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资阳濛溪河遗址入选
资阳濛溪河遗址入选
1月30日,“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揭晓。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等6个项目入选。
2021年9月,因洪水冲垮资阳市雁江区和乐至县交界的五一水坝及附近河岸,冲刷出部分乌木、动物化石等遗物,资阳濛溪河遗址因此被发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下,就此连续两年展开抢救性考古发掘,并联合国内外专家团队展开多学科研究与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重要发现。
据项目负责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郑喆轩介绍,濛溪河遗址距今约5万—7万年,处在现代人起源扩散的关键阶段。因遗址位于水边,文化层分布在濛溪河现在的平水位以下,为特殊的饱水埋藏环境,得以保留大量有机质材料。迄今为止,遗址已出土石器、动物化石及碎屑10.5万余件,另有数以万计的植物遗存和少量木器、骨器及其他遗存。此外,遗址还发现有用火、切割、刻画、琢制等痕迹。
专家认为,濛溪河遗址是同时发现有大量石器、动物与植物遗存的旧石器时代综合性遗址,是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唯一发现有丰富植物遗存的遗址,是旧石器时代物质遗存和相关行为要素最丰富全面的遗址之一。尤其遗址保留的系统、丰富的遗存蕴含着详实的古环境背景、完善的生产生活资料、多样的行为以及古人类对早期精神世界的初步探索,能够全面立体地反映现代人起源扩散关键阶段的早期人类社会真实图景,为深入探讨早期人类对特殊石料及有机材料的认知及加工利用方式,对动植物资源利用的广谱化,艺术萌芽和技术与认知能力发展、现代人的出现和扩散等国际重大问题,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材料,因此“特殊、罕见、价值重大,具有世界性意义”。
除濛溪河遗址外,“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还有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湖北荆门市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新疆吐鲁番市西旁唐宋时期景教寺院遗址、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遗址等5个项目入选。(记者 吴晓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