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区。”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已建成有机生产基地36.1万亩、有机认证面积23万亩。在嘉陵区、西充县、仪陇县等地,集分拣、预冷、储藏于一体的农产品集配中心,已初步建成,绿色有机产业初具规模。(记者 徐浩煊)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