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
泸州:以文化滋养幸福酒城

  • 2023年01月11日 09时5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 泸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酒城泸州,不仅有酒香,还有书香。 牟科 摄

    泸州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 刘学懿 摄

    长江沱江,奔流而过,两江交汇之处,是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

    今年首个工作日,在四川省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泸州分会场上,泸州市71个项目被纳入全省重点项目,总投资482.7亿元,涵盖现代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

    数据,是洞察泸州夯实产业基底、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切入口,也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然而,当硬实力达到一定数量级指数后,如何以文化软实力助力城市发展,更显重要。岁末年初,一串串红灯笼装点泸州大小街头,营造出幸福祥和的新春氛围。作为进出要道,沱江二桥和沱江三桥打造“中国酒城 醉美泸州”主题街景,迎接八方来客;滨江路东门口则以“变幻古今”为主题,展现古城泸州的新活力。

    “平远江山四望开,飒然风至似兰台。”明代文学家杨慎曾在诗中这样描写泸州江山平远堂,这座始建于南宋庆元年间、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的古楼,原楼已不复存在。如今,在江山平远堂原址上重建的“江山平远堂文化展馆”已正式开馆,并面向公众开放。这座以忠山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展馆,成为泸州又一处文化新地标。

    文化,培养出城市的个性,也体现了城市的高度。当前,泸州正系统实施文化涵养工程,强化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加快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以独具酒城魅力的文化、持续改善的民生福祉、更立体全面和独特精彩的城市形象,吸引人们来到酒城,品味幸福。

    站高谋远 目标与路径精准匹配

    “小李将军金碧画,零星摹出古江阳。”清代诗人张问陶对泸州的山水风光、闲适生活做过如此描述。

    两江之畔,这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形成了以红色文化、长江文化、白酒文化、康养文化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令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长期以来,作为一座工业城市,泸州的产业活力很强,却又少了一些文化味儿。

    如何深挖文化软实力、建设城市品牌,并将其转化为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

    顶层谋划,高位推动。泸州市委、市政府将“建成独具酒城魅力的文化强市”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全市五年工作总体要求,将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上升到提升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来抓。

    出台《实施文化涵养工程加快将泸州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二十条措施》,并将其纳入全市高品质生活“八大工程”,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统筹推进。

    泸州市委常委会审定了《泸州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方案》,构建起以市长为组长,相关市领导为副组长,区(县)长、重点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领导小组;推动相关部门落实责任分工,分级联动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细化路径,倒排工期。根据泸州市文化涵养二十条措施中细化的“路径图”,泸州将通过理论学习、宣传宣讲、开展城市营销、强化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推进文旅融合创新等,有效提升泸州城市思想凝聚力、城市影响力、文化感染力、文明感召力、舆论传播力、工作聚合力。

    为了解决此前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中存在的小散乱、各自为政等问题,2022年,泸州在市委宣传部专门设立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中心、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科,将市委宣传部(品牌办)列为市规委会成员单位和专委会常任列席单位。

    “每年有重点任务,每月有工作清单,每周有推进计划,每天有进度列表。”泸州市委宣传部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科负责人边介绍边展示着一周工作计划表。“开展街头创意彩绘试点”“启动抖音全民挑战赛”“策划春节期间城市品牌营销传播‘五宣联动’方案”……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近一年来,围绕全力提升泸州城市“软实力”,市委宣传部(品牌办)相关成员通过外出考察学习、走访区(县)部门、组织专家座谈等方式,把脉问诊,找准症结,厘清思路,取得多项突破。

    现场拉练,合力攻坚。岁末年初,泸州市实施文化涵养工程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紧锣密鼓地举行,参会代表密集走访“一体两翼”10余个重点文旅项目,并召开座谈会,比干劲、赛进度。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泸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以“四渡赤水”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传承带、以山地避暑康养为重点的生态价值实现旅居带等建设情况,助力推动“一体两翼”齐飞;开展《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全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形成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报告4篇,提出相关建议40余条,努力为文旅深度融合贡献智慧和力量。

    政协泸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委员们围绕文化建设提出建议。立足泸州市红色文化优势,提出“擦亮‘四渡赤水’红色文化品牌,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州样板”“塑造红色文旅名片”等建议,促进全市文旅经济融合;聚焦泸州白酒文化,提出“建立酒文化主题特色街区”“依托白酒资源打造泸州特色旅游新名片”“营造酒城文化氛围,打造酒城旅游特色”等建议,对泸州建设与传播城市品牌形象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

    项目攻坚 “虚功”做实“软功”做硬

    文化涵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如何将“虚功”做实、“软功”做硬?项目支撑是关键。

    一年多来,泸州紧紧围绕“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构建符合优势优先、特色发展的文化涵养工程项目推进路径,全力推动20余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出成效。

    提升主城区功能品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文旅经济,支撑“一体”不断做强。

    “老泸州”大河街街区项目,对辖区会津城垣、联一大楼等历史文化建筑进行有机更新和活化利用;江阳区文体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江阳区文体活动主阵地和文化地标,推动该区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作为四川省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泸州分会场的所在地,泸州市江阳区今年将推进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开工建设。

    凤凰湖景区湖光山色、碧水连天,花田酒地景区游人如织,宛若人间仙境。泸州市纳溪区“三产”联动,形成的旅行团一日游常规线路,吸引了各地一批又一批游客。“现在到酒庄来参观的游客明显增多,有旅行社,也有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泸州白酒庄园酿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强介绍,酒庄的管理、绿化等工作人员大多是当地的村民,文旅融合不仅带动了纳溪区土特产销售,也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

    深挖龙文化、石刻文化传承保护,对现有旅游景点提档升级,助力“东翼”乘势而进。

    泸县龙桥,现有190余座,历经数百年,部分龙桥因洪水冲击或风化等受损严重,逐渐失去原有风貌。2022年2月,泸县文物保护中心启动一期龙桥群抢救保护工程,对鸿雁桥、仙济桥、玉带桥、福水桥、奇峰新桥等有安全隐患的龙桥进行修缮。当前,一期龙桥群抢救保护工程已基本完成。

    2022年10月,合江县龙挂山景区一座含玻璃栈道的无塔吊索桥建设完成。索桥全长520米,将法王寺镇境内的凤凰山和龙挂山连在一起,游客可乘坐索道缆车登上索桥,欣赏山林美景。待正式开园后,龙挂山景区将成为川南黔北地区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生活体验、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打响“四渡赤水”文化品牌,推动“南翼”特色凸显。

    一面面红色文化墙依山而建,一块块文化路牌沿线设立——走进古蔺县太平镇,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扑面而来。今年春节,这里将首次举办“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主题灯会,共设置“红色年代”“四渡赤水”等五大篇章数十组灯组,开展文艺展演、舞龙灯等表演,让群众在赏灯之余寻找红色印记,感怀峥嵘岁月。

    以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以下简称四渡赤水分院)为主体,古蔺、叙永两个现场教学点为支撑,其中,四渡赤水分院有四渡赤水、泸顺起义等多组主题雕塑……自2020年底挂牌以来,这里已经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平台。

    “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泸州段)建设”——在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话被加粗字体突出显示。

    泸州,拥有13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盘活“一条江”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了泸州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作为文化涵养工程中强化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主抓手之一,我们以项目化思维,全力做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对长江泸州段进行系统研究,进一步摸清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文献等重要文化遗产底数。”泸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统筹实施好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工程、环境配套工程、文旅融合工程、数字在线工程五大工程,把最能体现长江文化的泸州故事、泸州文化讲好。

    创新驱动 提升城市温度与发展力度

    “今后,我将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宣传推介泸州,为展示泸州良好形象积极贡献力量。”在泸州“城市宣传官”专题培训(扩大)会上,接过首批泸州“城市宣传官”聘书,在抖音上拥有千万“粉丝”的电商创业者吴秋月表示。

    为了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2022年,泸州首创“城市宣传官”制度,推动市县领导、企业商会负责人、知名人士、优秀人才、网络名人等为泸州代言,同时掀起“泸州城市精神”表述语征集热潮,推介城市、解读城市。

    这是泸州创新路径、长远谋划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的一个切片。泸州还以展会为媒介,高规格举办四川第二届长征精神主题论坛“四渡赤水·泸州论坛”、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首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首届泸商大会等,营造红色之城、美酒之城、开放之城、魅力之城。

    一年来,泸州文化软实力取得多项突破,从3个数据可见一斑:

    2022年5月,在“2022全国地级市传播指数百强榜”中,泸州从全国293个地级市中脱颖而出,名列第53位;10月,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将泸州列为II型大城市,四川除成都为超大城市外,只有泸州等4个城市上榜;12月,入围2022年《中国美丽城市》年度作品奖“中国美丽城市典范”。

    城市温度与发展力度同步飞跃。走进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的“这有光”24小时文旅街区,时光仿佛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川南首个24小时不打烊的潮流文旅商业街,“这有光”24小时文旅街区包含共享办公、餐饮实业、电竞酒店等七大业务板块,构建起一个饱含文化味儿的文旅消费平台。

    这是以文化磁场撬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泸州正加速突出文化赋能,不断丰富文旅消费业态和场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动,推动产品打造、展示和发展,激发全市文旅消费潜力;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这个“幸福”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幸福是城市里的24小时书房。社区、公园、商场、机场……泸州城市书房大范围落地,“城市书网”逐渐形成,已建成24小时城市书房21个,藏书11万余册,新增服务面积4259平方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幸福是文明感召力的不断提升。泸州始终把“文明”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全力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泸州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

    幸福是让城市温度直抵人心的“民心守护工程”。老旧小区改造了、“瓶颈路”拓宽了……截至2022年10月,泸州“民心守护工程”已解决20.49万件群众诉求建议,群众满意度为98.93%。

    幸福是充分发挥教育医疗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健康泸州建设;是着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努力让人民享有更美生活环境;是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守护好一江清水出川……

    滨江路旁,人们享受着冬日暖阳,感受江畔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的惬意与幸福。

    泸州,城以酒兴,酒以城名。“风过泸州带酒香”“衔杯却爱泸州好”“今年又作度泸游”……这座自带酒香的城市,力争到2025年建设成为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特征、更有区域影响、独具酒城魅力的文化强市。(瑞林)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
    泸州:以文化滋养幸福酒城

  • 2023年01月11日 09时5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 泸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酒城泸州,不仅有酒香,还有书香。 牟科 摄

    泸州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 刘学懿 摄

    长江沱江,奔流而过,两江交汇之处,是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

    今年首个工作日,在四川省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泸州分会场上,泸州市71个项目被纳入全省重点项目,总投资482.7亿元,涵盖现代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

    数据,是洞察泸州夯实产业基底、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切入口,也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然而,当硬实力达到一定数量级指数后,如何以文化软实力助力城市发展,更显重要。岁末年初,一串串红灯笼装点泸州大小街头,营造出幸福祥和的新春氛围。作为进出要道,沱江二桥和沱江三桥打造“中国酒城 醉美泸州”主题街景,迎接八方来客;滨江路东门口则以“变幻古今”为主题,展现古城泸州的新活力。

    “平远江山四望开,飒然风至似兰台。”明代文学家杨慎曾在诗中这样描写泸州江山平远堂,这座始建于南宋庆元年间、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的古楼,原楼已不复存在。如今,在江山平远堂原址上重建的“江山平远堂文化展馆”已正式开馆,并面向公众开放。这座以忠山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展馆,成为泸州又一处文化新地标。

    文化,培养出城市的个性,也体现了城市的高度。当前,泸州正系统实施文化涵养工程,强化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加快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以独具酒城魅力的文化、持续改善的民生福祉、更立体全面和独特精彩的城市形象,吸引人们来到酒城,品味幸福。

    站高谋远 目标与路径精准匹配

    “小李将军金碧画,零星摹出古江阳。”清代诗人张问陶对泸州的山水风光、闲适生活做过如此描述。

    两江之畔,这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形成了以红色文化、长江文化、白酒文化、康养文化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令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长期以来,作为一座工业城市,泸州的产业活力很强,却又少了一些文化味儿。

    如何深挖文化软实力、建设城市品牌,并将其转化为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

    顶层谋划,高位推动。泸州市委、市政府将“建成独具酒城魅力的文化强市”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全市五年工作总体要求,将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上升到提升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来抓。

    出台《实施文化涵养工程加快将泸州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二十条措施》,并将其纳入全市高品质生活“八大工程”,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统筹推进。

    泸州市委常委会审定了《泸州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方案》,构建起以市长为组长,相关市领导为副组长,区(县)长、重点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领导小组;推动相关部门落实责任分工,分级联动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细化路径,倒排工期。根据泸州市文化涵养二十条措施中细化的“路径图”,泸州将通过理论学习、宣传宣讲、开展城市营销、强化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推进文旅融合创新等,有效提升泸州城市思想凝聚力、城市影响力、文化感染力、文明感召力、舆论传播力、工作聚合力。

    为了解决此前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中存在的小散乱、各自为政等问题,2022年,泸州在市委宣传部专门设立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中心、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科,将市委宣传部(品牌办)列为市规委会成员单位和专委会常任列席单位。

    “每年有重点任务,每月有工作清单,每周有推进计划,每天有进度列表。”泸州市委宣传部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科负责人边介绍边展示着一周工作计划表。“开展街头创意彩绘试点”“启动抖音全民挑战赛”“策划春节期间城市品牌营销传播‘五宣联动’方案”……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近一年来,围绕全力提升泸州城市“软实力”,市委宣传部(品牌办)相关成员通过外出考察学习、走访区(县)部门、组织专家座谈等方式,把脉问诊,找准症结,厘清思路,取得多项突破。

    现场拉练,合力攻坚。岁末年初,泸州市实施文化涵养工程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紧锣密鼓地举行,参会代表密集走访“一体两翼”10余个重点文旅项目,并召开座谈会,比干劲、赛进度。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泸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以“四渡赤水”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传承带、以山地避暑康养为重点的生态价值实现旅居带等建设情况,助力推动“一体两翼”齐飞;开展《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情况、全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形成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报告4篇,提出相关建议40余条,努力为文旅深度融合贡献智慧和力量。

    政协泸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委员们围绕文化建设提出建议。立足泸州市红色文化优势,提出“擦亮‘四渡赤水’红色文化品牌,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州样板”“塑造红色文旅名片”等建议,促进全市文旅经济融合;聚焦泸州白酒文化,提出“建立酒文化主题特色街区”“依托白酒资源打造泸州特色旅游新名片”“营造酒城文化氛围,打造酒城旅游特色”等建议,对泸州建设与传播城市品牌形象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

    项目攻坚 “虚功”做实“软功”做硬

    文化涵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如何将“虚功”做实、“软功”做硬?项目支撑是关键。

    一年多来,泸州紧紧围绕“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构建符合优势优先、特色发展的文化涵养工程项目推进路径,全力推动20余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出成效。

    提升主城区功能品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文旅经济,支撑“一体”不断做强。

    “老泸州”大河街街区项目,对辖区会津城垣、联一大楼等历史文化建筑进行有机更新和活化利用;江阳区文体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江阳区文体活动主阵地和文化地标,推动该区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作为四川省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泸州分会场的所在地,泸州市江阳区今年将推进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开工建设。

    凤凰湖景区湖光山色、碧水连天,花田酒地景区游人如织,宛若人间仙境。泸州市纳溪区“三产”联动,形成的旅行团一日游常规线路,吸引了各地一批又一批游客。“现在到酒庄来参观的游客明显增多,有旅行社,也有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泸州白酒庄园酿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强介绍,酒庄的管理、绿化等工作人员大多是当地的村民,文旅融合不仅带动了纳溪区土特产销售,也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

    深挖龙文化、石刻文化传承保护,对现有旅游景点提档升级,助力“东翼”乘势而进。

    泸县龙桥,现有190余座,历经数百年,部分龙桥因洪水冲击或风化等受损严重,逐渐失去原有风貌。2022年2月,泸县文物保护中心启动一期龙桥群抢救保护工程,对鸿雁桥、仙济桥、玉带桥、福水桥、奇峰新桥等有安全隐患的龙桥进行修缮。当前,一期龙桥群抢救保护工程已基本完成。

    2022年10月,合江县龙挂山景区一座含玻璃栈道的无塔吊索桥建设完成。索桥全长520米,将法王寺镇境内的凤凰山和龙挂山连在一起,游客可乘坐索道缆车登上索桥,欣赏山林美景。待正式开园后,龙挂山景区将成为川南黔北地区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生活体验、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打响“四渡赤水”文化品牌,推动“南翼”特色凸显。

    一面面红色文化墙依山而建,一块块文化路牌沿线设立——走进古蔺县太平镇,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扑面而来。今年春节,这里将首次举办“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主题灯会,共设置“红色年代”“四渡赤水”等五大篇章数十组灯组,开展文艺展演、舞龙灯等表演,让群众在赏灯之余寻找红色印记,感怀峥嵘岁月。

    以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以下简称四渡赤水分院)为主体,古蔺、叙永两个现场教学点为支撑,其中,四渡赤水分院有四渡赤水、泸顺起义等多组主题雕塑……自2020年底挂牌以来,这里已经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平台。

    “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泸州段)建设”——在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话被加粗字体突出显示。

    泸州,拥有13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盘活“一条江”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了泸州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作为文化涵养工程中强化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主抓手之一,我们以项目化思维,全力做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对长江泸州段进行系统研究,进一步摸清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文献等重要文化遗产底数。”泸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统筹实施好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工程、环境配套工程、文旅融合工程、数字在线工程五大工程,把最能体现长江文化的泸州故事、泸州文化讲好。

    创新驱动 提升城市温度与发展力度

    “今后,我将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宣传推介泸州,为展示泸州良好形象积极贡献力量。”在泸州“城市宣传官”专题培训(扩大)会上,接过首批泸州“城市宣传官”聘书,在抖音上拥有千万“粉丝”的电商创业者吴秋月表示。

    为了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2022年,泸州首创“城市宣传官”制度,推动市县领导、企业商会负责人、知名人士、优秀人才、网络名人等为泸州代言,同时掀起“泸州城市精神”表述语征集热潮,推介城市、解读城市。

    这是泸州创新路径、长远谋划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的一个切片。泸州还以展会为媒介,高规格举办四川第二届长征精神主题论坛“四渡赤水·泸州论坛”、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首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首届泸商大会等,营造红色之城、美酒之城、开放之城、魅力之城。

    一年来,泸州文化软实力取得多项突破,从3个数据可见一斑:

    2022年5月,在“2022全国地级市传播指数百强榜”中,泸州从全国293个地级市中脱颖而出,名列第53位;10月,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将泸州列为II型大城市,四川除成都为超大城市外,只有泸州等4个城市上榜;12月,入围2022年《中国美丽城市》年度作品奖“中国美丽城市典范”。

    城市温度与发展力度同步飞跃。走进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的“这有光”24小时文旅街区,时光仿佛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川南首个24小时不打烊的潮流文旅商业街,“这有光”24小时文旅街区包含共享办公、餐饮实业、电竞酒店等七大业务板块,构建起一个饱含文化味儿的文旅消费平台。

    这是以文化磁场撬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泸州正加速突出文化赋能,不断丰富文旅消费业态和场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动,推动产品打造、展示和发展,激发全市文旅消费潜力;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这个“幸福”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幸福是城市里的24小时书房。社区、公园、商场、机场……泸州城市书房大范围落地,“城市书网”逐渐形成,已建成24小时城市书房21个,藏书11万余册,新增服务面积4259平方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幸福是文明感召力的不断提升。泸州始终把“文明”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全力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泸州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

    幸福是让城市温度直抵人心的“民心守护工程”。老旧小区改造了、“瓶颈路”拓宽了……截至2022年10月,泸州“民心守护工程”已解决20.49万件群众诉求建议,群众满意度为98.93%。

    幸福是充分发挥教育医疗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健康泸州建设;是着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努力让人民享有更美生活环境;是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守护好一江清水出川……

    滨江路旁,人们享受着冬日暖阳,感受江畔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的惬意与幸福。

    泸州,城以酒兴,酒以城名。“风过泸州带酒香”“衔杯却爱泸州好”“今年又作度泸游”……这座自带酒香的城市,力争到2025年建设成为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特征、更有区域影响、独具酒城魅力的文化强市。(瑞林)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