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发布“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
据阿坝州人民政府官网消息,5月30日,阿坝州人民政府发布《阿坝州“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构筑全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领力量,为建设“一州两区三家园”提供坚定支撑。
《规划》分为发展基础、发展环境、总体要求、构建“5+N”生态工业体系、空间布局、重点任务、环境影响评价、保障措施等8大版块,近2万字,客观分析了全州工业领域市场竞争力较弱、空间发展有限、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面临的主要不足,将抓住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大机遇,从产业升级、绿色低碳、创新驱动、扩大规模、园区支撑、要素保障、营商环境等方面抓好七大重点任务。
《规划》明确,力争到2025年全州“5+N”生态工业体系趋于完善,工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对全州经济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产业发展能级稳步提升。在确保绿色和生态的前提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州内规上企业达180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80亿以上,“飞地”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32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年均增长6%以上。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适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加值占比达75%以上;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25户,增加值占比达10%以上;规上特色生态产品加工业企业达30户,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以上。
——载体支撑进一步增强。四川阿坝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成效进一步提升,“飞地”园区基础设施、产业聚集有效提升,对全州经济贡献力持续增强。全州围绕“一县一园”定位推进中小微企业产业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每园规划面积2000亩以上,各县(市)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达25亿以上,入园企业数达到200家,其中规上企业达100户。
——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加强。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大幅提高,工业经济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研孵化和产业化成效显著,创新生态体系加速构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0.15%以上,建成3-5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绿色低碳集约特色彰显。“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争创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2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进一步下降,鼓励载能企业进行余热发电、固废回收等技改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州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及主要污染物总量均控制在四川省下达指标之内。
“十四五”期间,阿坝州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培育优势产业,构建“5+N”产业体系,即: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产业,创新发展中藏羌医药产业,积极发展民族文化工艺产业,科学发展优质矿产产业,优化发展N个特色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期间,阿坝州将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金川、双江口等电站建设,加快推进巴拉、绰斯甲电站等项目,扎实做好大渡河流域“两库八级”水电开发,力争2025年全州清洁能源装机达1000万千瓦。加快建设北部、中部、西北部、西南部4个光伏发电基地,发展光伏治沙、光伏滴灌、光伏旅游,发展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制造等产业。进一步研究论证初步探明的22处风电场,有序推动测风、风电场查勘等工作,力争早日实现零突破。
基于州内各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容量等因素,突出比较优势,“十四五”期间,阿坝州将不断优化四大片区工业布局,有针对性把握产业主攻方向和突破重点。东南片区(汶川县、理县、茂县):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伸锂、铝、工业硅等现有传统产业的产业链,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富余水电就地消纳规模;发展数字经济、水制氢、气体、新材料等绿色载能产业,葡萄酒、天然矿泉水等食品饮料产业以及羌民族特色手工艺制品等产业。西南片区(马尔康市、金川县、小金县):依托丰富的水电、光伏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开发锂矿资源;积极发展野生食用菌、高原玫瑰、雪梨饮料、葡萄酒、天然沙棘等为主的特色生态产业。东北片区(松潘县、九寨沟县、黑水县):大力开发以水电、光伏、风能为主的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民族手工艺品、特色旅游用品和系列旅游纪念品开发制造,天然矿泉水、道地中药材、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生态产业。西北片区(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畜牧业资源,发展以光伏、风能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积极发展牦牛肉、藏系绵羊、奶精深加工业,青稞、菜籽加工,道地中药材加工,藏香、唐卡、藏陶等民族特色产业和文化创意制品等产业。
《规划》还指出,要强化州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的职能职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规范议事规则,实施项目化、清单化、动态化管理。各县(市)中小微企业园区规划布局要切实贯彻州委州政府各项部署,加强与本规划相关内容对接,特别要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要将产业发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产学研合作、土地集约利用、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工作纳入全州目标绩效考核,实施强硬奖惩,强化结果运用,推动全州持续健康发展。