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产业发展十年的攀枝花答卷
俯瞰攀枝花市区。徐金霞 摄
攀枝花运动康养成时尚。刘家成 摄
一场山海对话,跨越十年光景,南北相距两千多公里,康养星火已成燎原之势。十年前,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攀枝花召开。自首届论坛起,四川攀枝花和河北秦皇岛分别选择“一冬一夏”时节轮流举办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正式翻开两座城市“南北联动、共话康养”的新篇章。十年后,2024中国(攀枝花)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相约阳光花城,攀枝花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又将开启什么样的新篇章?
时光回溯。2014年12月发布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提出,攀枝花市和秦皇岛市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争创“一南一北”两个国家级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为加快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探索新模式。
时至今日,这场盛会已举办六届,总签约金额达2364亿元,成为我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康养产业促进平台之一,致力于推动中国康养产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十年磨一剑,奋进新征程。作为中国康养概念起源地和康养产业先行者,攀枝花以五个“率先”走在全国前列:率先承办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率先创办国际康养学院,率先发布康养产业地方标准,率先建立康养产业统计监测制度,率先成立阳光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并成功培育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金杯半山·米易太阳谷康养度假区、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等多个康养项目。
康养概念先行先试 康养产业迭代发展
承载三线建设荣光的攀枝花,以工业和能源建市,早期是典型的资源开发型重工业城市。近年来,敢想敢拼的攀枝花人并没有走“重发展、轻环保”老路,而是以“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精神及英雄文化底蕴,在危机中寻找机遇。
资源型城市如何发展康养产业?回望攀枝花康养产业发展历程,先后经历“孕育—破局—求变—共生”四个阶段的迭代发展:
第一阶段(2004年至2009年),危中寻机,冬季旅游孕育催生康养产业;
第二阶段(2010年至2015年),困中破局,“旅居养老”引领康养产业起步发展;
第三阶段(2016年至2021年),变中求进,新发展理念推动康养产业加快发展;
第四阶段(2022年至今),融合共生,康养产业助力共同富裕。
早在2010年,基于资源型城市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需求,攀枝花立足资源优势,以发展“阳光生态旅游”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提出“康养”理念,开启康养产业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探索。
作为中国康养产业的首倡者、先行者和示范者,攀枝花在2014年迎来破局,承办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发布《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提出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引领全国康养产业发展。
在攀枝花康养产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变中求进成为主旋律。2019年,攀枝花推进康养旅游产业“5115”工程,成立全国首个康养产业发展中心,发布22项康养产业标准体系,率先掌握康养产业发展领域的话语权。
2022年,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支持攀枝花与凉山州共建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攀枝花康养产业再迎新机遇。
经过多年接续发展,攀枝花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康养产业发展路径,康养业态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让资源型工业城市萌生出绿色发展的“新芽”。
数据显示,自2020年在四川率先建立康养产业统计监测制度以来,攀枝花康养产业增加值连续4年超过百亿元,2023年实现康养产业增加值171.19亿元,占全市GDP的13.1%,入选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
立足“六度禀赋”打造“康养攀枝花”样板
这个暖冬,攀枝花的朋友圈被一位“追光妈妈”刷屏,她就是带着孩子从哈尔滨来攀枝花康养的刘思佳。原来,刘思佳的孩子患有先天性高度近视,为延缓近视度数增长,每年冬天,她都会带着孩子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过冬。
今年11月初,她们从哈尔滨出发,来到四川最南端的攀枝花,没想到这趟跨越3000多公里的“追光之旅”带来了极大的惊喜,“事实证明我没选错,攀枝花的温度和光照时间确实适合我们。”在刘思佳的推荐下,哈尔滨的郭女士、西安的刘女士也带着孩子来到攀枝花。
攀枝花属于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一年四季阳光明媚、鲜花盛开、蔬果飘香,年日照27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均气温20.7℃,森林覆盖率达62.4%,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有着特别适宜人类休养生息的海拔高度、温度、湿度、优产度、洁净度、和谐度,是养身、养心、养智和避寒、避暑、避霾的胜地。
近年来,基于得天独厚的资源,攀枝花创新提出“六度禀赋”方法论,全面评估区域发展康养产业潜力和可持续性,构建全域化布局、全龄化服务、全时段开发的康养产业发展格局。
“六度禀赋”概念的提出,不仅助推“康养攀枝花”样板的打造,也启发各地政府以地方特色资源为依托,探索适合自身的康养发展路径,避免因复制其他区域项目而导致恶性竞争,从而使我国康养产业摆脱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传统发展模式。
立足“六度禀赋”,攀枝花以康养项目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化。在确保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资源—包装项目—形成资产”的发展路径,将独特的阳光、森林、温泉、水域等自然资源转化为康养资产,推动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等正是这类实践的典型。
探索城市转型新路径 擘画共同富裕新图景
11月8日,攀枝花市仁和区迎来500多人的“康养大团”——从重庆出发的“候鸟老人”,来此体验阳光康养旅程。
本次阳光康养旅程,体现了当地发展康养旅游产业的成果。此前,仁和区仁和镇板桥村引进企业,合作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创新推出专人定制化康养旅游服务,吸引了“追光者”的目光。类似“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康养旅游产业创富共同体,在攀枝花各乡镇均能找到身影,通过创富共同体平台,形成产业“协作链”,由“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
近年来,攀枝花创新康养产业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探索出四种模式:以农业资源为核心的农业体验旅游项目(禹王宫村、昔格达田园旅居景区等),以文化资源为核心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迤沙拉历史文化景区、傈僳梯田景区等),以乡村自然生态资源为核心的休闲度假项目(红格温泉、水墨金沙等),以产业资源为核心的特色小镇(苴却砚特色小镇、康复辅具特色小镇),实现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从曾经的康养产业“先锋者”,到如今的共同富裕“探路者”,攀枝花实现从资源型城市向康养胜地的嬗变,为国内同类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产业模式和实践指引。
攀枝花“拾”级而上的康养产业,成功开辟中国现代化产业的新“蓝海”,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印,一幅“全域康养,全民共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当前,攀枝花正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为战略牵引,整合康养产业链,实施“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带动发展型、产业集聚型、科技赋能型、城乡互融型、存量盘活型康养创富共同体,促进全市共同富裕和全员共享发展成果。
未来,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由攀枝花和秦皇岛打造的“康养样板”,将催生出一系列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领经济发展新风向。(罗子欧 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